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引西连构架珠西区域立体交通
2016-06-28
6月22日上午10时,中山港大桥扩建工程现场,离水面100米高的新建单幅桥主塔内,42 岁的拉索工人蒙兰辉爬上与桥面成90度角的楼梯,对主塔斜拉索作最后调试。
中山港大桥是中山市通往广州、东莞、深圳的主要公路,按照计划,今年7月,中山港大桥扩建工程新建单幅桥主桥通车,同时会将旧桥右半幅封闭施工半年左右,新旧桥将于今年底全部通车。届时,新桥与既有旧桥形成双向六车道干线公路。
当然,中山港大桥新建单幅桥主桥通车仅仅是我市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一个缩影。随着深中通道、中山阳春高速、中山城市轨道交通等综合交通网络重大项目工程的推进,“十三五”期间,中山将投入600亿元建设高速及地方干线公路。到2020年,将新增高速公路160 公里和干线公路通车里程121公里,建成沟通珠江东西岸、通往粤西乃至大西南的重要战略通道。
“大桥时代”架通“深莞惠”“珠中江”
站在马鞍岛上东眺, 隔着海,深圳的高楼大厦一览无遗。深圳与中山之间,其实就只有24公里的跨海距离。但现实是,从马鞍岛前往深圳,需要沿番中公路,过灵山收费站,上京珠高速,期间还有大半时间会堵在虎门大桥上。
“从翠亨新区到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一共130多公里,本来2个小时能够到达的路程,货车司机一般都要花近4个小时。”港航集装箱公司操作部经理马志伟说,他们有30多台集装箱货车,司机们经常需要为如何能够准点将货物运到而头疼。
得知深中通道今年开工建设的消息已定,马志伟的“头疼症”神奇地逐步减轻,他甚至已经开始兴致勃勃地计划起深中通道开通后,公司集装箱货运扩展规模的事宜。
在深中通道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时,专家组们认为,由深中通道跨越珠江比绕行虎门大桥节约里程约30km,通过新建深中通道,减少绕行,将起到节能减排和减少社会物流成本的目的。按照节能评估,深中通道年均节约燃油12770万升,年均减少CO2排放36万吨,节省社会物流成本年均10亿元以上。
除了物流成本,专家组们还认定,深中通道是连接珠三角两大功能组团——“深莞惠”与“珠中江”之间的唯一直连通道,对于解决东西两岸直达交通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跨珠江口的公路通道大多集中在中上游,均为广州与东莞之间的连接通道。
“一小时生活圈”覆盖中山与周边六市
也正由于深中通道的重要战略意义,中山,深中通道的珠西岸“桥头堡”,将成为联系珠江两岸的交通枢纽。为对接深中通道,从路网规划层面,中山规划对外连接线包括中山至开平高速公路(含小榄支线)、中山市东部外环高速公路、中江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市金琴高速和香海大桥高速,形成手掌型的高速公路对接路网结构。
“除了对接深中通道,我们还需要发射型与周边地市进行跨市路网对接。”据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山将全力推进深中通道、中山至阳春高速、中山城市轨道交通等广东省“十三五”时期综合交通网络重大项目工程,加快建设东部外环高速、香海大桥高速、中江高速东延线、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等项目,建成广中江高速公路。向西方向加强与江门跨市交通对接,合理调整西部外环高速公路、加二线、新中公路干线公路等项目实施时序,并谋划增加新的向西通道;向北、向南方向加强与广州、佛山、珠海跨市交通对接,推进21条(含市政道路11条)对接道路建设,力争2022年深中通道通车前建成开通。
该负责人还表示,市交通局对全市域周边城市的对接道路进行了梳理,高速公路方面,往广州佛山方向有7条衔接,江门方向有3条,珠海方向5条,澳门方向2条,深圳方向有1条,东莞方向有1条,香港方向有2条。其他干线公路方面,在广州佛山方向有12条衔接,江门方向有4条,珠海方向有8条。通过这些对接道路,可以满足中山市与周边城市未来20 年左右的交通联系。“在‘十三五’末,中山基本可以实现至周边广州、佛山、江门、珠海、深圳、东莞6个城市,至少有2条便捷联系的高速公路通道;中山市主城区和每个镇区至少有1 条高速公路,而且都有出入口;中山市主城区与全市各镇区,以及城市副中心与城市副中心之间,至少有1条高快速路直接联系。同时,中山市至周边6个城市,也将基本实现60分钟全覆盖。”
据悉,“十三五”期间,中山共有28条对外连接路要完成建设,其中有23条是连接西部和南部城市,占82%。这个数据说明了中山在承担“珠西交通枢纽”角色上,对提高西向交通血管通车率的倾斜与重视。
规划“四主两辅”客运枢纽六大货运枢纽
打造“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是《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中山城市发展的一个定位,这一定位要求中山构建现代化、立体式、综合型大交通体系。也就是说,需要优化发展模式,从原来较为单一的干线公路交通发展模式,提升为涵盖公路、国铁、城际轨道、城市轨道、港口、客货运枢纽等在内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在交通枢纽方面,据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山将规划形成“四主两辅”客运枢纽布局及六大货运枢纽。
目前,中山市的城市对外客运枢纽主要包括公路客运枢纽、城际轨道枢纽、港口客运枢纽三类,无航空运输枢纽。其中公路枢纽主要有2个,包括中山市汽车客运总站、小榄汽车客运站;城际轨道枢纽主要有2个,包括中山北站及小榄站;水运枢纽仅有1个,为中山港客运码头。
全市对外货运运输已基本上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导、水运为基础的运输格局。现状公路货运枢纽主要有宏昌物流、中山保税物流、东凤物流、北部物流、天宏物流等,水运货运枢纽主要为中山货运港。
“《中山市公路客运站场规划(修编)》规划草案以及《中山市公路货运站场规划(2015-2030)草案》目前均已完成。”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山市公路客运站场规划(修编)》规划构建 “主枢纽+辅枢纽+一般客运站”为层次的公路客运站场体系。公路客运主枢纽以提供区域内省际之间以及省内城市之间的公路旅客运输为重点,并有效衔接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技术标准由一级、二级客运站构成。
