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正文
加快综合运输体系构建
2013-11-05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十二五”以来。按照全省“一元多层”发展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和推进交通网络架构更加完善、运输结构更加合理、枢纽衔接更加顺畅、辐射范围更加广泛,以武汉、宜昌、襄阳三个中心城市为支撑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在继续注重交通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强化引领发展、综合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等理念,突出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建设,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支撑服务、一体化服务、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综合管理等水平,交通运输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支撑性要求的程度明显提高。交通运输部在线访谈栏目邀请到了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尤习贵与大家交流。

  主持人:尤厅长,您好!

  尤习贵:你好!

  主持人:尤厅长,我们知道,综合运输体系涉及多种交通方式、多个工作环节、多个系统,这是否意味着它更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进而提升支撑服务水平呢?

  尤习贵:可以说是的。综合运输体系的特点,决定了它建设的核心是综合,包括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机结合、各种相关系统的有机结合、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简单叠加或汇总,需要运用综合的思维统领推进技术路线,需要加强综合运输顶层设计,在发展理念以及主体框架性规划设计上保持基本一致,并以相关规划和项目为载体融入现代运输发展的新要求,进而争取相关支持政策,最终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服务。为此,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以交通运输引领发展为己任,积极谋划发展新战略,探索试点新路径,确立改革新思路,强化交通运输支撑和服务功能。

  主持人:通过哪些举措来强化支撑和服务功能呢?

  尤习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谋划交通运输先行发展新战略,支撑全省社会经济新跨越。针对全省“一元多层”发展战略推进的需要,我们提出了“打牢发展大底盘、建设祖国立交桥”的交通运输先行发展战略,并将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作为这一战略核心内容之一,细化了战略目标、内涵、任务、路径和措施,通过战略指导“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调整,通过规划和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等项目的实施,落实现代综合运输发展的时代要求,并成为行动的纲领和指南。

  二是探索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新途径,服务“一主二副”中心城市跨越发展重大决策实施。我们会同武汉、襄阳和宜昌市政府共同编制总体推进方案,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与衔接。

  武汉市进一步扩大了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项目建设比重,强化了线网、枢纽、服务、信息和管理等方面的无缝衔接,大力推进“公交都市”、物流中心城市、低碳交通运输试点城市建设,加快信息融合提升运输业步伐,形成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高速公路路网重要枢纽、重要门户机场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襄阳市围绕构建以市域范围内通达型一体化运输网络、城际间复合型快速运输网络、区域间辐射积聚型干线运输网络、全覆盖的支撑型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网络为核心的现代运输体系,助推“四个襄阳”建设。宜昌市按照“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先导战略,强化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站场物流主枢纽、铁路大动脉、航空大走廊、城市大公交建设,提升三峡物流中心、三峡枢纽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三峡翻坝运输系统综合服务功能,助推长江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我们还完成了大别山和武陵山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荆州“壮腰工程”交通专项规划等,分别与武汉、襄阳、宜昌、恩施、荆州等九市州人民政府签订“厅市共建”合作协议,因地制宜确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三是确立运输行业改革发展新思路,呼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要求。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内外协调发展是核心。为此,我们研究确立了“国有主导、公车公营、适度竞争、绿色出行”的城市公交发展原则,先后解决了武汉、十堰、荆门、鄂州及咸宁公交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研究提出了“稳定为先、发展第一、规范固本、服务至上”的出租客运指导意见,近两年全省26个城市完成了新一轮经营权出让,新增出租车4000多辆,全部实行公车公营,没有出现大规模停运事件;研究提出了“大容量客车、多站点运行、高密度发班、低价格运输、限速保安全、服务创优质”的城际公交发展意见,并选择5条线路试点,黄冈东线等三条线路已经改造成功;确定了“以试点城市、示范行业、重点企业、成熟产品为载体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思路,武汉、十堰两个城市成为部级试点,12个项目获得国家奖励资金支持。

  同时,“通盘谋划、分层推进、分工落实、市场与政府相机结合”的交通物流工作思路,推动了交通物流园区建设、物流总部企业进驻、农村交通物流模式探索和甩挂运输发展。这些顶层思路设计,为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协调交通运输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指导。

  主持人: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中,线网、枢纽、运输等的衔接与布局非常重要。尤厅长,湖北交通在优化衔接与布局,提升一体化服务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尤习贵: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衔接是重点,包括线网的衔接、枢纽的衔接、运输的衔接、区域的衔接、信息的衔接。为此,我们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竞争关系下的统筹协调发展,优化规划布局,做好衔接对接,打通“断头路”,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交通路网一体化、区域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

