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颐和园里顾盼趣生的“大乔”和“小乔”
2012-09-12 来源: 网整理
“二十四处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说的是杨州的瘦西湖。北京颐和园里的桥,在数量上比这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将带大家走进颐和园里那些顾盼趣生的“大乔”和“小乔”。

  十七孔桥

  1、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东连廓如亭,西接南湖岛,长150米,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十七孔桥的栏杆望柱上精雕细刻着544只生动美观、形态各异的小狮子,其手法和卢沟桥的建造风格非常相似,但石狮的数量比卢沟桥多五十余只。十七孔桥得名于桥洞的数目,为什么要建十七个桥洞?是满足帝王对“九”这个特殊数字的要求,“九”是极阳之数。从十七孔桥中间的桥洞往两边数,算上中间的桥洞,两边都是九个桥洞,这种说法可暂作一解。客观地说,桥洞的数目是因为桥本身的造型决定的,而十七孔桥的造型又与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具体景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七孔桥的长度、宽度、高度与昆明湖的面积和南湖岛的平面布局以及建筑的空间效果相适应,符合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十七孔桥中间桥洞南北两面镌有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联额,其中的匾额分别是“灵鼍偃月”和“修蝀凌波。”在乾隆皇帝的精神世界里,十七孔桥象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又象神话中的鼍龙状如半月浮游在平滑似镜的水中。可以想象,昆明湖中若是没有十七孔桥分隔水域,协调、平衡堤岸与南湖岛上的建筑比例,过渡并丰富空间的景深,即使再造出万种风情,也无法与之媲美。

  2、林彪桥

  在离半璧桥东侧几步之远的地方就是林彪桥,这是一座钢架水泥结构平桥,它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为方便林彪乘车进园游玩而修建的,这座桥属于特殊时期的产物,与周围的园林景观十分不和谐。在林彪事件之前,由于怕对这位“副统帅”不尊敬而惹出麻烦,那时的人们不敢把这座桥称为“林彪桥”,而是称它为“双木(林)桥”。这座桥1970年开始兴建,1971年完成。1969年,林彪在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林彪身体不好,行走困难,所以喜欢坐汽车。可是,要进到颐和园里他疗养的地方——清华轩,需要走很远的路。为满足这位“接班人”的要求,经过测量研究后认为,在石舫北侧的后湖上架起一座能通汽车的桥,就能使林彪在离清华轩最近的地方下车,然后只要走不远的路即可到达清华轩院内。林彪完全同意这个方案,并为该桥的建设大开方便之门,建设石桥用的有些材料还是从天安门修复工程中运来的,就是为了能使石桥尽快地竣工。不过,林彪还没等享用这座石桥为他个人带来的便利,就东窗事发。

  3、清华轩石桥

  清华轩位于排云殿宫垣西面,在罗汉堂前遗有八角莲池上的一孔石桥保留在慈禧太后新建的清华轩院内。清华轩院内南北坐落着一座汉白玉单孔石桥,花岗岩的桥体,拱顶有兽,云头望柱,瓶(平)安如意雕空心栏板,水池周围均有与桥栏相同质地的护栏,从桥上穿过,即到达清华轩正殿。

  4、养云轩小石桥

  在长廊北侧养云轩门前的葫芦河上有一架小石桥,小石桥长约7米,只起到点景作用。养云轩门前有白石小桥驾于葫芦形的河上,桥为汉白玉单孔拱桥,虎皮石桥体,南北向坐落,建筑面积48。95平方米,桥上东、西各有五块汉白玉栏板,桥头有抱鼓。汉白玉单孔拱桥的东侧,还有一座三孔拱桥,高4.05米,孔宽1.92米,虎皮石桥体,桥上砖砌护栏高0.9米,砖雕万字不到到图案。

  5、知春亭平桥

  知春亭原建筑始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岛四围环水,与岸隔绝。光绪十九年(1893)重建知春亭时为方便慈禧上岛游览,特意在亭的东面添建了一座平桥,使原来的湖心小岛与湖的东岸相连成现在形式。现存平桥东、西向坐落,建筑面积104.84平方米,高2.55米,桥下7孔,花岗石桥墩,桥上一平两坡,两侧22块栏板,24个望柱,涂深红色的油漆,桥西云步踏垛二步。

