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规划大武汉首提修建过江隧道
2016-10-20
(原标题:孙中山规划大武汉首提修建过江隧道)
辛亥革命博物馆展厅内的壁雕《共和之基》局部图。
10月9日,“孙中山文化高铁行”来到武汉,当天下午交流团来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孙中山先生对武汉“厚爱有加”,除了打算将中华民国定都在武汉,更是规划了“大武汉”未来的发展,以及武汉在全国铁路系统中的特殊地位。2008年武汉过江隧道通车,成为长江上的第一条过江隧道,其实早在百年前孙中山在规划大武汉中就提到了修建过江隧道,甚至有不少武汉市民提议将隧道命名为“中山隧”,以纪念孙中山。
走访
复原“孙中山赴檀香山”场景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m2,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邻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倘若在制高点俯瞰,便会发现辛亥革命博物馆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
尽管辛亥革命博物馆地处武昌繁华地带,但它独特的外形设计,在诸多建筑中有着绝佳辨识度———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高台大屋顶的架构,彰显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几何形外观和“楚国红”色调,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如果从高处俯瞰,辛亥革命博物馆呈V字造型,寓意胜利和武汉的腾飞。辛亥革命博物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设有1个序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展示了辛亥革命历史文物428件(套),历史照片694张,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复原场景27处,艺术品12处,多媒体20处。
走进序厅,巨幅壁雕《共和之基》让每一位参观者倍感震撼,这也是国内最大壁雕,按博物馆的格局呈“V”字形走向,分为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部分,涵盖“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元素,其中表现武昌首义的雕塑部分,起义的士兵队伍从浅浮雕到高浮雕,一幅幅场景仿若从壁雕中“跳脱”出来,当年革命志士们的疾步声和枪声也仿佛回荡在脑海中。
在展厅内,南都记者还看到“孙中山赴檀香山”复原场景,这是根据孙中山自述“十三岁随母往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以真人比例还原的场景。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胜向交流团介绍,1878年,年仅13岁的孙中山随母从香港前往夏威夷檀香山,开始求学、行医,继而开创革命事业的历程。在“孙中山赴檀香山”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少年孙中山气宇轩昂地站在轮船上,凝神远眺大海,母亲端坐在一旁,以声光电的形式模拟出海浪声及波光粼粼,栩栩再现当年场景。
陆皓东后人发起文物捐赠
交流团在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时,恰逢博物馆正在为次日的“2016年辛亥革命实物捐赠仪式”及“2016年辛亥革命实物捐赠特展”活动作准备,并遇到近代民主革命家、“为民主革命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的曾外孙———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主席陈少湘。陈少湘告诉记者,2012年在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发起倡议,将与辛亥革命相关的文(实)物捐赠给位于武汉的辛亥革命博物馆,此后每年10月10日,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与辛亥革命博物馆都会举行一场捐赠仪式和特展,前四次已经向博物馆捐赠了600件辛亥革命文(实)物。而今年10月10日,协会将再捐赠138件文(实)物。陈少湘表示,作为陆皓东的后人发起这项活动,将辛亥革命文物捐到革命发生之地武汉,格外有意义。此外,将收藏家收藏的辛亥革命文(实)物捐给博物馆有两个好处:这些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的文(实)物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在博物馆展出,可以起到更好的社会教育意义。
辛亥革命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双十捐赠日”活动自2012年起至今连续举办了五届,已成功地打响了“双十捐赠日”品牌,今年捐赠的辛亥革命实物有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文献、钱币、明信片、票证、火花、纪念瓷和名人墨宝等。其中文献和火花是今年捐赠的亮点,其中不乏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如民国孙中山像“中华民国军旗”火花、1912年新中国图书局印行的《黎副总统书牍》、1912年英国埃德温·丁格尔著《中国革命记:191-1912》(英文版)、1912年英国约翰·濮兰德著《中国最近的事变和现在的政策》(英文版)等。
讲述
武昌起义推迟两次终打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杨天石表示,辛亥革命前夕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清政府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再卖给外国。由此在全国掀起了大规模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渐入高潮,成为了武昌起义的先声。
1911年初,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准备起义。趁着清政府调遣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起义,湖北防御力量减弱之际,当年9月24日,两个革命团体在武昌一间小黑屋内秘密召开会议,决定10月6日发动起义。但因准备未足,加上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未能赶到武汉,起义指挥部决定将起义时间推迟至10月16日,湘鄂两省同时发起。
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起义秘密泄露。获得消息的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危急之下,革命党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但武昌戒备森严,各标营革命党人无法取得联络,当晚的计划再次落空。
革命的枪声两次未能按时响起,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坐不住了。他们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当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当晚整个武昌即被起义军掌控,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911年10月11日夜、1911年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武汉市民夹道欢迎孙中山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之职。八天后,他应黎元洪的邀请,从上海乘船抵达武汉。抵达武昌文昌门后,孙中山一行转乘马车经长街(今解放路)直达“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今阅马场-红楼)。此时,沿街两旁彩旗招展,万人空巷,教导团、毕血会、陆军学堂、报界俱进会与市民都聚集在长街两旁,夹道欢迎这位蜚声国内外的革命伟人。4月10日早上,孙中山在阅马场发表演说:“革命是从破坏中求建设,武、阳、夏三镇宜连成一片。汉口为商业区,汉阳为工业区,武昌为政治文化区。应在江上建筑大楼,或凿隧道,联络武汉。”早在百年前孙中山便主张修建过江隧道、跨江大桥来连通武汉三镇。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主任郭昉凌讲述道,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武汉这个“首义之都”可谓情缘笃深,在其论著《建国方略》中,曾提出要在武汉建长江大桥、过江隧道,要融三镇为一市,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把武汉建成国际大都市,如今孙中山提出的这些构想都一一实现。
曾提出“一都四京(五大镇)”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次年来到武汉就谈到了中华民国建都的问题,当时全国上下关于定都之事众说纷纭,有的主张定在北京,有的说设在南京,有的又想迁到武昌,还有主张定都上海的,而孙中山的首选地便是武昌。郭昉凌表示,定都武昌也有孙中山对当时时局的分析———北京,“日俄逼近满蒙,很不安定”,要想保证安全,非迁都南方不可;就南方而论,“上海孤峙海隅,租界环立,四面受敌,很不可靠”;南京、武昌之间是不错的选择,其中武汉“枢轴总揽水陆交通,西连巴蜀滇黔,北控秦晋伊洛”,“武昌真是天下根本重地”,由此可见孙中山心目中中华民国定都首选地是武昌。
曾担任过孙中山政治顾问的宫崎滔天在日记中记录过,早在1897年,孙中山就开始设想未来定都及大都城建设,孙中山曾在与他的一次谈话中明确提出“一都四京(五大镇)”之说,其中武汉为“都”,重庆为“西京”、江宁为“东京”、广州为“南京”、顺天为“北京”。
统筹:南都记者严铧采写、摄影:南都记者刘贤沛
(原标题:孙中山规划大武汉首提修建过江隧道)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