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八省“通济桥”一览
2010-07-29 来源:网络
广东佛山通济桥

广东佛山通济桥


    广东佛山通济桥

  广东佛山通济桥在佛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意义,是佛山最早兴建的第一座大木桥,据专家考证,该桥早期由乡民集资修建的木质人行桥。

  通济桥长32米,宽9.9米。桥两端的抱鼓石,以祥云和蝙蝠衬托风车,体现出通济桥民俗的象征物——风车。桥身上雕刻着相传八仙过海时所执的神器,寓意市民过桥时祈求消灾、寻求平安的美好祝愿。桥柱的上部,用大象的头“拱”出一个果篮,里面有南瓜、仙桃,取意“象抱太平”。古代的通济桥,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出“九出十三归”的意念。如今也在新桥上得到体现:以防滑条取代台阶,在桥的北端安置9条,在桥的南端安置13条。不仅提高了过桥人的安全系数,同时体现了过桥企福的意念。通济桥下面的水体面积2000平方米,并设立了亲水台阶、知鱼轩、乐鱼亭,取意于古诗“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

  福建漳州通济桥

  福建漳州通济桥,即江东桥,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称虎渡桥,又名通济桥,是一座多孔梁式石桥,位于龙文区与龙海市交界处,横跨于九龙江北溪下游。

  宋绍熙元年(1190年),这里曾架过浮桥,嘉定七年(1214年)郡侯宗正少卿庄夏始建石墩木桥,嘉熙元年(1237年)木桥毁于火,于是在漳州郡守李韶倡议下,建成梁式石桥。《龙溪县志》记此石桥“广二十尺,长二千尺”,桥孔“十有五道”。1970年于古桥上加高架设钢筋混凝土公路桥。今在靠西岸公路桥下,尚存古桥的五座完整桥墩、两跨桥面及残墩基9座和东西金刚墙,残长100.35米。桥墩以0.35×0.4×5.2米的条石交错叠砌,呈舰首形,通长11.4米,宽5.3米。墩间每跨以3-5条石梁铺成桥面。

  该桥的石梁每条长22至23米、宽1.15至1.5米、厚1.3至1.6米,重达近200吨。这是桥梁建筑中的伟大创举,中外建桥史上的奇迹。

浙江余姚通济桥

浙江余姚通济桥

  浙江余姚通济桥

  浙江余姚通济桥横跨浙江省余姚市城中的姚江之上,沟通余姚南北两城的通济桥,如长虹卧波,气势雄伟。通济桥又名舜江桥。由于它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故被称为“浙东第一桥”。

  据《余姚县志》载,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原系木桥初名德惠桥,木结构。后又改名为虹桥,屡建屡毁。元至顺三年(1332年)改建成石砌三孔桥,定名为通济桥。

  通济桥全长90米,高大雄伟,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道:“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便足以证明。北宋时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旅行至此,更是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山如碧波翻江去,水似青天照月明。唤取仙人来此住,莫教辛苦上层城。” 现存的桥是清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一1731年)重建,用木椿2100根,人工约4万,全长约90米,共106级。

  通济桥是一座陡拱式三孔两墩石桥,桥面中心宽5.61米,主孔净跨14.2米。桥顶栏板里侧刻有对称的莲枝浮雕花纹,线条流畅。24根望柱上都刻有石雕,其中桥顶4根望柱上雕刻着狮首石像,形态逼真,精致秀丽;桥南坡和北坡的望柱顶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莲花座。在主拱圈两侧边墙上,分别刻有对联,朝东联为“千时遥吞沧海月,万年独抵大江浪”,朝西联为“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整个桥型显得稳重、雄伟,远远望去,长虹中跨,体势腾辉。

  通济桥是余姚市城关镇的交通要冲,北近舜江楼,南通江南直街;行船东通宁波,西达绍兴、杭州。从岸边望去,该桥形体右倾;桥下碧波荡漾,桥孔高圆,倒影成环。

  四川华阳通济桥

  四川华阳通济桥,位于成都市华阳镇西,横跨府河,又名“中兴大桥”。清道光五年(1825年)由举人贾琏生募捐修建。1949年冬,国民党军队溃退时炸毁东端1孔,1952年修复。

