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12个高速公路通车项目建设纪实
2017-01-05 
“加减法”裂变“乘法”效应

——宁安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纪实

如何在监管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进而激发出推动工程建设的“乘法”效应,宁安项目办在改革试点这道选题中,通过认真做好“代建+监管一体化”这道“加减法”,激发项目监管活力,提高管理效能,赢得了改革发展新红利。

科学做“减法”让工程监管更顺畅

怎样下好改革这盘大棋,宁安项目办首先进行“减”,把精简当作最大的“抓手”,主要体现在架构、人员精简上,通过精简管理机构、合并工作职责、精化监管队伍、优化监管流程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从而规范了权力运行,提高了审批效率、减轻了承包人负担。

一是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做减法。整合、优化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人员及机构,把传统模式下业主机构+监理机构合二为一,相应岗位人员精简,合并工作职责,使改革后的管理机构设置实现了管理和监理的深度融合。

二是在管理性文件上做减法。宁安项目从大处着眼,合并管理性文件,将项目管理法人编写的管理大纲与监理单位编写的监理计划和监理细则合并,形成一套本项目唯一的管理性文件,改善以往管理性文件繁多却缺乏有效执行的情况,使管理程序更加清晰,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三是在监管流程上做减法。传统模式下质量控制流程的每道工序都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验收认可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而改革后以施工单位为质量控制主线,监管单位以巡检为主,仅着重对重要工程、隐蔽工程和完工后无法检测其质量或返工会造成较大损失的工程进行旁站,过程施工如模版安装记录、砼浇筑记录等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同时,取消了检验申请批复单、施工放样报验单等繁琐流程,监管人员抽检的数据与施工单位自检数据在同一张表格上反映,如此一来,大大缩减了工作流程,让监管人员把精力用在现场监管方面。

四是在检测频率方面做减法。宁安项目办结合新监理规范,合理降低部分项目的试验检测频率,例如土方压实度,现场无法较好的落实现行规范的检测频率,而通过合理调整检测频率,撤并了一些频率不切实际的检测工作,使试验检测人员有时间和精力对现场进行真实有效的检测,减少试验检测人员闭门造车的现象。

合理做“加法”

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对宁安项目进行“加”,就是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措施、强化监管职能,健全服务网络,强化考核体系,以此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效率和水平。

一是改革试点内容方面做加法。在实施“代建+监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同时,宁安项目增加了机电工程“设计施工维护总承包”和“房建工程设计监理一体化”两种专业化承发包模式。这两个模式的实施,形成设计、施工、监理共绘“一张蓝图”、公用“一个管理平台”、各方一条心的效果,实现业主、设计、监理、施工企业无缝衔接,对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二是在决策思维上做加法。原来业主决策偏重费用控制和进度因素,而监理决策偏向质量和安全因素,两者步调难以达到完全统一。如今,宁安项目实现了管理和监理的深度融合,业主和监理同心同向,所有决策都由一方决定,统筹考虑费用、进度、质量、安全综合因素,使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项目办、监管部到各监管小组形成了强有力的管理合力。

三是采取自行管理+更专业的社会服务方式。为适应“监管一体化”管理体制,项目办强化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自管能力,改变以往由监理替代企业自检的现状,要求承包人成立独立于经理部之外的质监部,作为施工企业的“督察”,对工程质量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以更好地落实施工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同时,为了体现公平公正,项目办舍得花钱购买专业服务,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了2家试验检测单位,作为本项目试验检测监理服务单位,独立从事试验检测工作,改变以往第三方检测咨询单位的性质,使试验检测工作能够更好为确保工程质量服务。

四是在人员资格要求上做加法。实行代建+监理一体化模式之后,组织机构相对精简,个人承担的责任和权利更为广泛,对人员素质要求也更高,为此,对人员资格要求上宁安项目因地制宜做加法,对主要监管人员全部要求持证上岗,其他监管人员以实际工作能力考核为主、持证为辅的原则,以有项目管理、监理或施工经验者优先。同时,对所有监管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业务能力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监管人员及时清退出场,并纳入信用评价管理,以此全面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

五是在廉政建设上做加法。在“代建+监管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项目管理人员既要履行业主项目管理职能,同时又代替监理人员行使现场监管工作,手中拥有的自由裁量权也大,因此,项目廉政建设面临的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实现有效监管,宁安项目从源头管控,在领导层面实行项目办主任+党委书记,以此增强抓廉政工作的力度;在管理层面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采取抓自身人员廉政+抓施工人员廉政“两手皆硬”的思路,加强了对承包人的干预、教育,对拉拢腐蚀监管人员的施工队伍负连带责任,进行严厉惩处,从而有效约束承包人的行为。

激活“乘法”释放改革红利

权力做“减法”、服务做“加法”,一减一加,形成的却是滚雪球式的乘法效应。使承包人轻装上阵,有更多的精力和动力去提升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一是工作效能出现“乘法”效应。宁安项目办通过实施新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使项目管理冗余环节减少了,办事效率提高了,为施工单位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改革后的工程计量、变更等流程更加简便实用,如今,项目办把管理职责往现场前移,充分发挥现场监管部的即时督导作用,明确由监管部统一负责各自辖段内的工程变更、计量的现场核验工作。核验资料到了项目办之后就变成了内部流程,项目办各处室进行网上内部流转、网签,避免了承包人带着核验资料逐级签字的弊端,减少了人与人之间不必要的频繁接触,使“马拉松”式的审批变成“马上办”,审核周期大大缩短。

