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铁路港智慧产业城
2015-12-14
——成都市青白江区“十二五”发展观察
11月25日,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获批。这是继获批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肉类进口口岸、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过验收后,成都国际铁路港迎来的又一重大利好消息。
12月9日,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专题调研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时强调,要力争用3年时间把国际铁路港打造成为全国第一大国际铁路港,坚定不移实施“蓉欧+”互联互通战略,加快打造贯通欧亚通江达海的“一带一路”大走廊。伴随着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提档升级,青白江成为四川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窗口,加速助力成都打造国际区域物流中心,跃升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双黄金通道”稳定运行、我省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启动运营、欧洲商品纷至沓来……实质性业务的高效运转,让青白江与世界对话有了足够底气。其在迈向开放高地窗口的有力转身中,源源不断地吸附全球资源聚集。
“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过去5年,青白江全域革新,从产业转型到城市空间布局,从创新创业到生态宜居,在新常态下量质齐飞;未来5年,在奔向2020的愿景里,青白江将以更大的抱负疾驰前行。
锦舟图片由青白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铁路口岸升位做强对外开放门户支撑
过去5年,青白江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无疑是“蓉欧快铁”和“中亚班列”从这里驶向了中欧列国。
2013年4月26日,“蓉欧快铁”迎来首发。每周五定期稳定开行的班列,打通了连接亚欧的桥梁。经过两年半的运行,“蓉欧快铁”不仅顺利开通了返程班列,满载着欧洲的优质商品疾驰而返,同时将亚欧两端的延伸线不断拉长。“蓉欧+”、“欧洲+”战略的建立,将这条国际货运班列塑造成了国内极具竞争优势的物流通道。
时隔一年后的7月,首趟中亚班列从青白江出发,将“四川造”运至中亚国家。而首趟中亚回程班列抵达成都,进一步加速了中亚和成都的经贸往来。
用数据看成效。今年1—11月,蓉欧快铁去程班列共开行64班,货量7838.4吨,货值20686万美元,发送集装箱5240个。返程班列共开行24班,发送1968标箱。中亚货运列车共发送28车次,242标箱,货量2671吨,货值2919万美元。蓉欧快铁班列与中亚班列一起构成了成都联通全球的“双黄金国际物流大通道”,一道打开了沿线国家30亿人口的巨大市常更重要的是,蓉欧快铁计划2016年增加频次,争取每周对开5列、全年共开300列,加大中欧双边贸易往来。
5年时间,足以改变一座城市的分量。作为西向开放窗口的青白江,不仅架起了崭新的国际贸易桥梁,成都铁路口岸的高度和厚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今年8月底,经过10年建设发展的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正式更名为“成都国际铁路港”,将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和连通欧洲、泛亚的桥头堡”。名称变了,功能也会更加完善,随之档次也会更高。
青白江区港管委副主任邱锦美坦言,过去的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由青白江区级财政出资建设,而更名后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将由盛市、区三级联建。根据规划,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将包括“两站两园三功能区”。
站在新起点,领跑成都对外开放的青白江明确历史方位,必须回答“实现怎样的发展”、“建设怎样的青白江”这一关键命题。审时度势,未来5年将是青白江开创合作共赢局面的关键时期。
青白江也在把握一个历史机遇。面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青白江将加快推进双向开发,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同时依托口岸优势和“双黄金通道”,推进多层次区域合作,把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连通欧亚的桥头堡、对接“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的平台,成为成都建设国家门户城市的重要支撑。
智慧产业发力创新动力疾驰前行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十二五”期间,攻坚克难,提质升位,青白江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成都传统老工业基地转向“智慧产业城”的建设,最能看出执政者的决心。
当前,青白江区正紧紧抓住被国家、四川省列入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成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拟将原川化、攀成钢钒11.8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规划建设为“智慧产业城”,将“智慧产业城”建设与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相融合,促进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协调统一,助推青白江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位于攀成钢钒厂区的达海产业园里,铁路专用线上5个龙门吊在来回工作,仓库中装配的摄像头在高速运转中。“这不是简单的监控设备,而是信息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攀钢成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海介绍,这里一共设置了43个高清旋转摄像头,可以精确识别每卷钢材上的卷号和条码。
达海产业园作为攀钢集团转型升级的非钢产业项目,于2013年11月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利用企业6条铁路专用线和雄厚的钢材生产加工基础,打造集钢材粗加工和深加工、钢材原卷及钢材加工产品成品仓储、供应链融资服务信息化平台等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目前工业园的监控室,已经成为青白江区积微物联网大数据中心。”谢海说,今年7月1日积微物联打造的积微运网在青白江上线。随着积微和达海双平台运行,以达海品牌构建专业化的物流园综合体和铁路、公路物流协同运营的实体物流体系,和以积微品牌打造的电商核心平台和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成为青白江传统产业向智慧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之作。
发展“互联网+”,只是智慧产业城的一个开始。未来5年,青白江将以此契机推动新型工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智慧能源装置装备等智慧产业,形成研发、设计、制造、逐步完善的智慧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实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升级的本质,是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切换动力,推动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在青白江,蓬勃而起的创新创业浪潮,加速了这轮动力切换。
智创中心、智创联盟、理化检测实验室、安规可靠性实验室、蓝牙实验室……12月10日,在青白江举行的2015年第四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超过10亿元的创新项目落户于此。其不仅包括理化检测、安规可靠性、环境监测、蓝牙、RF、EMC、汽车电子等一系列实验室,同时还有投资7亿元建设的智创中心和智创联盟项目,届时将形成集研、投、产、销为一体的智能产品研发基地。
与此同时,为加速创新创业要素聚集,日前青白江政府专为创新企业、各类人才免费提供技术、产品展示、办公场所而建的“青创大院”正式成立,短短时间内已有多家企业入驻。
青白江的改革创新攻坚,为这座以工业安身立命的老城池,带来了焕发青春的不竭动力。奔向2020年,羽翼日渐丰满的智慧产业城,必将成为推动成都建设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的重要支撑。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