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代的统计,成都城区有记载的桥还有190多座。只是现在的城区内,就只余府河、南河与一条小小的西郊河,河少了,桥也就渐渐没了。”
100米主桥身,有好看的石刻浮雕、12生肖雕像,是座三孔实腹
拱桥……这将是未来的
华阳通济桥。这座始建于1825年,被当地居民亲切称为“老大桥”的古老名桥,今年6月将原址重建。近日,新桥的效果图出炉,建址的地质情况勘察也正在进行。
2010年8月,一袭骇浪将通济桥卷出了历史的长河,而即将建起的新桥也无法再现古桥的沧桑悠远。难免有声音慨叹,古桥不复了么?其实不然。提起“老大桥”,华阳人都能即刻陷入幅幅回忆的画面,于他们而言,消失的是桥身,不变的是文化与记忆。
成都多水,自古多桥。如同“老大桥”,成都诸多的市内古桥,而今躲不过城建、市政规划,抑或久经风蚀,最终不复存在。但也如同那古桥通济,早已是种文化,渗入了成都人的骨髓。
洗面桥不在 传说犹在
送仙桥是每年庙会送神仙走的地方,洗面桥之所以以洗面为名,是因为张飞每次回城,都要在此洗面;而南门大桥是诸葛亮出师必过的桥梁……
63岁的梁君旺生活在青羊上街旁的百花竹苑,距离送仙桥仅有几百米,走路只需10来分钟。早已退休的他,每日最大的快乐,便是带6岁的小外孙来桥边逛逛,指着桥上神仙的浮雕,“看,这个仙人是吕洞宾……”
今日的送仙桥是1987年翻修后的模样,10余米长的横桥跨在小小的摸底河上,除了一些众神仙浮雕,难有特色。然而细数桥之初始,竟难以追溯其年代。只知道千余年过去了,几经修葺,拱桥变平桥,亘古不变的,唯有那送仙的传说。
梁君旺对那传说倒背如流,讲起来抑扬顿挫。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生日,每年青羊宫都要办庙会,“人要赶庙会,连神仙也要赶这庙会”。每年这一日,神仙们总是东边来,西边走,所以人们就早上跑来东边迎,傍晚跑去西边送。于是,西边这座送仙桥就得了名,而同时得名的,还有东边的迎仙桥(又叫遇仙桥)。与二桥成三角形的另一角,原本还有座望仙桥,“那是迎完神仙,看神仙的地方”。可惜在梁君旺10岁时,桥已拆除,而今,尚余望仙场。“这里,咱们迎神仙,那边咱们就送神仙……”梁君旺喜欢重复这个故事,讲给爱瞪着大眼手摸石雕的小外孙听。他还晓得,洗面桥之所以以洗面为名,是因为张飞每次回城,都要在此洗面;而南门大桥是诸葛亮出师必过的桥梁……他说,女儿孩提时,他也这样讲过,“以后有了重孙,还要讲”。梁君旺说,这是这个城市的魂魄,他们应该记得。
十八梯不在 记忆犹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门大桥又叫十八梯,是民间天然的水文标志,天然的浴场除了北门大桥的排洪渠,还有南门大桥的翻水坎……
梁君旺对成都古桥的印象,远不仅于那些飘渺的传说。生于成都,长于成都的他,见证了他所生活的几十年里,每一座老桥的陨落与重建,也印下了每一座老桥,之于他那个年代人所特有的记忆。“你知道十八梯吗?”那是深埋老成都人心中的记忆符号,亦是属于梁君旺的色彩童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门大桥,尚是一座三洞石拱桥,桥下不远处即有红砂石铺砌的梯级,共18级,人称十八梯。汛期一至,十八梯上总是挤满了观看水势的成都市民,相互询问“十八梯的水涨到好多梯了?”
