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大海底隧道项目搁浅?专家驳斥:入国家多规划
2016-07-26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进展情况牵动着港城市民的心。近日,有消息称,烟大海底隧道项目搁浅。昨天,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良忠对此报道提出的观点进行驳斥,并表示,目前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而且被纳入国家多项规划。也就是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并没有被搁浅。
重大项目建设前都要细致论证
之前有关烟大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被搁浅的消息来自于7月14日中科院的一次研讨会。此次会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研究员和鲁东大学教授等30余人,重点讨论了渤海海峡隧道工程的建设问题。中科院陆大道院士作了“渤海海峡隧道建设的必要性并不迫切”的主题报告。会议经过热烈讨论,一致赞成重大工程建设应开展充分的前期研究,细致论证重大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
主题报告的关键词为“必要性并不迫切”,却被部分媒体解读为“搁浅”,对此,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良忠表示:“咋就成了项目搁浅呢?”刘良忠进一步介绍说,新闻中提到的陆大道院士,长期关注、支持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2008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发展战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影响高层论坛”在烟台举办,陆院士参加并发表演讲《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几个问题》,提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否可建,何时建,需要充分论证。”
跨海隧道纳入国家多项规划
按照最初的设想,如果在渤海海峡建一条跨海通道,烟台市就能成为一个连接南北、贯通亚欧的交通枢纽城市,这将促进烟台跨越式的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烟台市、山东省的大力支持。1993年,一个由科技部、交通部、原铁道部、山东盛辽宁省等相关各方组成的课题组成立,一个多部门、多层次的研究团队就此组成。
从2008年开始,跨海通道战略研究正式进入国家领导和相关部委决策层面。2012年3月,由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带领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小组编制完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并报国家发改委,认为该通道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刘良忠介绍,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已被纳入国家多项规划: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2015年国务院批复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2016年的《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等。
隧道内将由动车执行运输任务
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从山东蓬莱经长岛至辽宁旅顺最短距离56海里,平均水深约25米,最大水深约86米。庙岛群岛32个岛屿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渤海海峡的中部和南部,目前连接两个半岛的交通方式主要是环渤海铁路运输和烟大水路运输,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建设公路和铁路相结合的跨越渤海的直接快捷通道,将现有的绕行山海关铁路运输,由1500多公里缩短为跨海通道的100多公里,烟大水路运输由6-8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进而形成纵贯我国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十省(区)一市的东部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
根据记者此前了解到的消息,整条隧道全长123公里。隧道内将由动车执行运输任务,火车设计时速为250公里,运行速度能达220公里/小时。隧道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届时,需通过渤海隧道前往东三省的烟台市民,只需将自己的座驾在蓬莱东港开到火车上,然后就可以一起乘着火车到达大连。根据设计时速,最多只需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