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正文
国家需要就是依据
2012-07-09 来源: 网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隧道专家王梦恕

  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隧道工程局总工程师,我国著名隧道专家,在我国隧道建设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然而,半个多世纪前,在唐山铁道学院——如今的西南交通大学求学时,王梦恕的专业却是桥梁。当时的“桥隧系”并未把桥梁与隧道专业分开,而王梦恕的重点学习方向是桥梁,当时的桥梁专业很热门,又受重视,相比之下,隧道专业却受到了极大的冷落。

  在校期间,王梦恕便有机会在当时的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实习,与当时的苏联专家共同工作,对 桥梁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不出意外,王梦恕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专业的桥梁工作者。

  然而,如今我们见到的王院士,更多地是在隧道领域做出的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成果和贡献,为我国隧道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这种转变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话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选择的前提和依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 隧道专家 王梦恕


选择隧道:落后才更需要人才

  王院士回忆到,大四的时候,系里开始细分专业,当时的桥梁专业的确非常热门,而隧道专业却很受冷落,从事隧道 工程建设不但意味着常年在深山野外奔波,还要承受“无名英雄”的寂寞——做得再好只能在山的两头看到两个涧门,既没有形象美也缺少知名度。然而,当时的王梦恕在工作中慢慢发现,由于我国的隧道和地下铁道工程是刚刚发展起来的学科,这方面的技术理论、施工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国外。尤其是修建成昆隧道时,王梦恕眼见着由于技术水平落后而事故频发,整条线路修建下来,平均每百米就有人伤亡,让人非常痛心!考虑到我国隧道研究的水平,尤其是由于理论、技术水平的落后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和危险,王梦恕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热门的桥梁专业,选择了为祖国的隧道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落后才最需要发展,才最需要人才。”就这样,我国多了一位隧道方面的杰出人才。王院士说:“完全是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三大里程碑:隧道技术水平的飞跃

  提到铁路隧道的里程碑工程,王院士如数家珍:第一座里程碑当属1965-1971年间的宝成线。宝成线的工期是7年,隧道必须在6年多的时间内完成。隧道定了两公里,王院士说,当时能够打通两公里的隧道都是很不容易的。隧道建设的费用很高,主要是运量很低,一年才运900万吨,王院士说,那时我们的施工计划都谈不上,确实很慢。

  宝成线作为第一阶段的隧道水平,建造时我国的隧道技术水平还不高,第二座里程碑式的工程就是成昆线了。王院士表示,建设成昆线时,我国的技术水平就已经提高了,已经是机械化作业了,但也是6-7年才把七公里的隧道打通,当时能完成这个也是不容易的。

  而最能体现我国隧道技术水平跨越的,莫过于大瑶山隧道工程,这也是我国隧道修建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大瑶山隧道,是王院士事业中重要的一页,更是他挑战自我的一次跨越。八十年代初,举世瞩目的大瑶山隧道全长14.295公里,为全国最长的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如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隧道建设的瓶颈?王院士打破常规,不循规蹈矩,只要工程需要,他就大胆创新。他检索到国际上一种尚未成熟的施工原理——“新奥法”理论。“新奥法”是一个新鲜事物,“不是生搬硬套、用之四方皆准的真理,必须首先经得起不同地层工程实践的检验。”

  王院士为了大瑶山隧道修建采用新原理、新方法、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 材料、新设备做了大量科学技术攻关研究。在“新奥法”标准作业工艺、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隧道围岩变位监控量测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为大瑶山隧道修建提供了技术数据和施工模式。

  大瑶山隧道工程10项配套技术、42项技术难点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大瑶山隧道修建新技术于1990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谈到颁奖,王院士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细节:接到授奖通知时,王院士还在工地上忙碌,匆匆忙忙就赶往了颁奖现场,当时的他连西装也没有,穿了个很旧的夹克,坐在第一排的中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接见获奖者时与王院士亲切地握手。第二天,新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条。面对众人的祝贺和钦佩,王院士说,这其实都是大家努力的成果。

  大瑶山隧道工程的建设,实现了大断面、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彻底改变了我国多年的传统施工方法。提前两年半建成大瑶山隧道,被视为我国铁路隧道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勇于创新 忠于祖国

  王院士从事铁路工程科技工作40余年。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理论研究、科学试验、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指导设计、施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促进我国隧道建设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很多人知道王院士喜欢创新,越是遇到困难越是有创新的机会。他是隧道与地下工程的专家,哪里出现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要用他的智慧解决疑难问题。而创新即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既有挑战,也是机遇。他说:“隧道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停留在理论研究、计算分析的层面,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变实际问题的,必须有高层次的人才深入到第一线去,才能结合实际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实现重大突破。”

  王院士转战大秦线军都山隧道进行大跨、软弱、有水、浅埋、上有民房的隧道设计、研究,先后攻克了7项配套技术、14个技术难关,并总结出“浅埋暗挖法”。并首开先河用暗挖法修北京地铁区间复线。整个工程比“大揭盖”方案节省资金1亿多元,这项成果被命名为“北京地铁浅埋暗挖法”,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正是长年累月深入一线,在艰难实践中千锤百炼才成就了这位我国隧道领域的科学家。

  王院士告诉记者,现在我国的隧道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北京交通大学正在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一部中国隧道发展史,这部著作分为上下卷,大概有500万字。王院士也在为此书的撰写和出版殚精竭虑。相信此书的出版一定能够更好地展示和总结我国隧道发展历程中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在日前的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上,王院士为与会代表做了“真空管道磁悬浮航天发射系统战略构想”的报告,引起了极大反响。据王院士介绍,这个构想旨在为我国解决能源问题。在长度7百公里的隧道管道内安装超导磁悬浮轨道驱动装置,将重量为50吨的圆锥体火箭加速到8千米/秒,从海拔7千米的出口以10-15度的仰角射向太空。

  王院士说,当我们拥有了这套真空管道磁浮发射系统,我们将可以在三万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建造太空太阳能发电站群,将太阳能电池板发的电能转换成微波传到地面的微波接收天线阵,再将微波转换成电能送入电网。运送到万三六千公里同步轨道的材料每公斤的运载成本只有90元人民币。建造一座千万千瓦的地球同步轨道太阳能电站和微波输电装置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每三个月可以建造一个三峡电站,每年可为我们提供939亿度的电量。如果这个构想能够早日实现,将大力度的解决我国能源紧缺问题。

  从访谈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老一辈科学家、工程师的王院士对祖国交通事业和未来发展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也感受到了这位德高望重在老院士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王院士所代表的,其实是无数个像他一样有责任的中国工程师,是一个民族的接力,也是自主创新的力量。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