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正文
藏起文学梦 迈入建筑行
2010-04-29 来源:光明日报
张锦秋院士图
张锦秋院士

  张锦秋:唤醒中华建筑魂

  1936年10月,金秋季节,她在“锦官城”成都呱呱坠地,长辈取名为“张锦秋”。

  这个名字正好对应着叙事的三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哪知道多年以后,张锦秋真的成了个“人物”。

  从1987年至今,她一直担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91年,她获得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

  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0年,她荣获梁思成建筑奖;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评选中,她主持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榜上有名……

  对于这些荣誉,张锦秋不太在意。“建筑师就是个服务行业,不必看得那么高。”说话时,她带着一丝微笑,慈祥,谦和。谈及开心处,她掩面大笑,发出“真逗”、“特逗”的感慨,和蔼亲切,一见如故。

  她的办公室里除了书就是花草,离西安北城墙只几步之遥。城墙维系着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魂魄,而张锦秋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心血,设计出一座座雄壮秀美、质朴舒适的建筑作品,和城墙一并呵护着西安,传承着中华建筑的千年文脉。

藏起文学梦 迈入建筑行

  巴金对她说:“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追求和崇拜的目标”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名字里缺少“事件”成分的张锦秋,小时候对讲述“事件”的文学作品抱有浓厚的兴趣。

  1948年,她随父母举家迁往上海,进入上海市立务本女子中学(后更名为本立第二女中)就读。很快,学校图书馆里的老师就认识了这个小姑娘,因为她成了这里的常客。高尔基、列夫·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屠格涅夫……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她悉数拜读。很快,小小图书馆满足不了她的胃口———能读的书她都读了。

  张锦秋开始展望自己的作家梦。她提笔向巴金写信求教,并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巴金这个笔名的“金”字来自于克鲁泡特金,但这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你怎么可以崇拜他呢?

  在热切的盼望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巴金回信了。现在信件已经遗失了,但张锦秋依然记得巴金给出的解释:“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追求和崇拜的目标。”

  巴金的回信让她兴奋不已,就在作家梦正酣时,父亲的一席话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临近填报大学志愿前,父亲要求张锦秋放弃当作家的想法,理由是从事专业文学写作必须具备非凡的天赋,光作文写得好成不了大气候。他还分析了张锦秋的学习情况,认为她的数理化成绩不错,美术也不赖,适合当建筑师。

  张锦秋说,父亲期待她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还因为他有个愿望,当时她的兄长已经在学习造船技术了,父亲希望两个孩子一个造海上的房子,一个造陆地上的房子。

  “我父亲说得很浪漫,让我觉得当建筑师和当作家一样浪漫,我就应下了。”现在细细回想,张锦秋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抵触就听从了父亲的劝告,主要是因为建筑设计早已融入了她的生命。

  她的父亲学土木工程出身,毕生从事公路技术工作;她的母亲曾就读于当时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课程考试拿过满分;她的大舅舅留德学习建筑设计,一度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而姑妈张玉泉更让她直观地感受到学习建筑设计的美妙。

  张玉泉是我国第一代女建筑师,也是我国首位独立执业的女建筑师。在上海期间,张锦秋一家就住在姑妈张玉泉宽敞的家里。

  张锦秋至今记得,家里的餐厅、卧室都放着大幅的图纸板,高高的绘图桌,她经常在这些桌子的大图板上写作业。橱柜中摆放着许多建筑杂志,张锦秋有事没事就拿来翻翻,当娃娃书读。特别是客厅的墙上挂满了张玉泉设计作品的照片,“照片上的房子好漂亮,都是我姑妈设计的,我可自豪了。所以,从小我的印象里,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让张锦秋毅然听从了父亲的意见,弃文从工。不过,爱好文学练就的修养让她受益一生。文学的气息,充盈在她作品的形与神之间。

大师身言教 徜徉清华园

  梁思成对她说:“你有志于研究中国园林,这很好”

  1954年,张锦秋如愿迈进清华大学校门,就读于建筑系。从1961年开始,她留校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导师是中国建筑学术泰斗梁思成先生。

