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为产业铺路
2015-12-15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号喊了多年,亦被无数先例印证。深谙此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交通再次扮演了先行官角色。昨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已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20年,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基本成形,将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5小时通达。而随着一张密集的交通网逐渐铺开,也为区域内多产业铺平了“钱途”。
旅游业将现“三合一”
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一直没法形成合力,是京津冀旅游业的一大痛点,而究其根源,交通不通畅为一大主因。根据《规划》,京津冀地区将以现有通道格局为基础,着眼于打造区域城镇发展主轴,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推进“单中心放射状”通道格局向“四纵四横一环”网格化格局转变。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环”,即首都地区环线通道,有效连通环绕北京的承德、廊坊、固安、涿州、张家口、崇礼、丰宁等节点城市,缓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以北京新机场开工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东南半环廊坊、固安、涿州等城市的交通联系。“如果交通能够实现毛细化,实现更多城市间互通,对于京津冀旅游抱团非常有利,”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程度较低,而且,区域内部游客的双向流动也比较少,特别是天津河北间的游客数量更少,而上述问题的突破口就是交通一体化”。
刘思敏还进一步建议,以往京津冀很多地方只能通过自驾车到达,更甚者没有道路互通。接下来,在交通一体化推进中,第一步要实现有路可通,然后再丰富交通方式,且做到各种交通方式便利接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卡通以及旅游卡等多种手段,推动京津冀区域旅游业快速“和三为一”。
打通物流业“任督二脉”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物流业先受益”是不少专家常念叨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王成荣看来,一般而言,以经济中心型首都为核心的经济圈是一个国家物流的重要枢纽,而京津冀地区由于受行政区划影响,物流体量大、占用资源多,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少业内专家都将希望落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交通一体化的规划上。“区域内城市交通发展不平衡、不衔接,网络性差,临近城市间交通线网完善程度差距较大等是限制区域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专家表示。
因此,随着《规划》揭开神秘面纱,京津冀物流业也着实吃到一颗“定心丸”。根据《规划》,“四纵四横一环”的交通格局中,四纵、四横分别连接了多个重要物流节点。所谓“四纵”即沿海、京沪、京九、京承-京广通道;“四横”即秦承张、京秦-京张、津保和石沧通道。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格局的确立将令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消费流都能有效流动起来,优化物流网络,减少逆向物流,降低成本,打通京津冀物流业的""任督二脉""。”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系主任、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业内分析称,除了国内涉及京津冀区域的物流将受益于交通网络的完善外,被交通线串联起来的多个港口以及新机场等重要国际物流节点也将为区域内跨境电商发展铺路,并直接为北京、天津自贸区内企业与其他国家、地区间商贸往来提供便利。
为环京养老圈增加投资引力
在大多数人眼中,交通、养老似乎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词汇,而在京津冀养老产业协同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方向后,逐渐浮出水面的环京养老圈也渴望享受到交通一体化带来的红利。
目前,京津冀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科院、企业的官员与学者形成共识,认为天津、河北的多个环京城市已经开始为接收北京外溢的养老需求预热了,而且,不少想在北京养老市场分一杯羹的资本也确实注意到了这一投资方向。日前,京津冀民政局(厅)还正式签署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三地将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向京外转移。
“资本在天津或者河北省内选择投建面向北京养老需求的养老机构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当地与北京间交通线路是否畅通,各类交通线路是否能尽可能多地在机构周边交叉。”有养老机构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经过调查,京籍老人愿意出京养老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养老机构建设在方便家人探视的地区,机构周边有高速公路经过或者有高铁站,都是吸引北京养老需求的加分项。
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大多数老人及其家人都对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功底”十分看重,除了内设医疗机构外,他们都希望选择与各大医院间交通线路畅通的养老机构,力保老人在突发危重疾病时能够尽快被送到医院,而随着交通一体化规划的推进,环京地区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具备这些优势,成为投资方的新选择。
北京商报记者肖玮蒋梦惟/文胡潇/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