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追寻湘潭大桥“出生”的故事
2015-05-08 
   

   52年前的一天,随着第一锹土被铲起,一座牵动全市乃至全省的大桥破土动工。数十年的沧桑岁月走过,它一直是市区里过往湘江的第一通道。从当初的“呱呱坠地”到如今的“知命之年”,不经意间,这条湘江上的“巨龙”与湘潭人结下了难分难舍的缘分。提起它,湘潭人总有很多很多说不完的故事。自1961年建成通车以来,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经省市专家鉴定,一大桥桥涵已成为危桥。目前,对于一大桥桥涵的整体拆除重建工程已经开始,大桥也开始实行4个月的交通管制。湘潭大桥再一次成为人们目光的焦点。

   湘潭大桥是如何诞生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市第二档案馆、市政维护处桥管科,在人们的叙述和发黄的材料、手稿中,追寻它——“湘潭一大桥”诞生的故事。

   湘江上的第一座公路桥

   湘潭被湘江分隔为东、西两部分,湘潭大桥建成前,当时湘江上还未有一座公路桥,人们一直靠渡船来回江畔。解放前,区域内人口6万,发展到1959年,已经达到30多万人。于此同时,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交通运输日益紧张。1958年前,湘潭渡口日渡车辆300多辆次,人流量1万余人次。到1959年,每天过渡车辆增至2700多辆次,人流量2.5万人次。巨大的交通流量增长,导致渡江交通经常堵塞,汽车待渡排队常长达一公里,等渡时间一般2~3小时,特别是汛期雾天,只能停渡,人们只能望江兴叹。

   另外,作为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故乡,不仅需要一座大桥来连接两岸,沟通湘潭市对外交通,方便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国的政要、名人、游客等前往韶山参观毛泽东故居,也需要一座地标性建筑来展示湘潭的发展和实力,拉动两岸建设发展。

   担负如此多的任务,尽管还未开始设计建造,湘潭一大桥就注定是一个系统性、标志性的浩大工程,注定了湘潭一大桥的建设绝不仅仅是一座公路桥,更是一个对外的窗口。

   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兴建湘潭大桥。10月,大桥兴建委员会成立,由中共湘潭市委书记姚欣任主任委员,中共湘潭地委工交部、湘中电业局、湘潭电机厂、湘潭钢铁厂、湘潭电缆厂、湘潭纺织印染厂、湘潭锰矿、江麓机械厂、江南机器厂、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湘潭市支行、湖南省第四建筑公司等单位负责人为委员。同时,成立大桥建设工程指挥部,由姚欣兼任指挥长,高大飞、冼立志、张耀民、穰明德、徐文华等为副指挥长,组织实施建桥工程计划。

   湘潭大桥的设计由交通部公路设计院主持,湖南省交通厅规划设计院和省基本建设局设计院参加。在设计过程中,反复调查和论证桥位选择,水文、地质的分析,桥形结构的选择。基础施工前,由湖南省交通厅和地质局各派一个钻探队,历时25天,进行了全面钻探,对地质剖面和岩石进行分析。在桥位选择上,将大码头、航运码头、怡和码头反复比较后,最后决定选址在怡和码头。因这里地处市中心,能就近与城市主要街道相连接,两岸为冲积层,河床平坦,岸上部标高21~31米之间均为砾石,以下为红砂岩,西岸土层在标高23~25米之间多是淤泥,覆盖层下约0.6米为卵石层,再下为红砂岩,一般厚度在0.5米左右,唯5号墩附近深达3. 61米,红砂岩层从西岸到4号墩范围内硬度在3.5度左右,最低极限强度为80公斤/平方米,较为坚固。国内外建桥专家极其重视桥型结构选择,1958年9月,交通部公路设计院院长、总工程师与苏联专家专程到湘潭考察桥址。经调查,提出3种桥型方案,最后确定采用第三方案,即9墩8孔、净跨60米上承式肋型钢筋混凝土拱桥。