  一是注重不同交通方式线网的衔接。以整体效益更大、比例结构更优为目标,整合既有各种交通路网设施,加快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一体化路网。目前,湖北“四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四纵三横”铁路路网等网络日臻完善,基本形成了资源多元化、供应网络化、调配自动化的发展格局。

  二是注重运输枢纽与交通通道的衔接。按照“一元多层”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保障区域之间运输过程的连续性,遵循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原则,布局和建设与铁路(航空)大通道(走廊)衔接的综合客(货)运枢纽,与综合运输通道衔接的港口枢纽,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目前,杨春湖综合客运换乘中心、宜昌汽车客运东站相继开通运营;荆州、恩施、黄石等地综合客运枢纽和襄阳客运中心站等重点改扩建工程顺利开工建设。襄阳客运东站、天河机场交通中心实施进程不断加快。宜昌、荆州、武汉、黄石、襄阳大力打造综合枢纽港口,基本形成以3亿吨港口吞吐能力、40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能力为标志的、公铁水为一体的五大综合交通枢纽。

  港站集疏运系统一直是我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短板和重点港站枢纽功能提升的制约因素。武汉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围绕“一区两港五城十二园”全力构筑路网主骨架、区域连接线、港区内部通道组成的三层集疏运网络,目前,规划中第一层次交通疏港系统主骨架已基本形成,第二层次疏港道路中江北快速通道江北快速路等已开工建设,第三层次疏港道路建设部分启动。襄阳、宜昌围绕城市新区港站枢纽,创新突破,强化公共集疏运网络对接过程建设。仙桃市投资新修火车站至318国道全长5公里的二级公路,改善汉宜铁路车站至主城区通行条件,实现城乡交通衔接顺畅。我们对主要中心城市重点港站枢纽集疏运通道建设视同“十二五”规划项目予以补助资金支持。

  三是注重城市交通和区域间交通衔接。充分考虑旅客便捷出行需求,强化城乡和区域衔接,大力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全省对城市公交实行政策扶持的城市由2006年的6个增至2011年的31个,2012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对公交企业的各类补贴达到2.3亿元;加快城乡运输一体化步伐。大力推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客运站场建设模式,以及“车头向下、村口始发、通村达户”的农村客运发展模式。目前,乡镇等级站建站比例达90%以上,建制村通班车率达95%,基本形成了以县市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的城乡客运网络;充分发挥道路客运“门到门”送达优势。大力支持开通旅游景区、机场、火车站、大学城、大型企业直通车,稳妥推进节点运输、接驳运输,有条件发展商务包车,发挥道路客运点多、线长、面广、机动、灵活、门到门比较优势。

  四是注重交通运输布局与经济走廊和产业体系布局的衔接。统筹交通、城市、国土、产业等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推进交通与产业体系一体化。按照港口与所在地产业发展有效衔接、与腹地经济发展和综合交通有效衔接要求,支撑临港大工业、大物流发展,修编调整武汉、宜昌、襄阳等港口总体规划,重点构建分工合理的九大港口综合物流中心(即,宜昌三峡翻坝、黄石棋盘洲、襄阳新港等中转物流中心,武汉阳逻、宜昌云池、荆州盐卡等集装箱中转物流中心,荆州、武汉、襄阳等配煤储运中心)。目前,50多个与工业园区、物流园区配套的港口项目日渐成型,吸引了一大批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临江而建。

  通过分析依托产业基地的工业物流需求、大型专业市场的商贸物流需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国际物流需求、都市经济圈和广大农村地区的配送物流需求、综合运输枢纽节点的中转物流需求等,多层次规划布局100个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项目和100个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总体上与我省产业发展格局相协调。目前,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武汉舵落口物流园、宜昌货运中心、襄阳国邦物流园等一批重点交通物流项目相继投入运营。此外,我们注重各种运输方式服务网络平台的衔接和协调,目前,交通电子政务系统、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监控及应急系统、营运车辆GPS智能监控及调度系统等逐步建立,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加快实施,交通信息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主持人:加快转变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湖北交通在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水平方面是如何考虑的,开展了哪些工作呢?

