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 正文
冬天般的年龄 秋天般的身体 夏天般的热情 春天般的思维
2012-08-03 来源: 网
纪念我们的父亲周念先教授诞辰100周年
 
  青少年时代的父亲

  我们的父亲周念先1912年8月4日出生在江苏扬州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贤惠祖母很好的教育。但好景不长,父亲童年时,祖母病故。继祖母抽大烟,家境每况愈下。在少年时,由于他聪明乖巧,家里常让他去二伯父家借钱度日。十岁的孩子钻研棋艺,为的是和二伯父下围棋,能用隐蔽的方法输了棋,让老人家高兴,才能借到钱。但是这让生性倔强好胜的父亲深感屈辱,他立志要发奋读书,重振家门。少年时代拮据的家境,使他差一点弃学打工。正是“我要读书”的梦想,使他在逆境中刻苦奋斗,以中学毕业第一名的成绩保送了上海震旦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在大学时,又是“去国外名牌大学”的梦想使他再一次通过不懈的努力,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保送世界名校“法国国立桥路大学”并获得了震旦大学、江苏省教育厅和上海工务局(他大学毕业后第一年工作的地方)三方面的奖学金。我们曾访问过桥路大学,他的同班同学告诉我们,父亲在法国读书非常刻苦,一到周末所有的同学都找女友跳舞去了,图书馆只有一盏灯还亮着,那就是他在埋首苦读。两年从未间断过。父亲常常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得到校长的赏识和关怀。放寒暑假时,他可以到工程单位实习,这样我父亲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补贴了学习费用。 

  1937年毕业之际,中国爆发了抗日战争,父亲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带了桥路大学的推荐信来到了西南,参加了湘桂铁路和滇越铁路建设。在工作中,他认真细致,注重调查,曾带领一支测量队,在崇山峻岭中踏勘,修改了线路,把五座大桥改为一座小桥,节省了大量钢材和资金。父亲在工作中,敢于创新,曾经创建国内第一座曲线七孔混凝土连续拱桥。同时经过地质调查和详细的计算分析,在非岩石基础上用扩大基础建造拱桥桥台,节省了投资,缩短了工期。受到了法藉总工程师的青睐,并授权父亲在现场处理各种工程问题。当时父亲还不到三十岁,连升四级,就被提拔为副工程师。在当时的年轻人中是出类拔萃的。

  日本发动了印度支那战争后,工程回撤到滇越铁路国内段,他任架桥队长和抢修工程技术室主任,为保障物资运输做了不少工作。抗战胜利后,他被派往越南指挥日俘工兵营修复海防与河内之间两座铁路大桥。1947年他在浙赣铁路担任正工程师并兼任震旦大学土木系教授,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同济桥梁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我父亲到同济大学结构系担任教授,是第一任桥梁教学小组组长,是最早为桥梁专业开设“桥梁工程”、“桥梁建造和修复”、“预应力专论”等课程的授课老师。父亲对于授课十分认真,每次备课都要用近十倍授课时间准备,收集最新的国内外资料,做成幻灯片,仔细编排讲课内容。他讲课,既生动又活泼。在讲授预应力结构时,拿出一串带孔的小木块,用橡皮筋穿上,一张拉,就形成了能承受荷载的梁。使一个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易懂。在给工农兵学员讲授拱桥时,他一改常规的公式推导,而用浅显的日常生活的例子,描述拱桥的力学原理,使学员很快掌握了拱桥的知识和要领,然后再讲设计与计算。父亲十分强调桥梁力学概念要清晰,掌握实质性关键性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才不会误入歧途。几十年来,父亲一向以他幽默而生动的讲课风格、丰富而又详尽的国内外资料引证而闻名全校,受到历届学生的尊敬,令他们得益非浅,至今仍记忆犹新。

  父亲非常重视国内外的桥梁事业的发展,收集资料,他有一个装有几千张资料卡的卡柜,用于了解研究新结构和新技术,并积极推动新结构、新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为我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另外父母亲还一起翻译了《桥梁建造和修复》、《开启桥》、《道路桥梁养护》、《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桥涵的工业化建造》、《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在桥梁上的应用》等不少国外著作,发表翻译文章近三百万字。介绍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在当时参考书匮乏的情况下,对从事桥梁工作的技术人员有很大的帮助。

  父亲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和业务的提高,在教学上帮他们分析教学内容,改进表达方法,安排他们试讲。在外语能力方面,父亲还请母亲帮助,定期辅导他们。他一直教导青年教师工作与学习都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搞理论是空洞的,只搞实践更是盲目的,一定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父亲极其重视把科研和实际相联系,他的学术特点就是讲究实用,对我国实际工程有用的东西不遗余力地推广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施工技术和斜拉桥都是20世纪桥梁技术的重大创新,对世界桥梁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父亲作为桥梁技术的弄潮儿,站在风口浪尖上,以敏锐的眼光,一开始就以“夏天般的热情”迎接这一道道曙光,对我国的桥梁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把许多国外对发展我国桥梁事业有用的新生事物,及时地介绍给我国的桥梁工程界,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施工技术和斜张桥等方面都是我国最早的开拓者。他为了推广这些新事物,不厌其烦,跟踪到底,盯住设计和施工单位推广应用。