二是责任意识出现“乘法”效应。在监管一体化的模式下,宁安项目管理人员配备比过去少了一半,这意味着每个人要“一肩挑两担”,责任和压力更加沉重。如今,肩负双重任务的监管人员,成为了服务型业主,没有了过去业主神闲气定的轻松,也没有了以往监理左推右挡的可能,切实把好现场质量关口,扎实为所辖标段细心服务。如今,施工现场发现一个瑕疵缺陷,不用项目办领导开口,现场监管人员就自曝“家丑”,第一时间在微信、QQ工作群将现场情况拍照如实反映,会同施工单位认真制定整改措施,使工程缺陷迅速得到整改。尽管监管一体化让许多管理人员感到身心疲惫,但他们还是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其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细致周到的实际工作为施工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用精心到位的监管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三是综合效益出现“乘法”效应。代建与监理费的提取,一般观点认为,代建费用基本等于建设单位管理费(小管理费),其实不然,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代建费用应包括代建人员工资和福利等成本,企业管理费用与利润、应付税项、履约保函费用、风险分担成本(不可预见费或预备费)等等,而建设单位的管理是非营利性行为,无税项、利润及风险承担等。据此,建设单位管理费应只是项目代建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将项目概算中的项目建设管理费(大管理费,也就是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由江西交通咨询公司包干使用,有效减少了管理费用。并且通过实行新的管理模式,项目监管人员积累了丰富的“代建+监管一体化”工作经验,培养了一批复合型人才,为项目的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

改革不停歇,探索无止境。

宁安建设者以先行之志、创新之策、务实之风,使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变成可复制的蓝本,有效推动我省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迈向深入(文/郭建华邓毅军)

“三个支点”翘起改革发展的杠杆

——都九(二期)项目建设改革再立新潮头

都昌至九江高速公路(都昌至星子段)被选为江西省首个实行“自管模式”的改革试点项目,新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挑战。历经一年的探索实践,项目办抓牢“管理机制、质保体系、标准化”三个支点翘起改革的“杠杆”,用“三位一体”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形成了管控有力、管理有方、抓促有序的良性互动。使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廉政建设均处于受控状态,实现了质量、安全、贪腐事故三个“零”的目标。

合理调整管理架构翘起改革“基础杠杆”

“自管模式”并非取消监理。项目开工以来,建设管理者摒弃依赖监理和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旧观念,转变思路,立起“自我担当”的主心骨。通过整合优化管理结构,省去社会监理环节,科学精简了三分之一的工作程序。

一是合理调整项目管理架构。在施工现场设置路基和特大桥两个现场管理处,全面负责所辖标段内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计量支付、合同管理、环保等工作。二是明确管理工作界面。除测量和综合试验检测外,原监理工程师承担的部分现场工作均由管理处负责。同时是增设质量管理处。下设测量部和试验检测中心,负责组织项目的测量、试验检测、质量抽查和总体质量管理等工作。三是增加项目办主要领导。安排一名副主任专职分管项目质量、安监管理工作。

通过严格的全过程、全面综合管理,不仅节省项目管理成本,还有利于建设者管理责任的集中,避免建设管理和工程监理的职权重叠、责任推诿,这样就确保了在没有社会监理的情况下,使工程质量、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

科学统筹质保自检翘起改革“落实杠杆”

承包人是工程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为了杜绝承包人以包代管现象,项目办在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自检体系的基础上,以检查落实承包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工地试验室负责人的资格及质量、安全人员的履约情况为重点,构筑质量保证第一防线,充分挖掘承包人质量自保体系潜力。

关口前移扼守建设前沿阵地。在建设管理中,项目办选调了一批素质较高专业对口的本科生充实到新组建的两个现场管理处(路基管理处和特大桥管理处)和工地中心实验室中,将项目办管理人员的三分之二充实到现场管理一线。在确保试验频率、检测项目前提下,采取定期、不定期、随机全检和抽检等方式,对所有的隐蔽工程、各首件单项工程旁站监管全覆盖,消除监管盲点。现场施工旁站到位率达98%,施工项目检测自检、抽查、定检率达95%以上,进场材料检测实现全覆盖。通过强化监管,促使承包人完善质量自查、自检、自纠体系。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提前介入。实行重点工序工前质量技术和安全生产要求两个交底,做到工前交底,工中旁站监督,工后检测签认,对不合格工程坚决拒签,下达返工令。另外,利用各层次的工地巡视、巡检、交叉检、月度工地定期综合检查等手段,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达到了消除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杜绝野蛮施工的良性互动。

标准化管理不走样翘起改革“品质杠杆”

让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成为亮点,是都九项目办的立本之基。

都九(二期)项目办以执行《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为切入点,以强化精细化管理为主线,把生态环保、资源节约、高速高效、和谐发展四个理念贯穿整个建设过程,与“自管模式”相辅相成形成有机整体,从而全面提升了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以建永久工程理念建设大临设施。要求承包人对每个拌合站、钢筋加工尝预制场等大临设施报送建设方案,由相关部门评审和批复后方可开工建设,对施工不到位的坚决进行返工处理。

以混凝土外观奖罚提升外观形象。项目办制定了《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等级评定实施办法》,将混凝土分为ABC三级,实行A级奖励,C级返工处理并处罚的规定,并执行混凝土外观奖罚月结制度。

建设管理者在两年多的管理中,在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的“自管模式“下,边建设边总结,在创新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两年多来,他们那种“敢跨新步,勇担责任,敢于亮剑”的精神成就了我省首个高速公路建设自管模式的圆满成功。(文/王志华杜嘉楠)

