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站在桥上看风景
2012-03-05 来源:新浪博客

        两年来,我带着相机,访遍了宜兴130座古桥。每每踏上古桥,欣赏着桥上、桥堍、桥下的风景,或激昂、或感慨、或淡定,总能有所知、有所悟。与此同时,领略了不同的风景,也有如品尝了一顿文化大餐。

  漫步城中长桥边,只见长桥上空,乌云密布,雾霾弥散在河道四周,周处身背宝剑,圆目怒睁;桥底下水浪翻滚,水花四溅,突然一个波浪冲天而起,蛟龙半个身子露出水面,周处手持宝剑,纵身一跃,骑在蛟龙颈部,左手抓住龙角,右手的宝剑对准蛟龙的颈部猛力刺下,直戮命门。周处为百姓除了一大祸害。

  徒步蠡河通往城东太湖的一座木桥旁,却见人来人往,锣鼓喧天,一片繁忙景象,范蠡夫妇正在为出行的船队送行。人群中突然冒出一帮人,将范蠡夫妇团团围住,为首者执剑向范蠡行礼,要求范蠡返回越宫见越王。范蠡说:“张泽将军别来无恙,你此行肯定是奉命前来杀我范蠡的,那就请动手吧,否则你也有杀身之祸。”在场人此时方知这位自称“荆邑民”的大窑主就是范蠡,大为震惊,都下跪为范蠡求情。张泽见状大为感动,便大声说道:“我张泽,受命捉拿军师,得而生,不得而死,怎么能违天下愿而取个人利?在此请军师速离是非之地,莫为小人得志。军师保重,我去也……”便拔剑自刎而死。

  凉风习习,明媚的阳光下城南一簇竹子的影子在泮池里悠闲地晃荡着,影影绰绰。仿佛苏轼正站在泮池上方的书院小桥上,他左手背在身后,右手轻捋长须,凝望着眼前的竹林,若有所思。时而对天长叹,时而低头沉吟。此时,他的心里是有着“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是有着“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寂寞,还是有着“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感悟呢?他又或是在计划阳羡买田事项,在考虑亲属晚辈嫁来宜兴,还是在打算探访同榜学友邵民璋时栽植海棠呢?未了,书童拎着“东坡提梁壶”,送来芬芳四溢的阳羡茶。

  我信步走在城北一条叫后宅的小河边,遥望沿河依次坐落的唐门、后宅和孙家村。一阵风吹过,流云加快了脚步不停穿梭在武昌桥下的河道上,水面波光里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灰飞烟灭,岳飞正率领众将士英勇抗金,精忠报国。耳际,响起铁骑上岳飞的怒吼:还我河山!

  我止步于城西的祝陵村桥堍,草桥上,梁山伯与祝英台跪拜在桥面上,义结金兰······

  周处除害,改过自新,成了阳羡第一人物;范蠡一心制陶,为陶朱公,富庶一方;苏轼奇才,世人敬仰,让阳羡美名远扬;梁祝之乡,还在传说着爱情真谛······宜兴的古桥便是如此,在一道道风景之后,它矗立在那,数十年、百余年、数百年,有如丰碑,又像书籍,铭记着故人和故事。故人及其故事也始终影响和滋养着宜兴人民。

  于是,孙学士捐资造起了培德桥,丞相周延儒及众乡亲集资修建了扶风桥,周姓铁匠捐造了周铁桥,就连一个长工也把毕生的积蓄拿出来修了长工桥······

  芳桥镇有座朱亨桥。76岁的孙老太跟我说,抗战时期,当地党的地下工作者和游击队把桥面石梁丢在河里,想方设法阻止鬼子进村。后来,新四军到当地开展抗日武装时,村民们又把石梁重新架好,以便出行。石梁的一上一下,凸显了当地村民的智慧、好恶和志向,这一切全都融合在老桥里了。

  那天,我又来到丁蜀镇的汇胜桥,碰到了泥水匠许荣法师傅,他说以前的汇胜桥桥面狭窄,只有两根纱条,曾有几个妇女和儿童过桥时跌落河中,有两个还没能爬起来。1996年村上的 张金洪先生拿出2800元钱,请许师傅给桥面加宽加固了。现在的汇胜桥桥面平整、桥墩牢靠,成了村上的一座平安桥。

  赋有灵性的百余座古桥分布在宜兴各个角落,也成了宜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千百年来,宜兴人民世代生息在这道风景线上,延续着一种精神,扩展着一种气场,也积淀着一种文化。

  我站在桥上,有着看不完的风景!

  一年终了,我的古桥系列也是最后一篇了。谨以此文,祝福所有博友吉祥、顺意、安康!

  古桥依然挺立在寒风里,我永远和古桥在一起。。。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