  6、半璧桥

  穿过宿云檐的门洞北行,有一座半圆形的石拱桥,呈南北方向横亘在后溪河上,许多人把它称作半璧桥。此桥为清漪园时的建筑,桥拱高大,桥下可以通行皇帝的画舫,桥上连接南北御路,是通往万寿山西部的必经之道。半璧桥的旁边,还有一座用水泥构造的相对平缓的桥梁,它也有一个名称,叫林彪桥。文革时期,林彪来园,因乘车无法进入前山一带游玩,于是,就在半璧桥的东边,新建了这座上可行车的水泥桥,同时,又开辟了一条与之相应的道路。它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

  7、界湖桥

  界湖桥是西堤最北面的桥梁,位于昆明湖内外湖与后溪河的分界处,“堤长横亘东西界,六桥首分内外湖”。界湖桥为西堤六桥之第一。界湖桥始建于1750年,石桥有三个方形桥洞,上面原有木构桥亭,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桥北原有路可直达德兴殿和西宫门,现只与西如意门和后山的路径通连。桥西原有水村居、织染局等点景,现已成为了颐和园的花圃所在地。桥东南有大船坞、小苏州街等临水建筑,站在桥上能望见半璧桥如一弯新月倒映在东逝的河水上面,其游览环境幽雅宜人。过界湖桥南行,就是堤花岸柳、委蛇曲折的西堤,而越往南行,场景越宽阔,如同舞台上徐徐开启的帷幕,万千气象次第跃入眼帘,让人应接不暇。

  8、豳风桥

  豳风桥是西堤上的第二座桥梁。桥西毗邻玉河斋、延赏斋、蚕户房等耕织图中的主要点景建筑,所以,乾隆皇帝将它命名为桑苧桥。1860年,桑苧桥被英法侵略者烧毁。1886年,慈禧太后重新修建后,为避讳桥名中的“苧”字与她死去的丈夫咸丰皇帝名字奕詝同音,并忌讳其音有“丧主”之嫌,便命大臣沿用桑苧桥之原意,改名为豳风桥。豳风是《诗经》中《豳风•七月》里描写西周时期豳地(今陕西省彬县)百姓农耕蚕桑等生产生活的诗歌。诗中反映的劳动场景与豳风桥西面耕织图中水乡泽国、男耕女织的生活场景十分吻合,故引经据典用作桥名。时至今日,豳风桥周围尚存活着少量百年以上的桑树,成为了那段历史的见证。豳风桥的桥身与界湖桥的桥身相比,除尺寸略小外,桥洞的造型也稍有不同,中间的桥洞为方形、两边为圆形。桥洞有调节湖水的作用,中间宽大的桥洞下还可穿行小船。通过桥体形态及所处环境的变化,让游客在观赏过程中产生一种新异的感觉。

  9、镜桥

  从东堤上观望,镜桥位于西堤中部,其八面玲珑的姿态既宜于观赏周围的景致,又能营造出有别于其他桥梁的艺术特征。镜桥的八方重檐攒尖式桥亭不仅造型新颖,名称也颇具匠心,自有其妙。过玉带桥南行,堤岸由宽渐窄,西堤的走向也由西南折向东南方向。行至镜桥处,内湖与小西湖隔堤相映,桥亭倩影分入水中。乾隆皇帝曾巧借李白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意境为桥名,并和以儒雅之诗:“落虹夹水江南路,人在青莲句里行。”“若道湖光宛是镜,阿谁不是镜中人。”游人可或坐或行于镜桥之中,身心俱能与天光云影共徘徊。

  10、练桥

  练桥在镜桥之南,为西堤第五桥。此桥一改前面桥亭的式样,建成一孔桥洞,上面点缀一座四方形的重檐攒尖亭。练是白色的丝织品,此处形容湖水清净如练。南朝谢眺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练桥具有开阔的观赏视野,南湖岛、十七孔桥、佛香阁中轴线建筑群、治镜阁、畅观堂、藻鉴堂等环桥景致都能一一收入眼帘。夏日练桥西面的小西湖中盛开着一片片红绿相间的出水芙蓉。盛夏的晨曦之中,当游客行至荷塘边,亲眼目睹乾隆皇帝描绘的“白鹭惊人蓦飞起,半空犹带满身香”的画境,怎能不心旷神怡?

