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因红军“飞夺泸定桥”驰名中外的四川泸定大渡河铁索桥大修进入尾声,桥板已全部安装完毕。 泸定大渡河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13条铁索共由12164个铁环构成,铁索有20%的铁环为近代更换,80%的铁环仍为“清朝原装”。泸定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称,上世纪以来,泸定桥“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此次主要是对两岸桥亭古建筑以及铁索进行整修加固。
“历史上,泸定桥是连接汉藏交通的纽带,也是当地人往返大渡河两岸的必经之路。”泸定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叶丹告诉记者,上世纪以来,泸定桥“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此次主要是两岸桥亭古建筑以及铁索整修加固。
站在桥上,寒风吹得皮肤生疼。记者注意到,曾经只由13条铁索构成的泸定桥,如今底部多了几条手腕粗的钢绳。已经参与了26年泸定桥维修的老工人王齐学解释,为减少桥体铁索压力,当地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分两次在桥底铺设了9条钢绳。“现在主要靠钢绳承重,铁索不承重。”在王齐学的记忆里,泸定桥经历过多次大修。损坏最严重的一次在2000年左右,一根铁索断裂并落入大渡河。“一根铁索重两三吨,几十个人才拖上岸。”
泸定是出川进藏必经之地,泸定桥大修,折射的是甘孜藏区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泸定县共接待游客271.09万人次,同比增长29.9%。同时,整个甘孜藏区2019年接待游客3300余万人次、增长47.98%,综合收入363亿元人民币、增长62.16%。“游客最多时,每天上桥一万多人,他们都喜欢摸铁索,摸得光溜溜的,不用我们做防锈了!”站在桥头,抚摸着自己维护了几十年的铁索,王齐学哈哈大笑起来。他说,这次大修为期80多天,目前正重新铺设桥板。铁索桥维修老工人王齐学正在检查铁索桥桥板安装情况。
虽然泸定桥已因维修封闭,但两侧河岸上,还是有不少游客远远地拍照留念。“我特别想上桥感受一下‘大渡桥横铁索寒’,结果赶上五年一遇的大修,你说是幸运还是不幸运?”来自重庆的游客王靖说。大渡河铁索桥上工人师傅正在安装桥板。
泸定桥13条铁索共由12164个铁环构成,但仔细看去,有长有短,有胖有瘦。叶丹说,如今铁索上有20%的铁环为近代更换,80%的铁环仍为“清朝原装”。从幼年时由大人抱着过桥,到年少时每天过桥穿梭大渡河两岸,再到如今大半辈子维修泸定桥,王齐学见证着泸定桥的变化,“人越来越多了,桥也在维修中越来越坚固。”“我们既要保证文物的原貌,又要保证旅游接待的安全性。”叶丹说,近年来,随着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善,泸定桥的游客越来越多,同时受几次地震影响和常年河水冲刷,泸定桥整体受到不同程度损坏。“为了避免大型机械设备对桥的损毁,我们全靠人工来维护。”空中俯瞰泸定大渡河铁索桥。1月18日,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因红军“飞夺泸定桥”驰名中外的四川泸定大渡河铁索桥大修进入尾声,桥板已全部安装完毕。 泸定大渡河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13条铁索共由12164个铁环构成,铁索有20%的铁环为近代更换,80%的铁环仍为“清朝原装”。泸定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称,上世纪以来,泸定桥“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此次主要是对两岸桥亭古建筑以及铁索进行整修加固。 刘忠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