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志》记载:小浃江,昔海舶由此入鄮山。鄮,泛指今甬江南翼鄞东和北仑地区,可见小浃江曾是古鄮县的重要海运通道。
有一首小诗曾这样描述金银渡桥及小浃江:
秋水畔,苇草争曳,千年水韵溯源何方?纵然舟楫壅塞,繁华隐退乡野里。
江水应无患,对垒多少横桥望石。叹一声父老远矣,万杆桅樯尽落帆,
唯闻听水人。
大约4000年前,这一地区经历了海侵与海退后,鄮山—带逐渐形成陆地,海侵时的海底深沟构成了今之浃江。大浃江即为甬江,当甬江还是荒滩遍野,一片萧瑟时,小浃江却早已是樯帆云集,商贾互市的热闹场景了,“邑中以其海中物产.于山下贸易”《舆地志》,其位置也就是在宝幢和五乡碶边上的同岙。
小浃江,流经五乡碶至甬江镇海口之间,鄞州东南河流通过汇入小浃江而分流出海,后人为截流阻咸水而引东钱湖水入江,全程长35公里。宋初,海口在五乡碶,后海涂淤涨出海闸外移。1556年(明嘉靖35年),下移10公里建东岗碶出海。1808年(清嘉庆13年)下移5公里建燕山碶出海。1829年(道光9年)再下移5公里建义成碶出海,1968年,复外移2.5公坐海门岩岸处建浃水大闸、
小浃江上有许多保存良好的古桥,金银渡桥就是其中保存很好的古桥。
乍看到金银渡桥的古朴的身姿,就产生了一种历史的自豪感和被遗忘的失落感。古桥已稀有人迹,脚下的路也变得有些荒凉,置身其中俨然藏身于田野村落间。站在桥面上,可以尽情感受着城市里所缺乏的天高云淡与江阔水清的静谧。
与古桥最为亲近的“老朋友”是桥西的一间土地祠亭,祠堂里供奉着一对慈眉善目的公公和婆婆,他们始终与老桥、晨光、夜月旦夕相伴。
这座江桥之所以名曰“金银渡桥”,意思是此桥来之不易,造桥之人必有好报,过桥之人讨个好彩头。而当地人则习惯称之“五眼桥”,或直接简称“江桥”。聚居桥东的丁氏称为江桥头村,今有700余村民,三成姓丁。而聚居于桥东南的严氏称为桥头严村,今有800余人,三成姓严。金银渡桥一桥连着两区,这桥也不知叠印了多少鄞州村民的屐痕,阅读了多少北仑客的往返,不经意间似乎别有韵味。它是小浃江上跨度最大的界桥,沟通了鄞东梅墟、邱隘与北仑小港、下邵等乡镇的交通。民国十二年(1923年),金银渡桥进行了一次小整修,并重建了土地祠以及凉亭,亭柱上刻着一幅对联,引起每一位过桥之人的遐想与回味:人惟小坐,或有时领略正当月照波心。客从何来,到此地鉴观莫作峰青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