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2012-07-27 来源:网络
著名的古籍《史记苏秦列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代,鲁国有一个叫尾生的人,跟一个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但是,到了约定的时间,那个女子并没有来,而河水却暴涨了起来。尾生为了表示不失信约,冒着被河水淹没的危险也不肯离开,最后竞抱着桥柱,被淹死在那里。
这里,我们不是评介故事里的主人公尾生的表现,而是为了说明我国早在公元前320年就已有了桥梁。
故事里说的这座桥的原址,现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25公里的蓝水峪上。它是一座木柱木梁桥,名叫蓝桥。
蓝桥只是史书上的遗迹,它早已不存在了。代替它留存下来的是另一座古老的名桥--西安附近的灞桥。
灞桥架在灞水上,最早建于西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是留存下来最早的桥梁。它最初是木桥,后来历代都要重修,到隋朝初年修成石梁桥。保存到新中国的灞桥,是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的木梁石柱桥,桥长近400米,有67个孔,各孔的跨长4~7米不等,桥宽7米。
古代的灞桥之所以出名,除了它的古老之外,还在于它对历史有过重大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的汉、唐时期,关中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长安是历代建都之地。长安人送客东行多至灞桥。古书灞桥上记载:"桥边多古柳,春风披拂,飞絮如雪,赠别攀条,黯然神往。"说的是古代人们的一种折柳惜别的风俗。就是人们送别亲人来到这里,折下几枝柳条相赠,以表示祝愿一路顺风的好意。人们在这里送别,总是离情难舍,依依眷恋,因此这座桥又有了个"销魂桥"的别名,并引来了历代许多诗词歌赋。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词《忆秦娥》中,有"年年柳色,灞桥伤别"的句子,说的就是这里。像这样吟咏灞桥的名句,还有宋朝词人柳永的"参差烟树灞陵桥";明朝人的"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等。诗词之中总是充满悲凉的情调。
今日的灞桥,古桥换新装,别是一番景象。
1957年,对古灞桥进行了改建。新的灞桥在原有桥墩石柱上,用混凝土实体墩接高,并将木梁换成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板。新桥长约400米,共有64个桥孔,桥上可容两辆汽车并排行驶,两侧为行人道。与此同时,和上面的这座公路桥并行,又建起一座16孔的铁路桥。两桥成为关中交通动脉,行人车辆往来桥上,络绎不绝。灞桥两岸杨柳依旧,保留有唐代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