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况
武汉市晴川桥又称江汉三桥,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连接汉口和汉阳,该工程包括主桥、汉口岸副桥、沿河大道上下匝道桥、汉阳岸副桥、引桥工程,主桥为净跨280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图1)。
图1 武汉市晴川桥全景
桥址处最大流量约11000m3/s,汉江汛期受长江顶托,流速较低,长江退水时最大流速可达4m/s以上,桥址处最高洪水位27.73m,施工水位21.0m,两岸第四系覆盖层厚43~50m,依次为人工填土、亚粘土、亚砂土、粉细中砂(混砾卵石),基岩为含粉砂泥岩,强、弱风化互层,天然含水量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平均12.35MPa。
设计标准
(1)、设计车速:主线40km/h,匝道25km/h。
(2)、桥面宽度:主桥标准宽度20m,其中双向四车道净宽15m,人行道2×2m(净宽),
图2 主桥桥型布置图(单位:cm)
(3)、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3.5kN/m2。
(4)、设计地震烈度:基本烈度6度,按7度设防。
(5)、通航标准:内河三级航道标准,通航净宽不小于150m,通航净高不小于10m。
图3 拱桁断面(单位:mm)
2、主桥结构
主桥桥型布置见图2。净跨280m,矢跨比1/5,拱轴线为悬链线m=1.543,主桥全长302.926m。
(1)拱桁
主拱桁架为等高度,全高5.50m,单桁宽2.40m,由四根φ1000×12mm的弦管加缀板组成上、下弦杆,弦杆内浇注C50无收缩混凝土,腹杆一般为φ400×10mm,拱桁截面见图3。横撑共11道,除拱顶横撑为矩形外,其余10道均为K撑,横撑平面布置见图4。
拱脚段采用混凝土拱肋,以抵抗车辆的意外撞击,其高度为按4.5m。
图4 横撑平面布置图(单位:m)
拱桁结构受力,以弹性理论、应力叠加法计算。
(2)拱座与基础
两岸主墩都将拱座与承台合并,选用8根Φ2.4m的基桩。全桥16根主墩基桩全都嵌入岩层,依岩性汉阳岸嵌入5.6~11.2m,汉口岸嵌入18.5~24.6m,两岸桩长51.5~66m。
基桩与墩柱(C25、C30混凝土)直径相等。每个主墩设两个分离式拱座(C40混凝土),其间以三根小横梁联结。每个主墩上设有四个限位支座。主墩构造见图4。
(3)系杆与吊杆
系杆是承受拱推力的关键结构,锚固于拱座尾端。全桥系杆共40束,其中36束为19股ф15.24钢绞线,4束为13股ф15.24钢绞线,极限强度1860Mpa。
每束系杆采用防锈油脂与外包PE(6mm)防护,锚具选用OVM体外索锚具,设有防松装置。
每根吊杆为61φ7镀锌高强钢丝,极限强度Rby=1670MPa,冷铸镦头锚具。吊杆下钢管与吊杆间,设有热塑管密封,并“打伞”防水。
(4)桥面结构
横梁为预应力结构,C50混凝土,简支带悬臂,吊杆横距19m。横梁高1.68~1.79m,配以4束6Φ15.24钢绞线。
桥面纵梁(C40混凝土)跨径5m,纵梁与横梁间以现浇无收缩混凝土形成固结。纵梁全高0.5m,预制高度0.42m,与0.08m现浇桥面形成组合截面。
图5 拱座与基础(单位:cm)
(5)拱桁吊装
图6 新型夹板螺栓式接头
钢管桁架分11段预制、吊装(全桥22段),最大吊重<600KN,长度约25~30m,考虑到280m的大跨与吊装的稳定安全,吊装阶段在拱脚设置每管一个简支铰,形成吊装阶段纵、横向都是双铰的结构。阶段之间采用法兰接头。合龙段两端选用一种新型夹板螺栓式接头,见图6,可调整长度误差7.5cm。合龙后加焊外包钢板。
鉴于城区的拆迁困难,又有高压线的影响,缆索吊机很难寻到合适的主塔与后锚位置,采用h型双腿塔架、主扣塔合一的吊装方案,见图7。
图7 缆索吊机系统构造
3、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
(1)主墩拱座与承台合一的结构,每个主墩仅有8根φ2.4m的基础。
(2)首创钢管拱夹板式合拢段的构造设计。
(3)在国内首次采用滚珠轴承支承系杆,为系杆张拉、变形及更换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4)缆索吊装施工的塔架与扣塔合二为一,节省了施工用料和场地。
(5)系杆受力监测系统:2003年更换系杆后,有34根系杆由19股改为22股,降低了应力水平从而提高了安全系数,并且每根系杆均设置了光纤光栅测力装置,与桥址区气温及拱座位移测量组成了一套远程适时监测系统。
(6)钢管热弯:制作单位通过新研制的W27Y-1000-T型中频弯管机进行热弯,这种弯管加热方法对管材加热能做到加热温度均匀,其构造与工作示意见图8。
图8 W27Y-1000-T中频弯管机示意
4、有关资料
桥名:武汉市晴川桥
桥型: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
跨径:280m(1/5)
设计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用量(主桥):14045m3
钢材用量(主桥):3100t
造价(主桥):7543万元
建成日期:200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