删繁就简回归本位

——上万项目探索传统监理模式改革之路

改进传统监理模式的定义: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改进传统监理模式进行了定义,改进的传统模式由项目建设管理法人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符合相应资质要求的监理单位对项目实行监理。按照监理制度改革的新要求,在监理合同中应明确项目建设管理法人与监理单位的职责界面,项目建设管理法人对项目建设管理负总责,监理单位受其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和授权依法履行相应的职责。坚持和完善工程监理制,更好地发挥监理作用。工程监理在项目管理中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监理单位是对委托人负责的受托方,按合同要求和监理规范提供监理咨询服务。监理工作是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理单位根据项目建设管理法人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依法、依合同开展监理工作。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单位,勘察设计质量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依法承担监理合同范围内规定的相应责任。监理工作应改进方式,以质量、安全为重点,加强程序控制、工序验收和抽检评定,加强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监理,精简内业工作量,明确环境监理和安全监理工作内容,落实对质量安全等问题的监督权和否决权。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是江西交通实干精神,这种精神影响着每一个江西交通人,更影响着上万高速公路建设者,进场以来,上万高速公路建设者以一颗事业心和一份勇于担当的责任,承担了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进传统监理模式”的改革试点任务,它开创了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新型管理模式。此次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消除施工单位对监理单位的依赖心里,引导监理回归“工程咨询服务”的本质属性,这种模式的平稳推进,是上万建设者挑战传统模式,明晰管理责权,追求高速高效的勇气和举措,证明了新模式的成功,也创造了江西交通建设的新亮点、新特色。在实践工作中,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改革工作。

一是改革组织机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监理与检测分离,监理单位与检测单位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均在业主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项目设置两个总监办(现场监理机构)和一个试验检测中心(现场检测机构),现场监理机构与检测机构“互不监督、各负其责”。监理机构不再设置工地试验室,监理对关键的检测项目采用见证的方式进行试验监理,检测机构提供实测数据发现内在质量问题或判定总体内在质量。

二是改进各方职责。授权范围更加明晰,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必须做的具体工作表格化,保证更加清楚的职责界面;各方责任具体化,保证项目各个环节、各种问题都有责任人,都能找到责任人,落实各方具体责任。对责任有交叉的,明确责任比例,最终形成《责任划分一览表》。

三是修订服务内容。将原有的监理服务内容根据实际工作,全部进行修订,明确从施工准备期至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理要做的具体工作。主要剔除了传统监理工作中的无效重复虚假的部分,明确了改进后监理的必须工作,监理的日常工作将大大减少,监理人员的数量也随之大大减少,但监理人员素质要求将更加严格,强化监理的现场质量、安全事项管控的否决权。改变对监理人员以往专业分工定格,侧重落实各项程序管控到位。

四是修订监理规范。根据试点内容,编制本项目专用监理规范,并体现在项目招标文件中。监理单位根据监理合同,承担按照以“监督质量保证体系为主,突出程序控制和抽检评定工作,加强巡视、抽检手段”的原则,修改施工监理规范,变监理规范为监理工作纲要。

五是编制项目监理细则。监理细则的编制以短小清晰为原则,不讲空话套话,注重操作性,切实明确各个环节、各个工序、各种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参建各方的工作内容。体现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高效,与改革思路相吻合。监理细则具体表现在明确监理工作方法、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在质量、进度、费用、安全、环境和合同管理等方面明确监理具体做什么?在各关键工序上明确监理采用什么方法控制质量安全,应提交的检查资料及确定合理的检查频率等。

六是严格考核体系。因为是试点,所以考核体系涵盖了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检测人员、施工人员等,纳入统一考核,通过考核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对监理及检测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在项目建设工程中严格考核其工作质量。并且针对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制定考核标准,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时,同样进行通报批评并处罚。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变使得监理的运行机制和工作重点更能充分发挥监理作用,同时也加强了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自管能力的提升。通过改革实现了监理职责不加重、工作流程清晰;资源不浪费、责任不推诿。监理工作量少了,但关键点更有把握了。对质量与安全施工单位更重视了,监理压力更大了、业主也实现了齐抓共管。(文/吴何生)

铜万项目:美丽铜万舞动赣西北

赣西北大地,寒意融融,然而,刚刚完成工程建设的铜鼓至万载高速公路,却绿意正浓,一派全新景象。

这条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的绿色大道,北连昌铜高速、中连昌栗高速、南连昌萍高速,并通过宜丰联络线与大庆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相连,有力增强了我省西北部各路网联系和应急保障能力。

在800多个日日夜夜里,铜万高速建设者发扬“高速高效同行同德”的高速精神,穿山越岭,跨河腾江,发起了气势磅礴的攻坚战,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赞歌,为赣西北铺筑了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希望之路。

思维“转”起来

2014年12月26日,省委省政府在南昌召开全省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暨东乡至昌傅等十三个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工新闻发布会,这条承载着赣西北人民热烈期盼的“金色大道”建设铜万高速正式拉开序幕。

这是我省首条采用“建管养一体化”新模式建设的高速公路。长期以来,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主体的分离,造成了后期运营管理的困难和运营成本的增加。我省交通运输厅在不断探索和积累的基础上,转变思路,大胆创新,提出由宜春管理中心“一条龙”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养护的工作,这既节省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自开工以来,宜春中心严格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和省高速集团的要求,坚持“服务型业主、强势型业主”的管理理念和“团结、敬业、诚信、廉洁”的团队理念,全力打造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品质工程。

为尽快组建管理队伍,该中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本着为后期管养储备技术人才的理念,采劝从中心相关人才库中抽调+外援”的方式,在集团下发文件成立项目办后的20多天便组建好队伍入场办公,快速打开了工作局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指挥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带领全体建设人员把智慧和汗水浇筑在沿线每一寸土地上,用责任与梦想引领了一支铺就康庄大道的铁军。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目标在心,责任当头,建设者们欣然领命,迎难而上,通过专业化、班组化、机械化管理机制,通过促进度、提效率、谋发展,均衡推进项目建设。

