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观古桥之纯朴 品湘韵之醉人
2011-11-24 来源:作者:陈明宪 来源: 网
[page]磴步是我国最古老的桥梁形式之一。磴步一般架设在河床皆较平坦、水流较缓而常年水位不高的河段,行人踏磴而过,俗称“磴步桥”。湘南地区称“步磴”,湘西地区则称“跳岩”。我国桥梁史上最早记载的是夏(公元前2183—前1752年)禹“鼋兽以为梁”,即指以动物命名的大砾石,将其放在浅水中作为步墩。位于双峰的永丰蹬步被认为是现存最久远的蹬步活标本。

    渭水浮桥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大河桥梁,它比公元前493年波斯军队入侵希腊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架设的浮桥还要早700多年。湖南历史上著名的浮桥有始建于宋代的醴陵渌水浮桥、道州潇水济川桥,始建于元代的零陵潇水平政桥。

    道州潇水浮桥还与瑶族从其发祥地千家峒逃亡的凄美传说联系在一起。据瑶族文献《千家峒》记载:“元朝大德王九年(1305年)三月十九日,众瑶人起脚出千家门楼来上桑木源。过了枫木四下云盖,来到道州浮桥,过了三日三夜不断丝。”瑶民逃亡被官府发现后,“道州爷差兵出来,取断浮桥”。1929年,杨得任在其所著《道路全书》中说:我国古代浮桥“如……湖南道州之潇江,所架之舟桥,其最著也”。1934年11月,红军长征占领道州城时,就是从这座浮桥上通过的。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河北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湖南现存最早的石拱桥是建于唐初年间的澧县花瓦桥,位于湘鄂古驿道上,桥碑刻有“唐尉迟敬德监造”字样。据考证,花瓦桥在唐贞观三年至六年(629—632年),尉迟敬德出任襄州(湖北襄樊)都督期间建造。

    临澧佘市桥则是目前已知全国建成时间最早的连拱石桥(9孔,公元1336年建成),比苏州宝带桥(始建于816年,现桥建成于1446年)还早110年。

    1979年,有关部门认定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墩石梁桥是福建晋江县大桥和小桥,这两座桥均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2009年,《 史纲》将这一纪录推前到唐天复元年(901年)建造的福建福州沈公桥。同年开始的湖南交通文化遗产普查显示,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的桃江牛剑桥是已知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墩石梁桥。

    湖南地区的石梁桥以石平梁为主要结构形式。湘中以北地区,部分较大跨径的石梁桥采用了伸臂梁结构,如衡山黄龙坝桥、宁乡大江石桥、娄底永新桥等。新邵踏水桥(明)、隆回车田桥(清)则是托木上置石梁的木石组合梁结构。

    与石墩石梁桥比较,石柱石梁桥跨径较少,留存至今的也不多。浙江温州瓯海区的金锁桥建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全长10米,宽1.7米,是已知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柱石梁桥。新田石羊史家村平板大桥(明初)则是省内已知唯一的三孔独柱(石)梁桥。湘南地区还有一种国内罕见的采用榫卯结构的石柱石梁桥,如位于江永县上甘棠村的潇贺古道上,始建于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年)的寿隆桥。这座桥采用了木结构中常用的卯榫结构,填补了木质桥向石质桥过渡的空白。

    由湘南古塔演变而成的塔桥,始兴于北宋,一般都在其上建廊屋以蔽风雨,亦可划归于廊桥。塔桥在 史上为湖南郴州独创,宜章白沙观音阁桥(清)是现存最早的塔桥。

    廊桥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朝就有关于廊桥的记载。目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还保存有许多这种结构形式的古桥梁。

    湖南地区的古廊桥种类繁多,可以按桥墩(桥台)、桥身、桥廊和桥亭等组成部分进行分类。按梁体结构分,廊桥可分为石拱、石梁和木梁廊桥。

    石梁廊桥跨径比较小,宁乡惠同桥是湖南仅存的石梁廊桥,该桥单孔跨径达到5.8米。

    由于伸臂梁和叠梁拱技术的应用,木结构梁廊桥的跨径较大。我国现存单孔跨径最大的木拱桥是福建寿宁的水尾桥,拱跨39.7米;湖南省通道普济桥跨径19.8米,是省内单孔跨径最大的木梁桥。湖南境内的木梁廊桥主要是伸臂梁结构,叠梁拱仅存通道普济桥、泸溪茅茂田风雨桥两例。

