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正文
北京将重建天桥历史文化景观
2012-06-05 来源:北京日报
天桥地区没有“桥”的历史,或许将在不久后得以终结。众多专家为了能使天桥地区再现传统风貌,精心设计了四种建设方案。

  昨日,北京市规划委网站公示了天桥历史文化景观建设的四种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如无意外,天桥地区将按照原有景观,复建起一座真桥。同时,公示的四个方案都着重于对老天桥风貌的复兴,再加上演艺区和民俗文化发源地的设计,天桥这一曾充满浓郁京味儿的区域将重现“酒旗戏鼓天桥市”的盛景。

  在公布建设方案的同时,市规划委昨天也向市民发起了征集呼吁:“市民手中还有没有天桥地区老资料的?可以通过这次公示,将资料提供给我们,既然这一景观已经决定复建,我们希望能够做到最好。”

  方案一:文化印记

  最简约 不影响交通

  天桥始建于何年,史无详载。但晚清诗人方济川的诗注中明确写道:“天桥在元朝早已有之……为元代妓舫游河必经之地”。

  “天桥以前是有桥的。”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天桥已经化为一个地名,桥却不见踪影。

  近年来,对于天桥名桥应有“桥”的呼声日渐高起,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便向市规划委申请,在进行天桥演艺区项目规划的同时,让天桥的“桥”景观复现。

  “设计方在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一共设计了四种方案。第一种是在天桥遗址上方地面勾勒出天桥桥基及周围木质平桥的轮廓,形成一处地面的文化印记。”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说。

  这种方案,是四种公示方案中设计最简单的一种。这位负责人称,虽然公示图中无法显示材质,但现在设计部门正在考虑使用大理石等材料,对地面进行简单的铺装,不会影响交通。

  在专家论证时,一部分专家认为,这一方案的施工周期很短,不会对周边交通和现有建筑物有所干扰,同时能够节约成本,造价也不高。

  但对于从这里经过的行人来说,这可能就不是个好方案了。“经过讨论,这一方案将是完全平面化的,不会凸出于地面,因此普通行人有可能根本看不到。”相关负责人说,这一方案的缺点在于地区标志辨识度很低,可能会起不到天桥历史文化景观复现的功能。

  方案二:原址建造

  路中设环岛 环岛现“天桥”

  旧时,天桥为皇帝专用,百姓不得通行,官民人等往来只能利用两侧的边桥。约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天桥被改造为单拱石桥。1906年修筑外城马路时,拆去高拱的桥身,改建为低矮的石板桥。1934年后,由于拓宽马路,拆去天桥的地面构件,桥基被埋入地下。

  经过考证,“天桥”的原址就在前门大街、天坛北路、永安路和天桥南大街的交汇处,如果要原址重建,那就意味着这个十字路口中,将会出现一座桥。

  “原址重建是很多专家希望的方案之一,我们因此也进行了论证。毫无疑问的是,建起一座桥比只留一个符号要明显得多,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交通上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方案二将以天桥南大街规划绿化带的宽度为基准,在遗址的原位建设一座下沉广场,广场上将建有石拱桥、水池,并复建原本就在天桥旁边的两座石碑。行人如果想进入天桥,将会从南侧现有的地下通道进入,走上一条新加建的通道,就可以通往下沉广场。

  “一些专家认为,忠于历史遗址的原位,是对中轴线传统文脉保持了最大的尊重。”相关负责人说。

  但这一复建方案将会使天桥地区本来就已经不甚通畅的交通,变得更加拥堵。

  实地勘察发现,这一方案的施工位置处于城市主干道与次干道的相交路口,本身已经对交通影响很大,而建成以后,环岛会降低车流的速度,产生更多的拥堵。同时,天桥和石碑的建设,有可能会让开车从东向西方向经过永安路的司机看不到红绿灯。

  方案三:就近建造

  凉亭围绿地 天桥穿水系

  为了保证交通不受影响,设计单位又根据专家的论证,设计出了第三种方案—就近建造。

  在这一方案中,将在这一路口的东南角,也就是天桥南大街和天坛北路交织的绿地里,建设出一片广场。广场中除了天桥这一标志性的建筑物以外,还有两座凉亭。天桥下还将建设一条小型的水系,让天桥确确实实地架在了河上。

  据一张嘉庆年间绘制的北京城图显示,在天桥南端东西两侧确有两座攒尖顶碑亭存在。

  “这个方案在实际中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施工时对交通没有影响,对于周边居民来说,又多了一个消暑纳凉的好地儿。”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规划图中发现,由于未来天坛周围将拆除简易楼、种上大树,这些图纸上,都已经能看到天坛露出的坛墙。一片绿荫中,连绵的坛墙和白桥、灰顶凉亭一起,构筑起传统建筑的天工之美。

  但如果要说起“复建”,这座天桥可能就谈不上具有什么历史文化意义了。参会的10多位专家中,有部分人认为,天桥原为中轴线上的节点,但这一方案不仅偏离了中轴线,还设计在一个景观公园中,很难让人对这一“天桥”产生认同。

  方案四:桥印糅合

  演艺区起始点重建 不离中轴线

  方案四中,虽然桥和石碑向南移到绿地中,但在原址上,还会以印记的方式标示遗址原位。

  据了解,这个方案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一些专家认为,历史文化景观延伸形成了景观带,同时照顾到了交通和绿化。这一方案可以算是取几个方案的优点设计而成的。”相关负责人说。

  方案四中,以“印记”方式标示老天桥的遗址原位,将石拱桥和石碑迁至南侧绿化带的前端进行建造。历史文化景观延伸成为景观带,同时作为整个天桥演艺区的开端。

  这一方案的最突出优点是不对文物造成破坏。景观选择沿着中轴线南移,遵循中轴线的序列关系,选址与现状冲突较少,减轻施工和使用时对交通产生的影响。广场紧邻地下过街通道和人行道,行人步行到达景观时也很方便。

  按照这一方案建成后,将成为南中轴线绿化带上的一处富有历史感的景观节点。但也有设计专家提出,相比较于天桥遗址原址,这一方案将复建的新桥不在遗址原位,而是向南移动了。

  “这一方案能让‘天桥’距离规划的天桥演艺区更近。”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按照方案四实行,未来的“天桥”就恰好是天桥演艺区的开端。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这一方案将不会对现有任何文物产生破坏,景观选址虽然往南移位,但仍在中轴线之上。建成后,行人可以通过地下通道和人行道抵达景观广场。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