  在父亲八十华诞时,桥梁系送来的贺信中说:“周先生在长达50年的教学和工作生涯中为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作出了许多宝贵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技术干部,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和技术领导骨干。周先生早年就立志于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在大学任教期间,您以渊博的知识,精湛的讲课艺术,生动而幽默的讲课方法,博得广大同学的称道” 。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推广人

  在1957年,以他为首并邀请张士铎和曹敬康教授一起,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了八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讲座,在国内首次这样系统全面地介绍预应力结构原理和运用,近千人的会场,场场爆满,为推动预应力结构在中国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讲座以后,设计院、科研所、施工单位不断有人前来请教,父亲把他们编写的《预应力混凝土理论和应用》一书送给他们,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父亲不仅认真讲授,还亲自动手搞科研,如开展了“预应力纵向轨枕”等课题的研究。在1959年上海港建设中,为解决36米长桩两点起吊时桩内应力过大问题,他巧用临时附加预应力钢索的方法,并在整个吊装过程中附加力会随桩的起吊状态变化而变,以适应桩的受力。和我母亲葛守善合译了国际著名预应力专家居易翁的名著《预应力混凝土理论与实验研究》一书和林同棪所著《预应力混凝土》一书,在当时的工程界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在全面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下,预应力混凝土书籍和资料绝大多数来自苏联。因此,这部直接介绍预应力开拓者法国居易翁教授理论的译著,不啻为国内工程界打开了又一扇窗户,拓宽了新的视野,更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斜张桥的启蒙者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要求首先要加快发展交通,面临着大江、大河、海上要建桥的迫切要求。当时父亲体弱多病,但他还是不顾一切地投身到研究工作中。根据当时的国情,技术力量薄弱,高品质材料少,资金匮乏等条件,他潜心致力于大跨径斜张桥的设计构思,方案论证和研究。1978年在出书很困难的情况下,他在中南公路工程杂志书刊上,首次发表了”从国外动态展望我国桥梁”的著作,从设计到施工,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类桥型在国外的发展动态,特别推荐了斜张桥和顶推法施工。第二年又写了“预应力混凝土斜张桥设计构思”一文,结合了我国当时建桥的能力和条件,重点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斜张桥设计与施工方法,系统的阐述了混凝土斜张桥方案拟定、结构体系、塔梁索型式、抗风、抗震、施工等方面的知识,给初学者提供了启蒙教材,给参与者(设计、施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为推动中国斜张桥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他与高征铨老师合写了“公路斜张桥设计构思”和“独塔斜张桥的优越性及其适用场合”论文,首推了更灵活适应环境,更经济的独塔斜张桥。并和浙江交通厅规划设计院合作设计和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独塔斜张桥——章镇桥,对于我国建造斜张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许多桥梁界同仁对我说“中南公路工程”这两期专刊是他们学习斜张桥的启蒙教材,在当时很少有中文的斜张桥资料,这两期专刊和有关文章详细的介绍了斜张桥的设计与施工,受到同行的欢迎,先后印刷了三次。父亲还为济南黄河桥、天津永和桥、上海南浦桥、上海杨浦桥和江阴长江大桥等做了大量咨询顾问工作,他不仅分文不取,还请外地来访者在自己家吃饭,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与他们交谈。1985年父亲还和杨共树研究员合写了一本《预应力混凝土斜张桥》。他先后发表了30余篇论文,对推动斜张桥在我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对于上海的交通建设,他也十分关注,1985年他感到四平路十分拥堵,就利用去华东医院看病时,坐出租车查看路线,提出了四平路高架桥的方案。为降低成本减少动迁,其中一段路利用在一条僻静的虹口港与沙溪港水面上架设高架桥,这样既不占土地又不需拆迁。并建议另建新桥以解决外白渡桥拥堵问题。据此还写了一篇建议“四平路到外滩高架干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别是到了90年代,母亲已离去,他的身体更渐衰老,行走十分困难,眼疾几乎到了失明,完全到了丧失工作能力的地步,但是他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孜孜不倦地辛勤笔耕。看不见了,就请人朗读中、英、法文资料,录音后反复研究;不能写了,请人用木框做成格子,一个一个摸着写,到最后实在不能动手写,就用口述方式。父亲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将他毕生的教学和研究心得撰写了一本20 万字的著作《桥梁方案比选》,终于在1997年出版了,了却了父亲一生的最大心愿。在父亲这篇著作中,他反复强调桥梁的设计构思是最重要的环节,如何把握好结构设计,使其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进行方案构思与比选有着重要意义。在考虑大桥设计方案中强调了施工方法的研究,他认为“许多桥梁特别是大桥的设计,控制因素往往是施工。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施工”。这本书为我国桥梁工程的学术文库做出了他最后的也是最宝贵的贡献。特别是书中他提出三个希望:要发展跨度1000米以上的斜张桥;系杆拱桥要向500米跨度发展;主张无论何种桥型都要尽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仅在特大跨度桥梁上才用少部份钢材。现在看来他的愿望已基本实现。

