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北京明十三陵的古桥
2011-11-24 来源:作者:梁欣立 任震 来源: 网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城德胜门以北约50公里的昌平区。蜿蜒的燕山山脉自西北逶迤而来,环山之内是千万年洪水冲刷形成的小盆地,山坳中多条水流汇集到东面平缓的盆地底,形成现在的十三陵水库。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就分布水库西部,地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保存下来的古桥有33座,古桥遗址一处,形成了此地区的明代建古桥群。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完好的一处,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成为北京一处人文历史旅游景点。2003年7月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根据中国政府的申请,将“北京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登基后决定把国都从南京迁移到北京,并决心把自己的陵寝建在京城之北的昌平,朱棣的用意是让后代守住神圣不可侵犯的皇陵,守住了祖陵,也就守住了北京,从而守住了国土。明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八日朱棣皇帝率队来此处选陵址,随驾人员中有一位江西术士廖均卿为营建长陵卜吉,可见皇帝是在术士看好风水之后才选定皇陵的,此事被廖均卿的后人记录下来摘自昭陵东殿内讲解牌《均卿太翁钦奉行取扦卜皇陵及行程回奏实录》.江苏国学图书馆传抄本.。古人“风水”术有阴宅和阳宅两大类别,陵墓属阴宅,陵墓的选址十分讲究“风水”,墓地要“水绕山缠”,意思是陵寝背靠山,面平原,河水缠绕墓前。所谓墓地“风水”,即当修建坟墓时,选择安宁幸福之地,采取禁压之手段对付假想的阻碍安宁幸福的势力。风水之说认为,人是由肉体与灵魂组成,灵魂附着于肉体,人若故去,肉体属地,灵魂属天。即人由天地二气组成,且生活于天地之间,故不免受自然之影响。自然“风水”为自然天地二气:风与水二者,风为天之气,水为地之气,合在一起风水之。风有养物使物成长之风与毁物使之枯萎之风,水有养物使物成长之水与毁物使之枯萎之水,风水相互依存,天地乃成空间,空间孕育着自然。皇帝选墓地要靠山避风,所谓靠山就是一面靠山遮掩三面,即避北风、东风或西风,而接受南风,南风乃降和平、快乐、丰饶之物。东南风亦可。东北风、西北风以及北风的作用与南风完全相反,要避之。故十三陵向南开,封闭其他三面,颇含自然之理。陵墓前横水流,跨石桥,阻挡之障气,回避邪祟,有风水桥之说,桥成为陵寝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座皇陵的修建都是在位皇帝为父辈建造或为自己修筑的,陵墓建筑中必有桥梁,建桥梁主要是按占卜风水的需求,结合实地地形及水道走向修建的。十三陵中各座陵寝建造的石桥数量不等,说明封建统治者没有制定皇陵建石桥数量的规制,大部分风水桥放在功德碑后方城陵门前的位置,也有放在功德碑前的,其中有6座陵寝设并排三桥,中间一桥为御桥,只有皇帝的灵柩入葬或在位皇帝祭祖时才能通过,平时不能通行;两侧为辅桥,平常通行。
   

    图1总神路北五孔桥
    

    图2总神路七孔桥遗址与新七孔桥
    

    图3明十三陵示意图
    从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到明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时间长达276年之久,其间经历了16位皇帝,其中13位皇帝都埋在北京昌平区。依营建陵寝的先后顺序为:长陵——成祖朱棣陵,总神路上原有4座大石桥,现存2座五孔桥,1处七孔桥遗址;献陵——仁宗朱高炽陵,现存单孔砖石桥4座;景陵——宣宗朱瞻基陵,有单孔砖石桥1座;裕陵——英宗朱祁镇陵,原有4座桥,现存单孔砖石桥3座;茂陵——宪宗朱见深陵,现有单孔砖石桥1座;泰陵——孝宗朱祐樘陵,原有4座桥,现存单孔砖石桥1座;康陵——武宗朱厚照陵,原有2座桥,现存三孔石桥1座;永陵——世宗朱厚熜陵,现存单孔石桥4座,昭陵——穆宗朱载垕陵,原有5座桥,现存单孔砖石桥2座,单孔石桥1座;定陵——神宗朱翊钧陵,原有4座桥,现存单孔石桥3座;庆陵——光宗朱常洛陵,现存单孔石孔桥6座;德陵——熹宗朱由校陵,现存五孔桥1座,单孔石平桥1座;思陵——思宗朱由检陵,思陵前没有古桥,附近有西水关石桥2座。各陵的古桥数量不一,原来大约有43座桥,今天保留下来有33座,古桥遗址一处。陵前古桥是陵寝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护符陵寝的风水屏障,通过研究十三陵古桥,可以了解明朝各个时段政治、经济、建筑等相关情况,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古桥是当今的责任。从明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建长陵到现在的600年中,雨季的大洪水冲毁了多座桥梁,因道路交通需求拆除改造了几座桥梁,直到近20年,政府拨专款修复各座陵寝,有些古石桥也在修复之列,可惜还有三分之一的古桥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值得人们关注。

    进入十三陵旅游景区首先经过长约7公里的总神路,也称京陵御道,这段路现在是昌赤路一段,公路代号s212。总神路由南向北依次是:石牌坊、大宫门、神功圣德碑、石象生、龙凤门、南五孔桥、七孔桥(已损毁)、北五孔桥,到长陵陵门前。

