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127天的艰苦鏖战,6月26日上午,由中铁二十局三公司承建的北海市跨海第一桥——北海西村港跨海大桥两个主塔全部顺利封顶,为大桥国庆期间全面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村港跨海大桥为广西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点工程,2019年3月开工建设,大桥全长2544米。其中,桥梁总长1776米,桥面宽38米,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总投资约9.4亿元。
大桥主塔采用国内罕见的大倾角空间宝石形结构,造型来源于北海市出土的西汉文物铜凤灯。主桥“凤冠琴韵”构思将铜凤灯形象演绎成桥塔造型,配以如同琴弦的拉索,使现代桥梁技术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独具魅力,为全国首创。
该桥建成后,对北海市打造“百里海岸海滩海景带”、创建全国向海经济的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一带一路”重要门户和枢纽发挥重要作用。
自上场以来,项目建设团队遵循“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动态优化施工方案,大力采用、推广新工艺,统筹物资供应、机械设备、人员调配等工作,积极克服北海雷暴、台风等恶劣天气,以及水上、高空、风中及大型构件吊装作业等相互交叉影响,对各个环节施工进行了精细论证,确保了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开展。现场机械作业
在主塔施工中,基础采用“先桩后堰法”施工,针对大桥桥位复杂地质,选用反循环钻机进行桩基施工,效果良好。在大体积水下围堰封底施工中,建设团队在大桥主塔东西侧支栈桥上合理布置施工机械,并安排专人轮流值班更新浇筑信息,10名测量人员实时对132个导管孔位进行精确监测,经过2次连续48小时作业,顺利完成两个主塔水下封底施工,单个主塔封底浇筑的混凝土超过4800立方米。主墩夜间施工
在主塔承台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模型,不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大限度使得水化热总量、水化速率、水化热温度峰值、内外温差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的产生。同时,制定海洋环境下混凝土防腐保障方案,确保了承台施工质量,并连续三年荣获“广西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针对复杂主塔结构施工,项目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选用合理的吊装机械,外倾下塔柱采用主动拉杆配以翻模法施工,内倾中塔柱采用主动横撑配以液压爬模法施工,上塔柱采用主动横撑配以翻模法施工,最终实现主塔顺利封顶。
该工程紧邻北海银滩东区海滨湿地公园,栖息着苍鹭、剪尾、招潮蟹、海桑、卤蕨等数十种动植物,生态保护压力巨大。建设团队坚持“环保、安全、合理、适用”原则,进场规划时,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尽量考虑使用荒地及其他弃耕土地,仅大桥西岸的临时用地就节约土地40亩。整洁的施工现场项目建设团队严格执行环境管理“三同时”制度,第一时间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影响报告表》,认真做到边建设、边修复。此外,在施工中全面推行工地除尘、栈桥降温、湿地防护等保护措施,精心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坚持做海洋施工的“生态卫士”。建设者利用退潮间隙在海滩捡拾垃圾
项目建设团队合影
在后续施工中,项目团队将全力以赴,大力弘扬实干文化,争先文化,品质文化,品牌文化,又好又快建设精品,为加快建设富强、开放、生态、文化、幸福新北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稿:中铁二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