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武汉812座桥隧戴上“心电监测仪”
2024-06-17 来源:中国交通报 

  在江河湖泊密集的武汉,桥梁隧道是城市交通的“生命线”。目前,全市822座桥隧中,已有812座戴上24小时的“心电监测仪”,可以随时通过武汉市道路桥隧安全监管平台查看到桥隧健康信息。

  据介绍,该系统建设以刚度、强度、稳定性、环境四大安全性能为指标,在桥隧上安装了16类前端感知设备,作为“电子员工”24小时在线,实时采集桥隧数据并向后台传输。每辆车经过桥隧时都会产生振动,每次振动数据都被记录在案,一旦数据超出预定范围,系统便会弹出异常警告。

  此前,罗家港桥、丁字港1号桥、2号桥、三角港桥等曾陆续出现监测提示,车重过桥应力峰值出现异常,经判断是存在铰缝受损现象。“铰缝开裂是桥梁的通病,我们通过及时维修保障桥梁安全,做到了早发现早防治。”武汉市城市道路桥隧事务中心相关人员介绍。

  这个“智慧桥梁”的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其基础数据就来自武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通过融合建设、交通、长江委等多部门数据,确保全市桥梁和隧道安全健康运行。

  同时,通过平台中的动态称重功能能够实时监测重车通行情况,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自动识别、采集车辆重量、车牌、车速等交通信息,建立疑似超限车辆安全风险点位清单,为全市治理城市桥梁超限超载提供了精准的大数据支撑,实现数据“看得见、调得动、用得好”。

  雨未来人先到

  “我们这里是全天候盯着天,看着地,管着人。”武汉市水务防汛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利用武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上的水文、气象、城市视频和网络舆情和投诉、交通运行等多方数据,智慧水务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将全市划分成407个网格,每个网格未来24小时累积降雨量都有预报信息,为排涝调度提供数据支撑。

  点击网格里的每个站点图标,立即能看到实时监测数据,能够直接联系到每个站点的街道、水务等部门现场负责人。平台还能预演排查易积水路段,运用机理模型和数据模型,结合历史积水、降雨预报、城市地形以及排水设施等数据进行推演,预判可能出现积水风险的路段,并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到相关责任人,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被动应急转变为主动预防,实现“雨未来,人先到”。

  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推送积水预警信息近万条,协助应对了武汉市20余轮较强降雨,为相关交通运输部门做好防汛交通保障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助力增强交通领域防灾抗灾能力。

  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武汉将持续完善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全面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以信息化赋能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