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已走向亚非欧美2015年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765亿元2025年力破2000亿元
2016-04-21
(原标题: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已走向亚非欧美2015年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765亿元2025年力破2000亿元)
2015年全产业链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765亿元
其中
工程建设614亿元
运营服务68亿元
装备制造业83亿元
现有轨道交通
规模以上企业
91户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5户
集聚
轨道交通科研、
设计、施工单位10余家
相关高等院校3所
轨道交通产业
国家级技术专利近50个
一总部两基地
产业布局
初具雏形
到2025年
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2000亿元
其中
装备制造达到1000亿元以上
整车制造能力4000辆以上
轨道交通产业,成都“五大兴市战略”之一“交通先行”战略背景下的突出发展产业。成都晚报记者昨日了解到,我市现有轨道交通规模以上企业91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户。2015年,全产业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5亿元。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已经走出国门。根据《成都制造2025规划》和《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成都将把轨道交通产业作为突出发展产业,结合城市化进程的需求,走全产业链、差异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行业引领、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2025年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
现状
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全面呈现
成都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利用成都市内外市场,不断整合全市轨道交通产业资源,轨道交通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轨道交通产业涵盖科研教育、勘察设计、工程总包、装备制造和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聚集了西南交大、中铁二院、中铁二局、中国中车等国内行业龙头和新筑股份、天马轴承、运达科技等知名民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一大批优质项目的签约落户有效填补了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全产业链发展的态势已全面呈现。
我市现有轨道交通规模以上企业91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户。2015年,全产业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5亿元。在技术研发能力方面,集聚了轨道交通科研、设计、施工单位10余家、相关高等院校3所,轨道交通产业国家级技术专利近50个,为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中国中车成都轨道交通
产业园下月投产
此外,以金牛区为研发总部、新津与新都为制造基地的“一总部两基地”产业布局初具雏形。其中,位于金牛区的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二期项目计划今年开工建设;位于新津县的新筑轨道交通产业园一期项目竣工投产,形成年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1500模块、维护300列的能力;位于新都区的中国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项目总投资50.7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各类整车800辆的生产能力,修理和组装合计产能达到2150辆,预计2016年5月实现投产。
产业园
中铁产业园创下“全球第一”
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实现轨道交通产业有效地聚集和落地,打造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创新总部和全球轨道交通的研发高地,2012年,规划总面积482亩的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开始建设。
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是全球首座综合性、国际性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国家级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创新与服务基地,重点开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产业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目前,园区一期已投入使用,吸引了轨道交通和泛轨道交通类企业50余家入驻。园区二期也已完成规划设计,计划在年内动工建设。综合实验大楼、中试检测基地、核心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正在加快推进。“未来3年-5年,园区将集聚300家轨道交通高科技企业,汇集3万-4万高端人才,年产值约300亿。”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
自主研发高铁核心技术
破日德垄断
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平台逐步得到完善,离不开行业龙头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先后完成成渝、宝成、成昆、成兰铁路等600多条铁路重要干线和支线,通车里程达到20000多公里……作为我国最大型综合勘察设计企业之一,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除了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作出贡献之外,也让成都的轨道交通产业逐步走向海外。中铁二院先后在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越南、老挝、肯尼亚、土耳其、俄罗斯、美国、巴西、阿根廷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承担和涉足上百项项目,涵盖铁路、公路、地铁的勘察、设计等众多领域。
据中铁二院产业部副部长张强介绍,目前中铁二院在无砟轨道、综合接地技术、静密测量等方面掌握了核心技术。其中,由中铁二院自主研发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除在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成彭铁路和成绵乐客专眉乐段等多个铁路项目中成功应用之外,也在国外得到了推广。包括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在内的中国高铁核心技术,让中国高铁打破了日本、德国在中国的垄断,走出了壁垒,“由我们自主研发的高铁核心技术,现在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也逐步推广到了国外。”
张强透露,目前,中铁二院正在与俄罗斯高铁的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适应性研究,根据不同国家的标准,探讨如何使无砟轨道技术适用于高寒地区。
成都晚报记者罗斯图据中铁产业园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