这个民间的天然水文标志现已被改建后的北门大桥的引桥所取代,而梁君旺的旧时回忆却难被取代。一旁是梯边河畔捶衣的浣女,一旁是北门大桥的排洪渠下的水槽,水急浪花翻,乐坏了淘气爱耍的少年。“我们那时候都去那里冲水游泳”,梁君旺记得,儿时的他总会跑到桥边,脱得只剩三角小裤后,跳过去冲那激流,“老成都人没有人没去过的”。
天然浴场除了北门大桥的排洪渠,还有南门大桥的翻水坎。那是个桥下的斜坡,河水一冲过就会回翻成浪,而梁君旺就是在那里学会了游泳。顾不得水急的危险,顾不得回家挨打的后患,那时,他几乎骑着自行车去遍了成都所有的桥下,只为那浪花拍打身体的愉悦。
驷马桥不在 道路犹在
古驷马桥本身则是沟通驷马桥街、驷马桥路和解放路的必经之地。还有原名乌龟桥而被谐音改成的五桂桥、岷山青石筑造而得名的青石桥……
也许是儿时桥下的记忆太过美好,桥梁的情结自那时起就扎进了梁君旺的心中。除了对每座古桥每一时期的命运变更都记忆犹新,梁君旺还恋上了成都桥史,于是每一个闲暇的午后,对于不懂网络的他,图书馆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根据清代的统计,成都城区有记载的桥还有190多座。”只是现在的城区内,就只余府河、南河与一条小小的西郊河,河少了,桥也就渐渐没了。“但是地名却沿用了桥名”,梁君旺没有见过那些消失的桥梁,却记住了它们的名字,知道它们的位置,并想象得到那曾经或俊秀或雄伟的精致纽带,而今已是条条大道。
古司马相如题字“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的驷马桥,早已因河流改道而没了踪迹。但提起驷马桥,未曾瞻望过桥身的成都人也都不陌生。以桥命名的驷马桥路,东连成都火车东站、二仙桥和成都理工大学,路旁还有著名的驷马桥水果批发市场,成都人吃的新鲜水果十有八九来自这里。而驷马桥街,则是北上的通道,老川陕公路的起点,所以人们都说这里是成都最早的
立交桥。
古驷马桥本身则是沟通驷马桥街、驷马桥路和解放路的必经之地。还有原名乌龟桥而被谐音改成的五桂桥、岷山青石筑造而得名的青石桥……伫立千余年,而当它们的实体都湮没红尘,那路那街,却存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梁君旺一类的老成都的生活中,时刻萦绕。
十二桥不在 文化犹在
一提到青石桥,成都人就能想到青石桥肥肠粉;一提到十二桥,大家就想到十二桥包子;而一提到送仙桥,就能想到古玩市场;一提到北门大桥,就想到了师友面馆……
无论是翻修的新桥,抑或寿终正寝空余街名的古桥,只要随口提到一座成都桥名,熟悉桥史、鉴证桥变的梁君旺就能迅速反应出那桥旁独一无二的风情。“每座桥都是座艺术品,而每个艺术作品,又都衍生出了它独特的文化。”而这样的文化之于桥,就是桥头文化。“比如,一提到青石桥,成都人就能想到青石桥肥肠粉;一提到十二桥,大家就想到十二桥包子;而一提到送仙桥,就能想到古玩市场;一提到北门大桥,就想到了师友面馆……”梁君旺掰着手指打比方。
这样的文化起于桥头,传于桥头,却在发酵后,散遍了各个角落。旧闻万福桥下,有个陈兴盛饭铺,主厨为老板陈春富之妻。那是清朝同治初(1862年),陈氏烹得一手好豆腐,极富川味特色,于是陈氏豆腐很快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陈氏生得一张麻子脸,便有人戏称其豆腐为“陈麻婆豆腐”,饭铺也由此得名“陈麻婆豆腐店”。这豆腐自清末就成为了成都的著名菜肴,而到了今天,全国乃至全世界,这道麻婆豆腐都广为流传。府河上古老的万福桥历尽沧桑后,在1964年被废弃而建新桥。而桥头的“陈麻婆豆腐”,却成为了一家国家级“中华老字号”名店,成了世界各地食客追逐的对象。
地道的老成都梁君旺偏好麻辣,对麻婆豆腐青睐有加,每每厨房升起烹豆腐的炊烟,他便又同外孙讲起陈麻婆,讲起万福桥头的陈兴盛饭铺。就如同那些重复讲起的古桥神话,梁君旺认为孩子们应该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