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在追求对话和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希望
2016-01-25 
“中东向何处去?”世界屡屡提及“中东之问”。

当习近平主席1月19日至23日对沙特、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时,人们的目光又一次投向这个问题。

中东是一片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世界能源供给的阀门,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等各项指标稳居第一,世界石油市场中心的位置无可撼动。中东又是一片让人痛心的土地,迄今仍未摆脱战争和冲突。

“巴勒斯坦问题不应被边缘化,更不应被世界遗忘”“叙利亚现状不可持续,冲突不会有赢家,受苦的是地区人民”“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泛滥,是对和平与发展的严峻考验”……习近平主席在阿盟总部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中国方案:化解分歧,关键要加强对话;破解难题,关键要加快发展;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

针对反恐,习近平主席旗帜鲜明地指出,恐怖主义不分国界,也没有好坏之分,反恐不能搞双重标准。同样,也不能把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宗教挂钩,那样只会制造民族宗教隔阂。没有哪一项政策能够单独完全奏效,反恐必须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习近平主席的精辟论述赢得世界的赞誉与认同。正如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沙特阿拉伯《中东报》资深记者塔伊布所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方案为中东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纷争提供了妥善化解的思路和出路,来自中国的智慧值得人们深思和汲龋”

让中东少一些冲突和苦难,多一点安宁和尊严

2015年9月,一张叙利亚3岁儿童溺亡在土耳其海滩的照片,让世人为之流泪和心痛。这张照片,也是当前中东战争和冲突景象的一个缩影。持续半个多世纪仍未能得到解决的巴勒斯坦问题,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地区动荡的叙利亚冲突,仍在僵持当中的也门内战,地区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的蔓延……整个中东被罩上了一层阴影。

西方国家曾祭出“民主改造”的大旗,企图通过武力改造的方式在中东强行推行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然而,正如阿拉伯谚语所讲“自己的指甲才知道哪里痒”,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西方国家靠武力扶植搞政权更迭,不仅没有扶植起民主制度,反倒让一些国家陷入教派冲突不断、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泛滥、民不聊生的境地。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夙兴夜寐,风尘仆仆,5天之内到访4个城市,开展40多场活动,同3国领导人和3个区域组织负责人深入交流,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其中,如何使中东少一些冲突和苦难,多一点安宁和尊严,是习近平主席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问题之一。从沙特到埃及,从阿盟总部到伊朗,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及这一话题。安全领域的务实合作,是中国分别同沙特、埃及和伊朗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习近平主席演讲赢得这么多掌声,同中国在中东事务上秉持公正态度、与阿拉伯国家保持深厚兄弟情谊密不可分。”在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演讲的沙特驻阿盟代表团安全事务顾问巴德尔如是说。

武力不是解决问题之道,零和思维无法带来持久安全

习近平主席在阿盟总部高瞻远瞩地指出:化解分歧,关键要加强对话;破解难题,关键要加快发展;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

武力不是解决问题之道,零和思维无法带来持久安全。对话过程虽然漫长,甚至可能出现反复,但后遗症最小,结果也最可持续。冲突各方应该开启对话,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推进政治解决上形成聚焦。

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中东动荡,根源出在发展,出路最终也要靠发展。只有让青年人在发展中获得生活的尊严,在他们的心中,希望才能跑赢失望,才会自觉拒绝暴力,远离极端思潮和恐怖主义。

现代化不是单选题。没有人比中东人民更了解中东的历史经纬,更清楚中东的何去何从。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没有出路,模仿容易迷失,实践才出真知。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据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方案在地区国家和世界引起强烈共鸣。伊朗主流媒体《德黑兰时报》总编辑萨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提出的中东和平主张,符合地区实际,意义重大,期待中国为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俄罗斯独联体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夫谢耶夫表示,在当前中东地区冲突与战事不断的背景下,中国秉承大国担当、贡献大国智慧,展现出中国更具建设性的中东外交政策,获得中东地区国家的广泛认可。“中国始终强调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重要性,坚定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习近平主席此次中东之行更为促进冲突各方对话、和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推动地区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发展导向,以发展促和平

“为改善巴勒斯坦民生,中国决定向巴方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并将为巴勒斯坦太阳能电站建设项目提供支持”“中方今年将再向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利比亚、也门人民提供2.3亿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提供3亿美元援助用于执法合作、警察培训等项目,帮助地区国家加强维护稳定能力建设”……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期间,宣布的一系列中国人道主义和安全援助计划,更是为处于战争和冲突中的人们带来了中国希望。

事实上,在促进中东实现和平与稳定上,中国从来没有缺位。中国深度参与伊朗核问题谈判,积极展开协调斡旋,在阿拉克重水反应堆改造等关键问题上承担中国责任,促成了全面协议最终达成;中国提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四步走”框架思路,以客观公正立场参与涉及叙利亚问题的国际协调;为推动解决巴以争端这个老大难问题,2013年夏天,中国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相继访华,提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自2006年4月中国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维和部队以来,中国已向黎巴嫩派出维和官兵3700多人次,出色地完成了多种维和任务。

毛里塔尼亚记者协会主席、《首都日报》总编辑穆萨·塞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与中东地区各国均保持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在中东地区事务中发挥调节者的作用,鼓励以对话解决争端、化解分歧,也正是破解中东事务难题的关键。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国际问题专家纳杰姆·拉菲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期间提出了为冲突地区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计划,是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具体体现,有助于缓解冲突地区人民遭受的苦难。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对本报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对中东的访问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实现中东和平的努力,是履行大国责任的实在表现,中国对该地区的援助有利于地区繁荣与稳定。

中国方案,坚持发展导向、以发展促和平,倡导在追求对话和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希望,这是促进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公共产品,这是负责任、重行动、建设性的大国担当。

(本报北京、伦敦、德黑兰、莫斯科、约翰内斯堡、伊斯兰堡、曼谷1月24日电记者张梦旭、黄培昭、赵明昊、张志文、林雪丹、李志伟、徐伟、俞懿春)

《人民日报》(2016年01月25日21版)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