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破茧化蝶振翅高飞——写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成立60周年之际
2017-11-21 
记者周献恩驻四川首席记者吴丹特约记者周显仁破茧化蝶振翅高飞

——写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成立60周年之际2127企事路http://www.zgjtb.com/gonglu/img/attachement/jpg/site2/20171121/c81f661ac8ec1b7e058c21.jpg/enpproperty

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郎川路。

生态典范理亚路。

黄河航道整治之兰州港。

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

省道217线理亚路上的回头弯道。

六十年,一甲子。四川交通事业从“蜀道难”到“蜀道通”,再到“蜀道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0年前,诞生于山城重庆的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四川交通设计院”,其前身为四川省交通厅航道工程队,四川内河设计院),投身于四川交通由“难”到“通”到“畅”的建设中,为我国西部地区水运事业、四川公路事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自身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业务由单一内河水运测设拓展到交通全产业链工程咨询。

如今,四川交通设计院已持有国家水运、公路和市政行业15项甲级、10项乙级资质,先后完成大中型水运工程项目700余项、公路勘测设计3万余公里,荣获国家、部、省级优秀勘察设计奖和科技进步奖130余项,成为集科研、规划、设计、咨询、监理、检测等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勘察设计研究院,在国内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破除“蜀道难”积攒独特技术实力

川江,历来因流急滩险而被人们叹为“绝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个难,是远山的呼唤,更是人民群众对交通的呼唤。60年来,四川交通设计院一直奋力呼应,踏实苦干,终成佼佼者。

“我们设计的每一条航道都在崇山峻岭中奔腾,每一条路都在复杂山区里蜿蜒,60年的传承积累,形成了独特的山区水路、公路测设技术。”四川交通设计院总工办主任胡斌表示。

渠江渠化工程是国内首个内河渠化项目,规划9个梯级,四川交通设计院依托此工程总结出版的《渠化工程》已作为国家出版发行的技术指导书,对全国山区河流渠化发挥重要指导作用。他们依托在嘉陵江航运梯级开发的实践,研究形成的8项关键技术,不仅对我国山区河流渠化工程提供指导,也为相关专业设计规范的修订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积极服务于四川水运大通道建设。他们设计的乐山大件码头是目前国内山区河流上装卸能力最大的直立式码头,获得交通部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分三期研究完成的“内河航道通航条件关键技术研究”均获得部、省科技进步奖,解决了困扰我国内河航道建设多年的七大技术难题,并作为核心内容之一纳入“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与船闸水力学创新研究及实践”,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60年、几代人专注于内河水运,终于形成我院的技术核心。”四川交通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卢文蕾感慨道。

九黄机场勘测时正值冬季,他们克服无水、缺氧、冰冻、物质设备无法运送等难以想象的困难,为加快这座时居国内海拔第三的机场建设提供了准确的地质和地形资料,获得了四川省人民政府的高度评价。

在“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5500米、孔繁森同志用生命坚守的西藏阿里地区,他们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用自己的行动丈量地球、再次创造奇迹……

“我现在一闻到方便面的味,就想吐1四川交通设计院公路三处处长李杰表示,在高原地区外业工作中,不仅要忍受高寒、高海拔缺氧的煎熬,还要防止风沙、泥石流的威胁。手机时常没有信号,寂寞时只能看一看手机里家人的视频,一遍又一遍……

60年来,秉承这种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四川交通设计院的水运专业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上世纪80年代初即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省级水运甲级设计院之一;公路工程咨询专业技术水平全省领先,具有高海拔地区公路测设、库区复建公路测设技术优势。特别是近年来,承担了2000余公里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任务和200余项科技项目研究工作,主编、参编10余项交通运输行业规范、标准以及专业书籍。

两次华丽蜕变转型再启征程

“四川交通设计院的前身四川内河设计院,曾经是四川交通系统有名的特困户1见到记者,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一名退休干部介绍说。

60年来,曾经的困难户经过两次转型升级,已华丽蜕变成为省级强院。

据介绍,第一次转型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该院已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开始在市场中自求生存谋发展。然而,当时全国内河航运建设萎缩,尤其是重庆直辖后,长期赖以生存的长江水运勘察设计市场介入难度加大,更是雪上加霜。

“一年没几个项目,连续几年产值只有400万元左右。”四川交通设计院退休工程造价专家陈文雁回忆说,当时人才流失十分严重,生存出现危机。

面对如此困境,四川交通设计院决定改革求变。

跳出内河勘察设计市场,从单一走向多元;打破干部终身制,让有朝气、善管理的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聘用、引进技术专家、人才,并通过“传、帮、带”提升全院技术水平;实施技术质量经济责任制,分配向难度大、责任重、质量优、业绩佳的项目倾斜……经历阵痛后,短短几年间,四川交通设计院从单一水运成功走向“水陆并举”,从举步维艰实现快速发展。