从机器穿梭轰鸣的施工现场到热火朝天的忙碌工人,从一根根拔地而起的墩柱到一座座雄伟壮观的桥梁,在铜万建设者的日夜奋战下,一个个建设亮点在项目沿线纷纷落地生根,建设美丽铜万的号角已开始响彻赣西北大地。

施工“快”起来

2015年1月,铜万高速破土动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赣西北大地的特异地质,作为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铜万高速沿线红砂岩、古滑坡体、溶洞桩等复杂地质频现,工程构造物多,桥隧比达31.6%,便道线路长,弃方量多,可供施工场地小,桥梁墩台高,高边坡多,工程施工难度大。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在铜万高速建设过程中虽然困难重重,但全体建设者们众志成诚,团结一心,凭着满腔攻坚克难决心,明确目标,科学谋划,突破瓶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溶洞桩。“2015年3月,我们在湖源村分离式立交1号墩和3号墩左幅桩基施工中,发现地下竟有四层重叠的溶洞,最大的一处溶洞高度超过了20m,”B7标项目经理兼书记曾霄说,“设计桩位不行,换地方继续打,陆续都是溶洞、暗河,钻孔施工多次暂停,最多的一根桩基,反复回填达40余次,回填材料达1000多方,在浪费材料的同时,严重的影响了工期推进。”为此,项目办多次邀请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荣耀博士现场指导钻孔灌注桩施工,采取埋设钢护筒与回填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桩基施工问题。

——特大桥。东边岸特大桥全长1508m,路面清表时发现大量花岗岩基岩孤石,异常坚硬。钻机钻头常常直接被削掉一瓣,只能重新焊接,焊接比钻孔时间还长,费时费力,严重地影响了工期。同一标段的黄毛湖大桥,处于古河床滑坡段,为抵抗滑坡横向剪力,设计中将桩径加粗至2m后,桩基施工才进行至一两米,地下水就不断冒出,只有进行大面积清表。边坡出现多处裂缝,钢护筒埋至3m,复测偏位竟有十几厘米。大桥滑坡体未处于稳定状态,只能增设单排抗滑桩及相应排水设施,工程量增大许多。“为赶工期,我们加大设备投入,上百台钻机24小时不间断作业,虽然成本提高许多,但为了赶进度,值了1B1标项目经理孙思文说。

——红砂岩。棋盘石,位于铜鼓县群山之中,是一处连绵的红砂岩山脉,其中一座六七十米高的山体就是一块浑然天成的石头,人都爬不上去,别说大型机械了。山体很难一次性爆破成碎粒,需要两至三次爆破,炸药的筹备和储存是个问题;350万立方的弃土,是普通工程的3倍,如何处理是个问题;红砂岩遇水即化,如何保证路基质量是一个问题……面对困难,铜万建设者们通过开会研究,实地勘察,讨论对策,逐步制定解决方案。根据红砂岩特性,通过使用液压凿岩机解小岩块粒径的方法,再用羊足碾碾碎,达到了路基填筑要求。在红砂岩路段填筑时,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超填宽度控制在1m且必须用羊足碾碾压施工。“吃点苦受点累不要紧,工序虽比较复杂,但工期质量都确保了,所有的苦都值得。”A1标经理胡学武说。

克服“溶洞桩、特大桥、红砂岩”三座大山后,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为保持沿线各单位能够平衡作业,约见施工单位法人代表是项目办加快项目整体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平衡进度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一年来,项目办对组织不力、履约不足、进度滞后的单位,及时约见法人代表近20人次。

第二阶段施工是铜万项目施工的攻坚阶段,为使路床交验不再成为制约路面施工的“瓶颈”,保证路面工程顺利施工。根据建设实际,项目办在全力督促路基单位完成梁板架设及桥面铺装工作的同时,开展了路床交验及路面基层施工专项活动,有力促进工程稳步推进。在大规模进行路基交验及路面基层施工的同时,项目办及时谋划并组织道路石油沥青改性加工、房建、交安、机电、绿化与路面工程同步推进,力求与主体工程一同交付。并争取在工程结束的同时,同步完成设计变更、内业资料归档等工作。

敢于啃“硬骨头”,注重各单位施工平衡有序,确保了项目又好又快推进。

质量“硬”起来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铜万项目办始终以使用者优先为导向,优化项目建设各阶段具体工作,强调满足司乘人员最核心的体现最终还是工程实体的建设质量,力把工程实体在运营阶段的常态问题降到最低。

按照“全员抓质量、全过程抓质量、全方位抓质量”的工作思路,严格执行“项目办领导全线抓,现场管理处负责人分区抓,管理工程师具体抓”的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工地日巡视、月检查、阶段考核等制度。各驻地办、施工标段也相应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狠抓工程质量管理,树立“质量胜过生命”的责任意识。

进场之初,为打造精品工程,项目办将标准化管理深入施工管理,成立了“铜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标准化领导小组”,通过开展管理标准化活动,大力营造抓质量、出精品的质量氛围,通过规范管理、精细施工,将“精活细做、细活精做、精益求精”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围绕创品质工程、典范项目的目标,前后下发梁板预制、桥梁防撞墙、桥台锥坡、路肩、桥梁伸缩缝等施工作业指导书10份,全面细化工艺流程。

不仅如此,在施工中,项目办还严格把好“三关”:一是把好质量“验收关”,坚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二是把好施工“程序关”,施工中严格按规范抓好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坚决做到忙而有序,忙而不乱;三是把好材料“准入关”,加大原材料使用的抽检力度,不合格、未经批准的材料决不允许进入工地。同时,重点加强隐蔽工程、关键工程质量管理,要求各监理、施工单位建立隐蔽工程、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质量台帐档案制度,不但有检查记录,还要有影像资料。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项目办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加强质量通病的治理,主动发现问题、消除缺陷、积极作为,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

