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正文
历史上湖州的古桥与桥文化
2011-05-25 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江南为水乡泽国,有水必有桥以济之,桥就成了江南一道亮丽的风景。16世纪葡萄牙人加里奥特·佩雷拉于1553~1563(明嘉靖年间)在华见到古桥曰:“这些石桥工程如此完美,……令我赞叹不已!”〔1〕湖州自古多桥,据《永乐大典》记载,湖州一府有711座桥,至清同治《湖州府志》记已达1417座。仅乌镇一地清代就有桥119座,至今尚存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的通济桥。

明清人喜在桥墩、桥门上刻楹联以表达对桥的遐想或赞颂,这样就有了桥文化。所谓桥文化不仅是指桥梁建筑技术层面而言,更多的是通过桥楹联来深化桥的内涵,这才是桥文化的精髓。通过对桥文化的研究,可以诠释明清江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意蕴,反映这一地域历史文化的嬗变和演化。当年的文人骚客就是通过桥联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民俗的描摹,也有对善人善举的颂扬和历史的怀念。桥的修建自然基于交通的需要,桥建成后就能促进四邻的交往和经济发展,而建桥除官府行为外,大多还是地方人士、寺庙、商人等出资作为善举而为之的。由于年代久远,桥圯字毁或字迹模糊,搜辑桥联已属抢救之举。

杭嘉湖多古桥。王江泾的长虹桥建于明万历年间,三孔,长72.8米,宽4.9米,高10.07米,从水面抵桥高18.8米,57级。余杭通济桥建于东汉熹平四年(175),洪武元年(1368)改为三孔石桥,长50米,高9.6米,宽8.6米。塘栖广济桥,又名通济桥,俗名长桥,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七孔石拱桥,长83米,169级。这些都是江南有名古桥。古桥大都有楹联,如乌镇通济桥,又名西高桥,有桥联曰:“寒树烟中尽乌戍,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通-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主人三千里,北望燕京”。长虹桥联更多,诗情画意甚浓:“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福泽长流物阜民安国泰;慈航普渡江平海晏河清。”“虹影卧澄波,登高远瞻;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劝世入善,愿天作福。”“千秋永庆,万古长龄。”桥楹联见景生情,传递诗情画意,真是很好的文学作品。

明清时湖州为江南经济社会文化发达地区,尤以蚕桑丝绸著名。王士性说:“浙十一郡惟湖最富,……西湖多一蚕,是每年有两秋也。”〔2〕外国来华人士眼中的湖州更是富庶之地。罗马尼亚人尼·斯·米列斯库:“湖州府位于大(太)湖之滨,是中国富裕的大城市之一。……处于水乡,丝绸产品丰富多采。……这里丝绸的产量如此之多,以至一个小城镇每年缴纳的丝绸什一税就达500000两黄金。”〔3〕繁荣的经济离不开交通的畅达,水乡就离不开桥梁,如双林镇就有万元、化成、万魁三座古桥。这些古桥至今仍在通行着,可惜风雨侵蚀,有些桥联已风化字迹不清了。湖州方志办深感桥联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抢救性的辑集,本文中的一些桥楹联采自他们的记录,附此致谢。

