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4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指导,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网主办的“2021建筑设计行业院长论坛”在南宁召开。天强TACTER总经理祝波善先生受邀在会上作《勘察设计企业上市审视与现代管理创新思考》主题发言。
大会期间,祝总就设计企业上市面临的风险和问题,建筑设计企业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地位下滑的原因,以及十四五期间建筑设计行业的政策导向将如何演进等行业热点问题接受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网专访。
祝波善天强TACTER创始人、总经理、首席咨询师
记者:设计企业上市存在了哪些风险?
祝波善:作为建筑设计企业,上市之前应该主要要考虑这几个方面:
01本身的合规性
尤其是一些股权、治理、法律等方面的合规性,这是一个基础。
02项目核算
针对我们行业而言,实际上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项目核算,因为根据上市公司的要求,必须要做到权责发生制。替换到我们行业的话语,就是必须要对每个项目收入成本核算到位。实际上这个难度是非常之大的,并且很多公司在推进这个工作的时候,碰到原有的这种院、所两级模式改变挑战。很多设计企业不仅推进不下去,甚至会给内部带来相当大的混乱。
03上市之后必须要解决持续增长问题
过去我们的建筑设计企业也在增长,但是很大程度上是靠人员规模的不断累加,实现的一个增长;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这种模式的增长逐渐不被看好,就会面临着我们设计企业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的转变。
04内部的管理
因为上市之后就是一个公众公司,要求完全透明;对于我们从经营到生产,以及内部一系列的管理方面,我们大多数建筑设计企业过去在这方面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由此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可能对我们内部的组织冲击会很大。
具体而言,我们业务拓展方面,新的业务没有培育起出来,但是传统的业务又受影响。现在已经上市的部分公司,上市之后整个业绩并不理想,往往是由于内部管理的滞后。我们这个行业主要是靠人,管理主要是针对人的一些管理,如果有些问题,过去还可以通过时间来不断消化,将来全透明、公开之后,实际上也是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
记者:从您服务的这么多上市公司,请总结几条比较成功的地方?
祝波善:我们的建筑设计行业,最早上市的一批主要是民营为主,他们实际上是从战略角度,必须要解决他竞争中这样的一个段位问题。可能原来它是一个地区性的公司,通过上市他趁势发展成一个全国性的公司。
苏州的两家企业非常明显,园区院,上市之后叫中衡设计,原来的苏州市院现在叫启迪设计,这两家在上市之前,都是一个地区性的设计机构,90%的业务是在本地域,上市之后,借助资本力量,实现品牌、平台、资源的上台阶,已经发展成为在行业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大家关注的设计公司。
类似于这样的企业,实际上他通过上市实现了整个公司的能力、整个层级的大幅度提升。因为是民营企业,公司的股权和骨干紧密挂钩、公司治理相对清晰合理,在上市的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大家愿意共同去面对。
现在一批国有的单位也有在上市,基本上都是和已经混改的企业,因为有一个强烈的动力,就是通过上市,实现战略投资者、骨干持股的规范性,乃至股权退出的有效机制问题。对其它类型的企业要想实现内部的这样一系列调整和转变,实际上难度还是挺大的。
记者:当前这么多建筑院上市,你觉得他们的源动力是什么?
祝波善:刚刚讲到的是以苏州这两家企业为例,因为后续大家也逐步都考虑上市,除了自身的战略方面、公司治理方面的考量,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和竞争的格局有关。大家面临着面对新的竞争环境的品牌和资源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尤其是现在很多的业务升级、新型业务的培育,像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等这样的一些业务,都需要我们设计企业走到更前端,能够在整个产业链上有更大的主导性。这就对资本化能力提出了要求。通过上市实现资本化能力的提升,运作项目的空间就会更大,当然整个品牌也提升。这些都是从他的自身发展角度。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竞争倒逼!行业内企业上市有个有趣的现象,往往都是两两上市、或是地域相近的单位扎堆上市。就是在同一个地域,或者同一个直接竞争的环境中,两家或几家直接竞争对手中的一家上市成功,另外一家或几家不得不上。像苏州园区园上市了,苏州市院如果不上市的话,对他来说,无论在吸引人才,品牌影响方面都会面临压力。因为苏州这两企业家上市了,对于江苏省内的其它大型建筑设计机构就会带来进一步的压力,所以他们也会加快这个步伐。江苏的建筑设计企业上市多了,相邻省份的建筑设计公司压力也会很大。再比较集中的就是深圳,深圳最初的是深圳建科院、华阳国际上市,尤其后边又上市了几家民营企业,对其它同行单位,是否要上市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选项。目前,上海地区几家以方案为主的企业也出现这样的情况。若干年前我们会认为方案为主的公司主要是靠创意,不需要上市,问题是有一两家上市,对其他企业就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无论是一个全民营的设计公司,还是一个国有混改的公司,实际上上市还为了解决股权有序退出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设计企业的股权面临着一个内在的困扰,那便是传承问题。纵然某一个创始人,股权上面他完全可以主导,但是他依然面临一个难题,设计企业股权是很难进行代际传承的,上一代传给下一代,所以大多数都面临一个有序合理退出的问题。通过资本市场退出可以更规范,而实际上有些的企业没有外部一个很明确的规则,在内部往往会出现问题、漏洞。
所以,上市一定程度上很重要的还是解决股权这样的一个有序流动。我们前一轮2005年以前改制形成的那么多民营化的企业,当初改制规则形成的一个股权结构、股权流动规则。10年,20年后会带来很多问题。可能当时是根据编制来进行股权分配,有身份的人就有股权,但是20年过后,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上市实际上是来解决股权规范管理的问题。
记者:为什么十三五期间建筑设计行业的地位在急速下滑?