为克服传统桥面铺装工艺平整度和表面收缩裂缝施工质量通病,铜万高速在施工中采用三辊轴整体式振动整平梁,并引进了座驾式抹光机,有效提高了桥面铺装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平整度。三辊轴整体式振动整平梁结构简单,施工工艺易掌握,容易操作,施工机动性好且质量有保证。在雨季,通过备用棚架,也可以在小雨或零星雨中进行施工,对工期紧而桥面分段完成的高速公路项目是一种很好的施工方法。坐架式抹光机动力强劲,操作方便,可同时安装两只抹盘,进行快速提浆,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还对桥梁台背及特殊地段的涵洞台背采取钻孔灌桩的形式进行预加固处理,全线挖方地段的桥梁台背采取高速液压锤进行补强压实处理,减少桥梁、涵洞台背回填沉降量;加强桥梁桥台锥坡施工作业标准化,制定专项作业指导书,规范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做到安全稳固,线条直顺,曲线圆滑美观……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正是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处理,使得这条高速公路的质量得到了充分保障。

工程“亮”起来

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历程,是一次次观念突破、工艺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革命,更是一场上行下效、波澜壮阔的运动战。

铜万项目办在施工过程中,坚持运用新设备、新技术,着力推进施工大型化、专业化、人性化,打造出了不少建设亮点。

桥梁防撞墙施工技术不易掌握,混凝土外观质量难以控制,尤其以气泡多、线条不顺最难解决,是各工程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为使桥梁防撞墙达到内在坚实、外形美观、线型圆顺,铜万高速大力推行桥梁防撞墙施工标准化,并开展观摩活动,通过现场参观复合钢模板、防撞栏成型修整自行式挂篮吊车,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此举得到省交通质监局的充分认可,为此还专门发文倡导全省在建项目推广此项工艺。

采访中,据项目办负责人介绍说,防撞栏成型修整自行式挂篮吊车采用护栏板整体拆装台车配合人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吊篮系统和配重系统安全措施完备,增强了护栏施工的安全性;模板拆装台车对模板的拆装(提升和降落)均采用遥控液压控制系统,施工时将10米模板拼装成整体,一次性可完成10米护栏的整体拆装,大幅度加快了拆装进度。模板采用复合钢模板,减少了模板的打磨次数,使安装接缝减少,提高了护栏的外观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模板的周转次数,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劳动力。

在第二阶段施工过程中,项目办着力提升了路面防污染施工能力,运料车自动篷布遮盖、压路机自动触碰感应、胶轮压路机自动喷油等设备以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性能可靠、高效率、低成本等特点,为省内新型路面安全文明施工领域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沿线“绿”起来

铜万高速沿线自然环境优美,位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内,施工环保要求高。建设者牢固树立环保理念,采取有效措施,精心呵护沿线自然环境。

——微地型整理,让互通区造型更自然。

铜万高速沿线地势起伏大,植被绿化丰富,为最大程度保护原有生态与自然环境,建设者在设计阶段就要求互通区应与主线线形相适应,避免设置在主线小半径曲线段或陡坡地段,避免对山体的大挖大填,因地制宜选择风景秀丽、山水迷人的地方,从以人为本,营造优美环境的理念出发,整理局部平地地形,便于基础开挖。对于堆土造景、整理高于原地形标高的地块,场地上的建筑硬块,进行夯实处理,作为道路的基层;对于绿化种植用地,进行微土坡处理,便于以后植物栽植要求;对于防排水设施,充分考虑与既有高速的对接,做好排水设计。

在注重微地型整理的同时,铜万项目还十分注重原有生态的保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当建设遭遇自然草木,“路让树”的情形并不少见,而这样的举措也同样发生在了铜万高速上。万载县三兴镇互通区有几株百年老樟,最大的一株要三个人合抱才能抱住,是当地的地标性物体,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当地百姓对它有股说不出的情结。为保护樟树,铜万项目前后五次更改设计图,最终给树作出让路。虽然拖延了将近两个月工期,但此举却让当地民众深深感受到了铜万高速的温暖。

——顺势圆弧修整及客土干喷法,让边坡绿化更美丽。

铜万高速沿线形起伏大,山势陡峻,路线走廊带高程1200m左右至200m,高填方挖方路段较多。为充分考虑项目沿线绿化覆盖率,减少对路侧植被的破坏,使上边坡绿化与自然生态及景观相互协调,项目办要求在高标准填筑路基的同时,边坡施工严格自上而下分级进行,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严禁立体交叉作业。施工中要求路基边坡与自然山体圆顺过渡,抢抓种草植草的黄金季节,请专业人员适时对上边坡进行绿化,通过验收试验坡择优选择绿化施工队伍,客土实施当下比较成熟的工艺干喷法,并因地制宜种植马尾松,有效提高了草种的成活率,对防止水土流失,美化自然环境,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又顺接了原有生态。

为了保护环境,项目办通过改进路堑边沟施工工序,有效防止水泥浆流失,保障盲沟透水性;通过开展路面“无污染施工”,提高高速公路的整体性能;通过引进摊铺机触碰感应装置及胶轮机自动喷油系统,有效保证安全施工。

安全“顺”起来

“要建设一条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速公路,牢固树立“万无一失”的安全责任意识和“一失万无”的安全忧患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重点防控体系,以人为本,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抓好安全生产”。这是项目办主任徐志华在开工之初就明确提出的项目整体安全目标与要求。

进场立初,建设者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带着“常找茬”心态,当好安全生产“守护员”,最大限度保障施工单位财产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加大对施工现场人、财、物、机等基础性工作的检查力度,加强各类安全专项整治,使“平安进工地”;印制安全读本、安全施工手册等资料送到施工人员手中,使“平安到手中”;通过在沿线各工地设立安全宣传栏,悬挂安全生产条幅,设立安全警示牌,加大安全培训力度等,使平安工作开展入脑入心。