    按桥廊两端的建筑风格,廊桥可分为悬山顶和硬山顶两种。悬山顶的桥两端及中亭各有重檐歇山顶楼或阁,如洞口水东桥;硬山顶的桥两端设有牌楼或桥门,如绥宁西河桥。按桥亭的建筑风格分,风雨桥又可以分为单檐式和重檐式。单檐式主要是亭阁式建筑的廊桥,重檐式一般指多层塔式或鼓楼式建筑,如通道侗族自治县的普修桥就是在桥廊上加盖三至五层的四檐四角鼓楼式风雨桥。

    侗族风雨桥大部为木构架穿斗式廊桥,风格各异,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在建桥过程中,不用钉铆,只采用木榫卯,有的使用了精巧的木拱构造和古老的湿藤绑扎法。这种建桥技艺被专家誉为“我国古老造桥术的尾闾,是国内桥梁建造史中最后的、罕见的一批活化石”。

    湖南境内古桥图腾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和文化传承。湘南地区古桥的图腾多推崇宗教或神话人物,如零陵双济桥、道县大车坝濮水桥头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石像,东安斩龙桥中雕有斩龙王像;湘北地区的图腾则偏爱狮、牛、蜈蜙等凶蛮动物,如岳阳三眼桥墩蜈蜙浮雕、涟源温江桥栏石狮镇龙雕塑等。关公和观音在各地都被供为神明,省内还有用南宋洞庭湖区农民起义领袖、民间传说专斩孽龙的水神杨泗将军做廊桥的保护神,如溆浦万寿桥等。

[page]    1磴步

    垒石为墩在楚湘可谓源远流长,中国第一部编年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周穆王三十七年(约公元前940年)伐楚,“大起九师,东至九江,架鼋鼍以为梁”。

    永丰磴步位于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始建年代不可考。在很多桥梁历史资料上被认定是我国最古老的磴步标本。

    永丰自古有两大名吃,一是辣酱,二是豆腐。辣酱当年被曾国藩带进宫中进贡给西太后品尝过,豆腐则受到过微服巡访江南时到此的乾隆皇帝的称赞。这两样东西之所以出名,都是因为水好,这水便是取自河中的一口古井。为便于汲水,在水井和西岸之间,设有近20米长的磴步,每块石磴约一尺见方,间距为20~30厘米,并设高矮两组,以便在不同水位时使用,磴步表面凿有石槽,防止行人滑落水中(图1)。



图1永丰蹬步双峰县交通局供图

    沱江跳岩位于凤凰古城北门外沱江河道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跳岩长约100米,由60多对石磴组成,石磴相距一步之遥,走的时候一步一跳,故称“跳岩”,跳岩在主河道处留有两孔宽约6米的船行通道,通道上面用木板搭铺,便于必要时船只能上下通行(图2)。
    


图2凤凰沱江跳岩

    2浮桥

    浮桥可说是大型桥梁的先辈,在古代,浮桥是跨越较宽河流的唯一桥梁形式。

    1929年,杨得任在其所著《道路全书》(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编印)中说:我国古代浮桥“如……湖南道州之潇江,所架之舟桥,其最著也”。湖南历史上著名的浮桥有始建于宋代的醴陵渌水浮桥、道州潇水济川桥,始建于元代的零陵潇水平政桥。

    渌水浮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位于醴陵城南状元洲尾。宝祐年间(1253—1258年)因石墩木梁桥建成,浮桥废。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因木桥毁于水,醴陵知县李复真复建浮桥。清同治八年(1869年)县人杨泰洲、王照楼募资重建,长127米,用木船39艘,3船一联,结以铁索,铺以木板,左右设扶栏。民国七年毁于战火。民国二十六年冬,县人陈盛芳等捐资重建于西门渡口,长80米,联船20艘。民国三十一年,县人顾润民为方便居民过河疏散,以避敌机空袭,复于东门渡口建浮桥,长106米,联船27艘。民国三十三年日本侵略军犯醴,二浮桥皆毁。民国三十五年修复东门浮桥。1970年浮桥迁西门渡,1979年遭洪水冲毁后不复建。

    乾道九年(1173年)正月三十日,著名诗人范成大经由赣入湘赴桂林任参知政事,经萍乡到醴陵,作《题醴陵驿》五律,有“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人稀山木寿,土瘦水泉香”之句。