    长陵在天寿山主峰南麓,坐北朝南,是明代十三陵中营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整体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处,这里埋葬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朱棣(1360—1424年)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也是北上迁都的皇帝,是决定把陵寝建在昌平的第一位皇帝。长陵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陵宫面积12万平方米,平面呈前方后圆形。陵前总神路上原有4座石桥,其规模都比较大,但不是修长陵时建造的,修建长陵时主要建陵寝,桥梁搭建得比较简易。石牌坊与大宫门之间原有一座三孔石桥,清《昌平山水记》记载:“白石坊一座五架,又北有石桥三空(孔),又二里至大红门”摘自(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5.。可惜这座三孔桥已无踪影,只能在低洼的原沟河故道上猜一猜古桥的位置。过总神路的石像生、龙凤门,公路改修在了旧神路的西侧,高高的路基东侧有南五孔桥。

    南五孔桥,整体保存完整,桥护栏已经拆掉,桥长48米,宽10.1米,原跨一沟河南北走向,往北距离七孔桥百米。石桥由五个拱券组成,拱券外沿石碹,拱券主要由青砖砌拱,拱券高约2.9米,桥孔跨度从南到北分别是:3.9米、 4.5米、 4.7米、 4.4米、 3.95米,这些数字说明建桥时,测量、施工对尺寸的精度要求不高。桥墩厚2.1米,两端呈尖状上翘,形如船头。
    

    图4总神路南五孔桥
    

    图5西水关拱桥

    七孔桥,又称神路桥,是十三陵区中最大的桥梁。据《昌平县地名志》记载:“七孔桥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横跨在京陵御道和东沙河上游的支流交汇处。”推断建七孔桥前原地应有过桥,其规模远小于七孔桥,因为明代皇陵在这里已经经营了100多年,没桥无法涉水到达长陵及各陵。明清两朝时,一般情况车马不得在桥上通过,只能在桥旁涉水而行走,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七孔桥的石拱券,中间一大孔跨径6.1米,其余小孔跨径为5米,桥大约长78米,宽12.6米,高7.25米。明天启六年(1626年)闰六月,大雨连绵,洪水不断暴涨,水势凶猛,“昌平皇陵区的神路、宝城被大水冲断、倾塌”摘自于德源.北京灾害史.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38.。七孔桥被冲淤,只能在非雨季通行。后又屡遇大水,将桥全部冲毁。目前,七孔桥只剩残破的石拱券基础部分和引桥部分,拱眉石上还能见到石榫槽,残拱券间桥墩是方石砌墙青砖填心,桥四周还有散落着大块的桥石料,从残存的桥墩纵向看就能看到桥遗址全貌,联想出古七孔桥雄姿。据传古七孔桥的护栏板最为神奇。古七孔桥原有石望柱和石栏板,初看与其他古石桥上洁白如玉的护栏并无两样,但用手轻轻一敲望柱之间的石栏板,则可发出金钟银铃一般清脆悦耳的音响,栏板与栏板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使人大为惊奇。其实这是因为栏板石料中有1/2的方解石,含有铁质,所以才会有叮当作响的妙音,如钟似罄。建筑桥时根据每块栏板含铁量的多少,按中国古代音律由宫、商、角、徴、羽五音组成,所以七孔桥又有“五音桥”之称。可惜桥上石栏板今日已全无踪迹,没法验证美妙的声音了。

    1958年在古七孔桥遗址西侧十几米的地方,平行修建了高高的新七孔桥,新桥属二级中型桥,桥长112.7米,每孔跨径10米,桥面车行道宽6.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白石仿古护栏,1958年5月20日动工至11月告竣。

    北五孔桥,七孔桥往北几百米是北五孔桥,北五孔桥与南五孔桥相对而言的。北五孔桥下河床已然干涸,桥北是定陵道与昌赤路交汇处。该桥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桥体为连拱结构式,上部拱券主要用青砖码砌,外沿拱碹为花岗石,下部为石料砌外墙青砖填心的尖状墩台。桥长41米,桥面净宽11?8米,五孔的中间为大孔跨径5米,两旁的两孔跨径各4.5米,边上的两孔跨径各3.7米,现在石桥桥身坚固如初,桥下部保持原状原样。桥下河道早已干涸,杂草丛生,桥身整体下沉,淤泥填满河道,桥周围地面增高了,桥基石已看不见了。桥上部经过多次改造,桥上原望柱和石护栏早已无踪影,为行人安全后砌砖护墙,为改善通行状况桥面垫层厚达0.8米,桥缓坡被垫平,加铺了柏油路面,限制13吨以上车辆通过该桥。由于北五孔桥地处交通要道上,在整个十三陵区中这座五孔古桥通行使用率最高,为了保护古桥,应该尽快改道建新桥,保护这座明代修建的北五孔桥。
    

    图6献陵三座砖石桥
    

    图7献陵单孔桥
    献陵,现存砖石桥4座。献陵位于长陵西北0.5公里,陵宫朝向为南偏西20度,是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寝。站在献陵陵门前就能看到长陵,相比之下献陵的规模比长陵小了很多,3座砖石桥并排列在棱恩门前,横跨月牙河,一座石桥在献陵村内。

