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神农架天燕景区,有一座凌空飞架的燕天飞渡桥。这座钢拱桥建在陡峭山谷间。记者曾立于桥上,身边云海飞渡,如入仙境,不由感叹设计者的奇思妙想。
桥的设计者,正是刚被评为“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徐恭义博士。43岁的他,也是目前
界最年轻的“设计大师”。
“离开桥梁设计,我什么也不会做”
大师原是软件专家
徐恭义出成绩早。1988年,刚大学毕业四年的他,就和设计院电算组组长林国雄,共同编制了大型桥梁设计电算程序——《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综合设计程序》。
该软件获得了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推广应用于铁道部四大勘测设计院,随后又向国内公路、市政等20余家大型设计院转让,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公路预应力混凝土大跨度桥梁设计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徐恭义又独立完成了国内第一个铁路预应力梁顶推计算程序,和斜拉桥正装与倒拆计算分析程序。后者成为大桥设计院后续开发斜拉桥计算程序的初始版本。
跟随大师,开辟中国悬索桥时代
在学者众多、才子如云的大桥设计院,徐恭义被称为“投标常胜队”的领头人。他主持设计的30余座不同类型桥梁,大多数为公开投标所得。
一个学者如何能领会和把握灵活的市场?这要从1990年说起。
那一年,大桥设计院设计大师杨进,带队首次参加市场竞争——广东汕头海湾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总承包的全国招标。三轮辩论后,大桥院在4家竞争者中胜出。评标结束时,业主忽然提出:“能否将中标的斜拉桥设计改为悬索桥?”当时国内尚无悬索桥建设经验。杨大师回答:“作为桥梁设计者,只要提供需求的平台,任何技术困难我们都应去克服。”
这句话让徐恭义记忆深刻。那时,他刚担任该桥混凝土主梁的分项设计负责人。同类悬索桥在国内外无先例可借鉴,只能间接学习国外相似范例,自己消化吸收再创新。经历4年钻研和技术攻关,终于圆满完成。
10多年后,徐恭义仍觉得那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不仅经历了项目可研、招标、设计、现场配合等市场全过程,还深切体会到作为总设计师应具有的技术责任与胆略。
汕头海湾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大跨度现代悬索桥,其预应力混凝土主梁跨度居世界第一,10余项技术国际领先,开辟了中国现代悬索桥时代。以此为基础,在先后设计了西陵长江大桥钢箱梁悬索桥、贵州4座混凝土板梁悬索桥等不同风格悬索桥后,徐恭义和老师杨进,已成为中国悬索桥的设计权威。
西湾大桥赢得世界声誉
2004年建成的澳门西湾大桥,是徐恭义的设计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一贯的设计理念:“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西湾大桥是连接澳门半岛和氹仔岛的第三座大桥,也是澳门回归祖国后规模最大的公务工程。2002年4月,澳门向国际招标大桥设计,吸引了美、日、欧等11个国际工程联合体的23个设计方案。徐恭义带领大桥设计院,以新颖的主桥双层双主梁斜拉桥方案夺标。
徐恭义提出的设计方案,主桥为双层,上层双向8车道,下层在箱内设置双向4车道,预留铺设轻轨空间,使大桥在8级台风时仍可全天候过江。两座“M”型白色主塔,与“澳门”英文首字母不谋而合。
为便于台风时下层箱梁内行车,徐恭义将箱内原本实体的隔板,改为通透式加劲肋设计,便于行车又结构安全。采用两个分离式独立受力的箱梁,代替通常的一个巨型单箱梁体,简化了施工。上部主塔配合两主梁设计为“M”型,受力合理,造型独特,投资节省。
今天,西湾大桥因兼顾交通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已被视为澳门新地标,经常出现在当地邮政、官方网站及民间庆典的背景图案上。而作为世界第一座双层承载无隔板箱形梁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西湾大桥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声誉。大桥竣工时,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主持了落成典礼。
对新获得的荣誉,徐恭义很谦虚:“我这个大师,与前辈设计大师有几十年的差距。而脱离了桥梁设计,恐怕我什么也不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