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正文
桥好好的是最大胜利
2011-02-21 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上海集中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两院院士”。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在倡导科学发展的今天,尤其值得发扬光大。

  林元培,很多人称他为“彩虹设计师”。

  几十年来,十多座大跨度桥梁,百余座中小桥梁出自他的设计,飞架山峦,跨越江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桥梁史上的纪录。走进林元培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七楼的办公室,不大的房间,白墙上四幅小照,分别是南浦、杨浦、卢浦、东海四座大桥,用他的话来说,“这几座,是设计建造过程中最紧张的桥”。

  很多人并不知道,每一座桥背后那些惊心动魄的决断,和难以言喻的压力———总体设计如何在创新与保险间争得微妙平衡,要他一锤定音;成千上百张图纸,每一张都须经他签字后才能交到工地,稍有差池,便是巨额财富乃至生命的损失。难怪这位已经“退居二线”的老人直言,“设计桥梁,关键在敢于承担责任。”

  “不能因怕担风险就不干”

  在桥梁工程领域,曾发生过一个惨痛事件———主持桥梁设计的工程师眼睁睁看着建到一半的桥体突然垮塌,几名正在现场作业的工人伤亡。调查发现,事故源于设计上一个非常微小的不完善处。工程师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巨额经济损失和专业信心的崩塌,还有多个家庭难以愈合的伤痛。

  “工程师,就是在风险中度过一生。”谁不希望设计出世界上最棒的桥,而要创新,却没有现成路可走,没有人告诉你怎样才能确保安全。于是每一次拍板,都要深思熟虑;每一次签字,手中的笔重逾千斤。从52岁设计南浦大桥,到69岁设计东海大桥,林元培在17年的时间里设计了总造价200多亿元的桥,已数不清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

  上世纪90年代,林元培主持设计的南浦大桥还在建设中,杨浦大桥的设计任务又落到了他头上。河面宽602米,而世界斜拉桥的纪录是530米。林元培设计了两个方案,一个是直接做两把“伞”(斜拉桥的塔,因两面有钢索,形状像伞),这样602米就跨过去了;另一个是照搬400多米长的南浦大桥。后一种方案比较安全,但因为要在水里造一个塔,过往船只容易撞到,造价也较高。林元培带领他的工作小组用了两个星期来讨论,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用前一个“有风险”的方案。“我们对这个方案的结构分析和施工工艺是有把握的。”林元培说,促使他下决心挑战自己的还有一个原因:“上海要造这样的桥是几代工程师的心愿,如今机遇难得,我不能因为怕担风险就不干了。”

  1993年建成的杨浦大桥,把斜拉桥的跨径一下子提高了100多米,由林元培构思的大桥塔拉索锚固区构造、箱型钢梁等设计,以及大跨径斜拉桥整体稳定理论,均开了业界先河。

  “创新技术成功怎能不激动”

  在林元培的设计小组里,很多人都记得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定要有把握,因为出了问题,写一万张检讨也没用。”在他眼中,敢冒风险是要有担当底气的,绝不能无准备地莽撞行事。

  如今的黄浦江上,南浦、杨浦、徐浦、卢浦四座大桥已成为城市重要的“血脉”,很少有人知道,为了黄浦江上大桥“零”的突破,茅以升、李国豪等几代桥梁设计专家薪火相传,接力棒交到了林元培手中,分量分外沉重。他时时刻刻牵挂着这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造”的桥,每一次桥梁设计实践,都在挑战自我,为新的创造做技术准备。

  1985年开工的嘉陵江石门大桥,设计要求是跨径230米的斜拉桥,这一桥型跨度在我国尚属首次。林元培在工程设计院前辈技术积累的帮助下,创新“品字形”作业法,三个作业平台一前二后同时前进,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桥面合龙那天,他从上海飞抵重庆,刚刚到达位于山上的重庆大学招待所,还来不及放下行李,就听说大桥已经合龙的喜讯。他急忙奔到走廊往大桥方向极目远眺,只觉眼前一黑,什么都看不见了,两手却仍情不自禁地握着栏杆,越抓越紧……事后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激动,他反问“怎能不激动?石门大桥的合龙,意味着我们在黄浦江上造斜拉桥的技术准备更充分了。”此后设计建设的南浦大桥,也同样应用了这一创新技术,建成当时全世界跨度第三的斜拉桥。

  扳起指头数着几十年来自己设计建造的一座座桥,老人眼睛亮亮的,“我设计的桥都好好的,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胜利。”

  “不用签字赛过活神仙”

  如今不当总工程师了,林元培直言“不用签字,肩头轻了,赛过活神仙”。闲暇时在家晒晒太阳、读读唐诗,多年的老毛病高血压不药而愈。

  说是“不签字”了,林元培依然离不开大桥。他的案头,《索桥理论》初稿上,密密麻麻满是修改和注释。潜心理论思考以外,他的“新点子”也层出不穷。就在不久前,他还在为闽台之间建设跨海峡大桥考虑可行性方案。

  与很多大牌专家不同的是,林元培没带过一个学生。单位也曾提出要请他带教,他连连摇头“做不来!做不来!”身处拿签字笔的岗位,林元培习惯了“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的做事说话方式,“手底下的设计师出错,可以拍台子批评,与合作的建筑方有分歧,可以大嗓门争论,总不能对学生也这样啊。”

  虽然不为人师,林元培对当前的工程教育却有独到看法:培养更多优秀工程人才,不仅需要打好理论底子、增加实践机会,更应塑造“一副有担当的肩膀”,因为“干这一行,需要勇敢精神”———勇于创新、勇于付出、勇于承担责任。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