    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七月初一生于安徽凤阳,年轻时随父南征北战,立为太子后,任命监国,主持过朝政。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即皇帝位,执政仅十个月,第二年的五月十二日,逝于钦安殿,享年48岁。仁宗皇帝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却是个较能体恤民情、处事宽和的帝王,在临终遗诏有曰:“朕临御日浅,恩泽未浃於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⑤摘自(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6.儿子朱瞻基按父王诏命,把献陵建造得规模小,设施简朴,前人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在献陵歇山式琉璃顶的棱恩门前,砖砌月牙河,水从陵寝东侧山坡流下,河上并排跨三座砖石单拱券桥,对着棱恩三座门。三座桥规模不大,分一主桥和二辅桥,桥面缓坡平平,桥面的高差只有十几厘米。主桥长12.5米,宽5.3米, 桥砖拱券高2.7米,桥面到河底高3.2米。辅桥长11米,宽4米,桥拱券与主桥差不多。桥以烧制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拱券用双层青砖砌,桥面和桥体都是用青砖砌成,只有桥外沿用条石铺砌,桥上光秃秃的没有护栏。桥下沟水称月牙河,由于干旱已多年无水,沿岸还是用青砖砌护岸。清《昌平山水记》记载:“献陵,沟水自陵东来过桥下,会於北五空(孔)桥。山后桥三道皆一空(孔)。”20世纪90年代,政府拨专款大规模修葺献陵,三座砖石桥也修复重建了,修复后陵寝没有对外开放。献陵村一位90岁的老太太讲:献陵这桥,从我小时看就是这模样,桥下的河无名…… 献陵3座桥前是座小山,叫玉案山,山上有碑亭,形成玉案山、沟水三桥、方城宝顶的格局,当年的风水术士们向皇帝鼓吹“龙喜出身长远,砂喜左右回旋”,“龙虎环抱,近案当前”,当论完美的内明堂格局。

    今天,原献陵神路上的一座石桥在村旁,后来被村庄百姓的房屋包围起来了,石桥基本保持原样,桥下沟河多年无水,桥旁有一棵几百年的高大老松树。石桥长11米,净宽3.8米,条石护栏厚0.6米。特别之处,桥拱券的中间石缝中长出一棵松树,松树顽强扭曲着成长,给古石桥平添沧桑。
    

    图8景陵单孔桥
    景陵,现存砖石桥一座。景陵在长陵的东侧,其朝向为南偏西20°,占地仅4.2万平方米左右。陵墓背后的山称黑山,与献陵相对称,形似拱卫。长陵为首,献陵、景陵一左一右。景陵的规模比较小,埋葬着宣宗朱瞻基皇帝和皇后孙氏。陵神道从长陵神路北五孔桥北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建有单孔砖石桥一座。陵宫建筑与献陵比较,同样非常俭朴。

    朱瞻基是仁宗朱高炽的长子,父王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就去世,明洪熙元年(1425年)朱瞻基登基当了皇帝,按照先父朱高炽临去世前的遗诏:“山陵制度务从俭约。”朱瞻基亲自制定献陵的规制,集中十一万六千多军匠役工,用了三个月就把献陵建完,并将父亲朱高炽入葬。朱瞻基自己的陵墓不能超过其父的规格,所以景陵的规模也不大,献陵、景陵都是朱瞻基在位时修建的。朱瞻基在位执政十年,宣德十年(1435年)病故,享年38岁。

    今天景陵周围已是村镇,房屋道路改变了陵寝周边的环境。在当地老人的指点下寻找景陵砖石桥,经过七拐八绕,在景陵功德碑南一公里外的长陵中学西南角院墙外,较为偏僻的小道处,两棵核桃树旁见到景陵砖石桥,绿荫覆盖着古桥。这座古桥长12.2米,宽6.4米,净宽5.6米,用青砖砌拱券和桥体。拱券用的青砖是专门烧制的,侧面为梯形上大下小,上下差能有1~1.5厘米,用在拱券上十分合适。桥身的青砖尺寸大小不一,最大的有48厘米×23厘米×12厘米可比城砖。桥面铺有3米长的大条石和大方块石,桥护栏每侧是由三块条石组成,每块护栏石长3.8米,高0.5米,厚0.3米,上沿为三角形,下边全素无花纹,整座砖石桥比较简陋。几百年来由于地处偏僻,行人车辆碾压比较少,使用率很低,古桥才得以保存下来。目前,砖石桥下河道已干涸废弃,护栏条石东侧仅剩一块,西侧有三块,桥头石全无,砖拱券内拱表面腐蚀严重,但没有塌陷的现象,说明桥体还很坚固,整体保存较完整。
    

    图9裕陵三座单孔桥
    裕陵,原有5座桥,现存砖石桥3座。裕陵建筑南偏西20°,在长陵西北2公里,石门山南麓,是明英宗朱祁镇及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裕陵始建于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二十九日,太监黄福、吴昱,抚宁伯朱永,工部尚书白圭,侍郎蒯祥、陆祥奉命督工。营建的军民工匠共达8万余人,从营建到完成仅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明宪宗实录》记载当时裕陵的规制为:“金井宝山城池一座,…… 白石桥三、砖石桥二、周围包砌河岸沟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树二千六百八十四株。”说明原有五座桥,今仅存三座桥。而清《昌平山水记》记载:“裕陵在石门山,距献陵西三里,自献陵碑亭前分西为裕陵神路。路有小石桥,碑亭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孔),平刻云花。”摘自(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7.裕陵门前神路百米外,功德碑后有三座桥,石桥并排跨石砌沟渠上,一主桥两辅桥,桥为砖石结构单孔拱券桥,桥面缓坡平坦,无护栏,显得光秃秃的。中间主桥长14米,宽5.6米,石拱券完好,方块石铺桥面,一般机动车通过没有问题。两辅桥各长12米,宽4.3米,桥上无护栏,桥拱券碹石和边缘墙的块石有些塌陷或脱落。桥下“周围包砌河岸沟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原是很长的一段,现在周围环境已是荒草成片,垃圾成堆,庄稼地种到了石桥旁,长长的沟渠也就剩下三座桥下的一小段。
    

