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良性互动“盟”动绿色转型路
2016-02-19
目前,碳税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主要的环境政策手段,我国也在推进对交通运输行业征收碳税的研究工作。
征收碳税将对交通运输行业产生什么影响?相关管理部门、企业应该如何调整适应?近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信息中心承担的交通运输部项目“碳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研究”通过评审,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编者
影响:促进减排增加成本
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柴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早在2010年,环保部就形成了征收环境税的初稿。2012年,征收碳税被纳入了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2013年5月,环保部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和《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做好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和“加快推动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的要求把征收碳税的进程又推进一步。
征收碳税将推动绿色交通发展。第一,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大,有较大的减排空间,征收碳税对节能减排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由于征收碳税会提高运输成本,企业为保证利润就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同时,碳税还能拉动交通运输行业对于低碳燃料及相关产品的需求,刺激低碳技术发展。第三,征收碳税后,企业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创新运营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客观上符合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主动实现企业的绿色转型。第四,可以推动LNG、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第五,有助于形成以下游产业促进上游产业、上游产业保驾下游产业的节能减排良性循环,发展绿色交通产业链。
然而,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消耗型行业,碳税的征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营、管理等成本,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对于航运企业来说,由于我国航运企业规模偏孝技术与管理水平较低,碳税带给我国航运企业的压力远大于国外企业,使我国航运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把增加的成本转移到运价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需求,导致交通运输市场规模减校除此以外,碳税的征收也会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上下游产业产生影响。例如对公路运输企业征收碳税,会减小运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制造业的产出和价格。不符合碳排放标准的企业为了缴税,必然将成本转嫁给货主,货主又转嫁给消费者,造成整个行业的消极连锁反应。
对策:选准纳税人设计优惠政策
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碳税的节能减排作用?部交科院的研究人员为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提供了不同的策略。
对于行业管理部门,对外应协调有关部门,优化碳税设计;对内应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具体来说,行业管理部门对外应选准纳税人,这决定了碳税的征收范围。可以先以个别省份、公路运输、成品油为试点,执行成熟后再扩大征收范围。在计税依据上,由于目前获取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技术还不成熟,可以先按照《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所提供的方法估算。在征收环节上,现阶段可只对开采环节征税,对于企业所处的消费环节暂不征税,从而降低征收成本。考虑到国际贸易关系和我国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的战略问题,对进口煤炭、石油、天然气可暂免碳税。在税率方面,建议初期以10元/吨二氧化碳开征,并随时机逐步提高,但最高不超过40元/吨二氧化碳。同时,为了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和保持企业竞争力,可以设计一定的碳税优惠政策。
对内,行业主管部门应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定期发布市场运力等信息,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排;加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技术研发,推广应用高效能、低排放的交通运输设备,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引导技术性节能减排;加强道路客运运力调控,引导公路货运向网络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强化管理性节能减排。
对于企业来说,面对碳税,对外应合理表达诉求,争取有利政策;对内应加快自身发展,提高能源效率。具体来说,对外,因为国家对能源密集型行业实行了低税率或税收返还制度,所以企业应了解学习碳税征收规定,寻求合理措施,减少碳税征收后的不利影响;积极参与碳税制定,表达自身诉求;加快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创新,为获得国家资金和财政支持打下基矗
对内,道路、水路运输有不同的应对策略。道路运输企业可通过优化运力结构、强化车辆管理、完善企业调度、结成物流联盟、完善服务链条来降低碳排放;水路运输企业应优化船型结构、推广岸电、确定经济航速、提高营运效率、加快LNG燃料动力改造、加强合作共赢,从而减轻碳税带来的经济压力,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