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马边交通局局长助理曾德林人生两次选择让他长留马边
2016-03-30 
0





朋友的手机里还保存着曾德林的照片。图由乐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一诺千金

《他们的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后续报道

见过曾德林的人大概都会有印象:身材瘦高,浓眉大眼,鼻梁挺直,小伙子可真帅!这个1987年出生的帅小伙,虽然年纪不大,但志向不小,他的QQ头像签名写道:“大忠大爱是为仁、民族兴亡是为义、家国天下是为礼、大恩大恕是为智、一诺千金是为信。”

怀着一腔青春热血,7年前他许下一诺。这一诺,千金重。

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

不顾父母期盼坚持要当西部计划志愿者

2009年7月,四川师范大学艺体场馆,2311名四川西部计划志愿者聚集在这里。

这一天,他们将起程奔赴全省21个市(州)92个受援县(市、区),进行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志愿者们激昂的宣誓声响彻全馆。人群中,有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孩,他就是曾德林。

来自重庆合川农村的曾德林,是家中独子,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当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交通大学,在校期间担任了校社团联合会理事长,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母都觉得,儿子会有出息。

谁知道,儿子大学毕业,拒绝了好几份工作的邀请,怀着青春的万丈激情与梦想,加入了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准备服务于马边彝族自治县。

父母得知这个消息,伤透了心,“我们只有他一个孩子,本来盼着他四年大学读完回老家,我们能够享享福,没想到他却到了那么偏远的贫穷山区。”背着曾德林,父母没少抹眼泪。

然而,这个生性倔强的小伙子,硬是咬着牙出发了。那年8月,经过一路的颠簸,他和几个志愿者一同来到马边。曾德林被分到马边县交通局,在“稀(泥沟)永(红)路”工程指挥部协助刘代明工作。

泡在工地一线大冬天与工人一起挤工棚

刘代明是跑了几十年的“老交通人”,由于马边条件艰苦,留不住人,他没少见来了又走的大学生。曾德林第一天报到,当旁人指着刘代明说“以后他就是你的师父了”,曾德林毕恭毕敬地对刘代明喊了声:“师父”。

虽然表面客气地应允,刘代明上下打量着这个面容白净、稚气未脱的大学生,心里暗想:“这个外地来的毛头小伙子,到我们这样的山区,能不能吃得下交通人这份苦?”

刘代明想看看,这孩子能挺多久。

9月的一天,刘代明带着曾德林上工地。出发的时候是早晨,晴空万里,一切顺利。不料返回的途中,突然遇到了暴雨,公路塌方道路中断,车子无法行进。无奈之下,几个人只能踩着泥泞硬着头皮往回赶。一行人徒步了十多公里,才返回目的地。此时已是晚上11点,当曾德林脱下鞋袜,大家才发现他的脚下被划出一道道口子,鲜血直流。

这算是第一个下马威,刘代明以为,年轻人会请假休息几天。然而第二天,曾德林早早来到办公室,只是脚有些瘸。

当年11月,全县交通项目陆续动工,但是工程管理人手紧缺,项目进展缓慢。曾德林主动向刘代明申请一起到工程一线蹲点。这一蹲就是两个多月,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泡在工地。

马边的冬天异常寒冷,曾德林和工人们挤在工棚里烤火取暖。累了,就在工棚里打个盹,饿了,啃几个烤土豆填饱肚子……这一切刘代明都看在眼里。

第二次选择:志愿期满

业务突飞猛进他告诉师父“我留下来”

干交通,光能吃苦不行,还得懂专业。曾德林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对于交通可是一窍不通。刚开始上工地那会儿,种种方案、数据在他看来无异于“天书”,他决定进行一番“恶补”。