    图10茂陵单孔桥
    茂陵,现存砖石桥一座。茂陵在裕陵之北,聚宝山南麓,陵宫朝向为南偏西17°,是宪宗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的合葬墓。朱见深是英宗朱祁镇皇帝的长子,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出生,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逝,享年41岁。

    茂陵建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陵址由礼部右侍郎倪岳及钦天监监正李华等人卜定。内官监太监黄顺、御马监太监李良、太傅兼太子太师保国公朱永、工部左侍郎陈政奉命提督军士工匠营造。弘治元年(1488年)四月竣工,历时七个多月时间,占地约2.56万平方米,建造得豪华而耐久。有两个地方与其他陵墓不同,一是方城宝顶围墙的砖带有字,这些带字的砖有成百上千块。另一是茂陵的水系,山水在陵寝的背后就被分流了,没有引到陵寝近前流过,陵前是松柏树林。茂陵石桥在茂陵石碑东南五六百米的马路与沟渠交汇处,桥为单孔石拱券桥,桥长10.4米,宽6.4米,有六对汉白玉桥望柱和石护栏,桥头浮云抱鼓石。由于石桥处在交通繁忙的昌赤路上,要是驾车从桥上过,或步行桥上都看不出古桥的特征。只有下到沟底下,站在沟渠里,才能看到古桥的石拱券和原石砌的沟渠。古桥的上半部已经翻修过若干次,桥面加垫了厚土层铺柏油路面,桥旁还丢弃一块清代的石护栏。目前茂陵石桥基础牢固,桥拱券、下部基石和桥旁的石砌沟渠应该是古代工匠建造的。

    泰陵,原有4座桥,现存砖石桥一座。泰陵的位置在十三陵最北端,陵前是石梨路与昌赤公路的岔口,陵后史家山形如“笔架”,陵宫朝向为南偏东5度,是孝宗朱祐樘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孝宗朱祐樘是宪宗朱见深的三儿子,明成化五年(1469年)七月出生,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七日逝于乾清宫,享年36岁。泰陵建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五日孝宗逝后,由太监李兴、新宁伯谭祐、工部左侍郎李鐩提督工程,五军都督府及三大营官军上万人供役,四个月后玄宫落成,十月葬孝宗。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园地面建筑完工,用时10个月,占地约2.6万平方米。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泰陵在史家山,距茂陵西少北二里,自茂陵碑亭前分,西为泰陵神路,路有石桥,五空(孔),贤庄灰岭二水迳焉。碑亭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孔),制如茂陵。”摘自(清)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2203.泰陵原有4座桥,在社会发展处于低水平建设时期,为眼前经济利益而破坏一些古迹的情况是普遍存在。泰陵前是道路岔口,道路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功德碑北公路上原有并排的三座石拱桥,中间一桥大,左右两桥略小。1965年修公路时,把三座古桥东侧的一大一小两座古桥改建,原地改变了路的走向,用旧石料和新材料建了一座石拱券公路桥,改善了山区交通状况。西侧的一座小石拱桥因拆除“费工时”而保留了下来,形成三桥变两桥,新旧石桥并列的景象,新桥宽大贯通公路,而一小石桥被“挤”到路旁。小石拱桥长约8.4米,宽4.3米,无护栏,拱跨2.1米,桥面平缓,桥身被掩埋,整体保存基本完整,是泰陵原有4座石桥之一,也是现在仅剩的一座泰陵石桥。2005年开始对泰陵陵寝建筑进行全面修复,可仅剩的这座石拱泰陵桥没有得到维修。

    泰陵功德碑往南百米是一座高大石砌四孔连拱公路桥,桥头立“泰陵桥”石标。按古时规制桥孔数都应为单数,不能是双数,原泰陵桥是五个拱券孔。听当地老人讲:原泰陵桥五孔,石桥早年就被洪水冲垮,剩下残破的桥墩,沟里水少的时候,人们就趟水过去,水大一些就在残桥墩上搭板子过河,那时没有车,生活得也简单。1957年由于交通往来的需要,在其五孔桥的位置上,新建了四孔石拱公路桥,桥长50多米,宽7.5米,桥面到沟底大约有8米,桥上护栏为汉白玉仿古式,桥面为现代柏油路面,石桥能承载几十吨的大卡车碾压,可古桥的痕迹一点也找不到了。
    

