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工程建设者不懈努力,9月1日上午9时40分,宁夏“十三五”交通重点项目——京藏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金积至滾泉段(西半幅)“四改八”和滾泉至桃山口“六车道”新建段正式建成试通车。金积至桃山口段建成通车,标志着历时三个春秋紧张建设的银川以南京藏高速改扩建工程全部按期完工。
作为交通运输部品质工程“微创新”攻关试点工程,宁夏交通运输厅依托京藏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质量死角、安全难题及提高效率等方面为出发点,通过技术创新,有效破解了多项技术难题,不仅保证了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对今后同类地质施工提供了经验。
宁夏经济“黄金通道”升级扩容
京藏高速改扩建工程项目路线起自石嘴山以北的宁蒙省界麻黄沟,止于同心县桃山口,接福银高速公路,全长约284公里,其中宁蒙界至滚泉段212公里为双向八车道,滚泉至桃山口段72公里为双向六车道,工程总投资221亿元,是我区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此次通车的金积至桃山口段路线全长100公里,其中,金积至滾泉段28公里。工程于2016年陆续开工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滚泉至桃山口段为新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该段从滚泉枢纽互通与原京藏高速公路分离,途经红寺堡、大河、桃山,接原京藏高速公路。银川、吴忠前往同心、固原、兰州方向的车辆走新建京藏高速公路比走原京藏高速公路节省13.5公里路程。
京藏高速公路途经宁夏沿黄经济带石嘴山、银川、吴忠、中卫4个地级市,该地区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是我国西部第二条南北综合运输通道与欧亚大陆桥复线两大交通走廊交汇点,是华北、东北连接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沿线集中了全区64%的人口,86.7%的城镇人口和90%以上的GDP和94%的财政收入,是宁夏经济的“黄金通道”。
“微创新”攻克湿陷性黄土难题
作为交通运输部品质工程“微创新”攻关试点工程,宁夏交通运输厅依托京藏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质量死角、安全难题及提高效率等方面为出发点,通过微改造、微改进、微拓展、微改良等手段,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京藏高速改扩建项目第23合同段位于滚泉至桃山口境内,该标段地基为砂质湿陷性黄土,具有自重湿陷性、软弱、滑坡地质灾害严重等特点,施工中容易塌方、下沉,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作为西北地区特殊的地质施工难题,项目部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咬住“技术创新”不放松,不断优化方案,深入研究湿陷性黄土“习性”,采用高压旋喷桩技术处治方法有效解决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承载力问题,有效控制了沉降,保证了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对今后同类地质施工提供了经验。“湿陷性黄土地基如果处理不好,通车后路面遇水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通过技术攻关,运用高压旋喷桩技术让这一特殊地质下的施工难题迎刃而解。”中铁十四局京藏高速改扩建项目第23标段项目经理马俊尧说。
全幅无缝成型技术创国内新纪录
据中铁建大桥工程局京藏高速改扩建项目第21合同段项目经理江志辉介绍,在项目路基桥涵路面拼接施工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保证新老路基之间的拼接质量。“拼接质量不仅决定着未来的行车舒适度,也决定着将来路面是否会出现裂缝。”为了杜绝新老路基之间产生不均匀的沉降,项目采用沥青路面全幅无缝成型技术,成功实现项目主线新老路面一次性无缝拼接,创造了同类工程施工国内新纪录。而在路面施工中,采用18.5米大宽度全断面摊铺设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创品质工程实施,有效保障了施工质量和建设进度。
宁夏交投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工程二部部长马力告诉记者,京藏高速改扩建项目打破传统施工和管理模式,推行工业化模式,小预制件生产方式由“作坊式”走向“工厂化、流水化”成功转变,管理手段由“人工式”向“信息化、智能化”突破。项目自主设计的混凝土预制设备、自动滚轴式托盘叉车等“微创新”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据介绍,京藏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共取得与“微创新”项目完全对应的专利有18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发明专利2项。
京藏高速改扩建项目剩余段明年全部通车
目前,京藏高速改扩建工程项目其余段也正在紧张施工。其中,蒙宁界至四十里店段东半幅91.4公里和四十里店至望远(银川过境段)“八车道”42.5公里新建路段正在进行路面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有望年内提前完工通车;平罗至四十里店西半幅27.7公里正在进行路基桥涵施工,计划明年全部完工通车。
据介绍,京藏高速改扩建工程是宁夏第一条超饱和交通量下“边通车、边施工”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工程路段最大车流量近5万车次/天。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创新采用了大数据分析、远程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与自治区公安厅、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及沿线各市政府联合管控,有效保障了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记者 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