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徐恭义:中国何以成为世界桥梁建设强国?
2022-0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何以成为世界桥梁建设强国?——专访中国中铁特级专家徐恭义

  作者 张芹 武一力 梁婷

  桥梁,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标志,也体现着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中国是桥梁大国——有超过100万座公路和铁路桥梁。从20世纪50年代建造武汉长江大桥开始, 从“建成学会”到“努力追赶”再到“超越引领”。近年来,中国建桥人不断刷新世界桥梁纪录,创造着“第一”与“之最”。

  从赵州桥到世界桥梁建设强国,中华文明复兴有着怎样的历程与逻辑?中国中铁特级专家、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恭义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畅谈 建设史演进和未来图景。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是桥的故乡,以赵州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桥梁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您看来,古代桥梁和古人的智慧对现代桥梁建造有何启迪?

  徐恭义:中国自古就有丰富的桥梁建设经验。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赵州桥,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比欧洲同类型桥梁早700多年出现。现代桥梁几种基本形态,在古代 工程中也能找到雏形。

  然而,近现代桥梁无论从功能、材料还是构造方法上,与古代桥梁都有着本质区别。近代工业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火车、汽车的出现也促使欧美各国率先进入近现代桥梁技术时代。不同于古代桥梁多以土木、砖石材料建造而成,随着铁、钢、水泥、钢筋混凝土等相继出现,桥梁拥有了更多可能的结构形式。同时,近现代桥梁不再局限于满足人员通行,还需保证火车、汽车等重荷载和高速度条件下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其结构构造、施工工艺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也大有提升。

  古罗马碑文“建造留存永世的桥梁”和“千年赵州桥”所体现出的古人优良工程精神,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和传承。运用好当今的先进计算和设计手段、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等建桥技术,建造出更多、更好、更经济适用和美观的特大跨度桥梁,是当下桥梁工程师们不断面对的挑战和努力追逐的目标。

  中新社记者:有人说,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开启了中国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序幕,但这座桥梁是从“拜师学艺”开始的,您认为它对 人意味着什么?

  徐恭义:武汉长江大桥主要目的是实现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联通,即南北铁路动脉畅通,这也是中国几代人半个世纪的梦想。清朝曾三次提议,民国也有两次策划,均因财政实力、战乱、技术能力等因素无法实施如此巨大的工程而被搁置。新中国成立后,工程才真正提到议程。

  1950年勘测设计、研究过江桥位和桥型方案设计开始,三年后,勘测设计单位(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前身)向政务院提交了桥梁设计方案。鉴于此前中国缺乏特大型桥梁工程经验,中央政府要求我们带图纸前往苏联请求帮助技术鉴定,苏联派出以西林先生为首的专家组来武汉,驻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关键技术讨论。其中,大桥全部设计出图和施工方案的制定,还是依靠我们的团队完成,所以才有“建成学会”之说。

  1957年9月25日,中国长江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建成,成为连接中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建立的 设计和施工“国家队”也落户武汉。

  这支团队随后担负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因南京的水文、地质以及河道条件更复杂,最初也想依靠苏联提供一些帮助,但开工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我们最终独立完成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由此开启了中国建桥技术上真正的独立自主,奠定了全国桥梁行业的技术基础。南京长江大桥打破了外国专家“在南京江面上不能建桥”的断言,开创了中国独立建设超大型桥梁的新纪元。

  中新社记者:世界桥梁界流行一句话: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目前,中国在桥梁建设上处于什么水平?

  徐恭义:如前所说,近现代桥梁技术源于西方。中国近代桥梁技术发展滞后,与国外有很大差距。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着手建造武汉长江大桥时,美国已基本完成了特大型桥梁的建设,紧跟其后的是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当时中国落后这些国家近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以后,交通基础建设提到议事议程,开启跨越长江天堑的公路、铁路桥梁工程。

  虽起步晚,但 建设却一路“超车式”发展。20多年前,中国能否修建跨径400米的桥梁还在广受质疑,如今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已屡见不鲜。

  通过“学习和追赶”“提高和创新”, 建设在21世纪迎来“超越”,中国大跨度悬索桥、斜拉桥、拱桥、高速铁路桥梁,在世界排名均超过半数。在桥梁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跨度最长、载重最大、建设周期最短等指标上更是在世界领先。

  2020年国际桥梁大会(IBC)上, 斩获6项大奖,一方面说明 建设理念、技术、设备、材料以及养管理念、监测与检测技术等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 建设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推动 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徐恭义:现如今中国“桥梁家族”不断壮大,这得益于最近30年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空前速度和规模数量。这一方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支持。这样稳定和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为桥梁工程师设计修建特大型桥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建设,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技术上的努力创新,从落后到追赶再实现超越,甚至有些方面已是行业领先和技术领跑。

  中新社记者:中国与其他桥梁建设强国相比,还有哪些努力的空间?

  徐恭义:从举全国之力建设一座大桥,到现在具备在复杂建设条件下独立设计和建造各类复杂特大型桥梁,中国的建桥能力和技术进步有目共睹。近年来,以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为代表的“国字号”建桥军团将最先进的造桥技术延伸到全球各地,参与了多项超大工程的国际竞标,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受惠。例如,被当地居民称为“梦想之桥”的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令全球同业者认可了 建设能力,甚至将中国标准采纳到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国际标准中。

  但相对而言,桥梁建造先进国家更加注重低碳、环保、耐久、人本需求的结合,工程相对更注重品质。同时,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桥梁建设超前我们半个世纪,目前他们的桥梁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近年来更加注重老旧桥的保养维修、加固以及运能拓展和拆除重建工作,这些技术和经验又在率先实践,将来,仍值得中国继续汲取、学习和借鉴。

  为了更好地走向世界,我们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产业链,加强桥梁基础科学的试验研究,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加快国际桥梁工程标准规范的信息与市场网络建设,与国外机构建立固定的标准规范信息交换制度,使我们在充分了解国际市场同时,也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可。(完)

  受访者简介:

  徐恭义,博士,教授级高工,中国中铁特级专家,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和注册咨询工程师,英国特许工程师(CEng)和英国皇家土木工程学会Fellow(会士),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徐恭义是中国大跨度现代悬索桥设计领域的技术开拓者和技术领军人。曾主持设计了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白鹤滩金沙江悬索桥、泰州长江大桥、澳门西湾大桥等超大型桥梁工程的设计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设计了汕头海湾大桥、西陵长江大桥等20座不同类型的桥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