安全不在于事情大小,而在于引起重视的程度。“原来在其它项目做事时,没有这么多讲究,横跨路面中央分隔带,自己多留心就是。这里却强制要求采用安全绳网全覆盖,每隔50m设一条可移动式通行通道,刚开始觉得挺麻烦,听了几次夜校课,观看血淋淋的安全视频教材后,才知道日常防护有多重要,按规范来,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更是对家族的负责。”来自B5标桥梁施工员吴昌胜由衷的讲到。

第二阶段交叉施工多,安全隐患大,铜万项目在保证进度的同时将安全摆在首要位置,截止目前共投入安全措施费3600万。今年上半年洪汛灾害比较频繁,项目办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大力组织各单位进行防洪防汛等抢险救灾演练近20场,采取现场互动观摩方式,有效提升全体参建单位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安全生产理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通过在已摊铺的水稳层路段及时摆设足量的竹马,在桥头、开口、跨线点等部位摆放安全锥、导向牌、限速牌,加派安全员,及时清除路障,路面施工作业人员全部穿反光服和戴安全帽等措施,有效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与路政、交警合作,采取第三方管制的方式管理交通。截止当前,铜万项目全线安全责任事故为零。

有好的管理措施,也得充足的资金保障。提取不低于工程总价1.5%的资金专门用于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从每期计量款中拨付10%到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用于工资发放,并扣除2%作为民工工资风险保证金。工程建设以来,全线各单位累计进行安全教育培训100多期,受教育人数达6000人次,发放安全读本1000余册,进行各类安全专检60次,发出整改通知单36次,安全措施费投入达3400万元,有效保证了事故隐患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防护标准提高。

时光荏苒,两年时间转瞬即逝。在全体铜万高速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一条绿色通途从赣西北的崇山峻岭中崛起。而宜春管理中心将以“建管养一体化”的新模式在这条奋进崛起的高速公路上意气风发作赶超,斗气昂扬迎未来。(文/廖振华刘红芳)

宁安项目:弘扬“长征精神”铸造宁安通衢

80多年前,中央红军在江西于都集结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长征路上又一条交通大动脉——宁安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它将成为连接宁都、于都、安远老区人民的“连心桥”,打通连接省会南昌和广东的“直通车”,使南昌英雄城、赣南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连成一条“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线”,它的建成使多少赣南老区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多少宁安建设者百感交集!

宁都至安远高速公路是江西拾四纵、六横、八射”公路网主骨架中重要的南北向高速公路之一。路线起于泉南高速宁都南互通处,接南昌至宁都高速公路终点,途经赣州市宁都县、于都县和安远县的17个乡镇72个行政村,终于寻全高速公路安远服务区处枢纽互通,接宁都至定南(赣粤界)高速公路安远至定南段。路线全长163.87km,桥隧比约15.5%,全线共设7个互通、3个枢纽互通和2个服务区,投资概算109.7745亿元。全线主体工程施工单位共18家,其中路基施工单位14家,路面单位4家。宁安高速作为全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项目,不仅采劝代建+监理一体化”管理模式,且房建、机电工程采劝房建设计、监理一体化”、“机电设计、施工、维护总承包”两个新模式。

路通、财通、信息通、人脉通、事事通达,宁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打通了定南、安远北上的一条快速通道,使江西与广东两省的经济、文化、旅游得以便利交流,对于完善赣南路网结构、促进赣南绿色旅游业、红色景点、矿产资源开发,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攻坚:长征精神薪火相传披荆斩棘报党恩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而其产生的“长征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对于宁安建设者来说,如何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就是实实在在地高质量修一条高速致富路,为当地群众谋福利。

在宁安高速公路两年的建设期间,宁安建设者就是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百折不饶、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长征精神”,克服重重困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用“优质、安全、廉洁、高效”建设目标打造宁安高速公路,为赣南经济发展“提挡增速提供了强劲的活力!宁安项目作为我省迈向6000公里的百年大计工程,时间上限已经明确,工程进度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宁安项目路线长、难度大,雨天多,并且沿线征拆难度大、地质情况复杂、优化调整多……难度和压力大不言而喻,实际有效工作时间屈指可数,很多作业面都是在“夹缝”中前行,工程进度灼灼逼人、形势严峻。

迎难而上!面对已知的和未知的困难,没有挡住宁安建设者的步伐,项目办围绕抢进度保阶段目标,根据赣南气候特征和项目实情,顺“天”而为,一系列保障措施迅疾出台:项目办实施强有力的计划管理,每月举行一次生产调度会、当月对各施工单位进行质量安全巡查、每季组织一次评比、每个阶段进行全面考评,并对全线各单位投入的人员、机械设备摸清家底,对每个标段工程量进行全面梳理,及时约见施工组织不力、工程进度滞后的公司法人代表,逐个进行“对症下药”。通过层层调度,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偏差、总结经验、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计划—落实—反廓分析—推进的良性循环管理格局,在全线形成赶进度保质量、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对外,项目办积极为施工单位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项目办领导亲自挂帅,亲自调度,深入一线抓服务,主动上门与沿线各县、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节地进行交涉,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及时解决征地、迁坟、暴破物品审批等问题,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营造和谐有序的施工环境,确保项目建设又好又快推进。

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办还频频出台优惠的奖励措施,相继开展“攻坚小构”、“桥涵百日会战”、“攻坚房建基幢、“路基精细化扫尾”、“路面攻坚60天”等多种多样的劳动竞赛,采用经济杠杆重奖重罚,以调动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面对抛出的“橄榄枝”,全线各单位积极响应、层层发动、厉兵秣马、奋勇争先,上足“发条”卯足劲,通过加大投入,优化人员机械配置,保障材料供应,制定节点计划,合理安排作业,抓好工序衔接,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阶段,使宁安竞技场惊喜多多,硕果累累。