    平政桥位于零陵城正西门外的潇水上,为铁索链浮桥,亦称黄叶渡浮桥(图3)。该浮桥是向西进入“湘桂走廊”的必经之处,
   


 图3 零陵平政桥

    始建于元代,取君子平政之义而名,后桥毁。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重建,用28只木船等距离排列成行,两船间架杉木为梁,上铺木板,再以铁链将船梁串联。《永州府志》载:“元时造舟为梁,取君子平其政之义。后废,乃设舟以渡,万历辛卯五月,复驾舟为桥,名曰浮桥,桥有记,勒石于正西门左,后因火,石毁而证遂无考。”

    明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历至零陵,带病寻访柳宗元遗迹时曾走过此桥,世人为纪念徐霞客而改名为霞客浮渡。“霞客浮渡”为古代永州八景之一。

    1944年8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浮桥被炸毁,翌年抗战胜利后修复。1970年潇水东风大桥建成后拆除,90年代初又恢复,沿用至今。

[page]    3石梁桥

    石梁桥包括石柱石梁桥、石墩石梁桥、石伸臂桥(类似木伸臂桥)等。湖南地区现存的石梁桥主要以石墩石梁桥最为常见,已知最早的石梁桥是建于唐代的牛剑桥;石柱石梁桥最为有名的当属始建于宋代的寿隆桥。

    牛剑桥位于桃江县黄泥田乡,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清乾隆朝《益阳县志》载:“牛剑桥建自唐时。初,桥势高阔,石梁甚巨……滩上有老人背剑骑牛指示辄成,今桥旁有牛蹄亦存焉,故以为名。”

    该桥为5孔石墩石梁桥,桥长20米,桥宽3.87米,孔径1.7~2.5米不等。石梁每条厚达55厘米,宽为78厘米,长为7.2米,重达7吨。台墩亦为巨石,结构坚实异常,展示了唐代高超的建桥技术(图4)。

    牛剑桥有“楚南第一蛮桥”之称,也是湖南已知的现存最早的桥梁。1993年的一场洪水,冲垮了部分桥墩,1/4桥体滑落水中。2010年,该桥由湖南交通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导修复(图5)。
     

图4牛剑桥原貌桃江县文物局供图
    
   
图5修复后的牛剑桥

    寿隆桥位于江永县上甘棠村的潇贺古道上,始建于北宋靖康年间。寿隆桥长约10米,宽1米左右,全部由青石砌成。桥墩由子母榫上下、左右拼拢围砌,最后由5块长条独面青石压合而成,制作工艺十分精巧(图6)。

    与大多数石桥采用的构造方式不同的是,该桥采用了木建筑常用的榫卯结构,每个桥墩都由两根石柱构成,每根石柱上方凿成小一圈的方形,两根石柱插在一块带有两个方孔的椭圆石块上,构成桥面的石板就是在这块椭圆的石块上对接相搭成桥。组成桥墩的两根石柱从构造和外形上,很类似老式长凳一边的凳子腿,是向外撇的外八字形。
 



   
图6 寿隆桥 吴顺东摄影

[page]    4石拱桥




图7 花瓦桥常德市交通局供图



图8 步瀛桥

    湖南现存的古代桥梁建筑中,石拱桥是保存最多的一种桥型。其中澧县的花瓦桥是湖南境内保存年代最久的石拱桥,

    临澧佘市桥则是目前已知全国建成时间最早的连拱石桥。部分质量较好的古代石拱桥还被改造为公路桥,如湘乡万福桥、澧县多安桥、新化油溪桥、郴州苏仙桥等。

    花瓦桥位于澧县宜万乡花瓦村,湘、鄂两省分界线的小河上,是古代连接湘、鄂的交通要道。50年代建桥碑记尚存,碑上刻有“唐尉迟敬德监造”字样。20世纪80年代,经常德地区文物工作队考证,确认该桥建于隋末唐初。

    该桥南北走向,为单孔石拱桥,两小拱为后人扩建。全长30米,跨径7.5米,宽5.3米,高约10米。由于岁月变化,桥位逐渐下沉,丰水季节大部水淹,在旱季才得以露出全貌(图7)。

    花瓦桥是常德现存最早的古桥,也是已知的湖南境内现存最早的石拱桥。

    步瀛桥位于湖南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村落——江永县上甘棠村西端的谢沭河上,又名度仙桥(图8)。