祝波善:我们整个行业的地位的下滑,与行业主管部门所报出每年的行业规模变化,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因为在过去十年里边,我们整个设计行业,住建部公布的每年收入都是呈现出一个比较靓丽的增长,只有2015年同比前一年增长低于10%,其他的年份全在20%以上。但是实际上行业的情况并没有这么乐观,最核心的体现在行业地位的下降,这种地位很大程度体现在和甲方的关系,以及在产业链中地位的下滑。几个方面原因:
01政策原因
不是政策的好与不好的问题,实际上是政策的一个适应性的问题。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方向也是清楚的,但是实际在执行的过程之中,和我们很多现实的状况,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的情况。
例如,政策鼓励推进工程总承包,但企业在推进的过程中就会碰到很多具体问题。再如,行业的收费标准问题,主管部门取消标准的出发点是认为将来要走市场化道路、通过供需关系来决定收费,或者是通过提供集成化的服务来以结果来衡量价值,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我们这几年的政策指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导向,政策逐渐引导,把施工图要转到施工企业。对我们设计企业而言,方向可能没有太大问题,但是设计企业没有准备好,或者还有非常多的客观条件。
02我们设计企业自身的转变没有到位
我们现在整个行业到过去五年,我们的思维方式、运作逻辑,基本上还是再往前10年的这样的一个延续。再往前也就是2015,准确的可能是2013,2014年以前,我们整个行业是普遍增长,那个时候大家主要的是运作逻辑,就是怎么更多的拿到项目,怎么更多把项目给消化好。从2014-2015年之后,这个情况发生改变,但是我们没有与这种变化适应的有效做法。或者有时候遇到变局了,我们往往是在原有的做法上去加倍去努力,从而,就会出现了我们行业的这种恶性的价格战。进行纵向的产业链上比较。
我们过去习惯于把设计和施工来进行比较,容易发现,现在很多施工企业的一些运作逻辑,尤其是大的施工企业,已经和资本在紧密的结合。例如,前几年PPP项目,已经和资本、产业结合。而我们的设计企业更多还是在分段的逻辑之下,做我们范围内比较固化的事情。两相比较,从产业链角度,设计企业可以承担的一些的工作和承担的范围就会变小。和甲方来比,也体现我们行业的这种的技术研发的滞后,体现在创新、创意是不足的。为什么这么说?现在作为甲方,在面临这样大的一个变局,也有很多的困扰,这些问题谁能帮甲方解决,我们的设计企业恰恰因为在过去遗留这样的惯性,更多是一个任务导向型的,拿到任务、完成任务,实际上我们都不是一种真正的需求导向,真正的去创新导向,所以我们不能给甲方更多的超值服务。从而在这方面设计企业的地位、位置又往下退。
但是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太悲观,因为我们整个行业,包括任何一个行业,在调整的过程中,都会激发出新的变革动力。现在业内已经有一批的单位,在积极的做一些努力和调整,也可能在这种情况之下,设计企业才会真正创新有创新的动力和压力。过去我们都是在漠视这些问题,甚至更多是把责任、原因往往外推。
我举一个例子,像现在关于乡村振兴,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他是未来很好的政策方向,但是我们设计企业很难做,因为没有盈利模式。我们也专门研究过,现在社会上有些企业做乡村振兴,已经找到盈利模式,就是它的产业链更长,就是通过乡村振兴,拿到相应的资源,如何运作好这样的资源便成为重要的能力,这就是要把产业链、服务链条真正的拉长。过去我们的设计企业边界感还是太强,就是我们习惯于做乙方,一直不太愿意跳出来,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就是数字化,数字化将来和数字孪生、孪生城市等结合。设计企业在工程前期拥有一定的数据,怎么能真正能打破全程,尤其是走到运营端,如果真正能把这块走通,设计企业就可以有更大的的一个空间。
所以归纳起来,就是设计企业一定要跳出原有的业务逻辑,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之内,实际上是往前端策划,往后端的运维过程之中用数据来贯穿,对自身的服务要不断迭代。因此,就要求我们整个内部的的运作逻辑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记者:十四五期间建筑设计行业的政策导向会如何演进?
祝波善:我想有一点是非常乐观的,现在的政府主管部门开始关注并重视勘察设计企业的行业定位问题,接下来应该也会把行业管理的相应的职能进行必要的优化,过去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不同的管理部门就有不同的角度。
现在行业里边有些矛盾、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了,整个建筑设计行业过去十年里,全行业的人均设计收入基本上没什么增长,利润率持续走低,而实际上这十年成本增加了很多,所以设计企业发展的困扰会越来越大。这几年面临着一系列的资质管理、招投标等这些改革的政策,对建筑设计单位而言,似乎适应起来非常困难。到目前为止,我们综甲资质中没有一家建筑设计企业。
再如,像推进工程总承包,只有少数设计单位做的好,但是往往也有其他的特殊的资源。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我相信接下来政策方会研究出台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有效促进设计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