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上仙女山明年将有3条路
2016-01-28 


市人大代表、武隆县县委书记何平通讯员郑庆华记者张路桥摄

市民在武隆仙女山滑雪记者唐浩摄(资料图片)

在“十三五”期间,武隆如何顺应发展大势,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旅游提档升级和“二次创业”,继续推进旅游发展?

昨日,市人大代表、武隆县县委书记何平接受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武隆将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旅游提档升级,叫响“中国武隆公园”,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实现“绿色崛起”,举全县之力,将白马山打造成为武隆第二个国家5A级景区。

绿色发展

加快提档升级

建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区

重庆商报:武隆是我市旅游大县和强县,“十三五”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将如何贯穿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理念,继续保持旅游发展红火态势?

何平:去年,武隆成功创建“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获得了“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旅游文明先进单位”、“中国森林氧吧”等多项荣誉;荣获了联合国颁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

但是,发展无止境。“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立足武隆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秉承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着力将旅游提档升级,力争建成“渝东南旅游集散中心”、“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建成仙女山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区;新创建2个国家4A级景区,力争再创一个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公园。

具体来说,将围绕“休闲、度假、观光”定位,按照“全民兴旅、全域景区、全境旅游”,“山水结合、水陆并进、文旅融合”思路,实施“基础设施、景区品质、行业管理、品牌营销、旅游业态”等工程,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旅游国际化步伐。争取到2020年,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比2014年翻一番,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其中,旅游业态提升工程将提升打造“印象武卤,再造“印象武卤姊妹篇;建成国际户外运动基地、儿童游乐基地、国际影视文化基地、科普教育动漫基地。

提档升级

举全县之力

争创白马山为国家5A级景区

重庆商报: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武隆可谓是山外有山。除了仙女山,还有一座与仙女山隔乌江相望,被坊间称为“情侣山”的白马山,武隆将如何加快推进白马山开发与建设?

何平:白马山有着万亩茶山,有着白马与仙女的传说,更有着中国十大美丽乡村的豹岩村,被称为“生物基因库”,生态良好、资源丰富、风光秀美,是一片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近年来,随着白马山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森林培育不断扩展,规划设计不断完善,加之有仙女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成功经验,开发白马山恰逢其时。开发白马山是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旅游提档升级的需要,是乡村旅游开发、扶贫攻坚的需要,更是武隆成为全市旅游典范和旗手的需要。

去年,我们把白马山开发上升到县级战略,举全县之力以超常规的举措加快推进。具体来说,将按照“生态、文化、休闲、养生”定位,建设国家水准的森林湿地、科普基地、农庄茶园、森林人家、文化园地、风情小镇,力争一年初见效、三年初建成、五年出成果,力争建成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交通建设

武仙路复线年内通车

明年三条路直通仙女山

重庆商报:去年,仙女山再获殊荣,成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但每逢节假日,上仙女山的道路拥堵情况明显,将如何改善仙女山的交通状况?

何平:近年来,武隆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渐有雏形,待渝湘高铁、仙女山机场建成后,武隆将进入“重庆半小时经济圈”,将支撑武隆旅游走出重庆、走向全国、迈向国际。

去年,渝怀二线铁路、土坎乌江大桥、龙溪乌江大桥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推进。渝湘高速武隆境内土坎互通新建工程、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交通枢纽站尝仙女山旅游机场及其连接道路等重点工程的前期工作正扎实推进。

至于上仙女山的交通,目前,上仙女山只有一条武仙路。第二条通道武仙路复线将于年内建成通车,加上3月即将开建的渝湘高速土坎互通,到明年将有三条道路直通仙女山。土坎互通建成后市民可通过土坎乌江大桥、巷双路到达仙女山,将比目前线路减少近15分钟车程。

新增两条道路通车后,将有效缓解高峰期上仙女山的拥堵情况,并有利于仙女山、芙蓉洞和白马山等景区环线路网形成,加快武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步伐。

下一步,武隆将进一步优化旅游度假区交通路网结构,推进旅游景区连接通道建设,打造“车窗风景线、靓丽旅游道”的旅游观光带。

生态发展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县

建立严格考核制度

重庆商报:去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何书记即带领全县机关干部职工植树,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武隆下一步在生态发展方面有什么新的思路?

何平:武隆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牢牢把握“五个决不能”底线,坚持“六个更加”,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县”。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6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0天以上。

具体来说,我们从生态环境、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和生态产业等方面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如生态保护方面,守牢自然遗产红线,对核心区30平方公里和缓冲期75平方公里实施严格保护;守牢森林资源红线;守牢水资源红线,重要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守牢耕地红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0万亩;加强对古镇、古村落、古寺庙、名人故居等的保护。

生态制度方面,开展自然空间确权登记,探索建立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机制。落实规划环评制度,实施严格的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建立严格的生态考核制度。

生态产业方面,我们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推动水电、风电重大项目建设,建成全市清洁能源大县;积极引进充电桩等配套产业;引导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一批立体种养开发、农牧结合的设施生态农业和观光生态农业。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