  在本科学习期间,张锦秋总是怀着仰慕的心情,远远地看着这位整个建筑系的学术领袖与精神领袖。一旦跨入他的门下,张锦秋发现,这是一位平和、亲切、儒雅的前辈。

  梁思成的书房成了师生之间的另一个课堂。张锦秋对这个“教室”里的摆设历历在目:“书房朝南,两个大窗,十分敞亮。房间东端当中布置着梁公的书桌。书桌对面的西墙排满了书架。书桌右前侧是一条长沙发。左前侧是木茶几和靠背椅。小屋子简朴舒适,紧凑而不拥挤。冬春之交,梁公喜欢在书桌右角摆一盆‘仙客来’,挺秀的朵朵红花显得生意盎然。”

  就是这样一个温馨的所在,为师者侃侃而谈,求学者洗耳恭听。梁思成言行的点点滴滴,张锦秋铭刻在心。

  有一回,梁思成说他喜欢豪放的、有“帅”劲的艺术风格,但是他的字和画工整有余,“帅”味不足,并引为一生的遗憾。他还顺手从案头拿起一份手稿让张锦秋看,并道:“看到自己‘帅’不起来,所以我就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字,至少要使人家看得清楚。”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张锦秋说:“就是这句话,使我以后再也不敢伸胳膊伸腿地乱写‘自由体’了。”

  梁思成对这位“女将”关怀有加。当时他准备全力研究宋代《营造法式》这本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打算让张锦秋也参与研究,但这个学生却自有主张。

  张锦秋参加了建筑历史教研组的古建筑考察活动,去了承德避暑山庄后又到无锡、苏州、杭州、扬州、上海考察了古典园林,“我彻底为之倾倒,中国古典园林太有味道了,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时隔将近50载岁月,张锦秋回忆起中国传统园林给她带来的震撼,还兴奋不已,感慨系之。

  情定园林,她决定论文选题围绕园林展开。但张锦秋感到自己好像犯了什么错误,因为有老师和同学告诉她,别人想跟梁先生一起工作都苦于没有机会,你张锦秋怎么可以这样自作主张!

  张锦秋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怀着一份忐忑,她走进了梁思成的书房。“那是一个黄昏,斜晖脉脉,书房的空气宁静舒缓。梁公笑容可掬地坐在他的圈椅上,又像是讲正事,又像是聊天地谈了起来。”张锦秋曾经这般诗意地写道。结果,梁思成尊重她的意愿:“你有志于研究中国园林,这很好。”当即指派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担任张锦秋的论文导师。

  后来,张锦秋的研究课题与颐和园后山有关,其中涉及乾隆关于后山西区风景点的11首诗作。由于乾隆写诗喜欢用典,有些近于冷僻,张锦秋就用小纸片抄好这些诗句,向梁思成请教。“万没想到,对我的提问,他随口就说出了出处。”张锦秋举例说,像“椰叶定无何足拟”句中的“椰叶”的出处,梁思成立即说这引自《吴都赋》“槟榔无柯、椰叶无阴”一句。

  当时,梁思成兴致很浓,在这些抄写诗句的纸片上亲笔写下注释,这些纸片张锦秋一直保留到今天,“尽管都发黄了,但我视如珍宝”。说话时,她沉思神往,满怀深情。

  前段时间,梁思成在北京的一处故居面临被拆迁的危险,张锦秋很是揪心,如今总算保留了下来,她说有机会到北京要前往拜谒。

  在她的心目中,梁思成是一位卓越的学者,“他的热情关怀,他的渊博知识,对专业真挚的感情,继承发扬祖国建筑传统的雄心壮志,对于鼓励我们年轻一代热爱专业、树立良好的学风和为祖国的建筑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和梁思成一样让她深受感染的,还有莫宗江先生。

  他是梁思成手把手教出来的,没有大学学历,但被破格提拔为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决定让他担任张锦秋的园林论文导师,因为“他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不但对造型、尺度十分精到,而且对这种东方的美有特殊的感受,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情一景都能讲出许多道理。”

  让张锦秋情定中国园林的两次考察活动,领队正是莫宗江。“每到一处,他边走、边看、边讲,揭示了许多我们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别是点评规划设计的成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入情入理。从他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让我受用终生。”

  莫宗江对张锦秋的研究指导自有一套。他先让张锦秋研究颐和园“意迟云在”、“重翠亭”和“千峰彩翠”这三个处在游览道路上的建筑的景观特色,再让她把昆明湖中的龙王庙这个岛屿作为景点进行研究,然后给她定的毕业论文课题是研究颐和园后山西区风景点的园林现状和造景经验。“莫公就是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一步步引领我进行学术的攀登。”

