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6000组测量数据——记天仙项目岳口汉江特大桥测量队长徐建东
2017-05-05
本网消息 镜头下,岳口汉江江畔边,碧蓝的天空,碧绿的江水,正在岸边悠闲吃草的黄牛,与横跨汉江的银色岳口汉江特大桥相映衬,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色彩斑斓的“最牛”风景画。
正在大桥远处专心测量的徐建东却从来没有好好欣赏过镜头中的这幅美景。 从开工至现在900多天来,镜头下,他的脑海里显现的全是测量角度、高度等那一串串枯燥的测量数据。
这座已建成的全长6387.4米,横跨400米汉江,主跨260m,主塔高156.5m的岳口汉江特大桥,是国内单线货运铁路跨度最大的钢箱混合梁独塔斜拉桥,凝结着他 大约2000次、6000多组测量数据的心血与智慧。
该桥主墩施工位于深水河道,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在国内首次应用了索梁锚拉板等结构,而且该河道在施工期间一直处于正常通航阶段,对施工带来极大不便,是全线最难的控制性工程。
徐建东,天仙项目测量队队长。2006年东华理工学院测绘工程毕业,先后在泌桐、京平、沪昆客专项目担任测量队长。镜头下的他腼腆拘促,一幅白面书生的模样,也不善健谈,却在平凡的测量工作岗位上,以精准测量数万个数据无差错的优异成绩,成为大桥建设技术开路先锋。
一连几天,笔者在项目部都没看到测量人员的身影。直到大桥合龙后项目书记张保祥帮我约了正要去工地的徐队长小聊。
徐队长向笔者介绍了在该大桥在测量上难于他以往测量工作的四个地方。一是现浇梁索导管空间三维结构定位测量,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测量数据经常达不到施工要求,测量中要与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队经过反复探讨、调整,通过转移测量点等方法,经多次测量来满足施工要求;二是主塔钢锚箱定位测量,由于钢锚箱受温度变化热胀冷缩比较明显,导致测量数据不准,每天要凌晨5点前去测量,晚上9点以后再去测量,每一道工序都需反复进行测量4-5次;三是跨省道的槽型梁测量,该段梁处于曲线段,且是跨越交通较繁忙的省道,给现场测量带来难度,测量数据需反复校核达到要求后,才进行现场施工测量。四是塔柱是变截面测量,测量数据计算工作相当繁重,而且随着塔柱的升高,在没有安装好施工电梯时,测量人员每天至少要爬上100米左右高的主塔,对每一节的模板、每一道工序进行精确测量,引一个水准点大概需要半个小时,是平地用时的20余倍。
由十五局一公司施工的新建天门至仙桃铁路及潜江铁路项目JHSG-2标段,全长35.174km,跨越湖北省江汉平原天门、仙桃、潜江3个市、6个乡镇、39个村庄,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土石方,特大桥3座,大中桥6座,小桥涵洞115座,点多线长,施工协调难度高,技术难点多,徐队长测量工作担负着管段所有施工任务技术先行的千斤重任。
张书记说:“小徐是一个只会埋头把工作干好的人,不善于表述。但这个项目的成功小徐所带领的测量团队是功不可没的。”自己虽然不懂测量技术,但他感受到了测量班组为工程所付出的辛苦和做出的贡献。
上场之初临建红线用地测量,测量人手不足,车辆也少,徐队长带了2个新员工一头扎入工作中,每天带上干粮步行到测量现场,在进入老百姓稻田或鱼塘时,老百姓不让进地,他们还要主动与老百姓进行沟通说服工作。8月天气,稻田里很闷热,没有路,都是在水稻田里趟。稻叶划破了胳膊,弄伤了脸,鞋子陷在淤泥里拔不出来都是常事。大伙开玩笑说,徐队长崭新的牛仔裤改装成了时髦的“乞丐服”。
在进行全线的埋点、加密布线,测量队员都是把水泥、沙子扛在了肩上,从稻田里一步一步人力运到现场。在主塔测量时,塔高风大,地面如果感觉有二级风,塔上就会有五到六级风的感受,安全风险很高,作业面窄,仪器上下艰难,还要克服高空工作的恐惧心理,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反复测量。
为了避开高温下钢锚梁变形,影响检测精确度,他还要带领测量团队半夜三更赶赴现场,凭着手电筒完成工作,有时就干脆睡在了现场,夜里11点多再爬起来工作,至到第二天凌晨4点,现场民工打内心感到敬佩。他们却从没有叫过苦,加班加点,外业测量,内业计算,主动自发地为施工打好前战。
张书记赞许道,徐队长工作作风过硬,测量工作有效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还为项目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掌握技术,基本独立工作的测量团队。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了“风餐露宿”的铁道兵光荣传统。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一公司 杨晓英 王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