自2004年开始,谋求第二次转型。

围绕交通运输打造全产业链技术咨询服务,开拓了水运和公路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审查,试验检测,市政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地质灾害勘查、治理等业务市场,成功实现产业链延伸和科研、设计、咨询、监理等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再一次实现自我跃升,奠定坚实发展基矗

“第三次转型,致力于提升核心竞争力,自去年开始已经拉开序幕。”四川交通设计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四昌表示。

记者了解到,他们围绕创建全国一流的“现代综合交通工程咨询企业”目标,正全力推进“五大工程”,即产业优化工程、人才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工程、科学管理工程和设计精品工程,探索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优化管理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全院科技创新水平;坚持质量为本,打造精品工程;推进人才强院,培养吸引技术领军人才;加强市场经营,以获得资源应用效益最大化……

经历两次蜕变,启动第三次转型,四川交通设计院不仅抓住了四川省交通发展诸多历史机遇,锻造了复杂山区水运、公路测设优势,而且构建了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的市场布局,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正从一家传统的交通设计院向现代综合交通工程咨询企业昂首前行。

生命线上勇冲锋抗震救灾敢担当

多山的四川省,是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而每次交通运输应急救援中,四川交通设计院总是勇于担当、冲锋在前,不惧生命危险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抗洪抢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展现出了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很多路段都改道了1时隔9年多,记者来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应急救援生命线映秀至汶川公路,看到修葺一新的道路两旁景色绚烂时,当地老百姓介绍说。

可是,当年大地震时,汶川周边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段、国道347线茂县至北川段这两条由四川交通设计院设计、通往重灾区的生命线也断了,救灾物资运送受阻。

“生命线!生命线!抢通!救人1四川交通设计院公路一处副处长余禹岐回忆说,当时他和同事组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时,大家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些。在映秀草坡救灾现场,在多段边坡垮塌、道路阻隔的情况下,他们冒雨摸黑查看现尝制定公路抢通方案。在抢通都汶路时,他们摸索着探路前进,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湍急江水,短短几百米,手脚并用爬了整整2小时……

无论是“5·12汶川大地震”“8·13特大洪灾泥石流”,还是“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他们总是冲在最前线,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那是防落链,是吸取汶川地震的教训,防止地震时桥面脱落而加设的1指着一根桥墩和桥面相连的铁链,四川交通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秦旭介绍道。

汶川地震后,都汶路段有21座桥桥面严重错位,宽度达几十公分至1米。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复位!然而,传统方法是要将桥面截断后逐跨复位,不仅工期长,而且会对本已伤痕累累的桥梁伤筋动骨。面对此难题,四川交通设计院大胆提出“同步顶升、整联复位”的技术方案,即用千斤顶把桥面推回原位,既快捷又安全。

在恢复最艰难、最复杂的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段时,曾有专家断言:“至少需要两年1而采用四川交通设计院的方案仅用3个月就抢通,创造了中国交通抢险奇迹。

今年8月6日,国道213线川主寺至汶川公路茂县石大关段发生大面积山体高位崩塌地质灾害。塌方阻断公路,8月9日抢通后必须立即保通。面对上部山体还有几万方岩石随时会垮塌的现实,他们大胆采用环状钢波纹管来实现道路保通方案,再一次创新应急保通技术。

不仅如此,在每次灾后公路复建中,面临地质破碎、断裂带多、生态环境脆弱等难题时,他们坚持地形、地质、生态选线,灵活运用技术指标,贯彻“川九路理念”,营造出“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和谐环境,让曾经的伤痛路变成希望路、复兴路……

从1994年4月30日处理乌江岩崩时,创造性运用“蜻蜓点水”测量法开始,每次受命于危难之际,四川交通设计院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总能创造性地解决抢通保通、灾后重建中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显示出了雄厚的技术实力。

以创新为魂设计生产力稳步提升

港口设计成什么样?戴上VR眼镜就能体会到;立交桥匝道走向是否冲突,模拟走一遍就知道;道路标志标牌是否合理,“行驶”一遍就清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交通设计,带来的想象空间可谓巨大,而四川交通设计院正在将想象变为现实。

“5年前,我们启动BIM技术的应用研发,率先将其应用到公路、码头设计上。”四川交通设计院BIM中心主任朱明对记者表示,BIM技术让勘察设计变得智能、直观和高效。

BIM技术能大幅提高设计效率。例如公路设计,传统方式是依据前期勘察、测量等基础数据在电脑上绘制设计方案,而应用BIM技术,电脑就可以“智能设计”,1小时内可“设计”60种方案并智能排序,“哪个线路好,电脑说了算”。而用传统方式,10个方案就需要1个月。

BIM技术也能对设计方案“查漏补缺”。如在建立国家高速公路G4217汶川枢纽互通立交桥三维数字模型后,发现两处桥面高差不一致;汶川互通立交桥采用分期建设,发现一、二期工程相互影响,部分结构物需提前至一期实施;在设计好的公路上“模拟驾驶”,像真正驾车行驶在未来公路上一样,可以轻松发现沿线标志标牌是否合理。