    该桥始建于宋靖康元年(1126年),为三孔石拱桥,桥全长30米,宽4.5米,每孔跨径为8.5米,原高8米,由于河床抬高2米,现高只有6米。

    步瀛桥建成不久就垮掉半边,但此桥却一直矗立不倒,堪称我国桥梁史上的奇观。2006年,包括步瀛桥在内的上甘棠村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上甘棠村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斩龙桥位于东安县卢洪市镇卢江河上,始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因护桥石栏板上雕刻有持剑斩龙王像,故称斩龙桥(图9)。

    该桥为三孔石拱桥,长56米,宽2.2米,高4米。桥墩上粗下细,外砌砖石,内填黄土,俗称“金鸡腿豆腐腰”,外观秀美,又坚固耐用,为典型的宋代桥梁结构形式。

    宋元以来,斩龙桥一直是京城经长沙通往广西的必经驿道和兵备道,为湘桂通道之要冲。2005年,专家在桥上发现碑刻女书,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块江永女书石碑刻。
    




图9 斩龙桥及护桥石栏板上雕刻有持剑斩龙王像永州市交通局供图
    


图10三眼桥及其浮雕蜈蚣图像湖南省文物局供图



图11佘市桥

    [page]三眼桥古称万年桥,又称岳阳桥,位于岳阳市区南湖,始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在重修岳阳楼的同时也建造了三眼桥(当时叫岳阳桥)。光绪元年(1875年)三眼桥重修(图10)。

    该桥系花岗石砌筑,为三孔石拱桥,桥长48.6米、宽8.89米、高15米,每孔跨径13米,两墩三孔,桥孔由石块券拱而成。两旁为石砌封闭式桥栏,石栏间用大型铸铁昴接,底部开有小孔,以利排水。桥西头两旁各立一石狮,造型生动,雕刻精致,狮子连底座总高1.65米。在桥墩和桥身,有多个浮雕蜈蚣图像,皆源于岳阳民间雄鸡与蛇、龙与蜈蚣相克的迷信传说,以蜈蚣震慑兴风作浪的蛟龙,意在祈保桥梁平安。

    佘市桥原名道源桥,位于临澧县佘市桥镇,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在今佘市桥原址建成石墩木梁桥。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建成石墩石梁桥。元至顺二年(1331年)开始取12公里外的太浮山之石,改建佘市桥,到元(后)至元二年(1336年),建成9孔连拱石拱桥(图11)。

    该桥高8.6米,宽9米,长83.3米。原桥上有屋,计26楹,中建4阁,左右为轩,南北为门,还建有石浮屠2范,金犀3琢,石犀4座等。建成时由元太史揭曼硕作《道源桥记》。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洪水冲毁4墩,桥上建筑荡然无存。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桥体按原形制补修,并加高至9米,加宽至10米,两侧建石栏。

    佘市桥是目前已知全国建成时间最早的连拱石桥,也是国内现存不多的古连拱石桥的代表之一。



图12 桂阳七拱挢
   


图13万福桥

    七拱桥位于桂阳县舂陵江门下渡,桥横跨舂陵江,又名永济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图12)。

    [page]大桥全长146米,宽10米,高20米,8墩7孔,桥面两边有条石栏杆,宽0.5米,高0.6米。石栏杆上,每隔48米置有一座石雕狮子,面向桥内,高约0.3米,共8座,1969年破“四旧”时被毁。

    七拱桥宏伟壮观,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九年(1859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七拱桥受阻,退走嘉禾;1934年8月,任弼时、王震率红六军团顺利夺取七拱桥,西进湘西与贺龙红军会师。

    万福桥位于湘乡西南五公里处的洙津渡,横跨涟水,衔接湘潭与邵阳的重要桥梁。清雍正元年(1723年)秋开工,竣工于四年夏,故曾有“雍正元年桥下墩,雍正二年修一拱,雍正三年修八拱,雍正四年桥完工”之说(图13)。

    万福桥系9孔厚墩连拱石拱桥,全长166.8米,宽6.7米,高10.8米,跨径13米。构造形式为9孔等跨半圆拱,桥墩前尖后方,尖墩之上砌有拱肩的挟壁石柱直到桥面。桥东建“楚南大观”牌坊一座,牌坊下立“万福桥”石碑一块。

    1923年,华洋义赈会潭宝工程处,将桥脚桥面加宽,边墩河岸加固,改造为9孔10墩公路桥。

    西佛桥位于江华沱江镇,横跨沱水,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图14)。




图14江华西佛桥

    该桥为七孔石拱桥,桥长约120米,宽约7米。墩台与桥体均用青石干砌,两侧有1米多高的石柱栏杆,配以龙云鸟兽、八仙过海、文王求贤等人物故事的精致石刻,栏柱上置千姿百态小石狮近百尊,两端各设一对大石狮,被誉为南方“卢沟桥”。

