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基层治理走出新路径实现村村配律师
2015-09-09
珠海从产业、环境、文化、党建等多领域着手,系统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图为位于珠海农村的金融吧,这一平台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为基层和谐提供了重要支撑。王荣摄
9日,珠三角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将在珠海举行,与会人员将现场考察珠海幸福村居建设成果,交流各地新农村建设经验,部署珠三角今后的“三农”工作,力争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广东历来重视“三农”工作。经过多年发展,珠三角农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民收入等都积累了较好基础,但在不少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以新的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对促进城乡一体和基层治理、优化珠三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三年前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幸福村居创建工作,实施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宜居提升、民生改善保障、特色文化带动、社会治理建设、固本强基六大工程,系统探索城乡统筹。
三年来,珠海各级政府投入超过30亿元,带动社会资金资源投入近16亿元,推动村居初步实现“三年大变化”的目标,为新形势下珠三角新农村的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而以幸福村居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珠海的基层治理也正在走出一条系统化、透明化、法治化、社会化的新路径。
◎系统化
针对群众需求综合施策
从源头促进基层稳定
“不到两个月,10万元贷款就批下来了。现金购买饲料成本可降低15%,我可以买更多更好的鱼虾种苗。”得益于“乡村金融吧”的建设,金湾村民梁添友成为了区内首批农业发展基金担保无抵押贴息贷款的农户,他今年不用再为养殖缺钱发愁了。
像“乡村金融吧”这样服务村居产业发展的平台已经在珠海基层村居遍地开花,更多的“梁添友们”依靠幸福村居的特色产业发展工程,正在实现他们致富发家的梦想。
推动基层治理,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好群众的利益关切。对于基层村民来说,拥有宜居环境、收入不断增加、享受和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有更丰富的文化休闲生活,是他们真实而朴素的愿望。
群众的期盼,正是珠海努力的方向。在珠海看来,基层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了经济、文化、环境、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针对群众的需求综合施策,才能从源头上促进基层治理工作。
幸福村居的建设,正好打出了推动基层治理的系统组合拳。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解决群众收入提高的问题,环境宜居提升工程解决群众关心的居住环境问题,民生改善工程让村民逐步拥有向城市看齐的公共服务问题,特色文化带动使村居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社会治理为群众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规范化
村务公开明明白白
村民的事情村民定
在农村,基层产生不稳定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村民的应有权利得不到保障,尤其是村居两委班子在决策上如果不透明、不公开,往往会造成基层的不和谐,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促进基层治理的透明化、规范化,是珠海近年不断发力的工作。以幸福村居建设中,珠海推出了“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平台、数字村务、村务明白纸等措施,推动了基层治理的透明化,既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也让村干部干事更有底气,干群之间的信任增加了,不和谐因素也化解了。
“村级电子政务系统,让村民通过电视就可以看到村干部的工资单,甚至是用村里的钱买了多少支矿泉水都可以查到。这样的公开让我们的工作变得好做了,群众也更加接受。”南门村副主任赵立汉说。
政务公开的透明化也确保了“村民的事情村民定”。如今在珠海,凡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必须举行民主听证,重要村务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取得参加会议代表过半数同意后方可形成决议,张榜公布后才能组织实施。
珠海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村组织运行机制、村政村务管理监督机制和农村“三资”管理机制,珠海正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农村治理走透明化、规范化道路,为基层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法治化
村村配备律师顾问
治理迈入法治轨道
走进斗门白藤街道团结社区居委会办公楼,“法律顾问进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以及“调解室”3块牌子显得格外显眼。“以前总觉得律师收费高,请不起,现在社区有了免费的法律顾问,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怕了。”团结社区一名居民竖起了大拇指。
村民点赞的背后,与珠海正在日渐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务网、将村居治理接入法治轨道的理念密不可分。基层治理离不开法治,更要在法治的框架内化解各种矛盾和改革。
在幸福村居的建设过程中,珠海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建立集法制宣传、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及其他司法行政业务为一体的实体平台,为城乡居民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如今,珠海的法律顾问实现村(居)全部覆盖,全市3个区级、10个镇(街)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43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体平台试点建设,209个村居都有自己的法律顾问。
据悉,珠海将在2016年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体化、网络化和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构建具有珠海特色的“半小时”法律服务圈,促进形成依法办事、依法开展工作、依法维护群众利益、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的良性局面,引导群众尊法信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真正把基层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社会化
提升服务群众专业能力
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善治
红旗镇社会服务中心是金湾志愿者的大本营,作为珠海第一个“枢纽型”社会服务平台,红旗镇社会服务中心引领金湾4万志愿者参与全区的各项建设,尤其是基层治理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村居道路美化、社会化志愿服务、居家养老……志愿者已成为金湾基层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
基层治理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引导和推动,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只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才能形成促进基层治理的更大合力。在幸福村居的建设中,珠海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引入社会组织为村民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促进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工治理的联动。
目前,各区示范村居均引入了社工,为居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全面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主体多元化。
珠海社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农村社工在化解基层邻里矛盾纠纷、助困济困、服务生产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斗门夏村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与珠海晴朗天空社会工作服务社联合开展专业社会服务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开展了“平安家庭”“幸福花开”“快乐同行”“家和万事兴”等活动,同时通过项目带动培养一批本村的社工队伍,提升了基层服务群众的专业化水平。