    图11康陵三孔桥
    康陵,原有2座桥,现存三孔石拱桥一座。康陵地处十三陵区西北,距大红门有15公里,是最远的一座陵寝。陵寝背靠金岭山,山的五座山峰形如“莲花”,周围灌木荫蔽,松树高大,埋葬的是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武宗朱厚照是孝宗朱祐樘的长子,明弘治四年(1491年)出生,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暴死于东华门外淫乐窝豹房,享年31岁。康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嘉靖元年(1522年)六月陵园建成,建造用了两年时间, 陵制简朴,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陵寝占地2.7万平方米,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昌平时,路过此地,火烧了康陵的明楼等建筑。清乾隆年间重建明楼建筑。2005年又一次大规模修复陵寝主要建筑。据清《昌平山水记》记载:“康陵在金岭山,距泰陵西南二里,自泰陵桥下分西南为康陵神路,山势至此折而南,故康陵东向,路有石桥五空(孔),锥石口水迳焉,今圮。又前有石桥三空(孔),制如泰陵。”摘自(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8.现在那座五孔桥已无踪影,只留有原桥旁石砌护岸遗址,石砌护岸还有10多米长,桥石料已经被移作他用,干涸的河床改造成庄稼地。康陵的三孔石桥还存在,地处原五孔桥西几百米。石桥建于明正德年间,桥长大约50米,依地势是西高东低,宽6.1米,桥上砖砌护墙每侧宽0.36米,桥为青砖砌拱券,拱券外沿扇形拱碹石为青白石,一般拱碹石是上下圆弧整齐规矩,可这座桥有几块拱碹石下圆弧和扇形两侧都正常,而拱碹石上部外弧不是按圆弧凿成,而是原石料“多余”部分,这部分利用起来,形成拱碹外圆弧形不齐,多出来的部分与石块结合成桥体侧墙。桥的中孔拱券大,跨宽4.2米,高3米,两侧的桥拱券跨宽3.5米,高2.8米,拱券砖表面风化严重,但并未塌陷,桥的周围杂草丛生,河床改造成庄稼地,桥面不均匀地垫了厚厚的土,铺柏油路面。据当地老人讲:五孔桥早年曾被洪水冲毁,50年前还有残桥墩,很多石料被移做他用,现在就剩一段石岸墙。而西边的三孔桥,因地势比五孔桥高,桥下山沟水势较小,才保留下来。可桥的西侧原是一段坡道,过桥要走“之”路,车辆上坡十分困难。20世纪70年代改造道路,截弯取直,从陡坡上取土垫到桥面,使桥的西边增高,桥西头垫土2米多厚,桥东头只垫了0.3米,高低相差2米多。道路距离短了,路坡加长了,桥面成斜坡路的部分,方便了往来的车辆和行人。目前要从桥上经过,根本就看不出这座桥有几百年的历史,要转到桥的侧面,才能观赏到这座明代古桥的“庐山真面目”。
    

    图12永陵南石桥
    永陵,保存有单孔石拱桥4座。从长陵往东过景陵大约2公里是永陵,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3°,是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世宗朱厚熜明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十日生于兴王府,其父是宪宗朱见深的孙子,兴献王朱祐杭。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是以武宗朱厚照皇帝堂弟的身份入继大统,即皇帝位,在位执政45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逝于乾清宫,享年60岁。永陵是朱厚熜自己选的陵地,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二十二日开始了陵寝营建工程,规划设计时,妄想把永陵修成长陵的规制,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建成后的永陵比前七陵都大,占地面积大,建筑规格大,而且在嘉靖年间还修建了长陵总神路上石牌坊、石象生、桥梁等。从开始建造到陵寝完工的过程中遭遇群臣劝谏和资金匮乏,所以,很多建筑规模没有规划的大,有一些根本就没有实施。从永陵的方城大门向南延伸有1.5公里的神路,神路是一条2米多宽大青条石块铺的石甬道,甬道中有功德碑、并排三座石桥和南端单孔石拱桥。据传甬道两侧计划要放石象生,最终没有实施。从总体建筑规模看,永陵在十三陵各陵中是比较大的。永陵的“石桥三道” 在功德碑南200多米处,跨一沟河,三桥分一主桥两辅桥,全部是石砌单拱券平缓坡桥,基本保持古石桥的原貌。主桥的桥面宽阔平整,长18米,宽8.15米;两辅桥比主桥小很多,辅桥长7.2米,宽3.4米。三桥之间相距3.8米,桥上无护栏,现主桥石拱完好,桥面比路面宽,仍在使用,两辅桥基本完整,只是拱券和边缘有一些桥石塌陷,桥下沟河堵塞,桥上堆放树枝木柴,周围环境是一片荒草垃圾,已把两座辅桥都给埋起来了,自然村落的房屋发展到把石桥包围起来,小块的自留地也种到了桥旁。总之,三座石桥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永陵神路1.5公里长,南端一座单孔石桥,桥为全石单拱券结构平缓坡桥,与三座石桥的主桥基本一样。桥长21.5米,宽8.4米,桥堍宽12米,桥面到沟底高3.2米,石拱券跨2.9米,桥上无护栏,桥下沟中淤泥土厚度估计在一米多,沟底种植的果树也有10年以上的历史,桥南的桥堍有损坏,桥旁的石砌护岸石有被移动迹象,石桥整体保护得基本完好。
    

    图13昭陵三座桥

    昭陵,原有5座桥,保存下来有砖石桥3座。昭陵在定陵西南,大峪山东麓,陵宫朝向为南偏东38°,占地约3.46万平方米,是穆宗朱载垕及李氏、陈氏、李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穆宗朱载垕是世宗朱厚熜第三子,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生于皇宫,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六日在乾清宫病故,享年36岁。

