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士为知己者死” 义字心中化豫让
2012-08-14 
赤桥,一座原本普通的石桥,因豫让在此演绎的千古绝唱,而名扬青史,也成就了赤桥村的声名。

  豫让生活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三家分晋之际。为给宿主复仇,他做了刺客,演绎了一段“义刺”的历史。关于他的故事,《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等著作中都有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中,写的刺客很多,但他们去行刺,都有不同的理由。然而,只有这个豫让,行刺的理由最为纯粹,最富理想色彩,最有国士气度。在他眼里,只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原则,他将一个义字高高托举在一切准则之上,并以生命作为殉葬。

  据载,豫让曾三次行刺对赵襄子,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次,征得赵襄子的同意,豫让在对赵襄子的衣服击刺三次后,举剑刺向自己,飞身跃入河中。一时间,河水鲜红,桥面尽赤。赤桥由此得名。

  据王剑霓先生考证,豫让刺赵的发生地就在今天的赤桥村。豫让舍生取义的地方,即位于现在赤桥村西侧的豫让桥。今天,在赤桥村仍然残留着千百年来人们祭祀豫让的祠堂——豫让祠,以及村民们称之为“豫让槐”的古树15株,其中9株都在千年以上。而那最能代表和象征赤桥村的豫让桥已埋在路面之下。

  当初,面对气势汹汹的智、韩、魏三家联军,赵襄子自知不敌,退守晋阳。智伯瑶调动三家联军,开渠的开渠、筑坝的筑坝,硬生生在晋阳城外建起了一个人造大水库,准备放水淹没晋阳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自己的部队最终被大水淹没,而他命人开凿出来的那条渠却成了后人浇灌稻田的水源。

  如今,智伯渠已与古官道一起构成了赤桥村的经纬线。在他们交叉的地方,就是古豫让桥的所在。
  
       据高继业老人讲,古官道、智伯渠、豫让桥,是赤桥村最为古老的遗存。官道,早先是由晋阳城通往西郊、往晋水之源头、进天龙山区的必经之道。而今,官道已成为赤桥村中的主要街道。街道上原有的铺路石偶而可见,街道中段矗立着《晋祠志》的作者刘大鹏的故居。街门向南,街门上悬有“父子登科”、“举人”两块木匾。院落颇宽敞,是一处四合院。院中居住的是刘大鹏的后人。院内地面用不规则的碎石铺砌,据说这些石块是刘先生外出时一块一块捡回来的。

  刘大鹏对赤桥有着极深的感情,他把赤桥村的美景概括为十处,进行了诗一般的构想和描画:古洞书韵、兰若钟声、龙岗叠翠、虎岫浮岚、古桥月照、杏坞花开、唐槐鼎峙、晋水长流、莲畦风动、稻陇翻波。可惜的是,稻陇翻波等四处美景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从刘大鹏先生的《赤桥村十景诗》中细细品味遥想了。

  赤桥村明清建筑中有许多匾额。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约50多款。相对完好、字迹可辩认的有40多款。与其他地方的匾额一样,赤桥村的额辞言简意赅,有的荣耀祖风,如箕裘世业、古家风、遗唐风、耕读第;有的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良好希冀,如光裕、竹苞松茂、兰桂芬芳;有的反映的是主人的道德追求和处世主张,如强恕居、宁静致远等。它们与各种木雕、砖雕及石雕等,共同形成了赤桥村的一大景观,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想象的空间。

  
上一篇:郝久古桥
下一篇:济南洛口黄河铁路桥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