江南的古桥和桥文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990年9月日本大阪大学滨岛敦俊教授和北海道大学三木聪教授履行中日合作研究《江南三角洲的开发和社会经济变迁》课题,曾至湖州、双林一带进行实地考察近一个月。笔者也三次来到双林,对双林三座古桥进行仔细考察,惊叹三桥的建筑技术和桥联的精美。化成桥建于宋元祐间(1314~1320),明天顺二年重建,高6.6米,长46米,宽3.4米;距东225米就是万元桥,始建失考,康熙间(1662~1722)改建梁桥,名福成,雍正八年(1730)改环石桥,道光十四年(1834)重建,二十年落成。桥高7米,长51米,宽3.5米,石栏杆上雕刻着石蹲狮10对;化成桥西122米建有万魁桥,初为木构,康熙元年(1662)砌石,康熙八年(1669)竣工,乾隆五十五年(1790)改建。高6.8米,长51米,宽3.2米。在不到400米的河道上密集着三座大桥,这足以说明明清时双林一带经济的繁荣。史实证明明代双林已是江南五大镇之一,确是蚕桑丝绸的专业市镇,镇周达14里,元时已有十家绢庄,永乐三年(1405)建镇。嘉靖间“庐井千区,于郡城东南,称巨镇。”〔4〕张廉特为化成桥写了《重建化成桥碑帖》(成化十一年):“津梁环亘,里-骈填”;“双溪左右延袤数十里,俗皆织绢,于是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焉”〔5〕。双林地处江南五府之中心点,是往来苏杭湖之通道。“东连槜李,北枕姑苏,南峙含山,西带菱湖。系嘉杭之捷径,通吴淞之往来。”〔6〕以产包头绢、绉著名,是江南最大的丝市场。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吴南诸乡,岁有百十万之益。……室庐舟楫之繁,庶胜于他所,此蚕之厚利也。”〔7〕“隆万以来,机杼之家,相沿此业,巧拙百出。有绫有罗有花纱绉纱;斗绸之縀,有花有素。有重至十五六两,有轻至二三两,有连为数丈,有开为十方。……各直省客商云集贸贩,里人贾鬻他方,四时往来不绝。”〔8〕每当晨昏桑,农蚕妇携茧抱丝过桥来到双林镇上交易,所以双林镇郊近400米就需有三桥来承载繁忙的人群。作为苏湖杭通津的三桥,昼夜车水马龙,船只交织不辍,商旅络绎不绝,所以在三桥上设立灯杆以照明,“烂然如昼,四方商贾,望杆云集。”

文按:楹联是我国传统语言艺术,是诗词的演变,它讲求对仗、精练,用对偶形式传递事物内在的相对性,需有严密的逻辑和高超的文字语言修养。上三联都是很工整的排偶句式,平仄协调,地名、事物、风景、动宾等都很对应。

江南的桥文化也体现在吟桥楹联之中,通过文人学士对桥的构建、地理环境、桥的功效等方面描写和抒发,寄托了明清文人对繁盛江南的歌颂,追怀了当年建桥者的功德,忆念千秋英雄业绩,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和地域风貌。所以研究江南地域文化和地域史还应不断开拓史料资源,桥楹联、序联、坊联、庙联等实物史料弥足珍贵!即使从研究方法层面来说,也扩大了史料的范围。但是这些实物史料将随时光流逝而慢慢消失,搜集辑录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整理、编集、撰述、研究楹联成绩卓著的当推清人梁章钜,他与儿子梁恭辰著有《楹联丛话》,书中称:“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始。”至宋元逐渐普遍,迨至明清则在民间颇为流行,喜庆哀悼以及建筑物上都赋以楹联,成为摹抒感情的一种文艺形式,其文学功效已为世人所颂扬。清人陈继昌曰:“片辞数语,著墨无多,而蔚然荟萃之余,足使忠孝廉节之悃,百世常新;庙堂瑰玮之观,千里如见。可箴可铭,不殊负笈趋庭也;纪胜纪地,何啻梯山航海也。……一为创局,顿成巨观。”〔9〕

古往今来楹联有庙联、-宇、胜迹、挽词、寿联、春联、船联、店联、门联、亭联、坊联、酬联、庆贺联等等,梁章钜穷一生之力热心搜集整理成书,可惜在他的《楹联丛话》仅收福建浦城县南浦桥几幅桥联外(见该书260页),就没有注意到千千万万分布于江南各地桥上的楹联。其实这些贴近民间的桥联、亭联、坊联、店联最能代表时代意识和民间文化。因此就这点而言,不能不说而是《楹联丛话》的一个小缺陷。

湖州市志办注意到有关国计民生桥联的搜集,其视野、其功力都是值得肯定的。将出版的《湖州市志》和1996年版《桐乡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已辑集了不少桥联,这些桥楹联将填补梁氏《楹联丛话》之不足,也扩大了地方志书的资料辑集范围。笔者撰此小文,希望广大方志工作者在繁忙编志时留意地方历史文献中未为人所注目的桥联等资料,将这些即将泯失的实物文献资料辑集起来,以供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者、方志工作者的需要,其功德亦当无量。


上一篇: 普修桥
下一篇: 塞纳河桥上的典故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