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炸桥行动
2015-06-10
1943年10月,在当时河南省省会开封,驻守的日军气焰很嚣张,利用汴新铁路(开封至新乡的一条铁路,为侵华日军所建)运输线调兵遣将,运送粮草弹药,妄图继续攻城略地。在此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高层部门下达了一项秘密任务:炸毁汴新铁路黄河大桥,斩断日军的运输线,破坏日军战略部署。任务交由重庆国民党别动军司令部派人执行,司令部将任务下达至隶属于洛阳第一战区的别动军第五纵队纵队指挥官廖宗泽少将。几经考虑,廖宗泽决定从五纵一支队中选派精干人员组成爆破队执行任务。同时决定,由一支队八队队长吴国才担任爆破总指挥。
吴国才,河南驻马店人,出生于1920年,时年23岁。别看他年轻,抗战经历却非常丰富。1937年“七七事变”时,年仅17岁的他就参加了这场著名的抗日揭幕战。此后,他先后参加平津保卫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等著名战役。1941年,他被分至河南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部。他曾先后被抽调参加重庆特别干部训练班和洛阳干部培训班,专职学习爆破、袭击、擒拿格斗、通讯、日语等课程,为深入敌占区工作做准备。吴国才多次潜入开封城,对古城地貌非常熟悉,选他为爆破总指挥最为合适。
11月底,从洛阳调来一批美国爆破专家和几卡车爆破器材,爆破任务即将执行。廖宗泽亲临郑州召开秘密会议,会议决定:爆破汴新铁路黄河大桥;由五纵一支队选派精干人员组成爆破队,实施爆破任务;另由行动队和敌后游击队负责掩护。
任务确定后,吴国才带领通讯联络员9人,信号枪两支,下设4个爆破队,4个爆破队长也都是吴国才手下年轻有为的精干人员。每个爆破队又分4个小组共16个小组,负责爆破16个桥墩。
为了保密,美国教官和爆破队人员来到郑州城南十八里河进行实地演习。他们在十八里河上架起模型桥,演习如何接近、装药,并根据各个桥墩的用药量计算好炸药包的重量和导火索的长度。考虑到撤退时如被日军打散,特地规定3个集合地点。三天后,行动正式开始!此时已是1944年的2月。
黄河水急船小,夜间光线又暗,用小木船渡河十分危险。船至河心,掩护部队的负责人杨学义因船身颠簸而掉进河里,几个水性好的战士连忙跳下水将他救上来。正值严冬,水面结的冰碴儿把很多人的腿都划破了,流着鲜血。
全部渡河后,爆破队来了个急行军。到天亮后走了15公里路,驻扎在一个村庄里。掩护部队布置警戒,严密封锁消息。队员们白天休息,等待天黑后行动。
晚10时,全队集合出发,到达汴新铁路黄河大桥西南约1.5公里处停了下来。此时已是午夜,观察地形后,吴国才发出命令。掩护部队分散到大桥周围负责警戒,各爆破队按事先规定的方向、地点和顺序迅速接近大桥。
大桥的外围有日军架设的铁丝网,队员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棉被铺上去,剪开了几处缺口。大约5分钟后,各爆破队先后报告装药完毕,吴国才与杨学义分头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吴国才回到指挥所,命令通讯联络员先发出绿色信号弹,接着又发出红色信号弹。信号发出后,各爆破队随即迅速撤离大桥。
队伍撤出约1公里,安装在桥梁下的炸药开始爆炸,顿时整座大桥一片火海,桥两端碉堡里的日军用机枪向外扫射,同时响起了隆隆炮声。这时,开封火车站方向也响起警报声,日军的装甲车出动了。
吴国才与杨学义率队迅速撤退到了预定的第一集合点。这里距大桥9公里,是一个靠近黄河滩、离公路不到一公里的小村庄。清点人数,发现只有第一爆破队未到。此时天色已亮,吴国才只好布置好警戒,让大家分散隐蔽休息。
9时许,满载日本兵的车队从村旁公路上驶过到各村搜查。
至傍晚,听外面日军已无动静,吴国才率队沿黄河故道西撤,并一路探听第一队的消息。在预定的第三集合点,村长告诉吴国才,天刚亮时,有十几个人来到他们村里。10时,日军进村搜查时发现了他们,一番枪战后将他们抓到押往开封城。
完成了炸桥任务返回郑州后,吴国才立即派人潜入开封打听消息,想方设法营救,却得知这11人已被迅速转押到山东济南。1945年5月,吴国才率部队在南阳镇平一带打击日军时,见到了11人中的王相国。据他说,他们被押到开封不久即被押往济南。1945年4月的一个深夜,他们11人被日军拉出来枪毙。一颗子弹从王相国的后脑射入,从鼻梁旁穿出,他昏死过去,幸未丧命。吴国才找来医生为他医治,并妥善安置他先养伤,同时报请上级给予其抚恤与奖励。
炸桥任务顺利完成。不久后,纵队召开了庆功会,为爆破勇士们庆功。吴国才得到嘉奖,并由少校中队长晋升为二大队中校大队长。吴国才心情却异常沉重,任务完成了,炸桥成功了,但他们却付出了10位壮士遇难的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