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琶洲珠江大桥,位于广州员村热电厂和琶洲村之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径V撑梁式大桥之一,也是当今国内同类桥梁中首座特大跨径V撑梁式桥。该桥由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于2003年7月建成。
主要技术标准
琶洲珠江大桥为城市快速道路特大桥,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通航净空为20m x120m(高x宽),设计通航能力千吨级,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结构特点
琶洲珠江大桥,全长1205m,主桥主跨采用160mV形刚构连续组合箱梁桥。桥跨组合为70+135+160+135+70m。V型刚构桥墩高20m,为目前同类桥型我国及亚洲之最。
大桥主墩基础每个墩8根,桩径为ф280cm,平均桩长约40m。均为低桩承台,平均水深约8m。所有桩基础均按端承桩设计,持力层均置于微风化岩层上。
琶洲珠江大桥12#和13#主墩为V型墩,是由两个斜肢、一段梁组成的V型结构。V型支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V撑两斜肢与竖直线的夹角分别为32.6616°和33.2648°。撑体厚度为2.3m,采用双箱单室箱型截面,顶、底板厚度均为60cm,腹板厚度分别为60cm、40cm;每个箱内空腔尺寸为110×320cm。为避免刚度产生过大的突变,斜肢顶、底部各设有一定长度的实体传力过渡段。斜肢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箱型截面,内含由型钢组成的劲性骨架,施工荷载由劲性骨架承受。墩顶托顶梁长33m,混凝土方量约为800m3,单箱单室结构。两端为实心段,其下与V撑固接。中间为单箱式箱梁,长23 m。
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
(1)主桥上构形式采用V型支撑刚构-连续组合梁方案,结构新颖美观,总体布局合理。
(2)12#和13#主墩为V型墩,是由两个斜肢、一段梁组成的V型结构。斜肢为普通钢筋混空心箱型截面,内含由型钢组成的劲性骨架,施工荷载由劲性骨架承受。V型墩结构轻巧,是全桥的亮点,也是全桥的施工难点。斜肢采用落地支架配合翻转模施工,每次浇筑高度为3m,分6次完成,施工具有操作难、控制难等特点。
(3)三角挂篮具有自重轻,装、拆简便,施工方便等特点。三角挂篮由主桁架,底篮,模板系统,行走系统和锚固系统组成,自重63t。适用于面板宽16m以下,底板宽8m以下,最长分块6m以内,梁高2-8m之间,最大块重200t以下的箱梁悬浇施工。
大桥纪事
2003年7月底 琶洲大桥正式通车,成为连接广州东部南北枢纽的重要通道。
2004年5月 琶洲大桥封闭检修,实行交通管制,车辆需要绕行华南快速干线-华南大桥、东环高速公路-东圃大桥、广州大桥等路段。
2004年7月 琶洲大桥重新开放通车。
2005年3月 琶洲大桥开始收费。
2006年3月 琶洲大桥双向共10个收费亭全部如期停止收费。
建设意义
作为琶洲会展中心的重要配套项目,琶洲珠江大桥与广州华南快速干线连接,成为贯通天河、海珠、番禺以及南沙的城市主干道,也成了广州城市经济中心东移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