    西佛桥造型优美,状如长虹,故有“云龙飞驾”、“西佛拱秀”之美称。1930年,邓小平率红七军按照中央的指示,从广西河池出发,向桂湘粤三省边界转移,于农历11月16日占领沱江,途经西佛桥,桥南端立有石碑一块,记载红七军过江华的情况。

    多安桥位于澧县城关东门外,跨澧水。原为浮渡,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始修梁桥,取名澧州桥。不久即被水毁。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在地方官多赉、安佩莲联合主持下,重修为石拱桥,翌年建成。当地百姓为纪念二人建桥功劳,更名为多安桥(图15)。

    多安桥系连拱石拱桥,全桥长198 米,宽8.7 米 ,共11孔。跨径组合为5×11+2×9.5+2×10.4+2×10(米),全长175米,桥面纵坡为上下1%,净宽7.7米,桥高8.4米,块石基底为木桩,拱圈厚0.3米。桥两边砌镶石栏,桥头各竖石牌坊一座。

    1932年,湖南省公路局常澧工程处修建澧县至津市公路时,利用该桥通车。1935年贺龙率部攻打澧州,为断敌后路,将桥中炸毁一孔,随即修复。1943年11月11日,国民政府军第44军为阻截日寇南犯,将多安桥三墩四孔炸毁, 1948年3月25日修复通车。
   


图15多安桥

    5廊桥

    美国电影《廊桥遗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感人的剧情和那座优美的廊桥唤起了人们对于廊桥的关注和喜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廊桥保护利用专门提出了一个原则:“当地民众尊重历史工程原理和天然材质建筑艺术,廊桥也成为美丽的乡村文化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地政府也保证了廊桥能继续成为周边乡村公共集聚的场所,因此,与廊桥息息相关的根深蒂固的当地社会文化传统也能得以长期保持下去。”



图16 宜章白沙观音阁桥韩建明摄影

    我国在汉朝就有关于廊桥的记载,2009年3月,成都盐市口出土的汉代廊桥遗存,进一步确认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从发掘的木桥结构遗存推测,廊桥的长度至少为30米,宽度在3~4米之间,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技术,在当时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廊桥的出土,对研究中国古建筑史,特别是桥梁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page]    由于桥梁的本身就是实用与艺术的融合,廊屋既有保护木梁防止腐朽及遮阳避雨的实用性,又能体现重阁飞檐、有亭翼然的艺术价值,还加重桥身重量以增强桥墩经受洪水冲击的抗力。因此南方多雨地区分布较多,湖南各地均有这种桥梁形式。

    由湘南古塔演变而成的塔桥,始兴于北宋,一般都在其上建廊屋以蔽风雨,亦可划归于廊桥。塔桥在 史上为湖南郴州独创,建于清代的宜章白沙观音阁桥是该市现存最早的塔桥(图16)。



图17凤凰虹桥

    虹桥原名卧虹桥,位于凤凰县城关,横跨沱江,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清康熙九年(1670年)整修,民国三年(1914年),沱江河涨特大洪水,卧虹桥受到严重损毁。后来在湘西镇守使田应昭的主持下,按原样整修如旧,更名为“虹桥”,田手书的“虹桥”二字,雕刻在青石碑上(图17)。

    虹桥系三孔石拱风雨桥,桥长80米,桥面宽8米,高12.3米,风雨楼共两层,一层两侧为商铺,中间为人行道;二层为观景楼,坐拥沱江最美的风景。整座桥用红砂条石以糯米稀饭和石灰灌浆砌成,桥墩呈梭子形以分解水的冲击。

    虹桥旁边就是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夺翠楼,在画家描写家乡的散文里,有两次写到这座虹桥:“有一座大桥,桥上层叠着二十四间住家的房子,晴天里晾着红红绿绿的衣服,桥中间是一条有瓦顶棚的小街,卖着奇奇怪怪的东西”。“一座挂满了高高低低房子的三拱桥。桥上依然一条街肆,卖粉面糕点,针线,中药材,年节用的纸钱神供,绣货,衣着,皮货,皮鞋,过路伙食,丹膏丸散,老鼠、跳蚤药……”
   


图18 万寿桥刘景成摄影
    


图19洞口水东桥滕治中摄影

    万寿桥位于溆浦县黄茅园镇万寿村及湾潭村之间的龙潭河上,又名画桥。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清乾隆八年(1743年)、嘉庆三年(1798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咸丰九年(1859年)、民国十八年(1929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990年及2006年先后八次维修(图18)。