  除了学术上的引领,莫宗江以自己的文人性情影响着张锦秋。他曾经说要带学生去看大雨之后的香山瀑布,尽管最终没有成行,但那样的情景让张锦秋至今依然神往。

 开创“新唐风” 名冠长安城

  贾平凹说:“张先生设计了许多好的作品,我很自豪,外地来人总是带着他们去欣赏一番”

  1966年,形势正紧,张锦秋的清华园学习生涯也画上了句号。由于参加国家“三线”建设,她来到了西安。

  当时,她对西安的印象来自于骆宾王的诗句:“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但是,在火车上她看到的是黄土高原上的苍凉。

  她选择了坚守,机会也就接踵而至。

  “文革”后期,旅游开发的意识开始萌动,驰名中外的华清池成为首选的重点,但这个景点连个像样的大门都没有。设计任务落到了张锦秋供职的西北设计研究院。那时张锦秋正在乡下给知青带队,不小心让汽车撞了,膝盖受伤,回到单位养病。领导听说张锦秋学过古建筑,就把设计的任务交给了她。

  临时受命,张锦秋心想,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池演绎的故事家喻户晓,所以大门还是要具备某些唐代的特点吧,否则就文不对题了。于是她赶紧翻阅手边有限的关于唐代建筑的资料,花了一周的时间,拿出了设计图纸,就回农村了。

  设计唐代风格的建筑,这对于张锦秋是头一回。但以此为发端,西安成了张锦秋的舞台,她凭借自己独树一帜的“新唐风”建筑设计风格,在这个舞台上迈着轻盈的步伐。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西安也着手引进外资开展旅游产业的开发。1985年,日本企业被批准在大雁塔附近建设“三唐”工程,即唐歌舞餐厅、唐华宾馆和唐代艺术博物馆。日方作为投资方按当时的常规拿出了设计方案。

  日方的设计风格带有明显的“和风”色彩。张锦秋觉得,在大雁塔旁边盖这样的房子不合适。她向有关领导建言,领导反问:那你来设计一下?

  张锦秋果断地接下这个差事,并再度把目光投向了唐朝。因为大雁塔是唐代慈恩寺住持玄奘为保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兴建的,现唐寺已毁,唯古塔巍然屹立,成为古城西安的标志之一。在她的周围建造房子,得具备一点唐代风格,才能相得益彰。

  通过查阅资料与反复比对,张锦秋的设计思路渐渐清晰:理解环境是前提,大雁塔附近能不能建工程,建什么,怎么建,需要有历史的依据支撑;另外,保护环境是关键,新建工程的形式风格要与古塔相协调,在高度和色彩上只能起陪衬作用;同时,创造环境是焦点,新建工程要具备传统的形式,更要符合现代功能的要求。

  张锦秋对大雁塔“关怀备至”。她设计的唐华宾馆,客人不管是从宾馆里的走廊上路过,还是透过房间的窗户,都能眺望到古塔的雄姿。尽管走廊上铺的是高档地毯,房间里现代用品一应俱全,但巍巍塔影总是在那里静静地承接着千年气脉。

  方案一拿出来,日方颇为赞赏,觉得比以前的方案好。如今,雁塔高耸,“三唐”奔趋,雁塔刚健、唐华幽深,刚柔相济、虚实相生,依然是西安一景。

  “总括起来,我主张传统(民族的、地域的)与现代有机结合。在传统方面,侧重于环境、意境和尺度;在现代方面,则侧重于功能、材料和技术”,张锦秋以这样的设计理念,近20年来在陕西特别是西安风生水起,奉献了一座座具有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佳作:陕西历史博物馆、“三唐”工程、法门寺工程、华清池御汤遗址博物馆、群贤庄小区、西安市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西安市博物院、黄帝陵祭祀大殿、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延安革命纪念馆……基于她的非凡成就,2005年西安市政府为她颁发了首届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

  作家贾平凹在一次访谈中说:“张先生设计了许多好的作品,我很自豪,外地来人总是带着他们去欣赏一番。”