曾德林翻出交通局办公室里的书,一本一本“硬啃”,不懂就找人问,到了下班时间,把书抱回家继续读。此外,他又报考了西南交大函授的路桥本科专业。

白天看工程现场,晚上回办公室整理工作笔记、看书学习,忙到深夜,他的业务能力也突飞猛进,逐渐能独挡一面。2010年,一位朋友邀曾德林去成都工作,开出了两倍于他现状的年薪。曾德林没有动遥

2011年2月9日下午,曾德林在自己的QQ空间留下了这样一段话:“人应当以信仰为动力,因为没有信仰就如同没有生命;人应以目标为方向,因为没有目标就注定盲目;人应以坚持为基石,因为没有坚持就只能半途而废……”

两年的志愿期很快就满了,曾德林面临是离开还是留下的选择。这个选择十分艰难,他找到了师父刘代明。说实话,刘代明也很矛盾:一方面,他早已打心眼儿认可了这个徒弟,希望他留下来,为马边的交通出力;另一方面,徒弟走出山区,一定会有更好的前途。两难之下,刘代明希望曾德林自己好好考虑。

最后,曾德林告诉他:“师父,我留下来”。从此,他正式进入马边县交通局工作。

拒绝威逼利诱坚持要求不合格工程返工

曾德林是个性情刚烈的“重庆崽儿”,对于原则以外的东西“软硬不吃”。

担任交通局质监所所长期间,质监所要对每一条道路进行检验、出具报告,才能够验收。

2015年9月,曾德林牵头检查劳动乡笆子房通村公路,在发现施工方水泥用量未达配合比要求、硬化厚度不够等问题后,立即责令限期整改和返工。

为争劝手下留情”,施工方托人给曾德林送来一个装满现金的信封,被他当场拒绝。利诱不成,施工方觉得曾德林是“故意整人”,便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威胁,还扬言要找人收拾他。

“质量不是儿戏,不然就成了豆腐渣工程。我是重庆崽儿,来到马边不是为了整你。你就算打死我,我也是个烈士。”面对威胁,曾德林面无惧色。最终,施工方按要求整改通过验收。

悲情

4岁女儿失去父亲幸福记录戛然而止

曾德林的妻子是成都姑娘张国丽,当年她和曾德林一起到马边当志愿者。

刚谈恋爱那会儿,两人经常一起在县里面骑自行车兜风。张国丽的QQ空间里还留着当年的照片。照片上,曾德林坐在前座,穿着格子衬衫,面容英俊瘦削;张国丽靠在他背上,穿着粉红的线衫,笑容灿烂,比着“胜利”的手势……照片的上传时间是2009年10月9日。

2011年春节,两人结婚。繁重的工作让曾德林无暇顾及家庭,他不得不将母亲从千里之外的重庆接到马边照顾怀孕的妻子。

女儿出世,大眼睛、长睫毛,像极了父亲,现在已经满4岁。幸福接踵而至,2015年末,张国丽又怀了一个宝宝,已有5个月。

一家人的幸福被记录在张国丽的朋友圈里。比如,张国丽生日,女儿给她唱生日歌,丈夫给她煮长寿面,“幸福醉了”。再比如“放风筝”,那是一天雨后,曾德林穿着绿色的冲锋衣,擎着一个有着斑斓长尾巴的风筝走在前面,女儿扎着小辫子跟在后面……

朋友圈的最后一次更新是3月5日——“吃烤肉”。照片上,曾德林穿着深蓝色毛衣,戴着眼镜,和母亲坐在家里的餐桌前自助烤肉。

3月8日中午11点,穿着那件熟悉的绿色冲锋衣,和同事有说有笑,曾德林坐上了前往峨马路勘察的红色越野车。2个小时后,人们在千斤巨石下面,找到了他的遗体。

3月11日是曾德林火化的日子。4岁的女儿抚着父亲的遗像,好奇地问众人“爸爸去哪儿了?”张国丽忍着眼泪,轻声安慰女儿,“宝贝,爸爸去天堂修路去了。”华西都市报记者张元玲

作者:张元玲

(来源:华西都市报)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