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西藏民航人的回忆
2015-09-07
50年前,经过1956年、1960年两次试航,1965年,北京——成都——拉萨航线正式开通,搭起了世界屋脊与祖国内地的天道,中国民航一举突破“飞行禁区”,创造了民用航空飞行史上的一个奇迹。没有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没有完备的气象预报资料和通信导航设施,有的只是西藏民航人投身事业的满腔豪情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精神。
原民航西藏拉萨站站长张培说,当年航站二三十人,100%不愿干,员工不安心,从1965年开航到1968年,一周只有一个航班,两三个礼拜没有航班也不罕见。那时生活条件极差,一年见不到一片绿叶菜,常常用固体酱油化开拌饭吃,不少人想方设法托人从内地带吃的,自己在家里开小灶;没有电,照明靠点蜡烛;用水极端困难,要用大水桶从江里拉来,再挨家挨户分一点,洗衣服没有水,一年到头洗不了澡;宿舍建在两山之间的一条沟里,一刮风飞沙走石,像是戈壁沙滩,没有一尺路,没有一棵树。
为解决吃住行问题,他们用深水泵取水,建水塔,解决吃水问题;盖澡堂,拉柴火,每周烧两次,解决洗澡问题;修路,解决交通问题;修建三四十平米的温室,试着自己种菜,生产出土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解决副食问题;组织职工到雅鲁藏布江冰冷的江水里捞水草,晾干了喂猪,一年之后一个月能杀一头猪,解决了吃肉的问题……自己种的菜,萝卜长得像炮弹一样大,还送到北京参加过民航系统的展览,他们还栽了苹果树绿化环境。经过大家一段时间的努力,拉萨航站被评上了“四好航站”。
原民航西藏拉萨站政委应维森说,全站70多人,每周有3至4个伊尔-18航班,一年的客流吞吐量大约30万人次。那时生活很艰苦,电话打不出去,当天的报纸没有,新闻联播是放录像,都是过时的旧闻。在工作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很牢固。大家每天4点多起床,上塔台,准备接飞机。房间里温度很低,洗脸水都结冰。领导以身作则,班班到场,研究是否放行。那时没有搬运工,货到了都是组织自己的人搬。全站人员事业心极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延续至今。
这就是老一辈西藏民航人,可以说,西藏民航事业长足发展的50年,是几代西藏民航艰苦奋斗的50年。50年来,西藏民航人用自己的坚守诠释和践行着“老西藏精神”,用团结、坚毅和忠诚努力经营着分别占世界12%和中国33%的高高原机场,在大美西藏谱写了篇篇精彩华章,创造了项项生产记录,描绘了章章宏伟蓝图,将“空中金桥”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