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薛家桥地名趣谈
2013-04-10 来源:武进档案信息网
薛家桥早先是条小街。街上的白秀才,开着一家杂货店兼粮行,门口的大凉棚成了当地的菜场。当时,有个姓薛的捕鱼能手带着一群水老鸦从苏北来此地落脚,捉到鱼就放在菜场卖。他乐于助人,男女老少亲热地称他“薛大叔”。

  白秀才见薛大叔逢年过节不送礼给他,心存不满,借口鱼摊脏臭,要薛大叔搬摊。薛大叔知道白秀才的鬼心思,就故意说:“白先生文才满腹,远近闻名,小人不揣浅陋,先作上联请白先生对了下联我再搬不迟”。白秀才蔑视地说:“如若我对不出你出的上联,菜场归你管理,且甘愿在街头河上搭座大石桥。”薛大叔指着鱼摊上活蹦鲜跳的泥鳅、鳝鱼和鲶鱼脱口说上联道:“鳅短鳝长鲶阔口。”白秀才自以为才高,谁知在鱼摊前踱来踱去,直到菜场散市也没想出下联,不得不说“容再思。”

  白秀才通宵苦思冥想。一连三日没对出下联。一则造桥要破财,二则无脸见人,他思前想后没办法,还是一死了之,深夜就投河自尽。也是他命不该绝,正巧一个渔翁驾船而过,把他救起。待白秀才转过气来,渔翁问过原委,哑然失笑道:“别急,这并不是你才学浅,其实是脾气骄躁。待我续对此联。”渔翁看了看船内黑压压的龟、鳖和蛤蜊,略一沉思,吟说“龟圆鳖扁蛤无嘴”七字。白秀才道声惭愧拍手称妙,又嘱此事请勿外扬。

  次日,白秀才说出下联,薛大叔仰头大笑说:“我本有意捐款造桥,方便乡村父老,况有积蓄白银三百两,请白先生代为劳神。”说罢,收摊别处去了。

  那渔翁知道了此事,讲出了白秀才的隐情。乡亲们不买帐,要白秀才承担造桥费。白秀才自知理亏,只得忍痛拿出三百两银子,造了一座石板桥。

  河上有了桥,方便了往来的乡亲们,有人便编了几句顺口溜:“薛大叔,好心肠,造座石桥通四方”。当地人忘不了薛大叔,把石桥称为“薛家桥”。
上一篇:荷花桥
下一篇:元宝桥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