首页 > 路桥精英> 正文
重庆市交通规划情况回顾
2013-02-25 来源:互联网
重庆市直辖15年来,公路建设掀起了建设热潮,先后提出了“五年变样、八年变畅”、“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同时,农村公路建设、水路运输与道路运输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就。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作了“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发展导航定向。张德江副总理也对重庆交通作出了“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重要指示。到2015年,重庆将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其中公路基本建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水运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形成“两个网络、三个体系”。交通运输部在线访谈节目特邀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主任滕宏伟与大家在线交流。

  主持人:滕主任,您好!

  滕宏伟:你好,很高兴与大家进行交流。

  主持人:滕主任,重庆在直辖前的交通情况是什么样的?近年来,重庆交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滕宏伟: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与大库区并存的典型“二元结构”。直辖前,交通发展十分滞后,区域发展不均衡,出口通道少,国省干线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农村公路基本没有得到发展,交通的不便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当时城口县至重庆需要三天时间,巫溪、巫山、秀山、酉阳等县至重庆至少要1天以上时间,尚有12个乡镇还不通公路。1996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仅27006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仅854公里,公路密度为32.4公里/百平方公里。

  直辖15年以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大力支持下,全市公路建设掀起了建设热潮,先后提出了“五年变样、八年变畅”、“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围绕这一系列目标,全市交通人矢志推动公路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基本完成这了目标任务。截至2011年底,重庆市公路总里程118562公里,是直辖之初的4倍多。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重庆直辖以后,成为“三个月就要换一次地图的城市”,其高速公路开工项目之多、通车里程之长、在建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

  滕宏伟:好的。1996年,重庆高速公路虽已有了零的突破,但却只有一条114公里的成渝高速公路。重庆直辖以后,相继建成了渝长、长涪、渝黔、渝宜、渝湘等高速公路项目20多个,国家高速公路网在重庆境内的项目全部建成,“二环八射”2000公里骨架公路网提前10年全面建成,高速出口通道增至10个,密度达2.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西部地区第一,区县基本实现全覆盖,“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初步实现。

  就在重庆绕城高速建成、内环外移之际,“重庆进入外环时代”成为媒体的热词。全长187公里的外环高速公路,贯穿巴南、南岸、江北、渝北、北碚、沙坪坝、九龙坡、江津八区,将重庆都市经济圈扩大到了鱼嘴、两路、蔡家、北碚、鱼洞、西彭、西永、长生、白市驿、界石、一品等11个经济组团。覆盖区域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直接或间接影响区域人口近650万。

  在重庆绕城高速与内环城市快速通道这一区域,今后将新增500多万人口,形成二三十个二十来万人口的聚集区。因此,绕城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不仅标志着重庆迈入了“外环时代”,同时,也意味着重庆正式进入了千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发展阶段。

  在提前10年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骨架网之后,重庆启动了“三环十射多联线”中新的1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在建规模达到700公里,巫溪至陕西镇坪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架起了重庆连接内外、沟通四海的交通“主动脉”,使“内陆开放高地”加速崛起,成为直辖15年来全市交通发展的最大亮点。

  主持人:那国省干线的建设情况如何呢?

  滕宏伟:为解决区县间不通公路或路况差的问题,重庆于2001年启动了“8小时重庆”工程,重点解决秀山、巫山、巫溪、城口的交通瓶颈问题。之后,2003年再投巨资,启动了42条县际联网公路建设,总长达2500多公里,27个区县的2500万群众出行享受到了这一民生工程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8小时重庆”民心工程让千古传唱的“蜀道难”得以被改写,而县际公路的建设,则让各区县和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致富路”实实在在的魅力!县际联网公路打通了重庆各区县之间的出口通道17个,全市所有区县之间、省际之间全部实现了高等级公路连通,区县之间不再有断头路、不再连而不通。

  与此同时,重庆还大力改造国省干线公路,实施大中修工程3300多公路,路网通行服务能力大大提升;加快了地方公路建设,连通城口等边远地区的城万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市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10000公里;国道二级及以上、省道三级及以上比重达92%、79%。2009年在西部率先取消二级公路收费,179条7570公里二级收费公路免费通行,区域间物流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大力提升养护管理水平,使国省道综合服务水平由全国第27位升至第12位。

  主持人:重庆坚持将农村公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的重要抓手,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村公路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大“响动”。近年来,重庆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滕宏伟:从2003年以来,重庆累计投资近50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万余公里,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水平显著提高,乡镇通畅率和行政村通达率在“十一五”末顺利实现“双百”目标。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在全国首创由政府集中购买农村客运保险,有效减轻了经营者压力和负担,截至2011年底,全市乡镇和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100%、82%。

  农村公路建设和客运的蓬勃发展,有效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的封闭状况、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落后的思想观念,大大促进了农村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有力助推了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公路快速发展,方便了老百姓出行,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

  主持人:重庆既是山城,也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滕主任,请您谈一下重庆水运发展历程。

  滕宏伟:重庆境内河流众多,长江航道里程为679公里,约占长江通航总里程的1/4。2010年,三峡大坝成功蓄水至175米,重庆库区航道条件显著改善,5000吨级单船和万吨级船队可直达主城,成为“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千百年来闻名天下的川江天险宣告终结。