   当时的正值大跃进开始,经济开始陷入困境,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开始撤走专家。所以,实际上进入施工阶段,一大桥基本上是自力更生的产物。

   随着设计方案的敲定,一场牵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工程就此拉开帷幕。

   土洋结合,连吊车船都是“拼”的

   1959年11月2日,湘潭大桥正式破土动工。建桥工程由湖南省基建局总包,参加施工的单位有省第四建筑公司、交通部公路局桥梁处。水上清基由建工部基础公司水工队承包。上部吊装工程由铁道部大桥局第五工程处承包。地质钻探由湖南省地质局、湖南省交通厅钻探队承包。施工单位和指挥部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来自全市、全省、全国40多个单位。越南还派8人来到建桥工地学习经验长达半年。

   工程技术人员采用三角交汇法,将基线设在下游,东岸以桥轴线的下游量251. 714米作为东岸基线,西岸下游量319. 872米作为西岸基线,尽管西岸上游障碍多,采用双基线核算,结果间距仅差3毫米,比较准确地完成桥轴线测量定位。

   尽管湘潭大桥的设计方案和选址都已完成,但当时,巨大土方、水泥、电缆等材料用量和机具用量摆在面前,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桥的建设依然是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保证赶在洪水来临前完成桥墩的建设,1961年,工程指挥部根据“自力更生、土洋结合、以土为主、力争外援”的建设方针,提出“大战四个月,保证桥墩出水面”,终于在四个月内,由建桥职工在洪水未到之前,捣制混凝土3万余立方米,将全部桥墩抢出水面。全桥吊装构件4000余块,总重1万余吨。湖南省建委集中全省10多个建筑安装部门,吸收交通部召开的湘潭建桥经验交流会上交流的经验,听取专家、教授的意见,采用钢木混合结构物扒杆吊装方案,按要求在四个月内如质完成吊装任务。

   在大桥的基础和各墩台的施工中,混凝土需求就达到3万多立方米。人们在杨梅洲采砂,用帆船运到工地储备。各地区厂矿为工程送来了2万米电线电缆。由于省内没有正规大型水泥厂,为解决水泥问题,除了马家河水泥厂进行全力生产和改进工艺技术外,衡阳、辰溪、长沙等地水泥厂都派出专人负责水泥交货和运输。仅大桥下部施工,人工立窑水泥就达到6000吨以上。

   没有专业的大型设备,也缺乏专业的小型设备。人们除了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加工外,对机具进行了不断改造革新。“土洋结合”,自力更生,人们不但改造了手摇泵,改造了镗孔机、活动上土机、扎丝回送器……更是在没有大型设备的情况下,将钢筋拱架和木质架结合在一起,进行拱架搭设。为了赶在洪水来临前完成桥墩基础,两个技术员发明出了一种“火箭式冲击钻”进行挖岩。正是这种只需要两个人操作的土洋结合“先进工具”,将以往需要上百人次进行的挖岩工作提高速度500倍以上,使得原本需要3年的工程量,在短时间内得以完成…….

   于此同时,基础施工搭设浮桥的施工船全是木船。由于没有铁驳船和挖泥船,人们用150吨木驳船装载重约22吨的苏式吊车进行水下作业,装载蛤蚌式抓斗抓泥,装载冲击钻凿岩工作。刚开始时,由于载荷不稳定,抓泥船出现倾斜等情况。为防止抓泥时翻覆,人们利用钢丝绳将木驳船外加圆木连接在一起,用来稳定船身。

   人海战术,河西取土挖出个雨湖

   在这场举全市之力的浩大工程中,除了3000多名建桥工人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辛勤劳动外,驻潭部队指战员、学生、工人、干部、农民等都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到建设大桥的义务劳动中,共达40万人次,有时单日就达上万人次。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没有大型挖掘设备、没有足够的运输设备,大桥的取土工作基本全是人工完成。河东段取土在现在的青少年宫位置,河西段在现在的雨湖公园位置。当时,雨湖还仅仅是几个小小的淤泥塘,建设人们在这里取土,最终,挖出了现在的雨湖大部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湘潭大桥是湘潭人“挑、担、拉、抬”出来的。