  该桥系卷拱7孔石桥,宽10米,桥上有石栏,立石柱108根,中嵌石板,镌刻有人物、飞禽、走兽、花卉及十二生肖浮雕。

  贵州贵阳通济桥

  贵州贵阳通济桥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的头桥、二桥、三桥旧名通济桥,头桥在民国初年桥头尚伫立一亭,名“山溪一曲亭”。亭柱上有一联,为陈冠山所题:“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身。”那时的贵阳交通不便,北往四川,有关刀岩及鸦关所阻,羊肠小道步行困难。西去云南,出西门须沿着市西河岸先到头桥,再经二桥、三桥,才转入通滇大道。人们送别亲友赴滇川都送到头桥而止,桥头建有接官亭,为官府送往迎来之所。

  浙江金华通济桥

  浙江金华通济桥俗称金华大桥,位于金华市西南隅。它是金华的胜景之一,横跨婺江之上,是连结金华南北两区的纽带,是通向兰溪、衢州的要道。通济桥白天人来车往,络绎不绝;入夜灯光桥影,江波荡漾。夜景之美,令人驻足忘返。

  通济桥位于八一路南端,横跨婺江南北。原为浮桥,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建成十一孔石墩木梁桥,上覆桥屋50间,间以三殿两亭,亭置四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等神像,蔚为壮观,后屡毁屡修,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重建成十三孔石拱桥,桥长213米、宽7米、高14米。解放后修建桥面加宽为10米,北岸增建二孔拱旱桥。

  通济桥横跨在婺江上,婺江将金华分成南北两区。很早以前只有浮桥相通,但每遇江水暴涨,往往桥断舟散,交通断绝。大约在元代大德四年,西峰寺及庵禅师为沟通南北,倡议改建石桥,并为之输财集资,四处奔走,耗时五年半,砌成了11个桥墩,可惜还来不及架桥梁,及庵禅师去世,工程也就停下来了。

  又过了许多年,方由西峰寺主持云龙带头一尽衣钵寺产作建桥之资,集成裘,通济桥终于在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大功告成。当时的通济桥是11孔石墩木梁桥。墩形西正方而东小椭,以杀水怒。墩高去水41尺,桥面又高出墩上8尺,桥长780尺,上覆瓦屋五十间,间以三殿两亭,亭置四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等神像,雄伟壮观。

  后屡经修复,到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改为13孔石拱桥,掀掉屋瓦,加筑石栏,别有风光。解放后桥面加固加宽,北岸增建二孔石拱旱桥,桥上设置了形如花树的路灯,中间为行车道,两旁为人行道。如今白昼,通济桥上汽车成队奔驰,行人接踵如流;入夜,灯光桥影,江水摇曳,分外妖娆。

  福建连江通济桥

  福建连江通济桥俗称江南桥。在连江县城南门外,横跨敖江之上。《连江县志》载:“通济桥,在南门外。隋大业年间,僧独觉造。首尾石梁,中流仍渡以舟,名曰‘红亭渡’。宋政和四年,玉泉寺僧真党募造,越七载成,计十八门,长五十丈,广一丈六尺,高三丈有差。语其徒曰:‘我死,沉骸桥下,则桥永无坏’。人怀其德,不忍。因造塔桥南瘗之。”后元、明、清历代多有维修。解放后利用其原有桥墩改造为木质公路桥。1972年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

    通济桥又是连江解放的历史见证,1949年8月16日凌晨,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连江,在这里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的搏斗。有暇站在桥上,桥下水声潺潺,沙坂泛绿,视野开阔,景色壮丽。著名的敖江十二景之一“蝶案潮平”即在这里。每年端午,敖江龙舟竞渡,桥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

  山西省侯马市通济桥

  山西省侯马市通济桥位于侯马市新田乡南堡村南。浍河在此由东向西流过,通济桥横架其上,作为太风公路原来的必经之路,是沟通南北的要道。年代不详。

  该桥为镶边纵连砌置法。桥身南北长181.9米,东西宽7.6米,有7眼桥洞,整个桥体由砂岩砌置而成。桥底至桥面高度为4.6米,拱高3米。桥面两侧栏杆高0.7米,间柱高0.9米,柱头雕刻为八棱形。栏杆石为60×2,间柱62×2厘米。栏杆部位有阳刻的雕花、流云及人物等图案,相传有“七十个狮子、七十二个桃、还有四个挨打猫”之说。由于长期作为交通干道,整个桥体破坏较为严重,尤以桥面的栏杆部分尤为严重。

  该桥的建筑年代不详,根据《续修曲沃县志》记载:“浍水桥,即晋平公与齐景公相会地,今名通济桥,邑人行世缗等捐金重修”
上一篇:漫话中华桥文化
下一篇:浅话浮桥
延伸阅读: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