  直辖之初,重庆航运条件和装备设施都十分落后,随着三峡工程蓄水,重庆航运迈入历史发展新时期,重庆内河水运货运平均运距、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船舶单位能耗、水路货运周转量等指标均跻身全国内河前列,重庆已成为长江上游唯一拥有水运一类口岸、保税港区和5000吨级深水航道的地区,拥有全国内河第一家航运交易所,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雏形显现。到2011年底,重庆港口吞吐量和货运量双双迈入亿吨大关,成为长江上游亿吨大港。

  作为内河第一家航运交易所,自2010 年12 月运营以来,相继建成航运交易大厅、航交所门户网站、船舶交易平台、货运交易平台、航运人才交流平台和三峡旅游交易平台(一网四平台)为基础的航运交易电子商务平台、2 万余重庆船员的基础信息库,编制发布《2010 重庆航运发展报告》、《2011 重庆航运发展报告》、定期发布重庆水运月度、季度信息,重庆航运集装箱和干散货运价指数,典型船型综合保本运价,共发展会员单位50余家,已有300 多家港航、物流、船东、货主企业在航交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注册并开展交易,累计完成交易额近30 亿元,在重庆及长江航运界引起较大反响。

  下面这组数据,佐证重庆水运的巨变:1997年重庆市港口通过能力5175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万标箱,船舶总吨位63万吨,平均吨位不到300吨,到2011年底,重庆港口通过能力达到1.45亿吨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240万标箱;船舶总吨位530万吨,平均吨位1800万吨,分别是直辖之初的3倍,240倍,6倍。集装箱码头基本是从无到有,重庆正逐步成为“准沿海”城市,水运成为重庆建设对外开放高地的重要支撑。

  同时,水运的集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重庆市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材料工业等支柱产业对水运依存度越来越大。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重庆水路沿线集聚了95%以上的汽车、摩托车、化工、冶金、机械制造及电力等重点企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临江产业带。全市90%以上的外贸物资通过水运完成,周边省市货物中转量占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的35%,成为重庆市对外开放和周边省市对外发展的物资运输主要通道,水运服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主持人:滕主任,重庆的道路运输情况如何?

  滕宏伟:道路运输也有很大发展,2011年重庆公路完成货运量82818万吨,货运周转量2523亿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41203万人次,全市水运完成货运量11762万吨,货运周转量1558亿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11606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68万标箱,分别是1997年的6倍、44倍、2倍、9倍、23倍、6倍和136倍。十五年来,重庆公路、水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优势不断增强。重庆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交通运输量大幅增长。

  26

  主持人:我们知道,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作了“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发展导航定向。张德江副总理对重庆交通作出了“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重要指示。重庆交通运输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滕主任,重庆“十二五”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滕宏伟:是的,重庆交通确实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重庆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交通行业要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目标定位,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增强辐射集聚能力;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应对三峡船闸通行量制约,加快内河水运发展;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正确把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促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在重庆交通公路水路“十二五”规划里,到2015年,重庆将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其中公路基本建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水运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具体地说,就是要形成“两个网络、三个体系”。

  主持人: “两个网络、三个体系”分别是指什么?

  滕宏伟: “两个网络”,一个是要形成总量适应、内畅外联的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2.2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48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力争达到3000公里,省际对外通道达到20个,基本形成“三环十射三联”高速公路骨架,基本覆盖全市各区县(自治县);普通国省道覆盖80%以上的乡镇,二级及以上比重达到70%;县城至镇乡公路达到三级及以上,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85%。

  另外一个是要形成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水运基础设施网络。全市四级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600公里以上,高等级航道达标率达到90%,航道干支直达率达到30%;全市港口货物和集装箱通过能力分别达到1.8亿吨、700万标箱;水运在全社会货物运输周转总量中的比重大于60%,周边省市货运量占全市50%以上。

  “三个体系”,一是要形成便捷高效、优质规范的运输服务体系。城乡客运和现代物流快速发展。主城建成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9%,以500米为半径城市核心区公交站点全覆盖,公共汽车拥有量达到9000标台,公交车辆进场率达到75%,万人出租车拥有量达到18辆。乡镇和行政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100%和90%。建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重型车、专用车、厢式车占营运货车比重达到13%、10%、25%,中高级客车占营运客车比重达到55%,公路甩挂运输拖挂比达到1:2;船舶标准化率达到75%,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3000吨。普通国道平均运行速度达到5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站点覆盖率达到90%。交通建设、养护、运输领域的市场诚信体系覆盖率不断提高。公路运输超限率小于5%。

  二是要形成反应快速、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安全和应急体系。以重庆市交通呼叫应急指挥中心为龙头,建立统一协调、运转高效的交通应急指挥平台。结合“一圈两翼”自然条件及交通资源分布特征,建立覆盖全市的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基地和水上交通应急救援基地。干线公路一般灾害应急救援到达时间不超过2小时,主要港区及重点监管水域应急救援到达时间不超过1小时。

  三是要形成节能环保、集约利用资源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公路水路运输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进一步降低,营运客、货车单位周转量能耗累计分别下降3%、9%,货运船舶单位周转量能耗累计下降6%,营运车、船单位周转量碳排放量累计下降6%。公路水路运输的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内河在全社会货物运输周转总量中的比重大于60%。干线公路废旧路面循环利用率达到50%以上,公路用地、港口岸线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主持人:非常感谢滕主任做客在线访谈,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