   先进设计,超前20年预留了煤气管

   数十万人,历时2年的艰苦努力,整个建桥工程投资1459.6万元,耗钢材3871. 266吨、木材1600立方米,投入各种施工机具186台,占地35585平方米,拆迁民房180栋。最终,这座当时全国第一大公路桥如同一条巨龙一般屹立在世人面前。

   桥为上承式肋型拱桥。全大桥长605. 22米,由9墩8孔、净跨60米上承式肋型钢筋混凝土拱桥与18.5米实腹板拱的东西引桥组成,包括东西引桥在内,总长1515米。桥面宽21米,车行道16米,两侧人行道各2.5米,车行道铺沥青混凝土路面。车道可以并行5辆载重汽车和通行80吨的斯大林级重型坦克。正桥两头建有亭式桥头堡,供行人休息和上下桥使用。

   不仅在体量上成为当时全国的标杆,湘江一大桥的设计理念也是非常先进的。大桥建成后,周边城市竞相模仿,长沙、株洲等地的多座大桥均是以湘潭大桥为蓝本参考建设的。大桥两端共设4个桥头堡,除了起到哨岗亭的作用,更是将桥头堡设计成了展览室。堡内安装金色五星的大宫灯,并绘制了浮雕。每到节日,桥头堡上便张灯结彩。

   同时,在河西原港务局特地建造了一座钟楼,用以配合一大桥景观。

   正桥人行道下预留电讯、电力、电缆暗槽以及一对自来水管。沿道安12对灯柱,可装设无轨电车线架,1966年7月改为6对“之”字形灯柱。更令人惊讶的是,大桥还预留了过江煤气管道,而湘潭的煤气工程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设计先进可见一斑。

   “架”在岩层上的“巨龙”

   1961年10月1日,在共和国成立12周年的这一天,大桥正式通车。省、地、市1万多人参加了庆典数十辆大小汽车列队隆隆从桥上驶过。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的华国锋参加大桥通车剪彩。

   大桥建成后,桥梁的维护管理工作由当时的市政处负责。之后虽然几经变迁,但对大桥的维护保养工作一直没有中断。现在,大桥的维护保养工作由市政维护处桥梁管理科负责。

   由于当时的施工工艺、技术、设备限制,没有桩基技术,湘潭大桥采用的是沉井施工,为筏板式基础,基础底部坐落在岩石表面。通车一年后经检查发现,大桥基础处河床冲刷严重。为防止河床被冲刷后造成岩石风化,技术人员提出抛石护基的方法。当时的市政处为此还专门招聘了潜水员,每年对河床底部进行检查,发现冲刷就立即抛石填补,以保证基础稳定。之后,桥管部门一直沿用这个方法,每年对大桥基础部分进行一次水下检查,两年进行一次大规模抛石。

   专用厕所,领导人和外宾来时才开放

   作为湘潭的一座地标建筑,湘潭大桥也成为了当时国家领导和外宾以及游客的参观景点。考虑到大桥上没有厕所,后来又在河西工人文化宫边特地建造了一座厕所。厕所派专人看守,不对外开放,仅在有接待任务时使用。负责厕所看守的工作人员平时住在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上世纪90年代末,厕所才被拆除。

        52年过去了,湘潭大桥至今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湘江之上。在人们的精心设计、建造和维护下,大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文革时间,造反派们开着成批的坦克从大桥上浩浩荡荡驶过,大桥也只出现了短暂的抖动。2001年,湘潭大桥进行了一次大修。大修后,经专家鉴定,这座横跨在湘江两岸的“巨龙”依然可继续使用30年。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