    昭陵基本沿用泰、康诸陵的建造规制,但宝城内的封土形式已有改变,这样有利于雨水迅速排除,保持宝顶的干燥。据记载整个昭陵建造费用达200万两以上白银。据清《昌平山水记》记载:“昭陵在大峪山,距长陵西南四里,自七空(孔)桥北二百许步分西为昭陵神路,长四里。路有石桥五空(孔),德胜口水迳焉。又西有石桥一空(孔),今圮。陵东向,碑亭西有桥三道,皆一空(孔),余如康陵。”通过这段记载得知昭陵原有古桥5座,分别在三个地方。目前,神路上的五孔桥和单孔桥已无踪迹,方城中碑亭后棱恩门前有砖砌月河上横跨三座单孔砖石桥。中间的主桥为石拱结构,桥长16米,宽4.8米,桥上汉白玉石刻望柱8对、镌空护栏7对,青色条石铺桥面。边上两辅桥是砖石结构桥,单孔拱券外沿是石拱碹,内拱用青砖砌拱券,每桥长13.6米,宽3.3米,桥下部是大青石码砌,单孔石碹青砖拱结构,桥上部是青砖砌护栏墙,护栏墙头盖通脊状石,桥面是青砖铺砌。三座桥均于1987年翻修,新修复的桥见不到明代痕迹,原因是当年朱载垕死的比较突然,昭陵修建时间相对短,工程质量差一些,没几年陵寝的建筑就出现塌陷损毁,历史上昭陵建筑修缮过多次,石桥也修复过多次。1987年4月到1989年,政府投资1500万元整体修建昭陵,复原了全部地面建筑。1990年9月1日陈列出明代墓葬的部分史料,对社会开放参观。
    

    图14定陵三座石桥

    定陵,原有4座桥,现存单孔石拱桥3座。定陵在昭陵东北,与昭陵并排在大峪山东麓,是神宗朱翊钧和二位王氏皇后的合葬陵寝。神宗朱翊钧是穆宗朱载垕第三子,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出生,年仅10岁即皇帝位,在位执政48年。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逝于宏德殿,享年58岁。定陵是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开始营建,建造规制基本是比照祖父嘉靖皇帝的永陵,比昭陵规制要大,工程共建6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耗费白银800余万两。万历十八年(1590年)的一天,朱翊钧率队巡视自己的墓地,下到地宫中越看越高兴,下令就在地宫里备酒席,和众臣饮酒作乐起来,此事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定陵是十三陵中最出名的陵寝,因为1956年5月国家挖掘了定陵地宫,出土近3000件珍贵文物,经过全面整修定陵的地面、地下建筑,成立了唯一能参观地下宫殿的定陵博物馆。据清《昌平山水记》记载:“定陵在大峪山,距昭陵北一里。自昭陵五空(孔)桥东二百步分北为定陵神路,长三里。路有石桥三空(孔)。陵东向,碑亭东有桥三道,皆一空(孔),制如永陵。”摘自(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9.定陵神路上的三孔石桥是去往定陵的主要道路桥梁,早年被洪水冲毁,之后情况无记载,今已无踪迹,取而代之是新四孔公路桥(定陵西桥)。定陵方城门外功德碑亭东有陵前月河,河上横跨三座白石桥,月河是石砌护岸,水从定陵西南侧大峪山山沟引流过来,常年流淌,穿过石桥,形成陵寝风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乾隆年间对陵寝及石桥进行过大规模修缮,陵前月河水还长流。近30年河水无源,河流干涸,河道也渐渐被填平废弃。三座古石桥在碑亭南百米,石桥建筑十分讲究,1956年挖掘定陵后,三座石桥和桥下部分月河河道作为文物保留下来,20世纪60年代修复过。这三座一组石桥在整个十三陵中是比较讲究的桥梁,中间一石桥为主桥,桥长21米,宽7.8米,桥面到河底高2.4米,桥上有汉白玉望柱10对,镌空护栏9对,桥头是堆云抱鼓石,桥面铺条石,桥两端接条石和青砖铺的神路。两侧的辅桥略小,桥长8.6米,宽3.8米,桥上有6对望柱,5对镌空护栏。站在陵寝前石桥上,桥后神路是两行柏树,远处中间是功德碑和外方城陵门,显得庄严肃穆,按旧规矩,中间御桥一般人是不能走的,今天进入定陵可以随意从桥上通过。
    