    该桥长60米,宽4米,高45米,系石墩木廊、六方重檐木质结构风雨桥。桥廊二十四间,桥亭为小青瓦硬山顶,两端建歇山顶龙脊门坊,枋檐下为如意斗拱,桥亭中部置高约4米的重檐六角攒尖顶的塔阁,塔阁上书“飞阁流丹”四个苍劲大字,阁内藻井上有山水、花卉、鸟兽等彩绘,内供杨泗将军(即南宋农民起义首领杨么,被后人奉为水神)神像。

[page]    万寿桥自古就扼通达邵阳、隆回、洪江、洞口等地的要道,地理位置重要。1935年,王震率领的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长征时曾从该桥经过。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日记》(1935年11月18日—1936年11月22日)记载:“(1935年12月)十二日本拟二军团直属队到黑土坡,五师及大行李和新兵团到上下塘,六师到下塘、黑溪江,因雨雪,道路难行,改在三团一带宿营。六军团到万寿桥。”

    水东桥位于洞口县水东乡,横跨黄泥江,因水东向得名,又名遇仙桥。该桥始建于明末,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改为石墩木梁风雨桥,光绪三年(1877年)补修,1981年洞口县人民政府拨款再次维修。

    水东桥全长86米,宽5米。8墩9孔,船形石砌墩台8个,上架木梁,梁上铺桥板。桥亭系重檐,两端筑牌楼,盖小青瓦,桥廊设39排柱架,每排4柱3间,两侧设凉板和木栏杆,桥亭高约5米,构成规模宏大的悬山长廊。桥中建有重檐亭阁,两端建牌楼式桥门,饰有各种彩绘、泥塑,富民族建筑特色。

    1945年5月中日湘西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第74军与日军第116师团在洞口水东桥一带激战10余天,最后该师团溃败,撤向邵阳。74军此役毙敌3000余人。



图20定远桥

    定远桥位于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光峡村峡口,横跨蓝溪,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图20)。

    该桥下部结构为单孔石拱桥,全长36.97米,宽7.66米,高11.9米。青石桥身,石板桥面。桥面的青石板油光发亮,是数百年来无以数计的鞋底脚板磨光和无以数计的汗水浸亮的。

    定远桥上至滇黔,下通湖广,扼守进出绥宁的咽喉,自古就是交通孔道。清乾隆年间,于此处设兰溪铺,以供驿传。

    据方志记载,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石达开率40万大军,由广西沙宜进入绥宁,曾在此据险抗清。后沿湘黔边境北进,经靖州(今靖县)、会同、沅州(今芷江)、泸溪、永绥(今花垣),于同治元年(1862年)1月底经龙山进入湖北来凤,2月中旬又经湖北利川进入四川境。

    1935年9月至12月,红六军团和红一方面军先后四过绥宁,都经过定远桥。1945年4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四十四师在此成功阻击日本光根支队的进犯,该桥又被称为“红军桥”、“抗日桥”。



图21广利桥湖南省文物局供图

    广利桥位于东安县紫溪镇花桥村,跨湘江支流紫水河。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光绪二十年(1876年)重修(图21)。

    该桥全长36.8米,高7米,拱高6米,桥宽4?5米。下部结构为三孔石拱桥,青石砌成,拱脚落水处收分薄至0.33米,迎水处做成突出的尖钩状,有如“金鸡脚”。桥面过道处填以黄土,即“豆腐腰”,循“金鸡脚、豆腐腰,莫把石板垫路腰”的修桥古训,有减轻洪水冲击、减轻桥身承载负荷的作用。

    上桥石阶镶嵌九只石刻金蟾,桥上有重檐小青瓦长廊,共四柱三间17个穿斗式柱梁结构,三架梁作成云状,中间为走廊,外檐设防护栏杆,柱头间置木凳供人小憩。长廊中部有阁亭,歇山顶,三重檐,木廊屋面盖小青瓦,两端是三重檐的牌楼式阁亭,平面呈八角形状,正脊和翼角上置神像、麒麟、鳖鱼等泥塑,檐下有拱,布局疏朗匀称,檐枋上绘有鱼状花纹,结构严谨,造型精美,富有地方特点。

