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正文
书法家设计洛阳桥
2011-03-12 来源:博宝艺术网
福建泉州鲤城区东约10公里的洛阳江上,横跨着一座著名的石桥—— 洛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由北宋著名学者和书法家蔡襄主持建造的。它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梁桥,在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蔡襄中进士,开始其官宦生涯。他为人刚正忠直,能体察民情,改革时弊,政绩显赫。历知福州、泉州、开封、杭州,还曾任过主管财政的权三司使和三司使。蔡襄一生为学勤奋,在很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现存蔡襄的著作有《荔枝谱》《茶录》《蔡忠惠集》等。蔡襄又是著名的书法家,当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他书法学虞世南、颜真卿,各体皆精,尤其擅长行草,誉满书苑。同时蔡襄还是杰出的桥梁工程师。

洛阳江入海口处,江面开阔,江水与海水交汇,水急浪高。泉州当时是对外交通贸易的一大海港,又是福州至厦门的交通要道,过往的行人车马很多,至此被洛阳江阻断,需要搭船过渡。当地人都盼望能在此建一座桥,但由于工程难度大,一直未能实现。《福建通志》记载:“宋庆历初年(1041)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皇祐五年(1053)僧宗以及郡人王实、卢锡倡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踵而成之。”当建桥工程遇到困难时,蔡襄知泉州府,主持了这项工程,并最终完成了它。

在洛阳江入海口这样的地段建桥是史无前例的,必须解决许多技术问题。洛阳桥桥址位于江海交汇处,水流湍急,水底是淤泥。桥基的修筑无法采用传统的打桩方法。蔡襄创造了新的桥墩底盘工艺。即利用落潮时间,在江底沿桥位纵轴线抛掷数万方大石块,筑成一条宽20多米,长500多米的矮石堤,然后在这石堤上筑桥墩。这样筑成的桥梁底盘,即现代桥工所谓的“筏型基础”。现代桥工的“筏型基础”应用仅有100多年历史,而洛阳桥却修建于900多年前。洛阳桥的桥墩用石块砌成两端尖劈状,以减轻江流和潮汐的冲击力,保护桥墩。如何使桥基和桥墩的石块胶结成整体,防止被水流和潮汐冲散,而当时又无现代速凝水泥,确实是一大难题。蔡襄发明了种蛎固基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据《宋史·蔡襄传》记:“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牡蛎又名蠔,俗称海蛎子,是一种介壳海生动物,在海滩附着于其他物体生长和繁殖,繁殖后其石灰质外壳连绵成片,与附着物牢固地胶结成一体。在桥基和桥墩上种植牡蛎,使桥基和桥墩的石块通过牡蛎壳联结成一个坚固的整体。洛阳桥桥面用300余块重达二三十吨的大石块架设而成,在当时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条件下,架设如此沉重的石梁又是一个难题。蔡襄利用潮汐的涨落,解决了这一难题。将开采好的石梁放在木浮排上,趁涨潮之时,驶入两桥墩之间,待退潮时,木浮排下降,石梁就落到桥墩上。这种浮运架梁法,在现代桥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洛阳桥建成后,先后经历了上百次地震、海啸和飓风的袭击,至今仍巍然横跨在洛阳江上。历代曾进行过17次大修。新中国成立后,洛阳桥又多次修整。现桥长834米,宽7米,有桥墩46座,桥栏杆高1.05米。桥自北岸起,经过一个小岛,继续向南伸展到南岸。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所书《万安桥记》碑,书法遒丽,刻工精致。明代王世贞曾说:“万安天下第一桥,君谟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洛阳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