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油品升级的道路上
2015-07-18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成品油被列为主要污染来源之一,与此同时,自2012年以来,国内成品油质量升级速度不断加快。2012年,北京地区率先由执行了京五标准,开启了成品油质量升级之路。成品油质量升级意味着生产企业装置升级,升级成本给炼油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民营炼油企业,面临着众多的考验。
原料匮乏民营炼油缺乏竞争力
从上游生产企业来看,就面临着原料问题。由于我国石油供应体制的特殊性,国内地方炼厂的原料供应相对局限。据隆众了解,目前,我国地炼的主要加工原料有国家配额原油(少量)、新疆、辽河产稠油、进口燃料油(M100、180CST)、稀释沥青、马瑞原油,其中进口燃料油占加工总量的73%以上。由于这些原料密度大,硫含量高、碱性氮含量高(碱性氮含量较高会导致催化剂使用期限缩短)。以此为原料生产出的油品收率低,同时存在密度大、硫含量高的问题,缺乏市场竞争力。进口原料的价格高于原油价格,使得炼油利润持续亏损。2015年上半年,国内以M100为原料的常减压装置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15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进口原油使用权的相关通知,对于地方炼油企业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这将会解决民营炼油企业缺乏优质原料的问题,同时对提升民营炼油企业竞争力、推进油品升级有积极的意义。
升级成本高企业压力骤增
与此同时,装置的升级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由于设备差异以及采用原油不同,国内炼厂成品油升级的成本差异较大,具体成本很难精确测算。
装置升级意味着投入的增加,但是很多地炼企业难以承担升级带来的高额成本。以山东地炼为例,目前有八成以上的企业可以供应国四及以上标准的汽油,但是柴油仍以国三为主,仅有五成的企业可以供应国四及以上标准的柴油。另外数据显示,中国石化已有70%汽油产能、40%车用柴油产能达国五标准。
油价提高消费者成本增加
另外,从终端消费市场来看,油品升级势必会提升油品价格。而消费者最关心的也是价格。根据优质优价的相关政策,"车用汽、柴油(标准品,下同)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的加价标准分别为每吨290元和370元;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的加价标准分别为每吨170元和160元"。燃油成本的增加成为了消费者最敏感的话题,我国目前汽油的主要终端用户是以私家车为主,而柴油方面则以物流运输行业为主。油价的升高将会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这也是油品升级进程中的问题之一。
今年5月,国家公布了《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将进一步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时间。成品油质量升级逐步的推进会不断提升油品质量、改善环境。油品升级装置升级的巨额资金,仍将是限制升级脚步的主要因素,也会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
来源:隆众石化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