    广利桥仿宋营造,古朴秀美,基本上与侗族风雨桥类似,所不同的是侗族风雨桥采用木墩或石墩木梁结构。而广利桥是在石拱桥上面建重檐长廊和阁亭,结构更为坚实,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东安地方文化和湘西侗族文化,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晶,其“金鸡脚、豆腐腰”的营造技法是中国传统建桥技术的体现。

    回龙桥位于溆浦县葛竹坪镇福坪村,跨岚水江和卜鳌两水(溆水支流)。该桥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因其地曾建有“回龙阁”而得名(图22)。
   


图22回龙桥刘景成摄影

    回龙桥系石墩木梁八字形双跨风雨桥,桥长45米,五墩四跨,桥中堡用麻石砌筑在两水汇合的三角洲上,其上原建有杨泗将军庙和砖塔,高五层;两桥中部各建有二层六角的木塔阁。



图23龙潭桥湖南省文物局供图

    龙潭桥位于新化县田坪镇龙潭村,始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图23)。

[page]    该桥为石墩悬臂式木廊风雨桥,四墩二十扇,全长约50米,宽5米,桥身用巨木层垒搭接,桥廊重檐歇山顶,置有板凳供人歇息,正中建四角攒尖顶阁楼,置神龛和修建石碑,两端亦建庑殿顶阁楼各一个,使桥在造型上独具一格。

    关于龙潭桥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当年蚩尤与黄帝大战于梅山,旬日不分胜负。蚩尤为养精蓄锐,乘受伤的小青龙溯资水东上来到一个所在:河水清澈碧透、白沙为滩、碧波轻摇;两岸青山流绿滴翠,鸟语花香;阡陌田园,男耕女织,民风古朴。然此滔滔河水将两岸山民阻隔得如同天堑。蚩尤为方便两岸山民,取出小青龙折断的右肋,猛抛至河心,顿见天黑云低,大雨倾盆:在北岸的断崖之间,立时长出一棵千年驼背披丝树,枝如铁杆如铜,主干直指彼岸,与南岸一十围之粗的杨柳树对接,成为了一座独木桥。村民为感激小青龙献肋架桥之恩,遂将此桥命名为龙潭桥。
    



图24永锡桥山城摄影

    永锡桥位于安化县洞市镇锡潭村的茶马古道上,横跨麻溪,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桥长83米,高13米,宽4.2米,有石墩5个,木桥亭34间。桥西有个与主桥相连的四合院,为守桥人专住,并行清扫和茶水之职(图24)。

    永锡桥是益阳市规模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木构风雨廊桥,建筑质量之优、桥身之长、保存之好,在全省罕见。
  


图25惠同廊桥湖南省文物局供图

    惠同桥位于宁乡县沙田村境内,横跨涓水河,始建于公元1834年。为3孔粗料石平桥,桥长22米,宽4米,高8.9米,每孔净跨5.8米。1927年,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长兄何玉书倡修茶亭于其上,故后也称惠同茶亭,今定名惠同廊桥。桥面、桥墩、栏杆、廊柱均为巨石砌成,廊房为木结构(图25)。

    桥头有石拱门及清末举人岳蔗题联,桥西联曰:“天开小画图,双流涧口泉声,断岸悬虹围柳树;客来好风景,一笠波心亭影,淡烟飞翠点茶瓯”;桥东联曰:“一般春梦无痕,名利走红尘,劝过客喝些茶去;今日海疆多故,神仙到黄石,看传书谁上圯来”。1914年毛泽东、肖子升游学到杓子冲,曾在此桥歇息,对桥头石刻对联大加赞赏。

[page]    6侗族花桥

    湖南侗族占全国侗族人口的2/5,通道侗族自治县西连贵州,南接广西,自古便为“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地。在这个重峦叠嶂、林海莽莽、风光秀美的地方,生活着20余万勤劳善良的人们,其中侗族就占了70%以上。这里干栏式吊脚楼结构的侗族民居、工艺精湛的侗族花桥和鼓楼,展示了侗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侗族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在当地也叫福桥或风雨桥。在湖南西部地区古老的侗乡山寨,无溪(河)不花桥。花桥也是侗族建筑文化的象征,与凉亭、鼓楼并称侗族建筑“三宝”。 2006年,以花桥和鼓楼为代表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结构上花桥可以分为亭阁式和鼓楼式两种。桥面上有亭阁式建筑的是亭阁式花桥,这种花桥在侗族地区是常见的。在比较宽阔的河面上,往往在大桥长廊上加盖3~5层的四檐四角的鼓楼式建筑,这便是壮观的鼓楼式花桥,如通道县皇都乡的普修桥。

