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16时
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
中铁大桥局施工的
新港高速公路
双柳长江大桥南岸(鄂州侧)
锚碇基础第一层1号块
开始混凝土浇筑
此次是双柳长江大桥锚碇基础首次浇筑
标志着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项目建设
全面进入快车道
大桥简介
双柳长江大桥起于武汉市新洲区S111汉新线,止于黄鄂高速,途经武汉市新洲区、鄂州市华容区,路线全长约34.7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其中,跨江主桥为主跨1430米、宽50.5米的钢箱梁悬索桥,为目前长江上在建的最宽钢箱梁悬索桥。
此次浇筑施工的双柳长江大桥南岸锚碇
位于鄂州市华容区
施工环境复杂
南岸锚碇为重力式锚
基础采用扩大基础
基础尺寸为75米×82.6米×18.5米
锚体设置左右共两个锚室、支墩、锚块
支墩支承于扩大基础上
左右锚块之间设置压重块
并与之形成一体
左右侧锚室、锚块中间设置行车道
锚室中的散索鞍位于桥面以上
锚碇基础
采用水平分块、竖向分层的方式施工
平面被横纵向后浇带(宽2米)划分为4块
高度方向分7层施工
分别为1×3米+5×2.6米+1×2.5米
第1层为3米高
分2块浇筑
第2至6层每层为2.6米高
每层分4块浇筑
第7层为2.5米高
分4块浇筑
本次浇筑为第一层1号块
总浇筑方量3183.7立方米
共投入1台天泵、2台地泵、2台塔吊进行施工作业
坚持技术引领 保证施工质量
双柳长江大桥南岸重力式锚碇体积十分庞大,混凝土浇筑方量高达23万立方米。施工阶段混凝土易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引起体积变形不均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因此,水化热的控制是锚碇混凝土施工的关键。项目部建立了一套温度调节系统,在浇注混凝土前,锚碇钢筋骨架内部设置了大量的冷却水管,这些管道如同人体的“汗腺”,可将混凝土内部积蓄的热量带出体外。
为便于管理人员随时掌控内部温度,混凝土内部还设有温测元件,测温元件将混凝土内部实时温度反馈至温控系统,当混凝土内部温度超过25℃时,电脑温控系统会自动报警,温控系统进行冷水水循环系统进出水量调节,以控制承台混凝土温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加强施工组织 提高施工效率
如此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所需的人员、机械设备数量也是极大的,现场施工组织成了摆在建设者面前的又一难题。为保证锚碇浇筑优质高效完成,项目部加强与各方沟通,施工前多次召开筹备会,从天泵、地泵等现场设备的布置,到混凝土运输车辆的配备等进行周密细致的部署,明确混凝土搅拌、运输作业时间,并安排专人进行交通疏导,确保混凝土及时送达施工现场。
此外,项目部精心策划,强化工序衔接,压缩工序转换时间,科学精准调度资源,确保连续施工。对锚碇浇筑作业进行分阶段、错工序施工,在浇筑过程中采用塔吊加导管,配合混凝土泵车施工的工艺,边浇筑、边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快速、灵活浇筑。
坚持底线思维 保障施工安全
悬索桥锚碇浇筑施工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在锚碇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和重物搬运,存在大量预埋件、作业平台安装及吊装作业等技术难点和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项目部通过技术交底、安全培训、工艺试验、施工推演、网格分工等手段有效确保了施工安全。
为充分保障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项目部在设计方案之外,在锚碇施工现场增设不锈钢扶手、钢跳板等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规划前期,项目部充分做好安全风险分析,充分考虑作业场所有限、施工设备繁多、临时用电较多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安全护栏等专项设计,最大程度保障现场施工作业的安全。
项目意义
双柳长江大桥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中近期重点建设的湖北省过江通道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G9906武汉都市圈环线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增强过江通道供给能力,有效推动武汉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为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