PPP模式将成交通建设重要融资渠道
5月31日,长江路改造正式开工,该工程也成为中山首条采用PPP 模式建设的公路项目。PPP 模式,即是通过竞争性程序,选择一家资本实力雄厚、交通投资运营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机构,然后由该投资机构与中山市政府独资国有企业共同组建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公司,由项目公司组织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与维护。
“这种模式相比旧的模式政府承担的资金压力相对较校”市交通发展集团投资发展部主任袁栋告诉记者,在采用PPP模式之前,中山干线路网建设使用 “以地换路”的模式,也就是干线公路通过镇区拿出部分土地,作为部分修路款项交给交通集团,交通集团以此贷款或者经营。“旧的模式,市政府肩负主要的建设压力,无论是地还是钱,占用的都是中山自己的资源,短期内压力巨大,需要筹集所有建设费用。新的模式借用的是社会资本,可以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帮助政府把投资压力延长,腾出力量办更多的事情。”
“按照中山打造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要求,中山将投入600亿元建设高速及地方干线公路,市财政无法单独承受这么庞大的投资,只能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社会资本怎么来,只能采用PPP模式去实施。PPP 模式对完成 ‘十三五’的交通建设任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融资渠道。”袁栋表示。
深茂铁路深圳-中山-江门段或后年开工
“随着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我市联系珠江口湾区东西两岸交通这块短板得到补齐,建设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就有了根本支撑。”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交通枢纽意味着中山能够有效衔接多种交通组织方式,包括公路、铁路轨道、港口甚至通用航空,成为辐射一定区域的客货运中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争取加快深茂铁路建设的意义不亚于深中通道。”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茂铁路是中山进入国家铁路网布局,实施综合交通发展模式的关键。市委、市政府日前明确提出要从原来较为单一的干线公路交通发展模式,提升为涵盖公路、国铁、城际轨道、城市轨道、港口、客货运枢纽等在内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ZSPFSIGN]
据悉,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已于2014年6月动工,而深圳—中山—江门段沿线城市也预控项目线路,一直暂缓建设。根据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日前联合发布的 《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已纳入2018年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重点推进项目。
专家观点
●陈广汉(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借交通优势做好科技创新对接
从目前来讲,珠西几个城市的经济中心尚不明显,因为经济中心一定要体现出人均较高的GDP、一定的经济总量和城市集聚度。中山在“十三五”规划中被定为 “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意味着中山将成为连接珠西珠东的“桥头堡”,特别是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一定要借这个交通优势,与广州、深圳、香港等做好科技创新对接。随着交通枢纽的完善,将来珠三角融为一体,就是一个大的都市圈,中山应该在成为珠江西岸经济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等方面大有作为。
●陈鸿宇(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
重在规划创新、思维创新、融资创新
省委提出“十三五”期间中山要打造 “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 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这一定位切合中山实际,明确了中山新一轮发展方向,这“四个定位”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一个整体。对于中山而言,最重要就要把落实“四个定位”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包括在建设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方面,应该体现出规划的创新、思维的创新、融资的创新等,中山一定要抓住未来交通大发展的契机,特别是深中通道规划动工等重大项目,搭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以珠三角腹地的地缘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产业特别是深圳的高科技公司、产业研究院、高端制造企业、创投机构进入中山,主动承接周边三个自贸试验片区和广州、佛山、珠海的创新资源,发挥中山位处珠西、背靠江门和粤西、粤西北广大区域的优势,东引西联,建设一批服务粤西、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创新企业总部。说到底,完善的交通网络是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的翅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将要求和推进构建现代化、立体式、综合型大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