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创崭新奇迹在这些方面填补中国诸多空白
2018-02-22
洁白的交通标志线、变幻的灯光长龙,在中国南部繁忙的伶仃洋海域,“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这座全长55公里的大桥飞架三地,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它的主梁钢板用量达42万吨钢铁,足够建造60座埃菲尔铁塔;它拥有世界最长海底隧道,全长6.7公里,全部采用沉箱预制搭建;它使用的108万立方米混凝土,每一粒都可以溯源;它使用的建造方式,是像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搭上去的……
工程师们称它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最具挑战性的跨海桥梁工程,它见证着大桥上的中国在技术、装备、科研水平等多个领域取得全面突破。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从事桥梁建设30余年,谈起这座桥,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自豪。从2004年开始筹备,余烈参与了它从孕育到诞生的全过程。
“港珠澳大桥的意义首先在于交通。此外,它在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对未来大湾区的建设意义重大。”他说。
“随着大桥落成,大家更加关注它的影响、使用、效益和三地融合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标准走出去的问题,这座桥连接历史与现在,也面向未来。”他说。
港珠澳大桥建设在技术、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填补了中国诸多空白,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中国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大桥建设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探讨三地如何在一个项目上沟通协调,对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中国是一个桥的国度,从古代的桥开始,在河里放置石头作为跳凳,到现在约有80万座桥,桥梁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一大亮点。”他说。
即将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横跨东西、飞架三地,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人们不禁回想起135年前,太平洋彼岸的纽约市万人空巷,庆祝一座大桥建成――布鲁克林大桥。这座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被人们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目睹着纽约湾区一步步成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中心。
人类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如今,港珠澳大桥的落成将使它成为一个崭新的奇迹,吸引世界的目光。
“港珠澳大桥在桥梁建设方面是一张名片,在未来管理上也应该是一个名片。它还在创造新的经验。”余烈说。
1988年,在香港经商的贺良梅决定到珠海投资设厂。经过30年的经营,天威控股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全球知名的兼容与再生打印耗材品牌。贺良梅经常往来港、珠、澳三地,坐渡轮转汽车,舟车劳顿。
“以前航班没那么多,有时候要急着回去,但刚好遇上台风,船还没开,只能陆路绕一个大圈。”他说。随着港珠澳大桥落成,他将有新的选择:从珠海到香港最快只要半个小时,回家的路途将不再遥远。
速度、活力、未来――港珠澳大桥带给人们众多期待。大桥所在的这片水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域之一。每天有4000多艘船舶进出,香港机场几乎每分钟都有航班起降。正如布鲁克林大桥象征纽约湾区的崛起,港珠澳大桥将见证粤港澳大湾区的跨越式发展。
贺良梅说,大桥开通后,将有更多投资者到珠海,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座大桥跨越的不只是地理天堑,还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人们正在考虑为它量身打造符合三地实际情况、融合不同法律和制度的运营机制,不断释放它的发展潜力。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助理苏毅说,现已基本完成大桥交通配额制度及通行费政策、口岸穿梭巴士、跨界车辆运行交通组织及管理、应急救援政策、驾驶人及车辆保险制度、大桥通关便利等政策事项的制定工作。
“我们期待车辆在大桥上川流不息的一天尽快到来。”苏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