    图15庆陵三座石桥
    

    图16庆陵南石拱桥

    庆陵,现存单孔石拱桥6座,是十三陵中保留古桥数最多和石砌沟渠最长的一陵。庆陵是光宗朱常洛皇帝及郭氏、王氏、刘氏三皇后的合葬陵寝。光宗朱常洛是神宗朱翊钧的长子,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十一日恭妃所生,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初一即皇帝位,在位执政仅一个月,因服红丸药后,在乾清宫病重身亡,享年39岁,史称“红丸案”。当时因前朝神宗朱翊钧还未下葬,众臣商议把朱祁钰(景帝)未修成的陵墓收拾成庆陵。别看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庆陵营建前后用了六年时间,工程耗帑银几百万两。庆陵的陵寝建筑是“改造工程”有些特殊,地面方城建筑有两部分,砌围墙成前、后院,石砌明沟渠和地下排水涵洞组成S形的水道,长达四五百米,6座砖石桥分别横跨沟渠上,石砌沟渠的边沿有形态各异的松柏树数百株,可为一景。建筑布局依次是明沟渠横跨两座石桥,神功圣德碑,前院祾恩门和祾恩殿;殿后明渠并排三座石桥,小片开阔地,东边有小土山,山脚下是暗渠;后院设三座门,包括方城和圆形宝城。排水系统独具特色,宝城两侧山壑间汇流的水从左右宫墙下的地下涵洞流入,宝城明楼前建一个平面T形的地下排水涵洞,水在明楼前的地下汇合,从地下躲过环抱于前的龙砂,然后注入砂前的排水明沟,通过涵洞出方城,小土山冈下变明沟渠。陵门前神路上有两座石桥,这里分称南、北石桥。神功圣德碑前20米处是一座北石桥,几年前石桥被废弃在杂草丛中,石桥主体结构保存得比较完整,桥上的石护栏已不见,只留下边沿石上的卯榫印。桥长16.7米,宽6米,桥面到河底高4.6米,桥下是石砌护岸弯曲的沟渠,有数百米长,适应了 “水绕山缠”和“龙砂不可损伤”的风水之说。石桥周围的杂草有一人高,石砌沟渠的边沿长出一棵挨一棵的松树,松树是从石缝中长出多年,其中一棵分叉的松树从桥拱券的石墙缝长出来,形成的树冠绿荫遮日。这里植被茂盛,小鸟穿梭鸣叫,不时还能见到长长的大花蛇。2005年石桥得到了修复,重新安装了石护栏,清理了桥下和周围环境。从北石桥往南十几米还有一座南石桥,石桥长8米,宽5米,桥面到沟底高3.5米,桥拱券是内青砖砌拱,外拱碹青白石块砌,桥面平缓方块石铺砌,无桥望柱和护栏。整座桥残破,桥下沟渠无水多年,石砌沟渠的边沿石缝中长出数十棵松柏,桥上的道路已废弃多年,石桥南端被当地百姓挖取土已成断路坑,桥周边开辟了些小块庄稼地,夏秋季的青纱帐把石桥全掩盖了。南石桥没有得到修复,只是在修北石桥时拉了两三车土,垫了垫桥南的土坑。“其水自殿西下,殿门西又有一小桥,为行者所繇。”这段话指的“小桥”在前院围墙外的西南角,原来只是一座便桥,由于昌赤路贯通这里,小桥被彻底改造成适宜公路交通的桥,桥下两侧的石砌沟渠并没有大的改动。据记载:“殿后缭以垣门一道,门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孔)”,实际情况是,庆陵的前院没有修复,封闭不接待来访者,可从前院围墙外可以绕到院后,就能见到三座琉璃顶垣门,门北是三座并排的单孔砖石桥。主桥长16.3米,宽5.9米,桥堍宽8米,10对望柱及9对护栏板;两辅桥各长15米,宽4.5米,桥堍宽6.2米,8对望柱及7对护栏板。2005年修复了三座石桥,补齐桥面石,更换白石护栏,清理了沟渠内杂草。
    
 
    图17德陵石平桥

    

    图18德陵五孔桥
    德陵,现存有五孔石拱桥一座,石平桥一座。德陵在永陵之东北,十三陵区最东端一陵,这里是三面环山的潭峪岭西麓,陵宫朝向为南偏西88°,也就是说陵墓建筑基本上是坐东朝西方向,比较独特,史书也记载“陵独向西”,与西边朝东的昭陵、定陵相望。陵寝埋葬是熹宗朱由校及张氏皇后(有说张氏皇后没有葬在德陵中)。熹宗朱由校是光宗朱常洛的长子,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出生,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逝,享年23岁。德陵始建于天启七年(1627年)九月,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玄宫建成,五年二月地面建筑完工,用时五年,占地约3.1万平方米。德陵是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当时,由于崇祯皇帝刚刚登基,大明王朝已日趋没落,明王朝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财力、物力、人力上遇到了很大困难,东拼西凑,才使这座陵墓勉强修建起来,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基本仿庆陵,但两进院落连成一体。

    德陵桥在神路功德碑前200米左右,横跨在一条有30多米宽的山沟壑上,每到雨季山洪下来这里水很大,为顺畅泄洪,建成五孔联跨石拱桥。《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讲:“德陵桥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现桥基础和部分桥身为原建的,1957年补修加固过。”桥体上部为大方石块铺桥面,白石望柱护栏,青砖砌拱券,外砌石碹;下部为花岗石墩台,桥长59.1米,桥面净宽11米,桥头翼展桥堍宽14米。桥共有五孔拱券,其中间一孔跨径6.8米,依次两旁的两孔跨径5.85米,边上的两孔跨径4.9米,孔与孔间隔3.15米。德陵五孔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缺乏有效保护,原桥上的石望柱、石护板,因年久失修残破严重,有的被遗弃在山沟中,有的存放在德陵院中,护栏改砖砌矮护墙。2002年3月政府拨款3800万元大规模整修德陵建筑,五孔桥是修复工程中重要的一项。桥面清理原桥面石,缺失的地方补上石块,桥下河底清理后铺砌块石,护岸加固,拆护墙恢复桥上望柱栏板形式,每侧有34根望柱,其中只有10根为原桥望柱,桥头抱鼓石也有旧有新。修桥的河南籍工匠们认为望柱顶桃形莲花头犹如“西游记”中唐僧的法帽,于是便称望柱顶上桃形莲花头为“唐僧帽”。拱券、桥墩、桥侧墙和引桥都进行了修补,并加装了铸铁燕尾锭。总之,这座古石桥主体结构没有改变,现在作为古文物桥限制通行。令人遗憾的是,桥面修补时,没有做好防水处理,石块间缝隙渗水,一下雨,雨水顺着缝隙下流,从青砖拱券处流出,五个拱券都有渗水现象,时间长了会造成桥体内积水膨胀,局部崩塌的情况。德陵陵寝的南侧有一条花岗岩石砌沟渠,把山水从陵寝外引入五孔桥南沟河里,沟渠上跨一座石平桥,桥南北走向,桥长3米,宽5.1米,孔跨2.3米,桥面到沟底2.4米,桥两侧护栏是单块条石,条石长2.96米,宽0?43,高0.9米。这座桥建于明代,当地人讲这桥建于修德陵之前,是修建陵寝的工匠们走的。过桥往南不远是德陵村,村里还保留着一座“德陵大明古堡”城。古城四周砖石砌高十几米,厚有两米的城墙,四方城仅城北有一大门,原住着守陵官军和守陵人。现在德陵村百十户村民住在古城堡内外,在德陵院内值班守卫的工作人员,每天上下班都要跨过这座有近500年历史的石平桥。近年机动车把石平桥的石护栏撞离了原位。
    