  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承传与交融》一书中,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著名建筑与城市设计家彼得·罗先生用相当的篇幅对张锦秋的作品逐一分析,并写道:“摆脱了20世纪80年代修正论思潮对建筑评论和批判的影响,建筑师们能转而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语言在当代表达的可能性,近年来,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张锦秋,作为第三代中国建筑师的领头人。”

  张锦秋说如果自己有点成绩,功劳都应该归于自己的恩师。“我在大学里没有系统学习唐风建筑设计,但老师们教会了我研究方法,属于‘授人以渔’,让我能轻车熟路地开展工作。”

  她说自己设计理念的源头在梁思成那里。她拿出大量时间通读了梁思成关于传统建筑古为今用的全部著述,并认真地做好学习笔记,归纳出梁先生的建筑创作思想,即主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反对生搬硬套、穿靴戴帽的“半吊子”建筑,在此基础上要随时代之发展而革新,实现古为今用,创造中国新建筑的途径。

  张锦秋放眼世界,清晰判断当代城市艺术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因而应当格外强调“和谐”这一特质。根据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她在前辈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建筑”的理念。在她看来,这一理念的第一个层次是“和而不同”,提倡不同因素的协调,反对相同因素的一律,即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第二个层次是“唱和相应”,说明不同的因素怎样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即音虽有高低不同,只要有主次、有节奏、有旋律地加以组织,就能奏出和谐的乐曲。

  “先人的智慧给我们以启迪,有助于我们建筑师开阔设计思路,提高创作境界。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勇于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善于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突显本土文化特色,努力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外来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张锦秋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艺高人胆大 何惧女儿身

  周总理对她说:“好嘛,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研究”

  13朝古都西安曾经声名显赫,但由于岁月无情的洗涤,历史遗迹大多荡然无存,古都的风范显得势单力薄。张锦秋以自己的力量,在西安唤醒了中华传统建筑的魂魄,赢得赞誉无数。

  她多次被问及,你作为一名女性,怎么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

  张锦秋的回答是,只要把工作完成得漂亮,不管是男还是女,都能得到尊重。

  周总理给予的尊重,让张锦秋一生难以忘怀。

  她的毕业课题是研究颐和园后山,她屡次去现场勘察,搜集数据。有一回伙伴稳住小船,她站在船上拿相机取景拍摄。这时一艘画舫驶来,周总理就坐在靠近她们的一侧,正陪客人参观游览。

  张锦秋和同伴欣喜若狂,连忙高喊:“周总理好!”周总理微笑应答,并和蔼地问道:“你们是两姐妹吗?”张锦秋回答:不是。周总理再问:“你们是哪里的?”张锦秋回答说:“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研究生,正在研究颐和园后山。”周总理说:“好嘛,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研究。”

  说话间,画舫已经驶过了张锦秋所在的小船。这时她才想起应该给周总理拍张照片。就在准备举起相机时,周总理身边的警卫提醒不要拍照,总理亲切地笑道:“让她拍,让她拍。”

  “这次偶然相遇,使我激动了好久好久。总理的游湖与鼓励增添了我学习研究的热情。”回望这段往事,张锦秋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有意味的是,时光飞逝20余年,张锦秋主持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正是周总理要求建设的。

  1961年,周总理在原陕西省博物馆碑林参观时就感叹空间小、光线暗。1973年6月,他陪同外宾再次来到这里,指示在适当的时候要新建一座博物馆。

  上世纪80年代,博物馆建设工程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项目开始启动,并明确要求“陕西历史博物馆应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并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一共有12个设计方案参与评选,结果张锦秋具有浓郁“新唐风”色彩的古代宫殿图式得到首肯。

  以“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为设计章法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落成之际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日本明仁天皇来这里参观时,进入大门后,先是认真地欣赏了建筑的整体轮廓,然后缓步地走向序厅。但刚到台阶前又停住了脚步,返转身重新回到大门前,再次仔细地欣赏建筑的总貌。

  历史跨越了几十载岁月,张锦秋以自己的才华回报了周总理给予一个学生的尊重。

  所以,她要求自己的女弟子不要轻易示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尊重。“我们到工地上配合施工,有时候要介绍方案,”学生张小茹说,“张总要求我们理直气壮地大声说话,她说要不然别人会认为你心里没数,没信心。”

  “吃得准,大声说,怕什么!”张锦秋总是这样叮嘱自己的女学生。

  她经常向学生们回忆自己的一段经历。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她和同学一道到工地上实习。当时房子正在盖第二层,工人师傅搭一块木板当梯子。男生们一路小跑就上楼了,轮到张锦秋,她没有退却,咬着牙就上了。“后来才知道,这是工人师傅在考验我们。实习过程中,这位师傅对我很好,说小张你不错,有出息!”