    湖南最有代表性的侗族风雨桥由廻龙桥、普济桥、文星桥、永定桥、迴福桥、永福桥、中步二桥、中步头桥、观月桥等9桥组成。它们位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的坪坦乡和陇城镇,分别建于清乾隆至咸丰年间,分布在8.2公里长的河道上,连接8个聚族而居的侗族村落。均为木构架穿斗式廊桥,风格各异,保存完整,为侗民族传统桥梁建筑的标本,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图26  廻龙桥黄启球摄影

    廻龙桥原名“龙皇桥”,“俗答花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民国二十年(1931年)复修,更名廻龙桥,取“桥如长龙,屹立水上;水至回环,护卫村寨”之意(图26)。

    廻龙桥系伸臂悬梁式和叠梁式木构穿斗式廊桥,桥全长63.01米,宽3.86米。采用侗族地区“木桩围栏固基法”修建而成。1964年进行维修改木桩围栏墩为清砌船形分水金刚墙石礅,两礅三孔。桥身如游廊,长廊中两边设有长凳,桥上耸立着3座宝塔式楼阁,楼阁的收尖部有覆钵、宝瓶、小鸟等装饰物,顶端雕有铜鸟,嘴里安有簧片,迎风而呜,是为奇观。

    廻龙桥西段采用伸臂式木拱架承重桥体,桥拱净跨19.4米,拱架两端以30°斜升三排杉圆枕木,逐层伸臂,平桥面铺设木板,形成上平下拱状。东段为悬臂枕木梁架,三孔两墩,中墩上以不规则长杉圆木作枕,成梯级迭坐,等分顺梁悬伸墩外,架木承重桥面。两种结构,不同造型,集中体现了侗族工匠别出心裁的桥梁建筑工艺水平,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桥梁建造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普济桥位于通道县城西南22公里的坪坦乡坪坦村寨,横亘于坪坦河上,系单孔伸臂悬梁穿斗式木拱架廊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桥全长31.4米,宽3.8米,单孔拱券,净跨19.8米。该桥由11廊间连接成一体,木质四柱三间排架结构,两头有风火墙。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复修,民国三年(1914年)维修(图27)。

    普济桥两岸各一个半空心石墩,伸臂梁插在石墩内,以大卵石弹压,然后叠梁再压卵石,直至两岸伸臂梁合龙。因此,建桥过程不用在河中搭架。据考,当年该地是一个商贸物资集散码头,水运繁忙,当时侗族工匠选择这种建桥工艺,为的就是不影响船只通行。可见,当时工匠在建桥时颇费了一番心思。

    该桥的木拱设计精巧,工艺精湛,实属罕见,专家称之为“桥梁化石”, 极具研究价值。
    
   
图27普济桥杨家敏摄影



图28 通道中步二桥杨家敏摄影

[page]    中步二桥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陇城镇中步村,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后毁于水,民国十年(1921年)复修(图28)。

    该桥全长14.2米,宽5.35米,5廊间,为迭梁穿斗式木构架廊桥。辟有人行道和牲畜行道,其中人行道宽4.01米,牲畜行道宽1.34米。

    普修桥位于通道县皇都乡,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历经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957年、1984年修缮(图29)。

    该桥为叠梁式木构架石墩廊桥,两墩三孔。桥全长57.5米,桥通宽4.2米,置桥廊21间,四柱三间排架。桥廊壁面封板密槛,开通直棂窗,桥面铺木板。桥两端及中部建三座桥亭,分别为三重和五重檐式,桥顶的四龙护宝,即寓周围四山护寨之意。翼角弯月起翘,泥塑凤、鸟、卷草,华丽多姿,具有侗族风雨桥特色。



图29 普修桥黄启球摄影

    兵书阁及文星桥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锅冲苗族乡赞字,其中兵书阁系穿斗与抬梁混构纯木件楼阁式古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清道光五年(1825年)维修,增建了重檐六角攒尖葫芦顶阁楼(图30)。

    文星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复修。是一座架于陆地之上的无墩廊桥,木构架为穿斗四柱三间排列,中间设歇山顶亭。东头是双肩庶殿顶盖八字门坊入口;西端与山欹侧,建单檐庶殿顶门坊作出口;桥中部建重檐歇山顶式阁楼,构成整长19.2米的廊桥。

    兵书阁及文星桥是侗族地区桥、亭、阁、殿为一体的典型建筑。

 
图30兵书阁及文星桥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