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八成读者建议保留邕江铁路桥已列入南宁文物名录
2015-09-15 
        

        

        

        合影拍照,市民们想“留妆铁路桥

        

        市民对铁路桥恋恋不舍

        

        昨日,本报刊登《邕江铁路桥退役市民呼吁把她留追的报道后,在南宁晚报的官方微信(gx_nnwb)开设题为“邕江铁路桥应该留下吗”的网上投票。截至昨日18时,3200多人点击阅读,800多名读者参与调查,83%投票者支持留下邕江铁路桥。

        当天,南宁晚报官方微信,针对邕江铁路桥的“留与去”,制作一条题为《她曾风华绝代万人迷,现在面临消失,很多南宁人都舍不得》的推文,通过一些新老照片对比,展示这条为南宁人民服役了58年的铁路桥所经历的风雨。对于这座桥,本报列出一条单项选择题。

        “邕江铁路桥应该留下吗?”留、不留、无所谓,在设置的三个选项里,读者不仅投票,还参与“写评论”留言。网友“宁浪”就表示,听家里老奶奶说,邕江铁路桥可是南宁邕江河上第一座铁路桥,邕江大桥是第一座公路桥。小时候,经常跟着奶奶去河边种菜,每次看到火车飞驰而过,几个小鬼头就跟着在江边跑。小时候玩过家家,还说要做货车司机,跑遍大江南北。如今,家里老奶奶耳朵不好使了,但视力还好,每天喜欢看报纸,当得知邕江铁路桥可能被拆,她又激动地跟大家说起铁路桥那些往事。

        “铁路桥如果真的威胁到邕江水路运输,是不是还有其他办法解决,非要拆除吗?”网友小欣欣说。家住江南的她,每天都会经过永和大桥,在不远处,就是横跨江面的邕江铁路桥。这座铁路桥既然承载了那么多老南宁人的记忆,她希望有关部门能想办法保留,为城市增添一些文化内涵。

        当天,截至18时,3200多人点击阅读,800多名读者参与问卷调查,该条微信列出选择题有了一个结果。网络上,投票赞成“留”的读者占83%,持有“不留”意见的读者占9%,持有“无所谓”意见读者占6%。

        与铁路桥生活在南宁的老友说——

        老建筑都是一部历史书

        ■南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绿江

        这条邕江铁路桥诞生于新中国的“大跃进”年代,她是首府南宁市开始走向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前期铺垫——任何一个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壮大,首先离不开便捷的交通,而铁路交通则是当时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而且,她见证了首府的发展,也有益于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这三大港口城市的发展,也是通往越南的国际铁路线,对国防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座铁路桥的现实作用、战略意义和历史使命,现在尚未完全过时。

        个人建议保留这座铁路桥。毕竟,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及传承,是需要有承载物来作为见证的。而一座桥,即使她已成为遗迹(遗址),就是最好的见证,就如同老南宁新华街的水塔绝不能拆,是同一个道理。

        在现代经济发展社会,任何老建筑,尤其是一定年代又有一定年岁的标志性老建筑,她所承载的,除了历史的印记外,更多的还有平民大众的情感寄托和怀旧回顾。不拆,可以让城市更丰富多彩,更有人情味,并不会造成城市发展的障碍;拆了,也不见得就对城市发展有多么迫切的便利。

        如今,首府南宁的老建筑、旧景观,已经所剩无几,不能再把这些标志性的老街、老庙、老桥再拆了。因此,利用好这些老建筑,比如开辟成旅游景点、人文景观等,甚至还可以起到爱家乡、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铁路桥已被列入南宁市文物名录

        ■“老南宁”:邱评

        从城市发展开看,邕江铁路桥的“短处”确实存在,造成五一路交通瓶颈,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拆除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据可查证的相关资料,邕江铁路桥已被列入南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里,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类别,归属西乡塘区。

        作为普查对象,其文化内涵不难看出,这座铁路桥给南宁人留下很多老情怀,是一座有着浓浓人情味的老铁路桥,而且,见证了南宁经济发展,承担起连接与东盟友邻往来的历史重任。

        如果不拆除邕江铁路桥,该如何解决和平衡城市交通建设和历史文化双保留的问题,需要有关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商讨一个解决之策,保全沉淀的历史文化,又可以解决城市发展的矛盾。

        给本报微信留言发表观点的网友说——

        洋璐璐

        建议保留并打造成历史景点,这样一举多得,这是南宁的历史。我们剩余的老南宁建筑和景观已经不多,留住一些文化让身为南宁人的我们找寻到更多归属感。

        邕江小鱼

        邕江铁桥有58年的历史,南宁这样的文物已经很少了,不同意拆。你走在铁路桥上面,会有一种回顾历史的感觉,希望新闻媒体把我们的心声反映给有关部门。

        雨仔

        58年的大桥经历风风雨雨载过多少人的喜怒哀乐。一座桥有她的历史,就算南宁再发展都不要忘记她的来历。一座桥代表一座城的历史,既然有我们就要好好维护不要去破坏它,也不要忘记筑建铁路桥的人的辛苦汗水。

        Mosquito

        留下旧铁路桥虽然有难题,但能解决的情况下请尽量解决。建议解决难题并保留铁路桥,毕竟历史,情怀的东西是无法重建或复制的!