在载体建设方面,珠海积极推进以公共服务站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网站为补充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建设。依托这些载体,珠海的基层村居加强了与社会组织、高校、企业的合作,不少村“两委”还培训了一批热心党员、村民代表、大学生作为中心工作人员,义务办理各项事务,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推进基层善治的局面。
【亮点】
党组织核心作用显现基层治理有了主心骨
在斗门区湾口村,村民们曾饱受出行困扰,一段仅一公里长的道路有不少坑洼,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在斗门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的过程中,挂职干部程桂兰经过多番奔走,促成了这条道路的修复,为村民办了件大实事,群众对湾口村两委班子也更加拥护了。
基层党建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基层治理中必须发挥核心作用。在创建幸福村居过程中,珠海以固本强基为抓手,推出了市、区、镇、街道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创建幸福村居、建立农村大党委、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选准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培养镇村储备干部等多项举措,取得了不少成效,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主心骨、带头人的核心作用进一步体现,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矗
队伍建设▷▶
“两委”班子交叉任职比例97.1%
与高校合作培养镇村储备人才
在去年的村“两委”班子换届中,斗门石龙村村支书李悦强又一次高票连任。在以他为龙头的村“两委”领导下,石龙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06年的4000多元增至2014年的1万多元。
像李悦强一样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的关键。在幸福村居的建设中,珠海通过选准配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培训基层干部、实施镇村战略后备人才培养等措施,全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为幸福村居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和队伍保障。
在2014年的换届选举中,珠海注重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优秀党员为村党组织书,目前已实现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97.4%,“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比例97.1%,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领导核心地位更加巩固。
与此同时,珠海组织镇、农村(社区)基层干部1000多人次到浙江安吉、江苏昆山、山东威海等地专题学习,并与高校合作开设“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学历教育班”,提升了村居班子带头人建设幸福村居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此外,自2012年起,珠海与本地高校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镇村后备干部,目前两批共45名后备人才已录用到农村任职,受到基层干部群众认可,成为基层创建幸福村居的重要力量。
服务群众▷▶
市区镇领导挂点村居全覆盖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自斗门残联系统的郭文金曾在群兴社区挂职,在他挂职期间,他和同事们走家串户为群众解决问题,几乎记住了社区里的所有面孔,争取了数十万元帮助群兴社区的残疾人士,并为社区居民办了不少实事,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肯定。
这只是珠海推进领导干部驻点联系创建幸福村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珠海坚持上下联动、步调同频,建立市、区、镇(街道)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创建幸福村居工作机制,推行党员志愿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合心、合作、合力”的幸福村居统筹建设新局面。
目前,珠海市四套班子成员每人带头挂点1个村居,通过市领导挂点联系打造示范试点,引领其他村居建设。同时,每个村居安排1名处级以上领导挂钩联系,定期到村居指导。
此外,珠海还建立起了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全市24个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2个村(社区),固定联系人员、时间、地点,按照“最直接、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4个核心要求,联系覆盖了317个村(社区)和每户村(居)民。
组织创新▷▶
“大党委”初显成效
带动农户加快致富
农村地区资源分散、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大多数农村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如何通过设置合适的基层组织体系带动区域的发展,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课题之一。
在幸福村居建设中,珠海通过创新思维方式,建立起更加符合实际的基层组织体系,探索“大党委”制度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2013年,斗门区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石龙村党支部为中心,以相邻相近相似的6个村为基础,在全市率先建立起农村“大党委”制。这一创新使片区6个村的党建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和利用,片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得到提升。
在各村党员的带动下,位于联合党委片区的联合先锋园林花卉专业合作社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两大平台,提高了农户种植花木的收益。此前普通农户每亩花木年产值为6000元,入社后每亩年产值9000元以上,同比提高50%,带动社外农户致富超过200户。
【改革连连看】
斗门已有40个村启动土地确权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是珠海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珠海正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坚持保障农民权益和以“确地”为主的前提下,尊重农民意愿,探索确权实现的多种形式,既可以确权确地、又可以确权确股、确权确利。目前,珠海农村工作主战场斗门已有40个村启动土地确权工作,其中新堂、石龙等14个村已进场作业。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启动
目前,珠海已出台《珠海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实施办法(试行)》以及《珠海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方案》,探索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三资”监管平台交易逾3000宗
到目前为止,除保税区外,全市7个区建立起“三资”监管交易平台,要求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全部上平台公开交易。截至2014年底,全市通过平台交易3310宗,实际交易总额4.1亿元,成交价高出底价12.8%。
斗门今年拟完成65个村股份制改革
斗门目前正全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改革,制定了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探索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民界定、股权配置、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去年10个试点村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今年计划完成65个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今年将建43个农村金融服务站
为了破解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珠海正在探索农村“内置金融”经营模式,解决农村“内生金融供给无效和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不足”两大难题。截至7月,珠海已经注册开业内置金融合作社5家,正在注册筹建4家,建立内置金融村社联合社1家。
同时,珠海致力于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瓶颈,2015年将建成农村金融服务站43个,将贷款、担保、信用评定等金融服务进一步前置到村民家门口。
撰文:涂力万潘晓晨沈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