  张锦秋的努力,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先生看在眼里:“我观察她从不放弃机会,多方面虚心求教;她不固执己见,但非没有主见;她潜心创造,对建筑精益求精。”

 豪情今犹在 宁静淡泊心

  吴良镛对她说:“你是个建筑师,你可要坚持原则啊,不要拿原则做交易”

  对吴良镛先生,张锦秋怀着由衷的崇敬。他的一席话,张锦秋至今难忘:“张锦秋,你是个建筑师,你可要坚持原则啊,不要拿原则做交易!”

  前辈的嘱托,张锦秋不敢怠慢。

  她设计的大唐芙蓉园是一座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因其整体规划严整、传统风格浓郁而成为西安新地标之一。有些城市的相关领导带着诚意找到张锦秋,希望她在自己的城市也设计一座这样的公园。张锦秋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你们的城市跟唐朝有什么关系?风马牛不相及!”

  张锦秋就是这般的敢于直言。她说现在的某些建筑一味地追求“新、奇、特”,打着“现代建筑”的旗号,但实际上是“唯形式建筑”,目的就是玩花样,通过标新立异来留名。

  “一个城市就是一篇大文章,某个建筑就是其中的一个段落,或者只是一句话。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要有衔接,要有内在的逻辑性,否则就成了天书,谁也看不懂。”问题是,现在的很多城市就是让人看不懂,而且千篇一律,集体让人看不懂。

  张锦秋认为原因包括建筑师缺乏全面的文化素养。她说现在的年轻建筑师大多成了设计机器,每天都在看设计图,找不到时间充电,只能吃学生时代的老本。关键是有了一点空余时间,还要玩电脑游戏去“偷菜”,“现在我们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个是有时间了去干什么,一个是有钱了怎么花。”

  另外,她觉得目前的建筑教育存在误区。大学生刚毕业,就急着要表现自我,城市整体规划上有一些限制,就抱怨影响了发挥,“建筑师跟画家不一样,画家你愿意怎么画就怎么画,建筑师的作品是一个城市的门面,不能你想着自己来发挥,但没过几年就成了城市垃圾。”所以,她希望年轻的建筑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

  张锦秋很清楚她的场域有多大。她的设计方案大多是给西安这座城市量身定制的,所以她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西安,陕西以外更少涉及。曾经有外省单位高薪聘请她出任各类职务,她始终不肯离开这里。有朋友问她在大西北这么多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张锦秋的回答干脆又有力量:“熬什么?挺好嘛!”

  “人们都说城市可以改变人,张锦秋先生对西安的贡献,让我感受到人也可以改变城市,”屡次到西安的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官庆如此感叹。

  张锦秋说三秦大地滋养了她,“我在这里很安心,用‘安心’这个词都不够,我庆幸自己能在这里安身立命。”

  所以,对西安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她都深怀感情。在设计陕西省图书馆时,工地上有一块高低不平的坡地,大家都想着要把坡地铲平了好施工。张锦秋不同意,因为这里是唐长安城保留下来的惟一一处高地。

  对西安的历史,她了如指掌;对优秀传统文化,她由衷地热爱。

  在西安碑林,她悟出了建筑与书法的关系,建筑布局如同书法的结构,都是空间艺术,建筑风格如同书法的神韵,建筑处理如同书法的用笔;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她发出感慨,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不可泯灭的艺术宝库,我们又能为后代留下什么?

  在学生万宁眼里,张锦秋总是充满了干劲与激情。不久前,他们和业主见面讨论方案直到夜深,万宁说她困得有点支撑不住,但张锦秋依然精力充沛,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年龄,耐心地作着解释。而且,张锦秋看施工图非常仔细,每一根线她都要问清楚,甚至连卫生间的门怎么开,她都要求学生必须心中有数。

  古稀之年的张锦秋,正以这般的干劲与激情,迎接着生命中的丰收季节,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好一个锦绣的金秋时节。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