        小C

        留着吧,改成兰州黄河铁桥那样的,做步行桥。总不能把有点历史的全拆了,然后等着过多年以后再重建。

        狼图腾

        说留的朋友我能理解大家对她的感情,但你们得考虑周全点:她对人的安全怎么保证,后期维护的费用如何处理,保养又如何解决。

        明明秋月

        不看不知道,她的质量挺好的,至少服役这么多年见证首府交通的发展,它没出过事故默默无闻为广西铁路作出巨大的贡献!

        市民蜂拥来拍照

        定格怀旧老物件

        锈迹斑斑的铁轨,黝黑陈旧的枕木,掉漆剥皮的探照灯,刻有“1956年11月”的牌子……“卸下重任”的邕江铁路桥上每一处都是拍照者眼里的宝贝,因为它们经历过无数风雨而显得弥足珍贵。连日来,不少市民、火车迷和摄影爱好者前往桥上寻访怀旧,他们中不只有“老南宁”,年轻人也有不少。大家都很留恋这座有可能被拆掉的铁路桥,展现的是对她深深的不舍和珍爱之情。

        拍铁桥“古董”,有味道

        昨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邕江铁路桥。由于火车不再通行已经有半个月,两条轨道上多了一层厚厚的铁锈粉末,给大桥更增添了几分沧桑。在桥北往桥南一路行走望过去,数十位市民及摄影爱好者正忙着拍照,而他们喜欢寻找铁路桥的“古董”,作为镜头捕捉的对象。

        一个装设备的盒子已经被一把有铁路标志的锁锁住了,锁孔已经生锈,估计钥匙也难以打开了,“这个锁头应该有好几年没有打开过了”,一摄影爱好者细细端详着盒子,他专门寻找这些“古董”,然后一一给它们拍照。

        走在桥上,随处都可看到老旧的东西:几块落款刻印有“1956年11月”的牌子告诉人们铁路桥的“生日”,上面还介绍了大桥的载重、跨度、净重、宽度等资料;几盏破旧的探照灯仍放置在大桥上,颇有沧桑感;由于邕江铁路桥是钢架结构,桥面直接铺设铁轨,在铁轨间隔处看到底下滚滚而过的江水,还是令人有些胆战心惊;铁轨两旁人行处铺的水泥砖块也已经磨掉了棱角……邕江铁路桥上的这些“古董”好像在无言地述说着陈年往事。因为它们深刻的岁月印记别有一番味道,也因为它们可能很快就会消失了,令摄影爱好者对其珍爱有加,将它们悉数收入镜中,定格收藏。

        和铁桥留影,有意义

        记者在桥上走了一遍,看到“男女”搭配的拍照还真不少,大家的主题都不约而同定为“铁路桥的怀旧”。

        曾先生与一女性朋友在桥头拍照不停,他不是简单地拍拍物体,而是将人与桥融合成一幅照片。而为了体现邕江铁路桥与现代美的结合,女子还特地穿上不同的服装,有时长裙,有时吊带,令铁桥生出不同的韵味。

        曾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已不是第一次到铁路桥上拍照。前几天周末的时候拍照的人更多,桥上都站满了。“我家住在七星路,小时候就知道这座铁路桥,对这座桥很有感情,希望相关部门能想办法保留下来。”曾先生告诉记者。

        韦先生与几个朋友也在桥上拍照。他告诉记者,1986年他在江南淡村一带上初中,经常跑到邕江铁路桥附近看火车。有一段时间有武警在桥头执守,看到小孩独自要过桥的都会阻止。韦先生当天还带了一特殊的朋友到大桥上拍照,因为这位朋友的战友曾经在邕江铁路桥上值守过,他们是来帮战友留念的。“邕江铁路桥见证了邕江两岸的发展,应该予以保留。”韦先生也和许多市民一样希望把桥保留下来。

        牵挂铁桥,望保留

        吴芳的邕江铁路桥记忆就是求学的经历。1997年,南昆铁路通车,15岁的吴芳第一次坐上从百色开往南宁的火车,开始了她异地求学的旅程。“第一次坐车火车什么都是新奇,最深刻的印象是火车经过邕江铁路桥,横跨在邕江河上,很是气派。每次,一到铁路桥就意味着已经进入南宁市区,心里就更为激动。巧的是,来南宁求学时住的亲戚的家正好靠近邕江边,每天都可以看到这座铁路桥。”

        如今,吴芳已经在南宁成家立业。尽管家里已经有了汽车,但她有时候还是会买上一张火车票,只是为了能坐着火车穿过邕江铁路桥,看看邕江两岸的老房子,再回忆一遍那个曾经雀跃的少女心思。(记者黎兆齐彭媛媛/文段柳健/图)

        

        铁桥铭牌的刻字依然清晰

        

        铁桥上的信号灯不再闪烁

        

        桥头设备上的锁头已经“尘封”

        

        每一根枕木都有自己的编号

        

        枕木上的道钉已是浑身锈迹

        

        老旧的探照灯还在守护铁桥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