  父亲晚年虽然经历坎坷,但是他常常以曹操的名句自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总是加倍努力工作,在1999年住院前还在主持编写《21世纪斜张桥》一书,完成了部分章节。父亲经常说自己是“冬天般的年龄,秋天般的身体,夏天般的热情,春天般的思维”,他的解释是“年龄早过初冬,生活宛若儿童;健康步入秋后,保健常记心中;青春意志稍减,著书传后收功”。的确,他也是这样努力做的,只要到过我们家的同事、学生、亲友,看到他这自勉的词句,都为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在父亲八十华诞时,桥梁系送来的贺信中还说:“尤其令人敬佩的是,您退休之后的古稀之年,不顾年老体衰,仍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地创造性地从事许许多多的桥梁设计和科研工作。十多年来,周先生先后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做出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吴淞大桥、吴淞路高架桥等一系列大跨度桥梁的方案设计,为上海地区的交通建设做出了贡献,得到市政府领导和同行专家的好评。周先生这种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奋发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志特别是青年后生们学习。”

  爸爸,我们怀念您!

  父亲生前对我们子女的培养和尽责是有口皆碑的(母亲在这方面更加可歌可敬)。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旧教育理念下,他烟酒不沾,勤俭克己,却竭尽全力为子女的教育投资和付出。在任何困难的环境下,父母总是为我们考虑今后应该如何发展,正如妈妈教我们念的古文“触讋说赵太后”中所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方面体会最深的是妹妹周薇。告诉我们:理想和追求是人生最大的动力源泉,它让你在逆境中迸发出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十分严格而很有办法,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子女做了好事,学习出了成绩,会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做错了事情很少惩罚,而是想出各种办法,通过劳动来弥补,让你悟出道理。当然,任何时候都不放松我们的学习。上世纪七十年代,虽然是风行建造双曲拱桥,但父亲指导我进行更能适应软土地基的桁架拱桥的研究,当时我们的书信不仅频繁而且都是厚厚的一叠,同事们都怀疑我在谈恋爱呢。文革后恢复高考时,父母鼓励我们考研考大学,妈妈在通信中修改我们的英文作文,每次回家我们就像“阿童木”被充了电一样,受父母的影响和鞭策,不准自己懈怠和气馁,现在我们尤其感激父母当年的督促和帮助。

  父亲对于桥梁事业的狂热和痴迷,无人能理解,他对自己的观点从不让步。记得在江阴大桥方案设计阶段,父亲身为省长聘请的技术顾问,提出了更有创新意义的大跨四塔连续斜张桥方案,在家里和我商量不通,在会议上也难以协调,父亲便一纸书信递交到时任交通部长黄镇东手上。在我向部长汇报工作时,黄部长向我询问此事,我感到十分尴尬。最终没有采纳他的方案,但在建设江阴桥的过程中,他非常关注我们,不断的给我出主意、提建议,给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

  父亲的成功离不开慈爱的母亲,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执教于西南联大,婚后为了协助父亲的工作和教育、培养子女,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一直默默无闻的帮助和支持父亲的教学工作,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和父亲共同生活的几十年里,她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在事业上竭尽全力协助他。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他们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为了父亲的事业,她在三十多岁,自学了俄语和旁听桥梁专业课,用自己掌握的几国外语(英、法、俄),翻译了大量的桥梁著作,还帮助父亲整理了许多稿件,拟写中外信函。晚年她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仍然没有停止工作,每天拖着疲乏的脚步坚持去图书馆,为父亲查阅书刊、复印资料,做了普通妻子难以胜任的很多工作。她的毕生辛劳正如挽联中所写的:年年月月,衣润茶香,赖君操持成事业;朝朝暮暮,鬓焦颜瘦,为我辛苦耗毕生。

  敬爱的父亲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十三年了,但是他对事业的执著、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顽强拼博的精神,勇于创新的勇气,永远激励着我们,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斜张桥就是大家通称的斜拉桥。父亲认为用斜张桥更为确切 ,在纪念他的文章中,我仍然按父亲的习惯,称斜张桥。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