进入工程建设后期,路面、绿化、交安、房建、机电等一系列分项工程相继启动,交叉施工频繁、雨水反复不断,实际有效工作时间屈指可数,工期压力较大。为确保如期建成通车目标,项目办实行领导挂点、管段工程师驻点制,采取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对附属工程的材料控制、过程控制和检测验收严格把控,与各施工单位一起破解施工难题,对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处理,用诚心、细心、耐心着力化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确保了施工步伐稳步前行。

打磨:特殊感情特殊作为一丝不苟创精品

宁安高速公路作为国务院振兴原中央苏区发展的重大项目,也是交通运输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工程,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殷殷期许。重托之下,如何示范?必须有亮点、有看点,有绝活才行。为此,宁安建设者始终坚持把质量控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精工细作、精益求精、建成精品,无愧于赣南老区人民的殷殷期盼。

走进A14标拌和站,可能会误以为走进了一家正规的大型工厂,一座座搅拌设备高耸林立,一块块标志标牌美观醒目,一台台砼运输车整齐停放,整个场区大气恢弘、蔚为壮观,但其间也不乏细腻温情,处处干净整洁,低头看不到一件绊手绊脚、尘头垢面的废旧材料,仰视见不到一根搭接凌乱的电线,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规范文明,充分彰显出国企应有的风范。

梁场内的路基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历来是一个“顽疾”,为此,项目办对此打起十二分警惕,痛下决心,严格要求各施工单位将梁场统一设置在主线外,预制场尽量设置在挖方地段,以提升路基施工质量与形象,防止今后路基沉降等质量通玻宁安高速除个别标段特殊地理条件限制外,全线各路基施工单位梁场均在主线外“安家落户”。场内架桥机、存梁尝加工场错落有致、气势恢宏,整洁清爽的场地、规范醒目的标识标牌、安全文明的施工,处处体现出细节之美,标准之美。

宁安高速全线18家路基、路面施工单位都按照项目办提出的“永久工程质量标准”进行大临设施建设,实现了“四个全面集中”。即混凝土集中拌合、梁片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小型构件集中预制,那种零敲碎打、小打小闹的杂乱场景已无影无踪。这几个重点场所不仅是形式上的集中,他们在场地布置、设备摆放、路面硬化、材料存放、标识标牌设置都严格按照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实施,把野外工地变为“装配车间”,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宁安高速标准化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其在环保控制上。A6标、A7标的晓龙山隧道及禾丰隧道洞口采劝微创式”施工,极力避免大开挖边仰坡,精心呵护这里的一草一木,千方百计留住洞口上的原始绿树,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景观效果,使洞口更具稳定、安全性。同时,隧道周边采取大小门禁管理模式,不仅洞口设有电子化门禁系统,且隧道500米范围内用钢筋网、龙门架进行围挡封闭式管理,场内进行栽花种草,使施工区域保持清洁美观,如同庄园式的世外桃源,让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

路面施工作为工程建设的“重头戏”,项目办按照“一优化、一优先、一加强”三个“一”的原则,着力实现路面无污染施工。“一优化”即及时优化设计,适当调整工程界面划分;“一优先”即在水稳基层完成后,优先进行超高段缝隙式排水、路缘石、中央分隔带培土种树、声屏障基础施工;“一加强”即加强施工现场管控,所有附属工程的砂浆及混凝土均采用集中拌合、统一运输,凡现场施工存在污染源的,一律在路面表面铺设彩条布或铁板。

主体工程高度重视,项目办对附属工程也毫不含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从招标开始就将房建场区车行道路作业明确由路面单位施工,由专业化路面作业队伍打造房建路面施工标准化;为确保交通工程、机电工程、声屏障等附属工程外观质量,要求各单位采用钢模浇筑基础,同时通过精确放样,控制标高,有效保证了线型美观;为确保浅碟形边沟深度及线型,利用胎架法施工,解决了标高不合理导致排水不畅的通病;房建工程大到外墙的建筑风格,小到每一个细节,如床头柜插座的高度、五金挂件的位置,都实现了统一。

在管理标准化活动中,全线各标段亮点频闪,高招频出,各施工作业点处处有亮点,段段有看点,家家有绝活,对促进全线施工质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对正面的做法善于褒扬总结,而对于“家丑”,项目办也从不遮遮掩掩、讳疾忌医,对发现的问题毫不留情地进行“曝光”。针对少数标段的盖板、涵洞基储桥梁肋板存在偷漏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等瑕疵,项目办将其作为反面教材,及时召集各路基单位进行总结剖析、深刻反思、积极应对,对达不到标准的重拳出击,强制进行报废处理。项目办的铁腕态度,让全体参建单位受到深刻触动和启发,使敷衍应付者无法交差,这一切均缘于“责任”二字。

和谐:关爱老区人民的使者多方给力创和谐

群众利益重千斤。唯有以民生为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才能让群众在感动中支持高速公路建设。为此,宁安建设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急,始终将“宁心定志筑坦途、安民兴赣惠苏区”的建设理念贯穿其中,使工程建设在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向前推进。

进场之初,宁安建设者就把工程建设与便民利民有机结合,在便道建设中不惜投入巨资,变临时便道为永久道路,高标准修筑、加宽、硬化农用便道,修建高质量的钢便桥,不仅使用质量过硬的片石、碎石铺筑硬化,沿途还设置了比较齐全、规范的标识标牌,使其成为一条条高标准的“村村通”公路,达到方便施工和惠及群众出行的双重功效,利人又利己。据悉,宁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新修施工便道109条,达175.6公里,其中混凝土路面58.3公里,砂石路面117.3公里;新修便桥22座841.5米,新增设安装道路标志标识1180块,对原有乡村道路拓宽改造43.7公里,总投资达4651万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

