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黄河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东郊渡口,是一座大跨度T型刚构桥梁,是连接宁夏与内蒙古的交通枢纽。
大桥全长551.28米,桥头引道1000米,桥面宽12米,主桥4孔长300米,孔跨度达90米。该桥于1987年3月开工兴建,1988年10月建成通车。
地理位置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桥梁长度 551.28米
通车时间 1988年10月
桥梁类型 大跨度T型刚构
建设时间 1987年3月
通车时间 1988年10月
所属城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建设历程
大桥长551.82m,总投资1898.3万元,于1987年2月开工建设,1988年10月竣工通车。大桥由宁夏公路管理局管理,宁夏公路勘测设计院设计,宁夏公路工程局承建。大桥设计荷载等级汽-20、挂-100,地震烈度Ⅷ度,通航标准5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设计流量6877m³/s。
维护管理
石嘴山黄河大桥始建于1988年,是连接宁夏与内蒙古的交通枢纽,已服役25年。因不堪重负,该桥桥跨结构、桥面、栏杆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并于2012年9月18日禁止所有货车通行。此次加固计划将原本箱式桥改为矮塔斜拉桥,并重铺桥面,将原护栏改为墙式防撞护栏。加固后的桥梁将恢复到原来设计的荷载,恢复荷载以下的客货车通行。桥梁封闭后,车辆可绕行省道203线、国道110线、京藏高速,或经下游黄河浮桥行驶。
石嘴山黄河 改扩建工程预计2015年10月建成通车。届时,新桥和旧桥共7个车道同时通行,通行能力将增加一倍,来往宁夏内蒙的车辆通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此次对此桥改造加固,除了对桥墩加固、桥面重做外,还在桥面两侧加设防撞栏杆,内含路灯、通信、监控等设施,并在人行道两侧增加了钢管扶手。整个工程中,最核心部分就在斜拉锁的改造,通过向上提拉的作用力,分担桥墩承载桥梁的重量,以此增加桥梁对车辆的负荷。2013年8月,大桥加固工程完工,西安一家专业检测机构出具报告称:桥梁整体工作性能良好,具有承受预定设计荷载的强度和刚度。
桥梁建筑
大桥由左、右岸引桥工程和主桥工程三部分组成,桥面净宽12m,标高1099.00m,孔跨布置5×30m+60m+2×90m+60m+3×30m。上部结构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上承悬臂箱型梁,引桥为混凝土上承简支空心板梁;下部结构为混凝土实心排架式桥墩,主桥采用混凝土筑捣多排桩基础,桩基最低高程1034.37m,引桥采用片石混凝土筑捣天然浅基础、埋置式桥台,基础底面最低高程1081.00m。
桥址河段为有游荡型平原河道向山区峡谷河道过渡段,河道微弯,河槽稳定,河宽500余米,比降0.56‰。左岸地势较低,防洪压力大,滨河大道(堤路结合,设计水位1093.03m)与大桥立交。右岸地势较高,与台地相接,无防护工程。大桥下游1.5km处为黄河石嘴山水文站。
重要意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黄河上只有郑州黄河铁桥、泺口黄河大桥和兰州的公路桥等3座由外国人设计、施工的桥梁。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在黄河上建成几十座大桥,使黄河天堑变成了通途。
石嘴山黄河 是国道109线的一个重要控制点,是连接宁夏石嘴山市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咽喉要道。大桥的建成通车对完善区域干线公路网络,提高黄河大桥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石嘴山市交通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改建工作
大桥1988年建成通车,设计交通流量每昼夜4000辆次,在当时是少见的特大桥。大桥建成后很快成为交通枢纽,交通量最大达到每昼夜1.2万辆次,重型货车的最大载重超过百吨,加速了桥梁老化。2008年,此桥经权威部门检测,被评定为三类危桥。2012年9月18日,石嘴山公路分局对此[7] 桥进行交通管制,禁止所有货车通行。
2013年,自治区交通厅开始对石嘴山旧桥进行修固。但由于现有的黄河大桥不能满足宁夏、内蒙古两省区居民出行需要,因此自治区交通厅决定在原有的黄河大桥边再建一座黄河大桥。2013年10月,新建的宁蒙跨境黄河大桥紧靠原有109线石嘴山黄河 上游,桥梁全长596米,桥宽24.5米。新大桥建成后,旧桥将改为内蒙古通向宁夏的单向通行两车道,只准通行小型车辆及行人。新桥为双向5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