    图19西水关石平桥
    思陵,陵寝本无石桥,附近西山口的西水关有单孔石拱桥一座,石平桥一座。思陵是明朝最后一位崇祯皇帝的墓地,因明朝国亡,国君自缢,后人草葬田妃墓中,陵寝也是清朝时改建的,“思陵”之名也是清朝时拟定的,所以,思陵建筑规模小并且没有桥。而思陵西南的小红门西至西山口有西水关石桥。小红门是进入十三陵区西部的红色侧门,且规模小于正南面的大红门,而得名小红门,明代时就成村庄。当年整个皇陵区石砌围墙12公里多,石围墙和陡峭的山势相连构成封闭的皇陵区,皇陵区内不准百姓进入,陵区共设“两门十口”明十三陵区设“两门十口”,两门是:大红门、小红门;十口是:中山口、东山口、老君堂口、贤庄口、灰岭口、锥石口、雁子口、德胜口、西山口、榨子口。,清代光绪年间的《明陵图》所标的地名这里是小红门和西山口之间,后因北京地名有重,将小红门改称小宫门。据小宫门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讲:原来的小红门门楼就在现在村中,两侧是围墙,门的东侧跨水沟有两座紧靠着的石砌水关叫东水关,村西几百米有一处西水关。后来村里的门楼、围墙和东水关都拆了,砖石料被拿去建住房了。西水关因在村外田间,所以保留了下来。西水关为南北走向的一水沟,水沟与陵区围墙交汇处设水关,水关由两座石桥和石渠组成,虽然目前水沟无水,古道变更,可破旧的古石桥还存在,当地人把此地叫西水关,是相对东边水关而言(东水关已不存在)。西水关石桥由一石拱桥和一石平桥组成,依地势而建造,水沟到这里是石砌水渠,呈方槽节阶状,渠宽2.6米,渠底与两渠帮全是方花岗岩石砌成,石渠帮外侧还加砌了块石和砖砌护围,使水渠十分坚固。水渠北侧地势高的地方是石拱桥,南侧水渠低处用两块长条石铺成简易平桥,两桥相距2米,桥面高低差有3米多。石拱桥用花岗石建造,桥长6米,桥宽3.3米,石拱券用七块扇形弧碹石拼成,石块与石块缝隙凿刻得严紧均匀,拱跨2.3米,拱内高2.4米,现桥石券内东侧的一块拱碹石脱落,造成局部拱碹石块错位。桥面垫有40厘米厚的土,这样可使桥面与路面一样平,方便车辆行人往来。据当地老人讲,记得儿时看到陵区的围墙残根部就建在石拱桥上。目前石拱桥桥面及小道全是土,没有一点陵区围墙的痕迹。另一座石平桥处在下水方,又低于路面很多,由两块条石铺成,桥面宽一米多,桥无护栏,是作为陵区外辅助的便桥来使用的。西水关这组石桥建造时间不详,石桥的地理位置在陵区原围墙经过处,又距小红门、思陵不远,桥的建造与陵区有关系,应是明代建造的。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时,乾隆盛世,清廷曾对明十三陵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有些古桥也得到了修缮,使明朝皇陵建筑留存今日。

    明十三陵的古桥不全是为涉水而建,应该说是为满足封建皇权统治者的精神需求,采信占卜风水说法,有涉水功能而建桥。每座皇陵前都要设风水桥,伴随着皇陵建造而修建,建造桥时主要看当时的经济情况,皇帝执政时间长,财力雄厚,陵寝及石桥就建的好一些;相反,桥的质量就差一些。长陵主神路上原有4座大桥,可都不是永乐年间建造,因为长陵是永乐七年(1403年)动工,历时5年完成,当时北京城新建城池宫殿工程浩大,又要建皇陵,为此从南方调集了几十万工匠兵役,这些劳役在皮鞭、棍棒下辛勤劳作,还满足不了统治者为荣耀的需求,修长陵时并没有建总神路的一些建筑,之后陆续添建,总神路上七孔桥就是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建的,北五孔桥是万历四年(1576年)建造的。除了长陵总神路外,其他11陵的石桥都是建陵寝时同时建造的。十三陵原有大小古桥不少于42座,有的雨季被洪水冲毁,没有修复;有的沟河改道,桥被废弃拆除;有的因交通道路改造,旧址改建新桥;有的修补破损部分,保持古桥风貌;有的天然腐蚀损坏,保持着破旧的原貌,今天保留下来的古桥有33座,占原桥数的78?57%;古桥还在交通道路上使用的有6座,占古桥数的18.18%,应该尽早将道路改道,古桥作为文物保护起来,让古桥与陵寝建筑这个整体不被破坏。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批准十三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批准明十三陵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北京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大批中外旅游者来参观明十三陵,可参观者主要观赏陵寝建筑,往往忽视了风水桥的存在。希望有关部门应该认真调查一下明十三陵古桥的实际情况,从长远保护明十三陵建筑着想,认识到古桥是皇陵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修缮皇陵建筑时不能忘了修复古桥。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