和谐不仅体现在人与路之间,还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方面。2015年5月下旬,于都县境内强降雨接二连三,导致该县车溪乡坝脑村和车胜村堤坝决口,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洪水威胁。得知灾情后,宁安项目办本着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放下手头工作,快速反应、紧急部署,立即协调离灾情最近的A3、A4标项目部,调集8台大型挖掘机、6台装载机,组织技术人员,火速集结河堤决口处,昼夜与当地政府和群众合力抢险救灾,协同作战。他们克服道路泥泞不通、天气炎热等不利条件,挖掘沙土、运送沙袋、加固冲刷严重的堤岸,经过连续12天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此次抢险救灾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宁安高速倡导的“惠民兴赣”的理念。此举得到了省委书记鹿心社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的高度赞誉和亲切慰问。

宁安建设者身在他乡却视驻地为故乡,视村民为亲人,尽其所能地为当地百姓做好事、办实事:2015年3月份,宁安项目办购置了15袋优质大米、5箱食用油及42份饼干、麦片、营养品等,组织20多名学雷锋志愿者,走进于都县靖石乡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送上爱心物资,帮老人们整理内务、打扫卫生、陪老人谈心聊天,使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016年3月15日,宁安项目办一行12人组成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带着浓浓爱心走进安远县重石乡中心小学开展学雷锋爱心捐赠活动,向100名贫困学生赠送了书包、文具盒、彩笔等学习用品,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递出宁安建设者心系当地群众的社会正能量。

在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宁安高速A10标项目部主动与当地村委会联系,采购了电脑、打印机、学习用品等到盘古山镇茶梓小学进行慰问,加深了项目部与当地群众的感情交流;A1标利用机械设备、人员技术优势,适时为当地村民整修村道、场地平整;A3标有群众反映村道与施工便道交叉处行路困难,立即安排施工人员调动装载机,全力调拨砂石材料将路垫平,保证群众的正常通行……像这样施工不忘解民忧的“份外事”在宁安高速沿线不胜枚举。看似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却拉进了路地关系,加深了与群众的情感,较好地融洽了路地关系。

奉献:继承革命传统精神以苦为乐保加快

开山凿洞、遇水搭桥、穿山越谷,宁安高速公路在艰难险阻中一步步艰难地“前行”,宁安高速建设者凭借着智慧、坚韧与勇敢,与天气争效率,与时间赛速度,演译了一场场战天斗地进行曲……

A7标禾丰隧道施工中,印记了建设者太多的艰辛。该隧道处于陡峭的大山之中,无任何道路进入,材料运不进来,先进的大型设备也无用武之地。A7标全体参建员工不等不靠、戮力同心,风餐露宿,抢修便道,平整场地,终于在悬崖峭壁上修通了全线难度最大的施工便道12公里,使隧道掘进工作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实现了半月完成管棚施工,一个月建点、建站,两个月进洞的目标。

宁安项目最长大桥——梅江特大桥的施工进展可谓一波三折,胜利果实来之不易。作为宁安项目的控制性工程,A4标进场施工开始就投入大量人员设备抢抓钢便桥施工。在2015年“5.20”的特大洪水灾害中,面对汹涌的洪水,建设者尽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无情的洪水还是将刚刚搭起的钢便桥和桩基施工平台冲毁,导致后续施工只有将沉入水中的钢铁全部打捞上来才能重新搭钢便桥和钢平台,然后打桩基和立钢板桩做下部构造,否则沉下去的钢铁挡在泥沙无法施工。为了尽快恢复施工,A4标从2015年9月份开始抽砂,然后潜水打捞平台和桩基施工部位,在进行下部构造施工过程中由于要打钢板桩,然后又要将抽走的砂再抽回来,否则钢板桩根本立不住,经过这样反复多次才取得了特大桥贯通的胜利。

宁安高速公路看似简单,实则难点重重,我省公路建设能够遇到的各种难题都在宁安高速上得到了集中显现:地下溶洞、膨胀土、煤矸石、红砂岩、黏性土分布广泛,特别是沿线塌方众多,4个路基标出现了大面积塌方,沿线地质情况远比预期设想复杂的多……

2016年5月份,宁安高速A6至A8标路段发生山体整体滑坡,滑坡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大,边坡开挖后,局部坡面及路床出现煤系地层,施工过程及完成后,受连续降雨影响,发生多次大面积滑塌。几百万方的土石倾泻而下,不亚于一场中路基土石方施工,并且使原有成型的路基严重受损,而施工作业受到弃土场临时征地、高压线迁移等因素制约,成了全线“卡脖子”路段,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如期通车的既定目标。为此,项目办进行重点监控,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监管部、管段工程师层层落实责任,做好日常性的指导协调工作,全面详实核查现场情况,认真分析原因,多次诚邀土木、地质专家“问症把脉”,因地制宜进行分类破解,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改良措施,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奋战,有效破解了这些地质难题,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宁安高速如期竣工通车奠定了重要基矗

“千磨万击仍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凭着这么一股子韧劲、冲劲和干劲,两年来,宁安建设者披荆斩棘,跃马扬鞭,终于如期完工,打通了这条通往幸福之门的又一大通道,向赣南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通道,将蕴含着新机遇!

大通道,将昭示着大发展!(文/郭建华邓毅军)

东昌项目:东曦隆腾昌耀赣鄱

自2015年1月正式破土动工以来,东昌项目的建设者们,创新提出“五路三发展”管理理念,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为致力于打造一条“质效至优、安廉至善、生态至美”的经济崛起路而砥砺前行。

NO.1人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