  11、柳桥

  柳桥,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柳,让人想起绿色、生机和活力。而“杨柳枝”、“杨柳依依”、“月上柳梢头”,又让人联想起了玉人可怜的姿态。柳桥虽得名于柳色,但究其创意还有几分杭州西湖“柳浪闻莺”的内涵。“柳浪闻莺”原是因西湖“柳浪”桥而蜚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乾隆皇帝以“柳”字点睛在桥亭上,赋予了柳桥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柳桥与环境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12、绣漪桥

  绣漪桥建造于1750年,位于昆明湖东南与长河的交汇处,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绣漪桥的造型仿照江南水乡的单孔石桥建造,桥身呈东西走势,高跨在昆明湖流入长河的出水口上,过去北京的老百姓都习惯地把它叫做“罗锅桥”。当年,清朝帝后来清漪园游览时,经常从西直门外倚虹堂乘坐画舫经长河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故绣漪桥采用高拱的单孔形状,便于画舫顺利通行。在园林中架桥,不仅要满足过渡的要求,还要形态优美,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和谐。绣漪桥的设计与建造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桥体的高度与长度,既符合皇帝御船过渡游览的最基本要求,又艺术化地将单一的桥梁建筑塑造成了昆明湖上的一处名副其实的景点。绣漪桥不仅体态秀美,其栏杆也制作的非常精致,用“雕栏玉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桥正中的栏杆上镌刻着乾隆皇帝手书的“绣漪桥”匾,桥身两侧刻有一副对联,均为乾隆皇帝撰写。

  13、知鱼桥

  知鱼桥是谐趣园里重要的点景建筑,桥身平直,贴近水面,栏杆低矮,便于凭栏观鱼,坐赏园景。站在桥上可以俯看红鱼悠游,与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异曲同工。知鱼桥的名字取自《庄子·秋水·濠上》中庄子和惠子他们在过桥观鱼时互相辩论的典故。庄子高兴地说:“请看水中的游鱼多快乐啊!”惠子诧异地问道:“你不是鱼为何知道鱼快乐呢?”庄子便反驳道:“你不是我,你怎知我知不知鱼快乐?”辩论富有哲理性,给人以启迪。该桥用此典故命名,桥柱上还刻有乾隆皇帝数首和知鱼桥有关的诗作及唱咏风景的联句。

  14、荇桥

  石舫北面的湖水由宽阔开朗的水域忽然变成狭长而幽邃的河流,两者之间的结合处上,飞架了一座长方形的重檐桥亭,即荇桥。桥下有三孔分水桥洞,中间的桥洞宽大、高敞,可以通行尺寸较小的画舫。无论是凭栏于石舫之中,或是登临城关之上,荇桥秀美的形态与四周的环境都相映成趣,显得妩媚多姿。荇桥东西各建一座四柱冲天牌楼,牌楼上面的石额镌刻着乾隆皇帝描写亭桥四围山水风光的题字。东面的牌楼石额两面题字是“蔚翠,霏香”,西面的牌楼石额两面题字是“烟屿,云岩”。牌楼与桥亭曾被英法侵略者烧毁,光绪时期重建后,又在20世纪40年代被日本侵略者拆毁。所幸的是,乾隆皇帝的御题石额保存较好,90年代初期再次得以修复。

  15、玉带桥

  玉带桥是西堤第三座桥,建于1750年,整座桥体采用青白石和汉白玉两种石料精雕细刻而成。其样式有别于其他五座桥梁,为高拱形单孔石桥,其半圆形的桥拱、双向反弯形的曲线桥面。“长堤虽不姓髯苏,玉带依然桥样摹。”从乾隆皇帝的诗中可知,玉带桥的式样摹自杭州西湖苏堤上的桥形。它与昆明湖第一桥之称的绣漪桥形态相似,但玉带桥的桥券弧度呈半圆形,桥面上的栏杆数量也比绣漪桥多一槽,给人的印象比绣漪桥要高一些,而且更加圆润流畅,其实两座桥洞的高度相差无几。玉带桥西接玉河,因河水发源于玉泉山而得名,河长三里,是乾隆皇帝往来于清漪园和静宜园之间的水上御道。玉带桥东西桥身上刻有乾隆皇帝亲笔撰写的联句,桥上正中的栏板上还镌刻着“玉带桥”匾额。用“玉带”作为桥的名称,可谓形神兼备,境界顿出。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