  尤习贵:我们认为,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协调是关键,注重内部协调和内外协调,实现优势互补,科学发展。为此,在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中,始终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和安全为上的思想,切实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并落实到综合运输发展的各环节,努力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安全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体举措有以下几方面:

  尤习贵:一是注重资源综合利用。针对港口建设占用可通航水域等可能影响公共安全和利益的情况,将航运安全、防洪安全评价作为项目立项的前提条件严格审查,不满足要求的督促调整码头布局方案或者结构形式,否则不予以立项。同时,对于桥梁、过江电缆(管道)、抽(排)水站等跨河、临河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通航标准,否则不允许开工建设。

  二是推进交通资源整合。结合长江港口分布及沿江产业布局,对武汉新港等四大港口集群进行功能分区,以实现港口间的错位发展、功能互补。武汉新港以集装箱为核心,兼顾件杂、散货、汽车滚装功能;宜昌港以翻坝运输为核心,兼顾旅游中转功能,构建三峡物流中心;荆州依托北煤南运大通道,以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功能为主,构建煤炭配送中心;黄石港、鄂州港、武穴港整合成以大宗散货、件杂为核心的鄂东组合港。同时汉江沿线的襄阳将城区、老河口、谷城、宜城等县市岸线资金进行整合,打造襄阳新港,构建汉江物流转运中心。

  三是加强绿色交通建设。在土地及岸线资源利用方面,严格港口投资强度和吞吐能力双指标控制,通过修编相应规划、建立“联合审核”制、“环保节能”和安全一票否决制,确保土地及岸线资源高效、节能、清洁利用。目前,我省长、汉江每延米岸线港口投资强度、港口单位吞吐能力比“十一五”期分别提高了38%和150%。在低碳交通发展方面,编制“十二五”湖北省低碳交通发展规划及武汉城市圈低碳行动纲要,全面推进“车、船、路、港”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武汉、十堰成为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在交通工程生态保护方面,严格实施交通工程与环保措施“三同时”制度,合理确定交通工程的规模、线位、时序和技术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

  四是调整运输结构。宜昌交运集团成功上市,整合城际客运、城乡客运,打造现代运输企业的步伐加快。全省营运车辆呈现大型化、专业化和高级化趋势,快速货运稳步发展壮大,箱式运输、大件运输、商品车运输发展迅速。船舶平均吨位大幅提高,超过1500载重吨,千吨级船舶达到1919艘、604万载重吨,占到全省总运力的73%。湖北汽车运输总公司、十堰亨运集团等五个甩挂运输项目均纳入交通运输部甩挂运输试点项,标志着我省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五是加快完善安全网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安全责任网、建设安全监控网、打造“安全防控网”、编制“安全意识网”,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主持人: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需要更加有效的协调机制、合作机制。湖北交通通过哪些举措来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呢?

  尤习贵:按照综合发展的要求,我们积极创新,探索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功能,增强综合运输体系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搭建省级、省际协调推进机制。按照“三定”方案赋予的工作职责,我们建立完善了多部门合作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机制,逐步行使全省综合交通运输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行业指导等职能。此外,举办了合力共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座谈会,加强对天河机场公共交通中心等项目的统一协调,合力研究北煤南运综合转运枢纽的襄阳、荆州同步规划铁水公综合转运枢纽。积极牵头协调湖南、江西、安徽三省交通运输厅研究推进国家长江中游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建设,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综合运输协调推进机制。

  二是建立厅市共建推进机制。采用“厅市共建”方式,交通运输厅对综合交通规划内项目,优先和重点安排年度计划;对符合条件的新增规划外交通项目,在规划中期调整时重点予以研究。对于市场推动和试点示范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和重点服务。将物流、公路应急等信息平台建设纳入规划,并在港口、客运枢纽、船型标准化、甩挂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绿色交通等领域,全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指导。此外,我们成立了试点城市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强化领导,整体联动,协调推进。地方政府从规划衔接、资金投入、建设用地、项目审批、资源保护、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大对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土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大对客运站场、物流园区、集疏运通道等项目建设的地方配套投入,建立政府对公交站场建设专项投入机制和城市公共交通补贴机制。

  尤习贵:三是探索城市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负责协调铁路、民航、邮政及其他中央在汉交通单位的有关工作,组织协调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城市公交、客运出租汽车、城市地铁、轨道交通、邮政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立和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优化交通运输布局。今年,武汉市交委协调制定了火车站地区应急综合运输衔接和调度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加开临客或出现到达列车晚点,特别是到达时间晚于城市交通收班时间的旅客疏散问题。宜昌、襄阳也在积极探索综合运输协调机制改革问题。

  主持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呢?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尤习贵: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多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实现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想成效初步显现:一主二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推进机制初步建立,交通运输部和省政策及技术支持力度加大,项目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水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生产总量平稳增长,高端服务突破发展,短板得到加长;公交优先战略加快实施,地方人民政府公交支持力度加大,高等级空调车大幅增加;运输枢纽站场和物流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武汉杨春湖、宜昌汽车客运东站枢纽作用明显。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交通环保工作明显加强;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稳定。

  主持人:由于时间原因,本期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尤厅长与我们深入交流,感谢各位网友关注!

  尤习贵:谢谢大家对湖北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