目前,BIM技术已在36个工可、22个勘察设计项目成功应用,初步实现测绘、路线和路基三专业协同设计,并自主研发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平台,BIM技术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他们先后获得5个国家级、3个省部级BIM技术奖项,并于今年被认定为交通运输部BIM技术行业应用研发中心。

为了推动BIM技术的应用,四川交通设计院还采用先进测绘技术平台——机载激光雷达、无人机测绘等,获得了比人工测绘更精准、翔实的海量数据。

更为难得的是,该院成功将BIM技术创新应用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为交通运输更加科学高效抢险救灾提供了全新技术支撑。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10小时,灾区受阻道路的三维模型就已清晰地投影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随后,交通运输部领导与在灾区一线指挥的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汪洋远程视频连线,部署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后72小时,他们成功自主研发了九寨沟地震灾情显示系统,该系统可通过网页端查看灾区前后对比情况、地质灾害点分布、处置措施及现场照片等相关信息,并不断维护更新,供决策部门及相关救援单位实时在线查询,为抗震救灾远程指挥、协调联动和快速响应提供高新技术保障。

“三维模型重现灾损现场,让决策层和专家能直观地掌握一线情况,看模型就能定方案。”朱明介绍。

60年来,从图板手绘设计到电脑CAD,再到BIM三维设计;从人工测量到GPS,再到无人机、激光雷达航测,每一项技术革新,都是四川交通设计院人面对技术难题不服输、敢创新的结果,也带动着设计生产力一次次提升。

设计一条路留下一件艺术品

“每次经过郎川路上的瀑布,都会非常高兴!这不是天然瀑布,而是我们利用废弃公路桥改造出来的1四川交通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自豪地说。

据介绍,作为出川的西北门户通道,郎川路(国道213线郎木寺至阿坝州川主寺段)平均海拔3500米,其中三分之二的路线行经红军长征走过的若尔盖大草原和湿地边缘。为了不破坏湿地生态,设计组将川九路生态环保技术发展升级,创新应用于高原湿地,采取了几十项环保措施,打造了一条“安全、环保、协调、独特”的生态旅游公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中国之肺”。依托项目形成的科研成果《高原湿地郎川公路修筑及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为国内湿地保护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如今,沿线农牧民开办起“藏家乐”,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到此观光消费,百姓生活正发生巨大变化。

“北有川九路,南有理亚路。位于甘孜藏区的理亚路,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融无痕的天路代表。”四川交通设计院公路二处主任工程师梁瑶说。

理亚路是连接“蓝色星球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侗的重要公路,全线海拔3600—4000米,途经海子山、亚丁国家自然保护区。改造前,沿线地形、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地质灾害易发频发。为切实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设计组遵循“露、透、封、诱”原则,对原有生态“最大保护、最小破坏、最大恢复”,营造“车行途中,人游画中”美好感受。如在原水沟以下加设纵向盲沟、铺设草皮,以减少人工痕迹;在沿线灌木、草甸较多地段,先移植再建设,路基成型后再还原;保留裸露的岩体、孤石,保持独有的高海拔石海景观;将路基边坡上的石块堆成“玛尼堆”,采用八瓣莲花状的藏式风格里程桩及藏族转经筒式护栏,沿途妆点了众多藏文化元素……

如今,沿着这条路去亚丁神山朝圣,国内外游客可以触摸自然的神奇,感受信仰的力量。这条路不仅让香格里拉的绝世美景不再险远,更成为藏汉民族的团结路、幸福路……

60年来,秉承“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质量可靠、安全舒适”的设计理念,四川交通设计院让设计的山区航道、港口和每一条高原天路,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智慧、汗水与大自然合作形成一件件艺术品。

成就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

“今后,我们将继承和发扬60年的优良传统,全面实施‘五大工程’,努力提升‘六个能力’(技术影响、科研创新、市场开拓、项目管理、精细服务、知识管理),迎着党的十九大绘就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通强国宏伟蓝图,不忘初心,奋勇前进,努力推进由传统勘察设计单位向现代综合交通工程咨询企业的转型升级,谱写我院发展新篇章1刘四昌满怀信心地表示。

本文图片由四川交通设计院提供

■记者手记

上下同心实干兴业

历史上,川军向来以勇猛、善战、不怕牺牲而著称。

采访中记者发现,60年里,四川交通设计院从“特困户”到行业领先的发展变迁,源于每一名干部职工既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又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找到自身价值,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

当面对起初走向市场的生存危机之时,他们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改革求变,消除阵痛,在“边角料”市场中抓住了机会,如愿实现“水陆并举”;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他们没有贪图“小胜”,而是勇于创新,延伸产业链,谋求更大发展空间;如今,他们在自身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基础上,仍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五大工程”作为精进之道,吹响了第三次转型升级的号角。

逆境中坚韧不拔,困难前永不退缩;坦途时心存忧患,顺境中居安思危。这是60年来四川交通设计院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最值得薪火相传的“革命本钱”!有了这个“本钱”,相信他们在新时代将拥有更广阔的空间!(记者周献恩)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